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864

  默啜强打精神,露出笑脸道:“咱们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兵是一定要出的,好处是一定要占的,差只差在帮谁而已。各部依旧要继续准备,只等咱们掌握了河北道的真正情形,便立即出兵!”
  众首领轰然应诺!
  ……
  杨帆出使突厥的时候,本以为唇枪舌剑一番,只要扳倒了契丹人的使者,就能功成身退,却不想默啜狡猾而谨慎,就像一只老狐狸,于是,他不得不在突厥暂时住下来,暂时成了一个游牧人。
  第二天,雪停后,突厥人居然要转场,去寻找一个新的冬窝子,也就是放牧区。
  杨帆本以为牧人都是趁着秋天割下足够的草堆积起来,冬季用来喂养牲畜,就和汉人聚居区家里养有牲畜的人家一样,但游牧民族主要的生产资料就是牲畜,他们的牲畜群太多,想靠人力替它们攒足了粮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很多部落在冬季也要转场放牧。
  这里的草已经快被他们的牲畜吃完了,马上得转场到另一个牧区,那里水源很少,一路上还要经过几片戈壁地区,沿路除了沙子石头什么都没有,所以他们有很多的东西要准备。
  一大早,突厥人就开始准备了,为了转场,他们已经准备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这时候所做的事情只是迁徙前最后的准备工作,整个部落都在忙碌着,杨帆、马桥和古竹婷等人则站在那儿看热闹。
  装勒勒车、装骆驼、赶马、合羊群……
  装柴火和牧草,那是路上的燃料和牲畜的口粮,接着是把雪和冰装袋,那是路上的饮水,杨帆不禁担心地看了古竹婷一眼,这一路下去,这位爱干净的姑娘怕是不能像昨晚一样奢侈地用水洗澡了……
  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他们的任务是在大队人马赶到当晚的宿营地前搭好帐篷,驼队和羊群、马群、牛群则随着更多的族人慢慢跟在后面,这时候,突然有一行人向伫立观看突厥人转场的杨帆等人冲了过来。
  古竹婷在杨帆耳边低声道:“有人来了,貌似是契丹人!”
  杨帆微笑着看着大片的羊群,不动声色地道:“我注意到了,不用理会他们!”
  “你们这些卑鄙的周人,你们花言巧语地欺骗默啜可汗,你们这些胆小鬼、窝囊废!你们有种和我们真刀真枪的交手……”
  克斯坦大巫气得口不择言,满口喊着杨帆听不懂的契丹话,领着一帮契丹侍卫,气势汹汹地冲过来。
  正在准备转场的突厥人发现异动,纷纷驻足观看,见准备斗殴的双方都不是他们的族人,便有了观看的兴致。
  杨帆笑而回头,对马桥道:“你的功夫,这些年可曾搁下?”
  马桥乜着他,傲然道:“要不要较量较量?我觉得我现在比你当年还要高明一些!”
  杨帆笑道:“那成!你上,死伤不论,我只要速度,我要看你在多长时间内把他们打倒!那个头顶野鸡毛、嘴里叽叽歪歪的家伙不要让他死了,我看他是头儿!”
  马桥兴奋地道:“好!看我的!”
  马桥说完,拔刀出鞘,就向契丹人冲了过去。
  杨帆又对另一侧的古竹婷道:“你照应着些!”
  古竹婷点点头,飘身向前,随在马桥身后,她的剑并不出鞘,只是随着马桥闪展腾挪,一旦有契丹人的兵器破开马桥的防御递到他的身边,这才拔剑出鞘,准确地一点,荡开敌人的兵器,随即依旧收剑尾随着马桥。
  马桥有人替他防护,出刀更是毫无顾忌。这种斗法,他用的就是江湖人的斗技了,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这种功夫用处不大,虽然比起普通士兵,这种技击术会让使用者战斗力更强一些,但是不是根本之法。
  可是在这样的场合,游斗十几个契丹人,那就威力大增了,马桥一口刀呼啸来去,仿佛一道道匹练裹着他的身子,时不时地刀光中便闪出一道血光,杨帆在后面给他打着拍子,数到二十九时,十几个契丹人都被击倒在地,或死或伤,唯独剩下克斯坦大巫一人!
  古竹婷看得兴起,拔剑出鞘,一个剑花掠去,克斯坦大巫头顶的野鸡毛便被削成了碎片,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这时候,看够了热闹的突厥人才冲上来把契丹人或抬或拖地拉开,许多突厥牧人向杨帆等人大声叫好,赞佩他们的神勇,许多尚武的汉子都朝马桥竖起了大拇指,马桥把血刀在一个契丹人衣服上擦了擦,这才还刀入鞘,得意洋洋地走回来。
  “我诅咒你!我诅咒你!”
  只精通契丹语和突厥语,汉话说得磕磕巴巴的克斯坦大巫恼羞成怒地叫骂。
  远处一辆八头牛拉着的宽大马车上,默啜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坐在他侧面的亲家穆恩道:“契丹人如果在河北真的占了上风,不该如此沉不住气,看起来,河北形势恐怕真的对他们不利了!”
