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864


第六百二十五章
观音成道日
  慈恩寺老方丈陪着李慕白先游曲池,再游芙蓉院,渐渐来到大雁塔下。
  老方丈笑道:“好教李老施主知道,韦老施主、裴老施主等人今日也来慈恩寺拜观音大士,他们还在大雁塔上,李老施主可要见见他们么?”
  李慕白哼了一声道:“那几个老家伙,面目可憎、言语无趣。我就不见啦,四处转转,拜过观音大士之后,老夫就回去了!”
  说话间,二人来到供奉观音大士的庙宇中,内中正有一人焚香膜拜,口中祷念着:“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有求必应观音菩萨。”
  老方丈不识得那人是谁,急忙向知客僧使眼色,让他屏退一众香客,给李老太公腾地方,不料那知客僧尚未举步上前,李慕白已然“咦”的一声,笑道:“这不是杨郎中么?你也是我佛弟子么?”
  杨帆祷念已毕,刚把三炷香插进香炉,忽然听见后面有人说话,扭头一瞧,连忙迎上来施礼:“晚辈杨帆,见过李老太公!”
  长揖已毕,杨帆直起腰来,微笑道:“当今圣上崇信佛教,晚辈想,圣上是有大智慧、大德行的人尚且崇信我佛,晚辈自然也应虔诚信奉!”
  老方丈听了微微露出矜持之色,轻抚胡须微笑不语。
  杨帆话锋一转,又道:“晚辈前些时日生了一场大病,如今刚刚病愈,又添了一个儿子,家门有后,今日适逢观音大士出家得道的大日子,所以特来上一炷香。”
  李慕白呵呵笑道:“好!且待老夫为大士上一炷香,咱们一并离开。”
  李慕白上前,跪在蒲团上,默默祷告一阵,点了高香,虔诚奉上,这才起身,又在功德簿上写了几笔,老方丈双手合十,偷眼一瞄,见李老太公出手不凡,好大的一笔香油钱,两道白眉不由抖了几抖,连忙忍住,依旧维持世外高人模样。
  老方丈毕恭毕敬地陪着李慕白直到寺院山门外,这才止步。等李慕白等人离开,老方丈又急急赶回大雁塔,恰见集资捐修大雁塔的几位关陇高门从塔里有说有笑地走出来,连忙高宣佛号迎了上去。
  这几位善信还没捐香油钱呢,老方丈哪能不尽心侍奉着……
  李慕白离开慈恩寺后没有马上就走,却叫杨帆陪着又回到了曲江池畔。
  两人沿着曲池缓缓而行,李慕白问道:“关陇那班人这么快就解决了?”
  杨帆道:“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南疆这件事,肯定不能把关陇撇开,不分些好处给他们,他们是一定要给大家找麻烦的。”
  李慕白点了点头。
  杨帆道:“可是,这好处又不能尽叫他们占了,僧多粥少,奈何?只好叫他们勒一勒裤腰带,以后有了什么好处,再分他们些也就是了。关陇虽然渐趋没落,可毕竟还是一股极大的力量,如今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本就要联合他们的,这想必也符合老太公您的心意!”
  李慕白又点了点头,扬起眉毛看他一眼,道:“你这么说他们就信了?空口无凭啊!”
  杨帆道:“我说的话,或许他们不信。但是,显宗之主的话,他们信不信?何况,还有独孤世家替我保证。”
  李慕白捻着胡须,淡淡地道:“这是众世家之会,宁珂那丫头一个女子,本不应参与的。何况她身体不好,很少出门,今日却被你请了来,你说由独孤世家作保,莫非就是由宁珂丫头作保?宁珂丫头作保……他们就信了?”
  李慕白缓缓转过身子,一双老眼看定杨帆,微微挑起眉头,道:“你不会假戏真做,真的喜欢了宁珂那丫头吧?”
  杨帆对他知道宁珂参与会议毫不奇怪,对他的推断却有些啼笑皆非,说道:“老太公以为,杨帆不能娶五姓女,就能迎娶关陇世家的姑娘么?”
