醉枕江山(精校)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864

  本来这份人情他就是欠定了的,这一下更是无可推脱。如今崔林赴京,以崔家的雄厚底蕴,只派这么一个子弟赴京,显然对他进士及第是信心十足。崔林一旦及第,必然入仕,那时杨帆还能不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他上下打点谋个要职?
  不过由此也可看出,如同博陵崔重点栽培崔湜,这崔林怕就是清河崔老太公重点栽培的人了,不出所料的话,他必是出身清河崔氏嫡宗长房,三五十年之后,就是理所当然的清河崔氏家主,如今二人都是正当年少,早早结下交情,以后不就是一辈子的莫逆之交?
  杨帆收好书信细细攀谈,果然不出所料,崔林正是清河崔氏嫡房长孙,一叙年齿,杨帆二十七岁,崔林二十四岁,两人当即改口,以兄弟相称。杨帆欣然道:“贤弟赴京可有住处?为兄西厢有一处客房倒还精致。”
  崔林已经知道杨帆做了归德中郎将,现在长住千骑大营,不能每天回来,家中只有女眷,他一个青年男子哪有住在人家的道理,便温煦地笑道:“崔家在东都置有宅子,管事家丁一应俱全,就不在兄长府上叨扰了。”
  崔林说着,便欲起身告辞,杨帆道:“怎么就走?便不在府上住下,为兄也该置酒备宴,为贤弟接风洗尘才是道理。”
  崔林道:“实不相瞒,小弟还有长辈在洛阳。今日到洛阳,听说兄长正好在府上,生怕来日扑一个空,所以小弟就先到了贵府,如今事情办完,得回去拜见长辈,长辈知我今日到京,不好劳长辈久等。你我兄弟今后要打交道的机会还长着呢,却也不差在今日。”
  杨帆听他在京还有长辈,这倒是不可轻慢的理由,忙亲自把他送出府门,候他车马离开,这才回转府内。杨帆摸摸怀中那封书信,大步流星奔了阿奴所住的院落,过了曲池长桥,跨进院门,恰看见古竹婷正在院中林荫下练功。
  也是最近杨帆在军中时长在家时短,来阿奴院子的次数就少了,古竹婷根本没料到这个时辰他会闯进来。要有人来也只能是他,这后宅除了他也没有男人了,当然勉强要算的话,杨念祖那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也算一个。
  是以古竹婷的打扮非常随意,乌油油的头发只以细红绳儿系成一束马尾,穿一袭银白色短褂细绸细裈,腰扎一条红腰带,仅是这身打扮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可是她此刻正在练柔骨功。
  她单足稳稳地立在地上,整个腰肢向后弯去,另一条腿以劈叉的方式反折,却与立地的那条腿并齐,头藏在两腿中间,细细的小腰儿弯到了极点,这一来绷得最紧、线条最明显的就成了裆部。
  杨帆推门入院,恰看见她如此这般立在院中,一双完美无瑕的玉腿绷得笔直,臀股曲线优美,胯部却正竖在上面,三角线条紧致明显,蛤肉般的一痕诱人凹陷……
  杨帆只看了一眼,就触电似的跳转了身子,古竹婷也看到他了,吓得急忙放开反绷的一条腿,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她这么倒弯着身子,脸庞本来就红,这时更是火烧云一般全然不见了本来颜色。
  “宗……阿郎……怎么……”
  杨帆赶紧道:“对不住,对不住,因为有个大喜讯,一时得意忘形忘了敲门,真是对不住。”
  古竹婷一听便释然了,也对,任谁听了这般喜讯怎还记得那许多规矩?只是……只是方才那副样子,细绸衣衫绷在身上,曲线毕露,形同赤裸了,也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一念及此,登时又是一阵脸红耳热。
  “你……你转过来吧,没事了!”
