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864

  来人轻轻叹了口气,又道:“杨兄也知道,赵乾这次上书弹劾,弹劾的是杨帆,可背后牵着梁王,这事儿,陛下不好办。赵乾弹劾的只是一个杨帆,可是桩桩件件,都是朝廷官员以权谋私的丑事,如果一一追究起来,还不知要牵连多少人,朝廷威信届时将荡然无存。
  因此,此事只宜高高搁起,轻轻放下,重要的是如何尽快拿出一份让各方都满意的新的备选官员名单,这样一来,大家才不会去关心原来那份名单有多少问题,皇帝满意了,百官放心了,杨兄的名望……也打响了!”
  那人微微一笑,道:“此时出面主持大局者,上合圣意,下合百官之心,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齐全,于杨兄而言,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呀。”
  杨再思听了再度低下头去,假意呷酒,急急思索。
  仔细想想愿意站出来支持他的几位有名望的朝廷官员,似乎都有亲友子侄或者门人弟子涉及杨帆的那份名单,他们急于解决此事,倒在情理之中,不过杨再思总觉得事情不像对方说的那么简单。
  杨再思沉思良久,才抬起头来,问道:“那么,帮一个人,这个人……又是谁?”
  那人道:“赵乾!”
  杨再思目芒一缩,眸中闪过一丝讶色。
  那人冷笑一声道:“这桩公案,现在找谁来收拾?这个赵乾,也不知从哪儿弄来那么多的百官隐私,看来又是效仿周兴、来俊臣,以图以捷径上位的利令智昏之徒了,但是不管如何,现在出面收拾残局的人选,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他不是对百官家事了如指掌么?那就让他来做这个考功郎中,那时,谁还有话好说?用了他,除了可以封他的口,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他收拾,还可以证明杨兄你不结党、不立派,一心为公,陛下必龙颜大悦!”
  杨再思听了,再度低下头去。
  推举赵乾倒是说得通,往近处说,让他达到升官的目的,免得他学周兴来俊臣,疯狗似的乱咬人,这些官儿前几天还拼命地往备选官员名单里塞人,现在一个个都巴不得越躲越远了。
  往远里说呢,这个选官的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不管赵乾的名单怎么平衡,肯定要得罪一批人,他最终能不能成为周兴来俊臣那样的皇帝鹰犬现在还不知道,却是先给他拉了一批仇家。
  这是杀人不见血的整人手段。不过……,杨再思反复思量,总觉得其中有什么推敲不通的关节。他盘算良久,还是搞不清楚对方的全部目的,不过倒是分析清楚了自己的厉害:
  无论如何,他答应下来对他而言都是有益无害。他答应下来,马上就能获得一股极大的助力,让他在与姚崇竞争时更具获选优势。接下来的事要等他真正成了宰相才可能实施,如果他成了宰相,再顺势提出这个要求,既获得了圣心,又保全了这些官员的名声,从而化为自己的人脉,还能在朝野间获得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名声,给皇帝留下一个有魄力、有能力、一心为天子分忧解难的好印象,无论怎么算,都没有亏吃。
  想到这里,杨再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把酒杯“啪”地一顿,沉声道:“好!就这么办!”
  ……
  武则天一脸不豫地回到行宫内室。
  最近朝中一系列的事情让她很不愉快,今天特意来到龙门行宫汤沐温泉,只为放松一下焦虑的心情,谁知武三思又追到龙门来哭诉委屈。
  武则天无可奈何,只好从温泉里爬出来,换了衣装接见她这个不争气的侄子,听他唠唠叨叨哭诉了半天委屈,才很不耐烦地把他打发走。
  家国事,哪可能分得那么清楚,这家国天下都是她的,如果武三思和杨帆事情办得漂亮,叫别人无话可说,她根本不介意,可是事儿办成这样,武则天就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了。
  “来人!”
  内室中没有人,但武则天一声令下,立即鬼魅般闪出两道纤细的人影,静静地侍立在那儿。
  梅花内卫,在武则天没有登基的时候,兼具特务、侍卫和侍客多种职能,但她登基多年,梅花内卫已经只剩下贴身侍卫这一个功能了。如今三法司这个耳目近乎瘫痪,她不得不让梅花内卫重操旧业。
  “杨帆可有什么举动?”
  “回禀陛下,杨帆这些时日闭门不出,偶有同僚登门探望,品阶最高不过五品。”
  “杨帆没有去梁王府?也没有去太平公主府?”
  “没有!”
  “嗯!”
