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864

  小蛮今天来,是因为她知道上官婉儿的底蕴。小蛮不敢说绝对了解上官婉儿,却也知道个大概。毕竟,她不仅是御前女侍卫,而且和上官婉儿做了一年多的好姐妹。
  上官婉儿位高权重,但是她的势力主要在宫里,在宫里面她和韦团儿是各占半壁江山,婉儿的势力相对还要大一些,不过她的势力也仅限于此,几乎不出宫门。婉儿是没有野心的,她结交人脉、招纳心腹,只是想保证自身的安全而已。
  她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安危也系于皇帝,所以对宫里的人她非常注意结交,而朝中几乎没有她的门下,她所结交的那些外臣大多是些词臣文士,清谈之人,聚在一起谈些风花雪月、歌赋文章,这种时候能够帮忙的极为有限。
  小蛮觉得,婉儿最大的能力,是她侍奉君前,便于进言。而她想进言,就需要有个契机,总不好贸然就提,那样的话势必引起皇帝的疑心。所以她此番前来,就是为了帮上官婉儿制造一个进言的契机。
  她也写了一封血书,这是一封绝笔。
  如果皇帝肯见她,她就到御前喊冤,能触动皇帝最好,如果不能,婉儿姐姐也能趁机替她说话,郎君或有一线生机。如果皇帝不见,她就自绝于宫前,一位朝廷命妇自尽于宫门,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足以引起朝野关注,各方议论。
  她身藏的血书,也必定会被皇帝发现,如此惨烈的鸣冤之举,就算皇帝再如何铁石心肠,总也该有所触动吧?如果依旧不能,婉儿还是能利用这件事,巧妙地向皇帝施加影响。这,已是小蛮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
  她要用自己的性命,为郎君换得一线生机。
  不想这时狄光昭竟然携来了狄仁杰的血书,小蛮心中欢喜不已:“有了这份宰相亲笔血书,想必事情会多几分希望吧。”
  ……
  丽春台上,武则天沿着白玉栏杆缓步而行,静静地欣赏着薄薄雨雾下的花花草草。
  这些天,武则天的精神体力都不太好,直到今日才稍稍缓了过来。向廊下看去,“石榴红”“凤丹白”“蓝田玉”“玉楼点翠”等各色珍稀奇花竞相绽放,雨珠如露,凝于花瓣之上,显得娇艳欲滴,武则天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
  可是,伴在她身旁的上官婉儿,眉毛似笼似舒,隐隐罩着一抹轻愁,就如那远处轻烟般缭绕不去的雨幕,显得心事重重,可是每当武则天转首与她说话时,她还得急忙换一副颜色,不教武则天看出来。
  这时候,傅尘来到丽春台,与站在石阶上的小太监低语了几句,便由那小太监引着走过来。武则天凝神看着圃中的鲜花,淡淡地问道:“什么事?”
  傅尘叉手施礼,说道:“圣人,今有羽林左郎将杨帆之妻,于宫门外求见!”
  武则天略一沉吟,缓缓地道:“是小蛮么?”
  她转过身来,凝视着傅尘道:“朕说过,非国家第一等大事、抑或侍郎以上品秩官员请见,一概不见,你为何又来禀报?”
  傅尘的腰弯得更深了:“圣人,谢都尉说,她……她此番前来,并非为了国事,而是因为一桩私事!”
  武则天眉头一挑,微微冷笑道:“什么私事?替她那谋反的丈夫求情么?她把朕这里当成什么地方了,还想要朕为她升堂问案不成?”
  傅尘低声道:“谢都尉说,圣人是她的大媒人,感谢圣人赐了她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夫君。如今,她是来‘谢媒’的,还……还带了谢媒礼。”
  婉儿听了,目光微微一闪,忽然轻笑道:“小蛮这丫头却也有趣,明明是想救她丈夫,偏还找了这许多藉口。又要谢媒,又要送礼的,真亏她用了这许多的心思,只可惜她这点心眼儿,能瞒得圣人一双慧眼么?圣人是一定不会见她的,你去告诉她,叫她不要枉费心机了。”
  “慢着!”
  武则天本想不见,听婉儿这么说,反而唤住了傅尘,说道:“带她来见朕!”
  上官婉儿作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说道:“大家,你这是……”
  武则天微微一笑,说道:“这丫头的用心,自然是瞒不过朕的。不过,朕很好奇,她有什么见面礼要送与朕这位大媒人,又有些什么说辞,来为她的丈夫开脱。呵,走吧,咱们回殿里歇息一下。朕,等她来!”
