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864

  武则天不耐烦地挥挥手,把那些美少年都轰开来。张易之和张昌宗见武则天似乎兴致不高,虽然素来受她宠爱,这时也不敢恃宠而骄,手底下愈发的小心起来,只管殷勤侍候,不敢多说一句。
  武则天闭着眼睛躺在逍遥椅上,静静歇了半晌,缓缓问道:“龙门一夜,可是平安无事?”
  张昌宗得她问话,这才敢开口,他把浅浅涂了一抹胭脂的嘴唇一撇,撒娇地道:“圣人还说呢,以后这样的差使可莫要差遣我们兄弟了,昨夜我们兄弟险些就命丧黄泉,不能再侍奉于圣人面前呢。”
  武则天淡淡地道:“你们这不是没事吗?说说,昨夜出了什么事。”
  张昌宗马上添油加醋地把昨夜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敌人被他夸大了无数倍,自己兄弟也神勇了无数倍,他们的“鬼脸退敌神功”被他说成了一声正气凛然的大呵斥止了刺客,之后兄弟二人双剑合璧……
  张昌宗滔滔不绝地讲了大半晌,武则天才轻轻吁了口气,对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观察她颜色的张易之吩咐道:“去把高莹和兰益清那两个丫头带来,朕有话问她们。”
  张易之连忙答应一声起身离去,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张易之领着一双俏丽的翠衫少女轻轻走入大殿,武则天挥了挥手,张易之会意,连忙拉起还看不清场面的张昌宗悄然退了下去。
  武则天依旧闭着眼睛,默然半晌才道:“自出京日起,你们一路都发生了些什么,细细说给朕知道。”
  “是!”
  高莹一五一十地说起来,说到古竹婷易容成庐陵王时,武则天“咦”了一声,道:“世上竟有这般奇巧之术?能够以假乱真么?”
  兰益清笑道:“圣人,一时以假乱真是可以的,完全以假乱真那是根本不可能。只要被人挨得近了,稍有接触便知真假。公主赴龙门时,只见了她一面就马上识破了她是假的,不过要用来瞒过那些刺客却也容易。”
  武则天略显失望地道:“原来如此,左右不过是跟河内老尼那班神棍一般的障眼法儿。难为了杨帆,这等奇技淫巧、鸡鸣狗盗之术,也能被他利用得上。你们继续说下去……”
  高莹继续讲述,武则天听得十分仔细,因为这过程太过诡谲、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似武则天这般爱打盹的年纪,居然越听越精神,毫无倦意。
  此时也可看出杨帆当初不借用“继嗣堂”力量的好处,这种接迎储君,与武氏一族派出的大群杀手斗智斗力的过程,如果有“继嗣堂”的参与,即便他们行动再隐秘也休想瞒过武则天的眼睛,一旦知道杨帆有一支神秘而庞大的力量,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反之,杨帆只用了古竹婷一个心腹,内卫和百骑的人都知道她是杨帆从长安买回的一个女奴,再加上她在叶县山上所用的那支伸缩匕首,武则天和内卫诸人已然认定她是一个学过幻术的江湖人,根本没往心里去。
  武则天越听越是动容,直到高莹讲到他们移师龙门,依旧以假乱真,直到次日启程回宫,后面的事武则天已经知道了,这才摆手让她停下。武则天将高莹所述经过细细咀嚼一遍,赞叹道:“有勇有谋,智计无双!”
  她慢慢张开眼睛,坐起身来,高莹和兰益清连忙欠身下去,武则天怡然自得地道:“朕老眼不花,若非选中此人,显儿如何能够安然返回京师!”
  高莹和兰益清连忙道:“圣人圣明!”
  武则天欣然道:“你们退下吧,给朕传一道口谕,明日早朝之后,令杨帆武成殿见驾!”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骑将
  “爹爹!”
  杨念祖穿着开裆裤在花丛中一阵扑腾,嘎嘎笑着胡闹。以他这副模样,一只蝴蝶也别想逮到,好在有桃梅和三姐儿帮忙,两位姑娘捉了只蝴蝶弄得半死不活,丢在花瓣上让他亲手抓到。
  抓到蝴蝶的杨大少爷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且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蝴蝶到手,马上转身向他老爹报功,吼得中气十足,说得字正腔圆,经过小蛮的反复纠正,这货终于会喊爹爹了。
  “嗯!念祖好样的,真厉害!”