  古竹婷结结巴巴地说,杨帆一转身,就见古竹婷方才反弹得太剧烈,细绸小袄从腰带里绷出来,小袄掀起,露出一截细白圆润的小蛮腰,古竹婷看他眼神,低头一看,窘迫不已,赶紧把小袄塞回腰带,可这向下用力一扯,衣襟绷得太紧,又衬得胸脯浑圆高耸,异常突出。
  杨帆见她一脸糗态,忍不住“扑哧”一笑,古竹婷被他一笑,心中更窘,委屈得都快哭出来了。杨帆赶紧打岔道:“古姑娘,阿奴在哪里?”
  古竹婷红着脸道:“她在屋后。”
  杨帆道:“好!我有件事正要与你说,咱们屋里谈。”
  古竹婷很是纳罕:“他不急着去见阿奴,要与我说什么?”
  心中纳罕,却不好问出来,古竹婷答应一声便往堂屋走去,那一双银白细绸的细裈裹束着她比例修长、笔直浑圆的双腿,瞧着当真养眼。杨帆不好多看,很君子地抬高了目光,瞧见她的耳垂颈后依旧是红的。
  二人进了堂屋,杨帆便从怀中取出那份“过书”,递给古竹婷,微笑道:“你瞧瞧!”
  古竹婷接过一看,顿时呆住了,恰如杨帆刚刚看见此物时的表情。
  杨帆笑道:“崔老太公这么做是为了卖我一个人情,我倒不好不领。崔公子已经说了,你的父兄全家已经整顿行装,不日就会赶来洛阳。到时候我去衙门给你们脱籍,这份‘过书’且收在你手里吧。”
  古竹婷大喜过望,翻身又要拜倒在地上,被早有准备的杨帆一把扶住。
  杨帆笑道:“好啦,不要拜来拜去的了。‘过书’你且收好,等你一家人到了,如果对今后已经有所打算,你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便一起去。如果对以后还没有什么打算,我会帮你一家人安排些营生。”
  古竹婷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地道:“阿郎恩德深厚,奴家粉身碎骨亦难还报。奴家……奴家情愿给阿郎为奴为婢,做牛做马,以报答阿郎恩德之万一。”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那是有不同的含意的,一个待字闺中、容貌姣好的女子这般说话分明就是有了托付终身之意,不然她这“马”又如何作,“牛”又如何当呢,可杨帆似乎不解其意,只是促狭笑道:“怎么,刚刚解了奴儿身,又要心甘情愿做人奴么?”
  古竹婷粉脸娇红,却不好去分辩自家本意,心中不由气苦:“阿郎怎的就这么笨?”转念一想:“不对!阿郎莫不是故作糊涂,其实是嫌弃人家姿色平庸、年纪又大了些?”这样一样,登时便自怜自伤起来,本就蓄在眼中的泪,也真个流了下来。
第八百五十七章
将你一军
  杨帆只道古竹婷流泪是因为欢喜过甚,又好言宽慰她一番,这才穿过堂屋,往后院去寻阿奴。孰不知他越是好言劝慰、越是温柔体贴,古姑娘越是心酸难过。
  如果他对古竹婷始终一副“郎心似铁”的模样,人家也不会生起这许多遐想,又或者他能像“姜公子”一样做一个骄傲而自恋的孔雀男,古姑娘又岂会对他动心?
  阿奴这幢宅子有前院后院,后院比前院要宽敞许多,修竹丛丛、鲜花处处,修剪得甚为雅致。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时近黄昏,斜阳自枝叶缝隙间温暖地洒落下来,树下摆着一张软榻,旁边有一张茶几,几上摆着几色时令鲜果,另有一只红泥小炉,炉上温着鸡汤,鲜香四溢,炉下余火未熄。
  阿奴倚躺在软榻上,一手托腮,痴痴地望着前方花丛中几只辛勤劳碌的蜜蜂,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翠袖自她腕间滑落,笼在肘部,露出一管滑润洁白的皓腕,腕上一只碧绿如水的镯子,更映得肌肤娇嫩无瑕。
  好一幅仕女春思图。
  “呃……应该是思春吧?莫非想我了?这些天太过忙碌,确是未曾与阿奴亲热过了。”
  杨帆很自恋地想着,放轻脚步走过去,忽然便往阿奴身前一转,便见阿奴眉梢眼角尽是温柔的笑意,好像有一个极欢喜的小秘密不好与人言明,可那欢喜又压抑不住地从那眉梢眼角流露出来。
  看见杨帆,阿奴“呀”的一声轻呼,坐直身子,喜滋滋地唤道:“郎君!”