第三百五十一章
血书疑云
  “大家,命妇谢沐雯殿外候旨!”
  “宣她进见!”
  “遵旨!”
  小海拂尘一扬,转身走去。
  婉儿站在武则天身侧,自上而下看着她的面容,皱纹尤其明显。
  婉儿心中很失望,她陪伴在天后身边十年,亲眼看着天后一步步走向辉煌。曾几何时,她曾非常崇拜这个强大的女人,倒不是她想效仿武则天,而是被武则天强大的个人魅力,她的精明、她的强干、她刚强的个性而征服。
  可是现在,婉儿渐渐觉得,天后的精明和睿智,其实一直都只体现在她如何跟后宫里的人勾心斗角,如何跟朝廷上的大臣尔虞我诈,如何巧言名目的杀戮李唐宗室,如何一步步铲除反对势力,以图登上皇位。
  如今她如愿以偿了,可是随着她真正地登上帝王,取代李唐,以大周开国之君的身份来治理国家,她的缺点就渐渐暴露出来。她的能力和智慧,不足以驾驭一个帝国。或者说,她只是有能力把权力稳稳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正是她一向最拿手的本事。
  可是帝王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行了么?于国于民,她做过什么?也许相对于史上许多无能之君,这位女皇还是有些守成之功的,可是继太宗、高宗两代奠基之后,这个帝国本该进入最鼎盛的时期,如今却是风雨飘摇,帝王和大臣们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争皇储、争国本、争名夺利上了。
  或许是武则天一步步走到今天,一直处于害人和被害之中,四十多年来一直是这样的生活,已经在她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她总想着会有人害她,一旦发现就坚决铲除。
  或许是因为她以女儿之身成为帝王,开创了前所未有之局面,百官之抵触确实是以前所有皇帝都不曾遇到的强烈,所以她不得不用更加严厉的手段来对付他们。
  或许是因为年迈,精力不济、脑力不济,以致昏着频出,这一点倒是有不少古之明君晚年与她相似。可是不管她是出于哪一方面的原因,婉儿还是对现在的武则天感到失望。
  小蛮缓缓走进来,她在武则天身边多年,这帝宫威严、天子之气影响不了她,她很平静地走进来,向武则天深施一礼,轻声道:“臣妇谢氏,见过陛下!”
  武则天刚想开口,忽然看见她怀中抱着一只狸猫,不禁起了好奇之心,问道:“小蛮,你怀里抱的是什么?”
  小蛮欠身道:“陛下富有四海,臣妇无所报答。今来宫中谢媒,想着这只猫儿可爱,把它献与陛下,陛下闲闷时,有只猫儿在身边逗弄着,可以更为开怀。使我皇陛下心情愉快、身体康健!”
  武则天微微一笑,说道:“你倒是有心了。”
  她摆摆手,小海走过去,从小蛮手中接过那只猫儿,“千文钱”在小蛮怀里趴着,正非常舒服地打盹,忽然被人抱开,便不悦地“喵”了一声,武则天笑道:“这只猫儿倒是可爱,来,给朕拿过来。”
  小海连忙把狸猫送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笑容满面地接猫在手,轻轻抚摸着它的毛发,睨了小蛮一眼,说道:“小蛮,你今日来见朕,就只为送这谢媒礼么,难道……就没有别的话想说?”
  小蛮平静地道:“陛下睿智,臣妇不敢隐瞒。别的话,自然也是有的。不过,临时生出了一些意外,臣妇的话暂且放在一边,臣妇这里还有一件东西,想请陛下御览。”
  小蛮说着,就探手入袖,她进宫前已经被搜过身,殿上的侍卫们对她的动作便未予阻拦,却见小蛮从袖中摸出一方手帕,高高举过头顶。
  武则天面露疑惑,向小海递了个眼色,小海连忙走过去,接过手帕,又迈着小碎步来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伸手去接那布帕,怀中的狸猫趁机跃到地上,弓了弓脊背,迈着优雅的步伐,在宫殿上随意地游走起来。
  什么皇帝、什么权威,在它眼中,可是根本感觉不到。
  武则天展开血书,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她默默地看完血书,缓缓抬起头,对小蛮道:“这东西,怎么落到你手里的?”