  杨帆躺在摇椅上,向儿子跷了跷大拇指。他在外面龙精虎猛,一回了家就像被人抽去了骨头似的,就喜欢这么懒洋洋地躺着。
  他的贴心小棉袄正饶有兴致地打扮着她的老爹,杨帆的嘴唇已经被她涂成了红唇,脸蛋上两酡紫红,那是思蓉用红色花瓣揉碎了用汁液涂的,他的头上还戴了四五朵各式各样的花,大的如碗口,小的如酒盅,都是他的宝贝女儿胡乱插上去的。
  此时的杨帆被打扮得就像一个媒婆儿,思蓉还不罢休,正采摘了鲜花,继续打扮老子,力争把他扮得倾国倾城。
  曲池边、假山侧、长廊之下,小蛮和阿奴一着暗红一着水绿,双双倚着栏杆,一边有一下没一下地往池里抛撒着鱼食,引得那锦鲤腾跃上下,水花哗哗,一边看着花丛中的父子三人。
  小蛮道:“郎君做下这桩大事,一定会升官的吧?眼看着该去宫里见驾了,你瞧他,毫不在乎的样子。”
  阿奴道:“这有啥稀罕的?我看呐,郎君现在还真不在乎朝廷给的官儿,现在有这官身约束着,有些事他便做不得,有些谱儿他便摆不得,不然呐,胜似王侯一般,岂不比现在快活?”
  阿奴说着不觉便想到了姜公子,郎君今日取代的正是姜公子昔日的地位,如果不是现在做着官,处处需要小心在意,他的排场可不比王侯更胜一筹么?而且还不需要伴虎般侍奉一位君王,何等逍遥自在。
  小蛮摇摇头,道:“郎君素有大志,这个官儿现在还丢不得。对了……”小蛮丢尽最后一把鱼食,拍拍素手,向阿奴问道:“你有没有发现古姑娘有什么不对劲儿?”
  阿奴奇道:“古师有什么不对劲儿了?”
  小蛮道:“自打这次跟郎君出去,回来我看她瞅着郎君的眼神儿就不大对劲了,那样子,恨不得把郎君一口吞下去似的。”
  阿奴红了脸道:“尽瞎说,说得古师跟深闺怨妇似的,才不是这回事儿,你别胡思乱想。其实是这么回事,这次古师立了大功,郎君无以为报,便答应替她向崔家提出,让她一家人脱离奴籍,古师感激涕零,所以才有所异样。”
  “是这样么?”小蛮眼珠转了转,“哼哼”地道:“我就怕这恩报来报去的报不清楚,最后报到床上去。”
  阿奴“扑哧”一笑,调侃道:“这是在说你自己么?”
  小蛮一听也红了脸,急急辩解道:“才没有!我是……我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阿奴还想取笑两句,忽见长廊尽头人影一闪,忙道:“好啦好啦,别闹啦,古师过来了。”
  两个小妇人赶紧止了打闹,作出一副正经模样。古竹婷走到她们身边,好奇地看了眼她们故作严肃的古怪模样,说道:“大娘、二娘,时辰差不多了,是不是该唤阿郎更衣,准备入宫见驾了?”
  ……
  杨帆收拾停当,入宫到了武成殿外,还没进门,就看见武三思从里边出来。杨帆连忙避让道旁,躬身施礼道:“杨帆见过梁王爷!”
  武三思一见是他,不由又想起了他在龙门追在自己屁股后面辩解,一口咬定龙门上的庐陵王确系伪装的事,偏偏自己当时自作聪明,结果让那李显轻而易举地进了宫。
  对于杨帆,他已心存谅解,方才进宫去,他的姑母就曾当面敲打他,说派杨帆去接庐陵王是她的主意,而且把杨帆的生死与庐陵王的安危绑在了一起,在皇帝有言在先的情况下,除非杨帆决心赴死,否则不可能去向他通风报信。
  但是,不管如何,杨帆毕竟有负于他,之后虽然向他言明了真相,偏偏他又未予采信,这个脸面丢得太大了,让他实在放不下身架来跟杨帆平心静气地说话,是以只是重重一哼,拂袖而去。他是王爷,而且是武氏王爷,不管是他做错了还是他误会了杨帆,都不可能向杨帆低头。
  杨帆望着他的背影苦笑了一下,举步向武成殿里走去。他当然不奢望现在就能修复与武三思的关系,不过有他在龙门埋的那一笔,和武三思的关系至少不会进一步恶化,如何修复……慢慢来吧。武家一日不倒,这条大腿就还有抱的价值。
  杨帆到了武成殿上,目光微微一扫,见婉儿正俏立在武则天身旁,心中不由一宽,不管如何,今天不会如上次那般摆出杀人的阵仗来了。
  “臣杨帆,见过陛下!”