  杨帆见旁边有一张马扎,大概是古姑娘坐过的,便拉过来在阿奴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笑道:“瞧你这副样子,什么事儿这么开心?”
  阿奴的唇角已似新绽的花瓣般翘起来,听了杨帆这句话却是一愣,失声道:“你不知道么?”
  杨帆也为之愕然,眼珠转了转,才笑道:“这么说果真有喜事了?快说给我听听!”
  阿奴一想就明白了,杨帆回来时纵然没有碰到小蛮,既然到这里来,也该遇到古师的,杨帆到现在还不知道,定是她们故意不说,想把这个喜讯留给自己亲口告诉他。阿奴便把小嘴一撇,佯嗔却难掩欢喜地道:“你不知道就算了,不告诉你!”
  杨帆认真地想了想,沉吟道:“唔,你今天本来是去看太医的……能有什么喜事可言?啊!”
  杨帆身子一震,又惊又喜地道:“阿奴,你是不是有了?”
  阿奴大失所望,道:“好无趣,怎么就让你猜出来了。”
  杨帆哈哈大笑,兴冲冲地道:“来,快让我摸摸咱们的小宝宝。”
  “一边去!”阿奴一把拍开他的手,紧张地道:“别毛手毛脚的,把孩子吓着。”
  杨帆看着她依旧平窄纤细的腰肢,苦笑道:“你也太小心了吧?刚刚有了孩子,摸一摸有啥打紧。”
  “不许!”阿奴说着,自己却情不自禁地抚摸着腹部,脸上俱是温柔幸福之色:“郎君呀,人家方才还在想,等孩子生下来,是会像你多一些,还是像我多一些呢。”
  杨帆啼笑皆非地道:“这才刚有了孩子,你想得真远。依我看,若是男孩,当然还是像我些好一点儿,若是女孩,那要像你才好看!”
  阿奴担心地道:“可人家都说,女孩儿大多长得像父亲,男孩儿长得大多像母亲。你看念祖和思蓉,就是思蓉像你多些,念祖更像他娘。”
  杨帆挺了挺胸道:“像我便像我,我又不难看,有什么好担心的?你瞧思蓉长得难看么?粉嘟嘟的小丫头,多俊俏的,明明是个美人胚子,长大了还得了?”
  阿奴欣然点头道:“说得也是!念祖是像他娘多一些,可也不难看啊,眉眼都标致得很,人家长得又不比小蛮差,孩子生出来纵然像我多一些,也一定是极俊俏的。”
  杨帆道:“你刚刚还在考虑生男生女的问题,怎么这会儿就断定一定是男孩了?”
  阿奴信心十足地道:“当然是生男孩,小蛮可以生男孩,人家就不能生么?”
  杨帆揽住她的削肩,手顺势就抚向了她平坦柔软的小腹:“好好好,依你依你,第一胎生男孩,咱们第二胎再生女孩。”
  “凭什么,第二胎咱们也要生男孩!”