  李慕白眼珠转了转,说道:“那老夫就不明白了。”
  杨帆伴着他继续往前走,说道:“晚辈说过了,一个,我是以显宗之主的身份向他们保证。再一个,独孤世家为我作保。宁珂姑娘出面,确实与此事有关,详情却不是老太公想象的那样。
  总之,老太公尽管放心,晚辈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去迎合别人,也没有道理弃强就弱。而且,他们现在关注的就是南疆出现的诸多空缺,这件事,年内就得解决。而没有个三五七年的工夫,晚辈也建立不起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我现在的一举一动,老太公都能掌握,而往长远里看,日久人心自见,老太公担心什么呢?”
  杨帆所说都是事实,李慕白倒也洒脱,“嘿嘿”地笑了两声,负手前行,不再追问。
  取信关陇世家,要把他们拉过来而不是推出去,这是整个山东士族现在对抗女皇时的一条战略,在这个基础上,多多少少得分润一些好处给关陇世家,这一点各位阀主心中有数,所以杨帆对关陇世族的承诺是他们默许的。
  只不过,关陇世家唯因其弱,所以对这次机会看得更重,如果让他们不要狮子大开口,这一点比较难。尤其是山东士族的这场热闹就看在他们眼里,就更加为难。李慕白也是有些好奇,想知道杨帆如何说服他们。
  杨帆故弄玄虚,他也就不问了。要说杨帆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点他想都不会想。关陇世家能给杨帆的,永远也不可能超过显宗之主这个好处,杨帆没有背叛的理由,而且他现在可以支配显宗的庞大能量,却不可能把它化为己有,割断它同世家之间的联系,杨帆但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过他们,根本无须顾忌。
  他永远也想不到,杨帆究竟如何取信了关陇世家。杨帆只做了一件事:屏退那些关陇世家长者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宁珂姑娘身边的船娘,然后向关陇门阀之主们说清一件事:他和上官婉儿的关系!
  早在独孤世家同他接触,充分表露愿意与他合作的意愿,并着手推动他登上继嗣堂显宗之主的位置时,他就盯上了关陇这支力量。
  如果他能成为显宗之主,他很需要这支外力,他才不愿做老家伙们摆布下的一个傀儡,哪怕只是暂时的。这一点,他和沈沐、姜公子,都是一样的想法。如果他不能成为显宗之主,他就更需要这支力量。
  所以,他早就对独孤兄妹说出了这件事,并请他们出面查证此事。
  上官家族本就是关陇世家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是为了关陇集团的利益败落于武则天之手,现在上官家族还没有平反罪名,但是因为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最为倚重的近臣之一,所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关陇众世家也取得了一定的联系。
  现在的上官世家,根本就是以上官婉儿为核心的,上官家族现在没有家主,上官婉儿就是事实上的家主。女人做一家之主虽然有些别扭,但是上官世家的情况本来就很特别,而且关陇世家胡风犹重,也不是很在乎。
  如果说隶属于关陇集团的上官世家之主是杨帆的妻子,那么他们还有什么不能信任杨帆的呢?杨帆肯把这个大秘密说给他们知道,就足以获得他们的信任了。因此,当宁珂拿出婉儿亲笔信时,大雁塔上登时一团和气。
  你想获得别人完全的信任,就得对别人推心置腹。能留在大雁塔上的人,哪个不是人精?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唯有以诚相待。正因为杨帆祭出了这个大杀器,所以他们的会谈才能进行得这么顺利。
  要知道,就算他们软硬兼施,从这次南疆事件中获得的好处也是有限的,可要是山东士族的继嗣堂宗主是他们关陇的女婿,那么从长远看,他们将获得多大的好处?