  武则天摆摆手,两名女侍卫悄然消失。
  武则天暗忖:“这杨帆倒也乖觉,知道分寸,没有倚仗是为三思做事和太平的宠爱就肆无忌惮、到处求告,招来百官群起攻之,比怀义那个混账东西要强多了。”
  武则天倏尔想起了洛阳令刚刚送来的消息,薛怀义跑到洛阳府去,向洛阳令强索绸缎三百匹、牛二十五头,还打着皇帝的旗号,说是要为她办一场什么大法会。洛阳令不敢不给,可这么大的一笔账又无处报,只好报到皇帝驾前。
  想起薛怀义,武则天愈加烦恼了:“杨帆这孩子瞧着也算机灵,这一回怎么就犯了糊涂,留了这么多的把柄给人家呢。终究是年轻呀,一朝得志,不免得意忘形,这一次,无论如何得给他一些苦头吃了,否则如何向百官交代?只是,这件事必须尽快结束,不能由着赵乾没完没了的查下去,再查下去,丢人的就是朕、就是武家了!”
  屏风后面,忽地传来一阵嬉水声和张昌宗、张易之的大笑声,武则天颦起的眉头微微一舒,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现在也只有和五郎、六郎在一起的时候,她才会觉得无忧无虑,才会有种重拾青春的感觉。
  武则天想着,轻轻一抽腰带,姗姗走去,步姿袅娜,依稀恢复了几分当年的风采。
  行至屏风处时,她的一袭宽袍已悄然褪下……
第六百五十七章
温泉庄主
  杨帆这些天整日待在家里,头几天朋友纷纷登门探望,但是杨帆现在是个闲人,旁人可不是,尤其是军伍中人,想出来一趟并不容易,过了几天杨家也就清静下来,杨帆正好修身养性,陪伴娇妻爱子。
  小蛮仿佛根本不知道丈夫受到弹劾,官位也行将不保,她从来没有问过杨帆一句这方面的事,不过她原本片刻不离的宝贝儿子,现在却交给了奶妈子照看。
  而小蛮,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丈夫身上。每天她都会精心安排好一日三餐,菜肴连着三天都不带重样的,在这样的深秋时节这可是极不容易的事,这年代没有大棚菜,除了皇家少有人能吃到不应季的菜肴,菜蔬品种的减少使得菜样变化大为不易,足见小蛮的用心。
  其他时间,小蛮会陪杨帆练剑、下棋、聊天,除了杨帆坐进书房,处理那些不像是公务却又明显极为重要的事务时,她才会去陪陪宝贝儿子。
  阿奴也没有向杨帆询问过关于闭门听参的事,这种事她问了也解决不了,只能让杨帆心烦,她只是表现得比平时更加温柔,虽然佳期未至,她和杨帆还没走到那最后一步,但是郎君若想吃吃她的胭脂,占占她的便宜,阿奴也是柔情似水,小意响应。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蛮时常陪伴在杨帆身边的缘故,阿奴大部分时间都不见踪影,杨帆现在虽然去职在家,可他的计划却刚刚开始,能否成功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整日忙于这些事务,也没有发觉阿奴的异样。
  此刻,杨帆正在书房里忙碌着。
  他的手中有一张信笺,纸洁如雪,隐现桃纹,上面是一行行娟秀的小字,细细嗅之,还有品流极高的淡淡幽香。上面详细记述了女皇这几天的言行举止乃至她的喜怒哀乐,这时婉儿想方设法传递出宫的。
  杨帆被弹劾后,婉儿是最为他担心的,虽然杨帆向她透露过一些消息,她知道让杨帆陷入被弹劾困境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婉儿还是担心。她在女皇身边待得太久了,深知女皇的狠辣,杨帆的玩火之举,在她看来险恶重重。
  婉儿费尽心机把女皇的一举一动传递出宫,以期郎君能准确把握皇帝的想法,应对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婉儿这些记述虽是女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作用确实很大,历史上很多权臣正是交通内廷,在内廷有了得力的耳目,清楚地了解皇帝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这才趋吉避凶,渐渐成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心腹臂膀的。
  杨帆另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当然,这些渠道得来的消息不可能比婉儿详细,但是那些资料也足够让他判断出女皇的心态变化。不过这信笺是婉儿的一片情意,他还是很认真、很认真地逐字看完。
  看完信笺之后,杨帆深深地吸了口气,那是婉儿身上的香气,嗅到那香气,他就想到了婉儿那曼妙迷人的胴体,想到了她对自己的如海深情,还有私相幽会时那抵死缠绵的销魂……
  回味着那香气,杨帆把信笺凑到火烛旁点燃,眼看着它一寸寸燃成灰烬。
  婉儿送来的消息,和他从其他渠道所掌握的消息大体相似,与他的判断大体相符。他就知道,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把武三思摆在了前面,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最好的肉盾,皇帝根本没办法深究这件事。
  其实婉儿从十四岁就跟在女皇身边,她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位女皇帝,她早该得出这样的判断。只是这个冰雪聪明的小女子也难免犯了常人会犯的毛病:关心则乱,因为事关杨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危险,她也不敢等闲视之。
  坐在杨帆对面的是上官婉儿的一位本家,从辈分上论,上官婉儿得称他一声堂兄,他叫上官伯龙。
  把消息传出宫廷,婉儿有的是办法,自韦团儿死后,婉儿接掌了团儿的势力,整个内宫几乎就是她的天下,但是……这位内相无孔不入的耳目也仅限于内廷,消息出了内廷再想往外传递就需要有人接应了。
  还有什么人比自己家族的人更可靠么?