  “男孩很烦的,你看念祖淘的……”
  “男孩淘气些长大才有出息。”
  门扉旁边悄然伫立着一道人影,望着树下那对温柔相拥,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生儿还是生女的小夫妻,眼神幽幽,表情黯淡。
  ……
  左右领军卫也是皇帝亲军十二卫兵马中的一支,只是平时就是当备军用,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这支军队一直驻扎在西城军营里,只有京师出现重大动荡时才会奉旨助守皇城西门及京城、苑城诸门,那是真正的养兵千日。
  陆毛峰陆郎将能从领军卫调入千将,官虽未升,管的兵还少了,可职权却大了许多,尤其是常到宫中当值,未来升迁的空间很大,这也等于是事实上的升迁了,因此一班袍泽纷纷往贺。
  陆毛峰虽急于到千骑报到也不得不应酬两天,这才领了批文赶去千骑报到。好在北衙诸卫虽然是由朝廷养着,可是北衙禁军直属皇帝,兵部和政事堂无权辖制,将佐的调动不需要通过兵部和政事堂,无需要许多繁琐的调动程序,便拖延不了多长时间。
  杨帆回到“千骑”大营前,陆毛峰已经赶来报到了,陆郎将在千骑的处境不太好,与他离开领军卫时各路将领纷纷设宴为他饯行相比,在千骑的遭遇实在是太冷清了些,因为他在千骑里面,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排斥。
  黄旭昶、许良、张溪桐等人是原百骑系统的,彼此间最为亲近,自成一系。后调入的楚狂歌、马桥、黎大隐等人都是杂牌军出身,因而自成一系。吕颜、高初等人都是禁军出身,比百骑低,比杂牌高,上升空间大,也是自成一系。
  依据出身和往昔的交情,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山头,但以上所有人的利益诉求最终都体现在“千骑”这支队伍的最高将领杨帆身上,所以他们之间相处很融洽。可陆毛峰人还没到,大家就知道他的后台是谁了,对他排斥冷落就是必然的反应了。
  陆郎将也曾尝试着和大家接触,可惜大家对他始终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陆郎将心中甚是郁闷。
  杨帆回到军营后,第一件事就是行文邠州道折冲府,调果毅都尉独孤讳之来“千骑”。折冲府是府军,归兵部管辖,这手续走起来就比较麻烦,如果有人刻意阻挠,那独孤讳之到任之期就更是旷日持久了。
  好在独孤讳之后面还有一个独孤世家,这些事不需要杨帆操心,自有独孤世家动用人脉和金钱,去为独孤讳之铺路。公函用了印,派人呈报兵部之后,杨帆又找来许良,问了问这位陆郎将的情况。
  获悉大家对他的冷落,杨帆甚觉不妥,先对许良暗授一番机宜,这才使人唤来那位陆郎将。杨帆对陆郎将甚为亲切,抛开他的背景不谈,此人确实称得上一位有能力的将领,千骑刚刚组建,正需要这样练兵经验丰富的将官。
  杨帆虽因他的背景派系对他有所警惕,可也没有必要刻意拉开距离与他形成对立。组建千骑时是他杨帆说了算,一旦成军,旅帅以上级别的将领不管升降就由不得他做主了,需要呈报羽林卫大将军武攸宜批准。
  当然,因为千骑的特殊性,羽林卫大将军也是个摆设,最终的决定权要移交到武则天本人那里,可陆毛峰有张氏兄弟做后台,武则天岂会动他?与其对立,以后多一个总跟自己闹别扭的部将,莫不如一团和气。
  再者,杨帆正想利用张氏兄弟来抵挡各方势力对千骑插手,也需要对陆郎将客气一些才好得到张氏兄弟的配合。而陆郎将要在千骑立足,真正发挥他的作用,也不能破罐子破摔地跟杨帆这位中郎将对着干。
  两人各有所求,这一番会晤当真是个相见欢的好场面。会晤之后,杨帆又特意吩咐人摆下酒宴,将麾下一众将领都召集来为陆郎将接风。众将领已经得许良先行叮嘱一番,对陆郎将的态度便大为改观。
  酒过三巡,藉着一团和气,杨帆很随意地对陆郎将说道:“陛下对我千骑寄予厚望,我千骑将士亦当以死报效君王。千骑既是军队,所能报效君上的便只有武力,强大的武力,所以演武练军势在必行!
  正所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千骑将士虽戍守皇宫,平日所为仅仅是轮值警备,不及边军常生是非,亦当强军备战。今新军初建,但所选官兵皆为各卫翘楚,稍加训练,便可成一强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