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864

  一场大战,各方都有死伤,如今白蛮和乌蛮退却,文皓一方士气大振,部下要求复仇的呼声便高涨起来。文皓不能不做一番姿态对部下们略作安抚,朝廷的兵马他是指挥不动的,不过他自恃现在有朝廷的三卫官兵在姚州城里,没有后顾之忧,便授意部下攻打河白寨子泄愤。
  杨帆赶到寨上时,双方正在激烈地交战。这里山势虽险,但是寨墙却不算高,而且寨墙依山就势,是如何方便筑造便怎么建筑,所以并不适宜用来守城,因此双方也谈不上有什么必要的攻城武器和守城武器。
  远攻用弓箭和竹矛,近战用刀枪剑戟,双方基本都是这样,攻的一方占有人数上的优势,守的一方占有一定的地利,双方因此暂时达到了一个平衡。
  杨帆被带到寨上,一个寨丁拢着嘴巴向下面喊了几句,结果官兵并未停止攻寨,反而招来一阵弓箭攒射,慌得几个寨丁赶紧躲避,杨帆双手被反缚在身后,也没人帮他遮挡箭矢,亏得杨帆身手灵活,一个翻身,闪到了一块大石后面。
  几个寨丁也挤过来,其中一人狐疑地道:“貌似他们并不买你这个钦差的账啊?”
  杨帆道:“我的身份本是机密,寻常士卒如何知道?你们这里若要暂时休战,用什么手段?”
  那寨丁道:“亏你还是钦差,这也不知道,打白旗嘛。”
  杨帆大喜道:“原来你们这里暂时休战的旗语也是白旗,那你赶紧去找块白布来,先叫他们暂且停战,我才好唤他们的统兵将领上前说话。”
  那寨丁撇嘴道:“你说休战就休战?除非寨首下令才成。”
  杨帆怒道:“那你就去找你们的寨首下令,你们这么杀来杀去的,我如何才能与他们对话!”
  那寨丁犹豫了一下,对其他几人道:“你们看紧了他,我去寻寨首!”说完便猫着腰找高青山去了。
  杨帆转过身来,趴在大石上向下面探视,进攻的士兵穿的是唐军的制服,但是武器装备都是当地武装所使用的武器,狭细而短的刀、轻便的藤式盾牌,大唐的制式武器确实未必适合这里的地形。
  他们一边抵挡着零星射来的箭矢,一边以沟壑与怪石为掩护,向寨墙处一点点摸来,寨墙不高,还不到两丈,几架竹梯斜搭在寨墙上,距墙头还有一米左右的距离,没有冒出头去是为了避免被人推倒,但是他们只要能够爬到梯子上,一米多的高度只要一翻身就能过去。
  杨帆正观望着,突然又有一些生力军从寨子里跑来,加入了防守的阵营,寨上的防御顿时更加严密了,杨帆扭头一看,就见一个士兵正向他身边跑来。
  这真的是一名士兵,全身戎装的士兵,寨上防守的人全都是普通的山寨装束,偶尔有几个人会在身上披一件两搭式的半身藤甲,遮住前胸和后背就行了,可是跑向他身边的这个人穿的是一件很罕见的筒袖铠。
  说它罕见,是因为这种制式的盔甲已经非常古老了,杨帆在大唐军中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盔甲,如果他没记错,似乎在西域时,曾经在一些古老的壁画中看过这种装束的士兵,那是秦朝还是汉朝?
  这人所穿的盔甲,胸背处是用小块的龟背纹铁甲片缀成的,肩部配有铁筒袖甲,腰束一条革制皮带,头上戴着一顶“兜鍪”,盔顶还有一丛染成红色的貂缨。盔甲的样式虽然古朴,但是打磨保养得很好,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很有质感。
  穿甲戴盔的人长得很俊俏,玉面朱唇,明眸皓齿,女子身着戎装的时候,确实格外的俊俏。即便是硬邦邦的甲胄穿在她的身上,用宽腰皮带一扎,也能显出她腰肢的柔美曲线来。
  薰儿跑到杨帆身边,瞪了他一眼道:“你看什么?”
  杨帆干笑道:“薰儿姑娘……穿着这身甲胄,英姿飒爽,当真威风得很!”
  薰儿得意地道:“那是自然!”
  杨帆道:“只是……你这身甲胄貌似有些古老啊,这甲片、这头盔……,保养得虽好,可是看它上面的痕迹,年头怕是有些很久远了,还有这盔甲的样式,我也在军中待过的,怎么就从来没有见过,难道这是秦朝的盔甲?”
  “胡说八道!”