  这些世家考虑问题从来都不是以月、以年为单位的,他们传承太久远,考虑的也久远,一些重大举措常要考虑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后的影响,既然有这么长远的利益,他们当然宁愿在短期利益中让步。
  李慕白走了几步,在江边站住,看着倒映着白云蓝天的悠悠江水,曼声说道:“朝廷的使者马上就要到长安了,你很快就要回洛阳去。出京时,你还是刑部一郎中,回京时……,嘿嘿……”
  李慕白笑了笑,负手转身望向杨帆,道:“你明白,你马上将掌握些什么吗?”
  老头子摆明是个话唠,而且现在谈兴正浓,杨帆当然不会扫他的兴,杨帆“孺子可教”地躬身道:“请老太公指教!”
  李慕白朗声道:“力量!一种很特殊的力量!”
  他傲然乜了杨帆一眼,道:“你同卢宾宓斗这一场,靠智更靠力,你以为他掌握着的是什么呢?是那班来自三山五岳的江湖豪杰、技击高手?错了,大错特错了,说到底,那不过是一群侍卫,最最微不足道的力量,甚至根本称不上力量!你知道你即将接手的真正力量是什么吗?是大音希声、是大象无形、是可以让沧海化为桑田的真正力量!”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王而王
  杨帆刚刚解决了一件大事,心里踏实下来,现在只想回家去逗他的宝贝儿子,尽享天伦之乐,偏偏李话唠谈兴正浓,非要跟他指点江山,杨帆无奈,只好洗耳恭听。
  李慕白道:“世家独立于朝堂之外,却又与朝堂息息相关;世家独立于天下,却又深深融于天下;旁人观世家子弟,皆高高在上,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世家比任何人都更加入世!”
  李慕白别开生面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杨帆,他不再敷衍,开始认真地倾听起来。
  李慕白道:“世家千年的积累,积蓄了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财宝,不是像慈恩寺一样埋进地宫的金佛玉佛银罗汉,世家掌握的财富,是与民生民计民智息息相关的东西,是完好保存的千余年来的人类的财富,是这世间最根本的力量!
  比如说,植桑的、养蚕的、织布的、牧马的、种庄稼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天下最卑微、最不足道的,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力量集中起来呢?世家不是朝廷,无法动用政令国法和军队来左右天下,但是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完成。
  无数个植桑的、养蚕的、织布的、牧马的、种庄稼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自上而下遥遥地控制着、掌握着他们。你开着布庄绸缎庄,你就掌握了所有植桑、养蚕、织布的人,你购买马匹、贩卖马匹,你就掌握了那些牧马人,你收购粮食、运输粮食、贩卖粮食,你就掌握了天下的庄稼人,这种掌握当然很轻,真的就像一根丝线,他只要一挣就断了。
  所以掌握了这力量的人,不是去统治他们,也不是去向他们收租收税,更不是驱使他们去替自己打仗,那些是朝廷的权力。世家是通过这种隐藏的控制,通过天下黎民来影响朝廷,再通过朝廷反过来影响天下!
  天下间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太弱小,朝廷听不见!我们把他们的声音拢在一起,朝廷就听得见!皇帝要是发布一道不利于天下农人的政令,如果等着这道政令的恶果自己显现出来,那时天下早已崩沮,饥民暴动,不可收拾。
  而我们,就可以利用我们所培植的诤臣,在朝堂上提出反对的意见!如果皇帝还是不肯改变呢,我们就可以通过粮价的浮动、粮食的短缺,叫他晓得其中的利害。”
  杨帆的嘴角飞快地闪过一抹讥诮的笑意,悠悠说道:“这么说,世家倒是比朝廷更加关注天下民生了!”
  李慕白哈哈大笑,指着他道:“你这小子,你出身寒族,先天就看不惯我们这些世家中人,总觉得我们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我就知道你会有这番愤世嫉俗的言语!”
  杨帆吓了一跳,没想到他竟能听出自己的讥诮之意,赶紧解释道:“晚辈……”
  李慕白摇头笑道:“行了行了,不用解释,老夫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什么道理还不明白?没错,世家也有私心,也要为自己打算,可世家融于这天下之间,或者它会多占些好处,但是你以为它会逆天下之利而行?”
