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864

  小蛮一面东张西望,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各式各样的彩灯,一面向杨帆问道。
  杨帆叹了口气,道:“你还记得薛师两次带兵出征么?”
  小蛮睨了他一眼,问道:“记得,怎么?”
  杨帆又叹了口气,道:“如果对手选择不战,薛师……必胜!”
  小蛮乌溜溜的眼珠转了两转,嘴里含着一口“油锤”,腮帮子可爱地鼓着,问道:“如果对手想战呢?”
  杨帆摇摇头,沮丧地道:“结果无法想象!”想着张昌宗兄弟二人把兴冲冲的武则天引走时的场面,就像一记耳光响亮地扇在薛怀义的脸上,杨帆都替他难过,只希望这薛和尚真的能想通。
  其实以薛怀义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和所掌握的权力,已经足以让他富贵一生,如果他现在肯放手,对他心怀歉疚的武则天一定对他会给予补偿,而他对任何人都无害,将来不管政局怎么变化,都不会有人找他的麻烦,杨帆想不通他有什么愤懑难过的。
  尤其是,他明明对武则天厌恶之极,谁说女人的心思叫人猜不透,薛怀义是男人,可他的心思,杨帆一样猜不透。
  小蛮歪着头想想,眨巴眨巴大眼睛道:“那就是说……今天的大法会出了意外了?”
  杨帆笑起来,在她可爱的鼻头上刮了一下,笑道:“我家娘子果然聪明!”
  小孩子已经会学大人了,杨念祖看了杨帆的动作,小屁股马上在杨帆怀里一拱一供的,咿咿呀呀地叫着,看样子是想学他老爹要去刮刮娘亲的鼻头,可惜没人理他。
  很快,杨大少爷的注意力便被一盏走马灯吸引住了,刮老娘鼻头的打算马上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杨念祖目瞪口呆地看着那转来转去的灯笼,一缕晶莹的口水跟老爹肩头的那层薄冰连到了一起。
  人群中,崔氏四兄弟正信步走来。
  崔涤的不自量力,令太平公主深感厌恶,崔湜从接下来和太平公主的几次接触中感觉到,他这位九弟已经彻底失去了太平公主的赏识,想让太平公主举荐九弟做官的希望已经为零,所以他马上写信把另两个兄弟叫进京,打算以量为胜。
  临近上元佳节,崔液和崔涖两兄弟终于匆匆赶到洛京,汇合了崔湜和崔涤。这两兄弟刚到洛阳城京一天,还没来得及去拜会太平公主。适逢上元,四兄弟就一起出来逛街观灯了。
  崔湜走着走着,忽而驻足道:“十一郎,今夜上元,灯市如昼,何不以这上元夜为题,做首诗来,让众兄弟品评一番?”
  他唤的十一郎是崔液,在崔氏众兄弟中,若论才学,崔液是其中佼佼者,而且这位十一弟性情也很沉稳,只是兄弟们序齿,他比崔涤小了一些。崔湜原打算先和九郎崔涤入仕做官,等这位十一弟再大些,再为他谋一个官身也不迟。
  现如今崔涤令太平公主极端生厌,已经失去了入仕的可能,他就开始考虑崔液了。崔液能诗擅文,性情沉稳,而太平公主又最喜欢能诗善赋之人,崔湜这时让兄弟作诗,也是对他存了几分考校的意思。
  崔家几兄弟都能诗,但是要做到几步成诗、无需修改的境界,这几兄弟中只有崔湜和崔液两人做得到。都是自家兄弟,也无须谦逊什么的,一听长兄吩咐,崔液便一边缓缓前行,一边蹙眉思索起来。
  崔液走了几步,忽而击掌欣然道:“有了!”
  崔涖和崔涤齐声道:“十一弟,快快吟来!”
  崔液摇头晃脑地道:“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说到来字,崔液大手一挥,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他这一挥手,就险些打中一人脸面,亏得那人动作极为敏捷,“啪”地一下就扣住了他的手腕。
  崔液扭头一看,就见一个青衣小帽家仆模样的壮汉正收手退开,后面施施然地走上一人,怀里还抱着个孩子,笑吟吟地对他道:“长街上人来人往,崔公子切勿挥斥方遒呀!”
  崔湜愕然道:“杨郎中!”
  杨帆笑道:“如今杨某连汤监之职都被停了,郎中什么的可就更谈不上了。”
  崔湜苦笑道:“杨……二郎说笑了。”
  崔涤是情敌相见,分外眼红,却不想想人家太平公主何曾正眼看过他,这情敌之说也不知是从何而来,一见杨帆,他便脸色一沉,对崔湜道:“大兄,那边的灯轮甚是华美,我们去看一看吧!”