  默啜轻轻放下了窗帘,淡淡地答道:“等等契比克力的消息再说!”
第七百五十四章
诗意的迁徙
  小半天的工夫,迁徙的部落就走出了雪原,进入一片沙砾高地,眼前是无边无际的丘陵,起伏不定的大地空空荡荡的,羊群拥挤成一团,咩咩地叫个不停,给这枯燥的远行增添了几分活力。
  牛群走得缓慢,时不时地就要往马群里挤一下,而马群显然不愿意和这帮迟钝的家伙混在一起,马驹子蹽起蹶子就跑,惹得牧马人策马狂追,鞭花炸得震天阶响,把那不服管的小马驹子再轰回来。
  骆驼是这支队伍中最散漫的动物了,看见沙砾中露出手指粗细的一束干草,它也要停下来细嚼慢咽一番,任你如何轰赶,就是不挪地方,以致整个队伍越拖越长。
  杨帆一行人和契丹一行人隔得不远,被一排勒勒车分在两边,一路上,那些契丹人都怨恨地瞪着他们,只是始终没有再冲过来决斗,十几个人被人家一个半人打败了,实在是颜面无存,哪还有勇气再上前再一战呢。
  杨帆骑的是一峰骆驼,大概还是一峰头驼,高高的个子,前后两个驼峰,中间软软的皮褥子让他坐得舒舒坦坦的。
  马桥骑着一匹老马走在杨帆身边,杨帆胯下这峰骆驼不知为何喜欢上了马桥头上的狗皮帽子,时不时仗着身高体大,一扭脖子就去马桥头上啃一口,啃得马桥捂着帽子直躲它。
  走在杨帆另一侧的古竹婷骑的也是一峰骆驼,她在沙漠上的经验远比杨帆和马桥丰富,一听说要转场,就用一切能保暖的东西给自己武装上了。
  因为穿得太厚,脖子都卡死了,只能笔直地梗着,连点头摇头都不行。如果她想回身看看身后的动静,必须拨转驼身整个儿转过去。
  不过她却是这一行人里边最暖和的一个,一路行来,杨帆和马桥脸色都有点发青了,她却依旧神色如常。
  云在空中变幻着形状,变来变去总是白的,戈壁在脚下不停地变幻,变来变去始终是那样的石头、沙子,最初苍茫得震撼人心的旷野感觉渐渐消失了,只叫人感到枯燥,无尽的枯燥,只想昏昏睡去,契丹人瞪向杨帆等人的眼神儿也变得有气无力起来。
  一天的行程就在无聊中结束了,前方出现了一个个三角形的临时毡帐,杨帆看看天边的晚霞,惊讶于草原牧人的判断,他们先行的人骑着马儿跑得飞快,居然可以把大队人马一天下来能够走的路程估计得如此准确。
  牧人们看到宿营地,顿时发出一阵欢呼,他们兴奋地冲进营地,开始解骆驼、拆包裹、支炉子、放风、解决个人问题……
  炉火很快生起,锡盆架到了火堆上,经过一路的颠簸,盆里已经落满了灰土和枯枝,还有牛毛,杨帆很好奇这些牧人打算拿什么清洗它,结果人家根本没洗,直接把雪和冰倒了进去。
  大块的雪和冰放进锅里,开始融化成水,很多太渴的人不等冰雪完全融化,就抓起一块含进嘴里。因为天气太冷,这一路走下来,他们水囊里的水也早冻成冰砣子了,只能等着生起火来才有水喝。
  后面的人陆续赶到,看到宿营地上冒起的炊烟,他们开心地唱起了歌,赞颂天神的伟大,庇护他们,给他们食物,让他们得以生存。
  如果不考虑他们入侵他族时的凶残,其实杨帆是很佩服他们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有那种乐观积极的精神和坚韧的生存意志的。
  一队人马赶来,停在杨帆等人的毡帐前,看来是要在这里扎营。从他们的衣着和驼马的光鲜来看,好像是突厥人中的贵族家庭。杨帆没有在意,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便移目望向他处。
  “啊!”
  盯着还没烤熟的羊肉流了半天哈喇子,擦擦嘴巴才走回杨帆身边的马桥,突然一声怪叫,把酝酿了半天,刚刚想出两句诗,准备过一过边塞诗人瘾的杨帆吓了一跳,到了嘴边的诗句顿时忘个干净。
  杨帆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你都是当爹的人了,用不用一惊一乍的?”