  薰儿姑娘大概听出杨帆并不是在夸奖她,而是在调侃,白玉无瑕的脸蛋上微微浮起一抹红晕,她抻了抻战裙,骄傲地道:“这可是‘武侯甲’,听说过吗?这可是诸葛武侯改良的盔甲。
  想当年,我薰家先祖帮助诸葛丞相七擒孟获立下大功,蜀汉皇帝御旨亲封为土司,又赐下经诸葛武侯改良过的战甲一百套,我薰家列代土司去世后都要带一套陪葬的,如今存世的已经不多啦。我磨了好久,阿爹才给我一套。”
  杨帆咳嗽了两声,道:“如果你能劝你爹与我合作,来日我便送你一套明光铠。”
  薰儿皱了皱鼻子,道:“你想贿赂我?这可是诸葛武侯送给我们家的,你能跟诸葛武侯比么?”
  杨帆道:“论名气论本领,我当然比不了诸葛亮,不过我的明光铠可比他的筒袖铠好。”
  薰儿嗤之以鼻道:“我不稀罕!”
  她抬头向山下看了一眼,只一抬头,正好一箭飞来“当”的一声射中她的头盔,薰儿“哎哟”一声,赶紧缩回头,这才省起她用来胁迫官兵退却的钦差正没事儿一般在跟她聊天。
  薰儿恼火地把她那柄锋利的铎鞘架在杨帆脖子上,质问道:“他们怎么还在动手?”
  杨帆道:“这厢杀得死去活来,谁有闲工夫听上面喊些什么?我已经叫人去通知你们那位寨首了,要他暂时休兵罢战,等他们停下来再说。不过,我此时出面,恐怕作用真的不大,黄景容此人与我很不对付,为人又是不择手段……”
  薰儿撤了剑,扭过脸去,道:“你不出面,这一战下来,寨上又要增添许多人命,又要有许多人成为孤儿寡妇,无论如何,总要试试!”
  杨帆轻轻叹了口气。
  不一会儿,高青山赶过来,得到薰儿同意后,打起了一面白旗。
  白旗在古代战场上是代表暂时休兵的意思,山下督战的人是文皓部落的大管家凌破天。文皓是其所在部落的土司,同时又是姚州都督,他这个大管家也就有了两层身份,既是文皓的大管家,也是文皓的行军司马。
  凌破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正拄刀督战,忽见寨上挑起一面白旗,左右挥舞着,不由站起身来,惊疑地道:“莫非他们想要投降?”
  凌破天喊道:“休战!休战!看他们要说什么。”
  “当当当”的铜锣声响起,正在攻山的云氏族人一听鸣金,登时潮水般退了下来,凌管家向前走出几步,左右赶上两名士兵,用齐人高的藤盾把他护住。
  凌破天用手拢着嘴巴向寨子上大喊:“你们要投降吗?”
  高青山喊道:“放屁!老子站着一条,躺着一根,干不出那软骨头的事来!”
  凌破天大怒道:“那你摇什么白旗做什么,消遣老子不成?”
  高青山道:“好教你知道,你们的钦差大人已经被我们抓住啦,你们速速收兵,否则,老子就砍了他的项上人头!”
  凌大总管暗吃一惊,心道:“黄景容怎么被他们抓来了?难道他们的人摸进了姚州城?”
  寨上,高青山喊完话,便把杨帆拽出来,推到了自己面前。
第五百二十五章
狗头军师
  凌破天定睛向寨子上看了看,看清杨帆模样,便大笑起来,道:“真他娘的见鬼了,这是什么钦差,老子不认识!”
  “你不认识我,我也是钦差!”
  事已至此,杨帆不能不说话了,他是练过内家功夫的人,提气吐纳,声音飘得既远且清,山寨上下人人听得清楚。
  “本钦差奉旨巡视诸道流人,兼有督察前任钦差黄景容之责。黄景容处事不当,激反乌白两蛮,此事本钦差查得一清二楚。你等速速退去,不得再战,本钦差要面见乌白两蛮土司,妥善解决此事!”
  凌破天的语气有些弱下来,道:“你……你说你是钦差,有什么凭据?”
  杨帆道:“我有圣旨在手,你有胆量上来看么?”
  凌破天愣了愣,哼道:“你唬我?本官一旦上了寨墙,还回得来么?”