  崔湜脸色一沉,对崔涤正言厉色地道:“九郎,过了上元,你就回家去吧!”
  崔涤一呆,怔道:“大兄,怎么了?”
  崔湜冷冷地道:“我是你的大兄,出门在外,凡事自当由我安排,需要理由么?过完上元,你立即返乡!”说罢,崔湜丢下不知所措的崔涤,向杨帆长揖道:“二郎,舍弟年轻识浅,有所冒犯,还祈见谅!”
  杨帆抱着孩子,直勾勾看着他的身后,也不知有什么东西看得这么入迷,根本就没接他的话茬儿。崔湜心中一阵羞愤,暗道:“我已代自家兄弟向你道歉了,这还不成么,纵然你是显宗宗主,也不能对我如此狂妄吧?”
  但他随即就发现不对,向自己身后怔望的不只杨帆一个,越来越多的游人都停下脚步,向远处望去,有些正与他同向而行的人也察觉了别人的异样,纷纷扭过头来,崔湜下意识地扭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远处,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火焰冲天而起,足有百丈之高,这大火抢去了上元夜一切巧尽心思的灯轮、灯树、灯柱的光彩,就像天神手中的一支火炬,光辉闪闪,刺破了夜空。
  那火光初时还有些黯淡,片刻工夫就映得全城一片通红,崔湜不禁失声叫道:“皇宫!那里是皇宫!”
  不错,那火光起处,正是皇宫!
  ……
  皇宫里面,最雄伟最巨大的“天堂”已经变成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这“天堂”是全木质结构,里边又悬挂了无数写着经文的布幔,一点就着。天堂里供奉着以武则天的容貌为原型建造的一尊坐佛,佛像巨大无比,举世无双,仅仅一根小指上就能站立十多名壮汉,由此可见其硕大无朋。
  可是这尊大佛也是以木制漆金的,如今这尊大佛也燃烧了起来,如同一座万丈金神,火光冲霄。
  薛怀义一手提着酒坛子,一手擎着火把,望着熊熊燃烧的“天堂”狂笑不已。
  今天在白马寺,他遭受了莫大的羞辱,独自在塔林中默默地坐了好久,他不得不承认,杨帆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虽然锋利如刀,却是切切实实地切进了他的心里。
  他知道自己没有理由嫉妒、没有理由发火,从他第一次以身体侍奉女皇,他就应该有被抛弃的觉悟。何况,这么多年来,他已经获得的一切已经足够补偿他所付出的一切。可他就是不甘心,没有理由,不甘心就是不甘心!
  尤其是,哪怕是金银满堂,哪怕是爵至国公,他觉得自己其实依旧是一无所有,他唯一拥有的就是面子,哪怕只是别人表面上恭维和敬畏出来的面子。
  但是,现在随着他的失宠,这一切也在迅速失去。他不甘心,他还想挽回,所以他在塔林里痛骂、哭泣、自怜自伤,等他把伤口舔好,他又臊眉耷眼地回来了,厚着脸皮参加宫廷的赏灯晚宴。
  往年,这个时候是他最风光的时候,他负责制作宫中的彩灯,负责引导女皇观灯,他就坐在女皇的御座之下,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这一次,他的座位排得远远的,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靠近女皇一步,张昌宗和张易之已经取代了他的地位。
  更叫他无法忍受的是,别人也都把他当成了一团空气,甚至当他主动放下身架,堆起笑脸向别人敬酒时,那些原来对他阿谀奉承,恨不得把他当亲爹供奉的人,居然也冷冷淡淡,有些人只顾拍手大笑,假装没有看见他在敬酒,有些人只是端起酒杯虚应其事地举一下,便无所谓地放下。
  他终于明白: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在自取其辱!
  自斟自饮、酩酊大醉的薛怀义不知不觉便离开了那热闹的人群,没有人在乎他的离去,曾经被人前呼后拥的他,分明还看到坐得离他很近的那些人,脸上都露出了轻松了的笑容,这些人原本都是想巴结他都排不上号的人呀!
  不知不觉中,他就来到了“天堂”,这是他为了讨好武则天而建,那里边供奉的大佛就是以武则天的容颜为原型,如今这座通天宝塔般的巨殿在燃烧,里边的巨佛也在燃烧,他心中好不通快,一切的愤怒与嫉妒,如今都付之一炬了。
  大火熊熊,有那飞溅起来的火苗在空中飘舞着,竟然一直飘到北市上空才熄灭,整个洛阳城都沐浴在这通天大火之下,红光直冲云霄。天津桥头都被照得如同白昼,无数的百姓拥挤在那儿,惊骇地看着这壮观的大火。
  “看呐!看呐!大佛的鼻子着火了!”