  马桥指着远处一个人,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来。杨帆下意识地扭头看去,一扭头间,就见古竹婷站在沙丘上,也是一副惊讶的表情,随即,杨帆的表情也凝固了。
  他看到了自己,不远处的另一个“杨帆”,“杨帆”身上穿着一袭肥大的皮裘,正在踢掉脚上的毡筒,那东西又胖又圆,戴着它走不了路,不过在马上时,戴着这东西却可以很好地保暖,避免因为下肢活动太少而冻僵。
  很快,古竹婷和马桥脸上的惊骇就变成了惊讶,他们已经发现了两个杨帆的不同。那个杨帆比他们所知的杨帆要显得肥胖一些,脸色也老了一些,真正的杨帆还是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而那人的脸庞已经有些臃肿了。
  最重要的是,那个杨帆颌下有一部青渗渗的胡须,胡须不长,但是从下颌一直连到鬓边,杨帆还不到二十八岁,不曾蓄须,有胡须也远没有此人浓密。
  “沐丝!”
  曾经冒充过他的杨帆马上认出了此人是谁。
  他在突厥和吐蕃利用与这个沐丝长相相同的条件,分别做了一件挑拨离间的事情,在突厥这边,他因此迫使刚刚登位的默啜撤回了进逼灵武的十万大军,并被唐军歼灭两万余人,又让默啜费了好大一番劲,才整合了突厥诸部。
  而在吐蕃那边,他的一番作为当时并未看出太多的作用,但是恶果一直延续至今,吐蕃对唐人收复安西四镇没有过多干涉,就是因为他们内部王相争权越来越严重,内乱不止,无力外顾。这一次吐蕃没有趁火打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杨帆之所以能做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与沐丝长相一致,可以以假乱真,想不到今天他又看到了这个人。不过,这才几年工夫,阿史那沐丝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冷不丁一瞅,他和杨帆还是十分相似,却已禁不起细致比较,如今的杨帆再想冒充他就绝不可能了。
  沐丝踢掉毡筒,马上就有一个奴隶跑上去,殷勤地替他拾起来,沐丝从怀中摸出酒囊,酒鬼似的灌了几口,又匆匆放回怀里,转身走到一辆勒勒车旁,打开车门,搀着一个女人下来。
  这时,他的脸上已露出温柔的笑意,只有男人面对女人时,才会有的微笑。车上姗姗地走下一个女人,杨帆一眼看见她,目光先是一凝,随即便下意识地躲开了,只有眼角余光瞟着他们。
  那女人穿着一身突厥式的袍服,因为一路过来她都身在车中,所以并没有穿得太厚,由那宽宽的皮带紧紧扎起的细细腰身和袍下长皮筒靴裹起的一双紧致修长的腿,还是可以看出她蜂腰长腿,异常婀娜。
  她的头上戴着连衣的暖帽,帽檐一圈儿白色的狐毛,把她一张标致的脸蛋映衬在中间,像一朵美丽的白莲花。相较于曾经的她,神态举止间少了些桀骜不驯的野性,多了几分成熟妇人的妩媚。
  果然是她,穆赫月!
  这个正值双十年华的小妇人,眉眼五官依旧精致可爱,粉色的唇瓣依旧流露着优美诱人的曲线,因为旅途漫漫造成的疲惫,让她有些慵懒的味道。她似乎知道丈夫在偷酒喝,一副娇嗔的样子,似乎说了他几句什么。
  沐丝不说话,只是咧开嘴巴嘿嘿地笑,穆赫月又白了他一眼,转身从车上抱下一个小孩子,小孩子正在蹒跚学步的年纪,从车上一抱下来,就挺着腰杆儿挣扎着要下地。穆赫月只好把他放在地上,牵起他的手。
  小家伙固执地迈开太空步,想要散步了。沐丝见此情景,只能无奈地笑笑,宠溺地捏了下儿子的脸蛋儿,又对妻子嘱咐了几句,便弯腰钻进了低矮的帐篷。
  这是转场期间临时住宿的简易帐篷,纵然他是可汗的儿子、穆恩大叶护的女婿,住宿的帐篷也不会比别人大到哪儿去,顶多是干净一些,被褥所用的皮毛更昂贵些。
  看到沐丝说话时用手势作辅助,杨帆就知道他的喉伤一直没有痊愈。
  眼下的沐丝早已失却了当初的意气飞扬,大概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
  因为喉伤的原因,再加上他的兄弟们个个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他定然已经失去了竞争汗位的机会。甚至因为他的喉伤,吐字不清,他想领兵打仗也成了奢望,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这里,一直住在汗帐部落。
  可这是祸是福,还真不好说,杨帆觉得,他失却了参与权位之争的资格,不用掺和到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中,不用征战于沙场之上,能与妻、子长相厮守,尽享天伦之乐,也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小家伙大概在车上憋闷坏了,兴致很高,也不怕寒冷,便蹒跚地走开,一路东张西望地看着热火朝天的安营场面,所走的方向正是杨帆所在的地方,杨帆微微一笑,转身向毡帐处走去。
  马桥追上去,小声嘀咕道:“嘿!你看到没有,那人长得跟你好生相像,要不是你就站在我身边,我真要认错人了。”
  古竹婷看着杨帆匆匆离开的背影,细长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从杨帆不自然的表现,她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个什么故事。不过这显然不是适合打听别人秘密的地方,而那个人的秘密也不适合她去打听。
  古竹婷遗憾地叹了口气,按灭了自己的八卦之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