  李慕白转向杨帆,目光炯炯地道:“我们传承千年,有过衰败,有过兴旺,痛定思痛,就有了许多教训;我们不像朝廷,可以通过政权凌驾于天下苍生之上,所以我们比朝廷更了解什么才是对天下有益的。
  当然,世家也有私心,可是谁无私心?皇帝没有私心还是天下间任何一个人没有私心?你没有?你会不想利用一切资源,请最好的先生教授你的儿孙?当他们长大成人,你会不利用你的人脉关系,尽可能地为他铺平道路?”
  杨帆哑口无言。
  李慕白道:“我们和你们每一个人所做的并无二致,能够兼顾天下也就是了。你以为,把世家抛在一边,换一些寒族子弟上来,他们就拥有天下为公的品德?就会天下为公,就会路不拾遗,绝不可能。如果有一天世家不复存在,这天下就会变成天堂么?”
  李慕白摇摇头道:“也许不会比现在差,却也不会比现在好。换一群泥腿子上来,也不过是制造一群新的贵族。不管他原来是什么,都不可能再回去。陈胜吴广如果坐了天下,他们也不会代表天下泥腿子掌印把子。
  上来一个一穷二白的人,他也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家族,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就需要积敛财富,他就需要结交人脉,这些饿鬼,比那些已经吃饱了只想给儿孙积攒一份‘口粮’的人更穷形恶相。”
  李慕白摸了摸胡须,狡黠地瞟了杨帆一眼,道:“老夫不会强行要求你改变想法。你现在已经是官,又即将成为显宗之主,百十年后,你的子孙后代也会成为一个大家大族,如果那时你还活着,你殚精竭虑的也是他们的存在与发展。”
  李慕白伸出手去,在湖面上开始画圈,说道:“在这个小圈子里,向着自己的亲人;再大一点的圈子里,偏帮自己的友人;再大一点点的圈子里,要照顾自己的乡亲。你是河东道,我是关内道的,你们两个吵架,我要帮着咱关内道的人;你是吐蕃人,我是唐人,你们两个打架,我要帮着唐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还会是这样。”
  杨帆无言无对。
  李慕白莞尔一笑,又道:“世家也是这大圈套小圈的众多圈子中的一个,有什么好口诛笔伐的?好了,说回我们的话题。你将要掌握什么样的力量?刚刚老夫已经用柴米油盐、粮食布匹举了个例子,其他的如文教资源、官场资源也是一样!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下间真正的大力量,从来都是隐藏在朝堂背后,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作用。当然,我们不可能事事影响皇帝和天下,我们也受着天下间各种力量的制衡。
  有许多事,同样是我们办不到的,我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影响的作用。而继嗣堂,就是整合各世家的力量,以期我们的影响力可以更大一些。现在,你知道你将掌握多么雄厚的力量了么?”
  李慕白深入浅出,很直白地向杨帆说明的其实就一句话:“不王而王!”
  一直以来,这就是世家奉行不渝的生存哲学。这就是一个王朝只有短短的两三百年国运,而世家却可以传承几千年的原因。他们从不曾想过夺取政权,他们只是依附于政权,又相对独立。
  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要不断地给一个政权提供养分,同时又从政权那里吸取他们所需要的养分,与之共生共存,当这个政权的生命走到尽头,便抛弃它,再寻找一棵“大树”,继续共生共存。
  凭着这种生存哲学,中国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辉煌于两晋北朝,到了唐朝中后期再度辉煌。直到五代十国,各方势力杀来杀去,长达百年的杀戮,世家都被刀兵杀光了,才正式结束它的存在。独留下一个继嗣堂,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它低调的辉煌。
  可也正如李慕白所言,随后建立的一个个王朝,没有世家的存在,天下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坏。汉唐辉煌过的,宋明也辉煌过;汉唐屈辱过的,宋明也屈辱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