  “看呐!大佛的手臂掉下来了!”
  火苗因为大佛的分解,化成了更加绚丽的火焰。
  天空中正刮着北风,北风把那高达百丈的火苗稍稍移动了一下,前面的“明堂”,史上最壮观、最恢宏的天子大殿“万象神宫”,突然也燃烧起来,天津桥头又是一片惊呼:“天呐!万象神宫也起火了!”
  薛怀义被滚滚热浪灼着倒退了几步,怔怔地看看熊熊燃烧的“天堂”,再看看刚刚着火的“明堂”,好像酒意突然清醒了一些,他踉跄地退了几步,忽然把酒坛子一扔,火把也像咬手的毒蛇似的一丢,便慌慌张张地推开呆若木鸡的宫娥内侍,一溜烟儿地逃去……
第六百八十九章
真相
  当晨曦又一次把大地沐浴在它的温柔之中时,则天门上没有如往常一样响起悠扬的钟声和不缓不急却振聋发聩的鼓声。
  大火还没有熄灭,高大无比的“天堂”和恢宏壮观的万象神宫已不复存在,但是那些巨大的木料和硬木制作的各种精美雕饰还没有完全烧光,火焰依旧喷吐着,更多的地方则冒着黑烟。
  万象神宫殿顶那只高达一丈的金凤已经被烈火烧得扭曲了,表面的黄金已融化脱落,剩下纯铁的架子,以一种奇怪的形状趴在火堆上,熏得漆黑一片。这座气势恢宏、壮观华丽、巍峨参天,有吞天吐地、包罗万象之气的华美宫殿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一夜,洛阳几乎无人入睡,所有的人都在望着皇宫中那场前所未有、无法想象的大火,皇宫里的人更是如此。奔波取水、试图灭火的武士、内侍和宫娥,一个个筋疲力尽地瘫倒在地上,连皇帝从他们的身边走过,都无法爬起来行礼。
  武则天让张昌宗和张易之架着她,颤抖地看着这象征着她的天命和王朝气运、平素朝会群臣、祭祀天地的枢机所在,就像看着她毕生追求的一切都被人毁于一旦。
  几个看管“天堂”的侍卫、内侍和宫女惶恐地跪在她的面前,白发苍苍的武则天恍若未见,只是迷茫地看着那依旧燃烧的火焰和那喷吐的黑烟,努力想象着那个地方昨天的样子。
  “陛下,宰相们求见!”
  “陛下,梁王、魏王、太平公主等皇室宗亲求见!”
  “陛下……”
  “叫他们等着!”
  武则天颤巍巍地转过身,语气居然出奇的平静,只是仅靠张昌宗和张易之的搀扶,似乎她还无法站稳,她手中的龙头拐杖也在用力地拄着地面。
  武则天努力向前迈动,努力让她的腰挺拔起来,仅仅走出几步,她就像跋涉了很高的山峰,气喘吁吁起来。
  武则天站住脚步,目光盯在一个人身上,那人立即快步趋近,躬身立定。
  武则天喘息着、斟酌地道:“吉卿,你素来乖觉机警、心思缜密,那些人……朕就交给你了!”
  武则天说着,眼神向不远处飘忽了一下,面前那人心领神会,微微欠身,轻轻答道:“臣吉顼,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武则天又深深地凝望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往前迈动的脚步似乎有了些力气。吉顼站在原地,默默地看着武则天走远,脸上慢慢升起一抹冷厉的杀气,他摆了摆手,一位全副披挂的羽林将军便大步走到他的面前。
  吉顼当日从长安狼狈地逃到洛阳,乞求面见皇帝。上官婉儿察觉其中另有蹊跷,而且这蹊跷十有八九对来俊臣不利后,便立即控制了他,然后去见武则天。
  天子近臣,近就近在这儿了,一些皇帝可做可不做、可允可不允的事情,寻常大臣去说和他身边近臣去说,得到的结果就可以完全相反。
  武则天破例传见了吉顼,由此清楚了刘思礼、纂连耀一案真正的告举人就是眼前这个倒霉蛋,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她并没有惩罚来俊臣,而是给了吉顼一个太常博士的官职,把他留在了身边。
  太常博士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职称清要,品级不高,却是名副其实的天子近臣。没有人理解武则天为什么要这么做,吉顼虽然化险为夷,却没能扳倒来俊臣。
  吉顼也是一个心思极深沉的人,对此事他明智地不再提起,只是很安分地做起了太常博士。来俊臣知道此事后,很是惶恐了一阵,但是皇帝没有任何处置,他也只好厚颜装作不知此事。不过这个敲打,倒比任何警告都管用,来俊臣做事更勤勉也更规矩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