  杨帆道:“我就知道你不会上来,可是本钦差的圣旨是至关重要的信物,却也不能掷下寨子去。我这里还有‘勘合’一枚,你既是朝廷官员,应当认得,且拿去看看。”
  杨帆扭头对薰儿道:“我的马在你们手里,马鞍里有一枚印信,叫人取来,否则他们不会相信我的身份。”
  薰儿派人把杨帆的马牵来,杨帆的“勘合”就藏在马鞍前边的扶手处,外包皮革的木质翘起处掀开,中间有一个小小的暗盒,打开来便是一枚黄澄澄的印信,薰儿叫人把印信用方才充作白旗的那匹布包起来,远远地掷到寨下,凌破天叫人去把那印信拾了回来。
  凌破天打开白布取出那方铜印仔细一看,不由暗暗吃惊。他在都督府做事,勘合自然是认识的,这方印的规格、花纹、铭文,不是轻易就能伪造出来的,更不可能在急切间造出来,寨上这人只怕真是朝廷官员。
  杨帆又道:“本钦差在嶲州已与黄御史见过面,你持此印去见他,自可证明本钦差身份。你告诉黄御史,固守姚州城,不得再启战端,叫他派员来与本钦差共谋合议。”
  凌破天脸上阴晴不定,犹豫半晌,终究不敢无视杨帆的钦差身份悍然下令攻山,他咬了咬牙,扬声道:“好!既然如此,那下官这就赶回姚州城,这枚勘合的真伪,还需黄御史与诸位官员验过,下官需要携走,告辞了!”
  凌破天往山寨上拱了拱手,大吼道:“收兵!”
  薰儿见姚州兵马果然退却,不禁雀跃道:“哈!你这身份还真管用!”
  杨帆的脸色却有些阴沉,沉默片刻,对薰儿姑娘道:“你这寨中百姓,能否尽数迁走?”
  薰儿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问他为何要迁走,而是直接答道:“很难。这就是他们的家,也许他们的茅屋草舍和些许简陋的什物不会看在你的眼中,可那就是他们的全部财产,他们不会舍得离开。
  而且眼下这种情况,寨中不只有许多老弱妇孺,还有不少伤残的战士,想要离开就更难了。这河白寨子虽是我们的地盘,却太过于靠前,左右参差分布的都是文氏部落,现在两族已经结仇,如果我们离开,他们一定会趁火打劫,你的圣旨能退官兵,却退不了那些杀红了眼的部落勇士。”
  杨帆又向她问了问,这才弄清这个河白寨的地理位置。
  白蛮的大部分都是蛮化了的汉人,他们自称华人。华人就是华夏族人。唐人许浑的诗中就有“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之语,当时以汉人自称的还比较少,少数民族多以汉人称中原人,而汉人则自称华人。
  这个河白寨子的白蛮人自然也不例外,但他们成为白蛮的一分子的时间比较短,一共才两百多年,祖上有杨、李、赵、董、陈等十余姓,都是华人,因为中原兵荒马乱,逃到这个地方,当时这里还没有那么多的村寨,是一片未曾开辟过的荒芜之地。
  他们在此开山辟寨,整理梯田,后来又与当地蛮族通婚联姻,渐渐成为白蛮的一员,但是两百多年的发展,这原本一片荒芜的地方已经建起了许多村寨,白蛮的势力并没有向这个方向扩张,这些村寨都是文氏部落的,所以河白寨子就成了白蛮最突出于外的一个寨子,在其左右的村寨并非同族。
  杨帆听明白它的具体位置后,知道这处山寨虽然孤立无援,可一旦弃守反而更加危险,也不能再劝他们离开了。同时,获悉这寨中百姓本与自己同为华夏一族,其中甚至还有姓杨的人,便更起了维护之心。
  薰儿向他说明情况后,这才问道:“为何要迁走?你不是已经退了兵么?”
  杨帆道:“没错!这些兵是姚州兵,他们不敢担上莫大的干系贸然攻山,那就只能退却了。可我拿不准黄景容会怎么决定。”
  薰儿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瞅定了杨帆,奇怪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帆沉声道:“也许,他会按我说的收兵罢战,派人来和谈。也许,下一次来的兵马会更多。”
  薰儿咬着薄薄的红唇,乜着他道:“你唬我?他就不怕我一怒之下杀了你么?”
  杨帆苦笑道:“我跟他一向不合,他恨不得除我而后快,你要杀我,恐怕正合他意。”
  薰儿纳罕地道:“他敢这么做?他不怕激怒你们的皇帝陛下?”
  杨帆摇头道:“薰儿姑娘,皇帝管理的江山比你阿爹管理的领土要大一万倍,你阿爹手下或许有十几位头人,而且他们随时可以见到土司。而皇帝手下的官员却有数万人,他们大部分一辈子都只能守在皇帝指定由他治理的土地上,没有圣旨根本不可以到别的地方去,更不要说见到皇帝了。
  而皇帝,永远住在一座城那么大的宫殿里,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她的臣子们告诉她的,而不是她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如果我死在这里,皇帝听到的一定是黄景容想要告诉她的一番话,那时不但黄景容不会受到惩罚,说不定还会升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