  “嗯!”
  武则天淡淡地应了一声,问道:“碰见梁王了?”
  “是!臣于殿外,刚刚见到梁王。”
  武则天笑了笑,道:“朕刚才召梁王来,向他说明了委派你去接回庐陵的经过,叫他不可见责于你,改日梁王家宴,朕让他请你去,介时,你敬杯水酒,稍作歉意也就是了,免得他心里头还不痛快。你放心,有朕给你做主呢。”
  杨帆连忙欠身道:“谢陛下!”
  武则天道:“不过,要说起来,这件事还真该理论个清楚。杨帆!”
  “臣在!”
  “梁王于你有知遇之恩,理当报答。可你又是朕的臣子,理应忠诚于朕,如果两者所命有所冲突时,你该听从何人所命?”
  杨帆毫不迟疑,马上答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理应效忠于皇帝!”
  武则天目光一凝,又追问道:“如果来日,皇帝不再是朕呢?”
  杨帆吃了一惊,隐隐觉察,要答是新皇帝恐怕是不妥的,可如果说效忠的不是新皇帝,那么就推翻了自己方才所作的臣应忠君之理论,这里边似乎有个填不上的坑儿,不可回答。于是,忙做惶恐状道:“陛下身体康健,极寿无疆,何出此言?”
  武则天也不再追问,只是呵呵笑道:“这句话,原本就不该让你答的,朕就不难为你了,但须记住……”
  武则天神情一肃,一字一句地道:“朕在一日,唯忠于朕。做得到,富贵荣华!做不到,身败人亡!”
  杨帆忙也凛然答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
  武则天忽又若有所思地道:“听百骑和内卫的人讲,此次你们从房州回来,一路历尽艰险,还出了内奸?”
  杨帆知道她必已向百骑和内卫的人了解过经过,因此也不多作解释,只是道:“是!”
  武则天喟然道:“朕以尔等生死与庐陵生死绑作一体,想不到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敢背叛朕,财帛名利迷了心窍,哪还有什么忠义可言,心中哪还有半分敬畏?”
  她悠悠叹息一声,突然又问:“如果朕现在授权你另起炉灶,单独招募一支人马,以千人为限,你能做到个个忠诚,绝无内奸吗?”
  杨帆微微有些惊讶,眼见武则天正紧紧地盯着他,一时无暇多想,马上答道:“不能!”
  这个回答大出武则天预料,武则天眉头一蹙,道:“不能?”
  婉儿也关切地瞟了他一眼,生怕他所答拂了圣意。
  杨帆肯定地道:“是!臣不能!臣相信,天下间也无人能够做到!”
  武则天大为不悦,淡淡地道:“说说理由!”
  杨帆道:“如果是三个人,臣能!五个人,臣也能!二十个人,臣或者勉强也能做到!一百个人,就已绝不可能了。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他的想法、他的追求、他的愿望,志趣性格各不相同,要让所有人面对任何诱惑都齐心协力,不为所动,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何况是一千人……”
  武则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杨帆已经说开,也就顾不得了,继续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陛下雄才大略,开国之主,想必对这句话的道理,比臣要理解得透彻百倍。
  如果陛下命臣组一支千人新军,臣不能保证其中每一个人都绝对的忠诚,也没有必要确保其中每一个人绝对的忠诚,只要其中绝大多数忠诚那就够了,正如这一次保护庐陵王回京,内奸就在其中,可他无法对庐陵王下手,最终还被我们加以利用。”
  武则天沉默半晌,忽然呵呵地笑起来,回顾婉儿,自嘲地道:“这番道理,其实朕早就明白的。偏偏人老了,心性却天真起来,竟然想做一件不成能的事情。”
  她摇了摇头,又对杨帆道:“你对朕能坦率直言而非巧言搪塞,朕很高兴。原打算让你白手起家,另练新军,如今想来,确是多此一举。兵丁募自民间,有心人就不能从中招揽一二么?反是新军均需从头练起,战力难以保证。
  这样吧,朕就把百骑交给你,你以百骑为班底,再行选募,进行扩充,易‘百骑’为‘千骑’,给朕做一个‘千骑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