  小蛮把狄仁杰如何传出血书,狄仁杰的家人如何宫门受阻,自己如何答应替他在御前鸣冤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双膝跪倒,泣声说道:“陛下,臣妇今日入宫,一为谢媒,二便是鸣冤。
  臣妇鸣冤,本只为夫君一人。这世间人一切秘密,瞒得过别人,怎能瞒得过他的枕边人?臣妇深知,丈夫绝不会谋反,所以想请陛下为之明察,还我丈夫清白。如今在宫前,竟然接到狄相的血书,以臣妇看来,蒙冤入狱的怕不只是臣妇的丈夫一人。陛下治理天下,宰相们就是帮陛下治理天下的柱石之才。臣妇泣请陛下,慎重处理此案,于国,不要误折了栋梁。于臣妇,不要折了家里的脊梁。陛下明鉴!”
  小蛮伏地,哭声顿起,武则天看着那血书,久久不语,殿上静悄悄的,只有小蛮低低的哭泣声。
  血书上的字迹很潦草,显然是匆匆写就。上面除了一个大大的冤字,还写着“臣狄仁杰忠心于国,忠心于君,既无谋反之心,亦无谋反之举,臣冤枉!请陛下明察!”这样一段话。武则天心中很是疑惑,狄仁杰是亲口招认了罪名的,如今又要喊冤,到底意欲何为?
  小蛮伏地哭泣不止,武则天缓缓抬头,看了她一眼,说道:“婉儿,你先带小蛮下去歇息。”
  小蛮不肯起身,哭泣道:“陛下!”
  武则天和缓地道:“朕会公允地处理此案,你且退下吧!”
  上官婉儿向小蛮使了个眼色,小蛮这才起身,又向武则天一礼,随着上官婉儿退下去。
  武则天手持血书,心潮起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其中另有文章?”
  沉吟良久,武则天缓缓吩咐道:“小海!”
  “奴婢在!”
  “速去御史台传朕口谕,要来俊臣马上晋见!”
  “遵旨!”
  ……
  小蛮随着上官婉儿来到偏殿,上官婉儿刚把殿上的宫娥寻个理由遣出去,小蛮就赶上前来,急声道:“婉儿姐姐……”
  一语未了,眼泪又落下来,上官婉儿强抑揪心的悲伤,安慰她道:“小蛮,我知道你担心,我也……,如今我也托付了一些人,还趁着连日大雨,命人在宫中散播苍天垂泪、有人含冤的消息,相信很快就可以传到皇帝耳中,皇帝是一向相信这些东西的。唉!我只恨,恨自己做得还不够多。平时我明明有很多结交朝臣、培植势力的机会,却都被我放过了,如今仓促间想要救人,却无人可以托付。”
  小蛮芳心一沉,失声道:“连婉儿姐姐也没有办法么?”
  上官婉儿黯然道:“我一直在想办法,只恨势力不出宫门!尤其是来俊臣的御史台,我根本插不进手去。我已经想过一些主意,可是这谋反大案……,薛怀义和梁王武三思先后造访御使台的事,我已经听说了,如果连他们两人都不能救出杨帆,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小蛮赶紧问道:“什么办法?”
  上官婉儿道:“既然不能抹杀他的谋反嫌疑,那就只有审,审出一个清白,才能让他出来。可是,我很担心,以来俊臣的为人,无罪也会被他审出个有罪,此人是宁可错杀三千,不肯放过一个的。不过……”
  婉儿抓住小蛮的手,柔声道:“说起来,还是你有办法。不但能进宫鸣冤,居然还带来了狄相的血书。皇帝对狄相一向另眼相看,这几天皇帝心情郁结,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她最赏识和信赖的狄相也想反她,说不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小蛮道:“小蛮能做到的,也仅止于此了,接下来能否利用此事,让皇帝回心转意,还要依赖婉儿姐姐!”
  上官婉儿道:“我会见机行事。眼下是关键时刻,正该趁热打铁,我不能与你多说,我先回御前,看看有什么动静!”
  小蛮赶紧擦擦眼泪,道:“好!婉儿姐姐尽管去,小蛮在此等你消息!”
  上官婉儿回到殿上,武则天正托腮沉思,等着来俊臣的到来。婉儿也不多话,只是悄悄站到了她的旁边。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侍候武则天多年的上官婉儿比任何人都清楚。
  现在,还不是她说话的时候。
  那只名叫“千文钱”的狸猫自己在殿堂上跑来跑去,倒是觉得这地方空旷新鲜,很是有趣。跑着跑着,它忽然看着一排博古架上挂着一只鸟笼,鸟笼里有一只羽毛色鲜艳的鹦鹉,不禁蹲下来,猫眼炯炯地看着那只鹦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