  这个年代,是以家族为单位构成的社会基本架构,家族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是国法也是极力维护这种制度的,除了造反,其他任何罪行,也轮不到你家族成员去举报,若是举报自家长辈,国法更是严惩不贷。
  这一条,从杨帆先前所处理的那桩婆婆殴死儿媳案就可见一斑,老妪的儿子和孙子,根本不敢举报她。
  同样的,谁敢举报家族成员,那就违背了天下所有人坚持的基本道德,为了避免自己的家族也出现这样的人,为了避免维系家族的根本制度崩坏,一旦出现这样的害群之马,不论敌友,所有人都会唾弃他、排挤他,天下之大,将再也没有他立足之地。
  正因如引,“继嗣堂”的存在才会如此隐秘;正因如此,上官婉儿上次“省亲”时,获悉杨帆以上官家族掌舵人丈夫的身份赢得了关陇世家的信任与支持,喜极而泣的上官婉儿马上把整个上官家族的人脉和势力毫不犹豫地交给了他。
  上官伯龙,就是杨帆与婉儿秘密联系的一条渠道。
  等信笺燃到只剩一点,杨帆松开手,看着它袅袅地飘到地上,燃尽最后一点火光,这才看向上官伯龙,微笑道:“赵乾怎么样了?”
  上官伯龙按辈分是婉儿的堂兄,但是在上官家族,他这一房是偏支,地位不高,所以在杨帆面前他丝毫不敢托大,闻言连忙站起,毕恭毕敬地答道:“赵乾现在名气非常响亮,士林官场,很多人都在议论他,诽谤者有之、赞誉者亦有之,总的来说,还是清誉占了上风。”
  “坐坐坐,伯龙兄不用客气!”
  杨帆请上官伯龙坐下,这才若有所思地笑笑:“这就好,资历、地位,他都够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声望,把这个也替他铺垫好,那就众望所归了!”
  杨帆根据婉儿和从其他渠道得来的消息,已经准确判断出了武则天的心态,所以,他现在可以大胆地再押上一枚砝码了。
  杨帆微微思索片刻,对上官伯龙道:“叫他们别一味的弹劾我了,是时候把梁王殿下拉出来敲打敲打了,要不然咱们的女皇陛下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呐!”
  ……
  翌日,官员弹劾的目标和力度开始改变了,虽然弹劾奏章还没有明确指向武三思,但是弹劾奏章中强烈要求查清入选官员背景、打击幕后黑手的呼声越来越高。
  李昭德已经是过街老鼠,李昭德一派的人也正在陆续被清洗,这股风向不用问,是冲着武三思去的。事实上,类似的奏章早就有了,武承嗣岂会放过这个打击同门政敌的好机会?他早就指使人弹劾了。
  但是武承嗣只有在蛊惑百姓请愿、劝进、请皇帝加封号这些方面有所建树,实干能力远不及武三思,这么多年,他在朝廷中也没有建立多大的势力,他的主要人脉都集中在武氏家族内部那些人身上。
  因此,属于武承嗣一派的官员不多,有资格替他上疏言事的人更少,也就无法形成很大的声势,现在突然加入一股生力军,附和他的声音,要求清算左右选官幕后黑手的声音便越来越响亮了。
  三天后,仍在龙门散心的女皇突然召王孝杰、顾自立、杜景俭、周允元、杨再思五位大臣入山伴驾,赐其龙门汤浴,以示圣恩。
  这五个人中,除了杨再思,其余四人都有宰相身份,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宰相之争,至此算是尘埃落定了,杨再思胜出!
  也巧,五大臣赴龙门的这天,今冬的第一场雪来了。
  雪不大,连地表都没有完全覆盖住,人马一走,很快就踏出了路的原形,倒是山野间本就是比平地温度低些,又没有车马行人践踏,所以蒙了薄薄的一层白雪,给这灰蒙蒙的山色披上了一层银装。
  五大臣到了山里,先被带到他们的住处,这里处处温泉,虽是初雪寒冬,可在这里却是非常温暖,五大臣因为刚到,急于面见女皇,也没有洗得太久,在温泉里简单地泡了泡,着装整齐,便一起去拜见女皇。
  女皇正在山上那眼温泉处散步,身边只带了婉儿一人。因为这里有一眼极热的温泉,所以这里得天独厚,冬雪季节,这附近却是草木葱绿,热泉涌出来,汩汩向下流去时,泛起缕缕白雾,置身其间,恍如仙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