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864

  朕还在,他们不能怎么样,如果朕不在了,那时候,他们会怎么样?没有谋反之举,却有谋反之心,或者这谋反之心,现在还没有滋生,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可这谋反的根芽却早已深埋在他的心底,他们只是在等,等着朕衰老、等着朕归天!”
  上官婉儿听到这里,心中不由一惊:“难道大家已经决定传位于武氏族人了?”
  武则天把她的神情看在眼中,不由哂然一笑,道:“不!朕还没有决定呢,朕之所以没有决定,实在是因为我武氏一族的后辈之中,挑不出一个可以叫朕放心、叫朕满意的人呐!”
  她喟然叹息了一声,又道:“可是,朕希望,不管朕怎么决定,都是由朕自己来决定。一个忠臣,就应该唯天子之命是从,天子在时,竭尽忠诚尽臣之忠,天子驾崩后,殚精竭虑侍奉天子指定之继主!而不是由他们来左右朕,选出一个合乎他们心意的储君!他们僭越了!所以,死不足惜!”
  武则天这段话一开始说时语调还比较低沉,说到后来时,却越来越激昂。婉儿的头垂得更低了。
  武则天沉默了片刻,声音又变得低回婉转起来:“韦方质出事了,岑长倩出事了,宗秦客出事了,傅游艺也出事了。有些人,对朕这个女人做皇帝,心中是颇不以为然的,若只是背后说说怪话,嘲讽几句,那也由他去,朕不怕人说。
  可是,说这话的是宰相,那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这样的人,纵然今日不反,他也只是畏惧于朕的力量。一旦朕衰老病弱不能视事时,他们会做什么?可想而知!有些人,对朕做皇帝是竭力拥戴的,可是他们拥戴的理由是什么呢?”
  武则天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苦涩:“朕以为,他们总该是对朕忠心耿耿了吧?却也不然,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能爬得更高,做更大的官,捞更多的钱!”
  武则天一掌拍在案上,愤懑地道:“朕一手建立的大周王朝啊!这满朝文武,要么是处心积虑,卧薪尝胆,巴望着朕早点死去,以便恢复李唐江山的所谓忠臣!要么是贪污腐败,卖官鬻爵,现在就在干着毁损朕的江山基业的所谓忠臣!
  朕的大周王朝,好多的忠臣啊!一些现在就在干着给朕掘墓的事,一些耐心地等着以后给朕掘墓。你说,这么多的大忠臣,朕不杀,又待何时?”
  “大家……”
  婉儿听出了武则天话中悲凉无奈的心声,可她只是轻轻呼了一声,却不知该如何解劝。
  武则天轻轻闭上眼睛,又沉默了片刻,低声说道:“贪钱的,卖官的,如果只是这样那也罢了。现在还有一些朕的大忠臣,为了掌握军权,为了成为太子,居然出卖朕的江山,居然引狼入室!”
  “大家是说?”
  “娄师德治理西域很用心,有他在,朕就不用对西域太操心。丘神绩为了把他这块绊脚石一脚踢开,掌握十数万精锐边军,居然泄密于突厥,引外敌侵我江山!”
  婉儿“呀!”地轻呼一声,反倒是武则天,大概是因为刚刚发泄了一通,神色依旧平静,好像在说一件毫不相干的事。这时,内侍小海忽然出现在殿门口,小心翼翼地道:“大家,狄国老求见!”
  “嗯?”
  武则天缓缓坐回御案之后,吩咐道:“请国老进来。”
  这时,她的脸色奇迹般地又恢复了那种从容、自信、高高在上、雍容高贵的气质。许多人地位越高,面具越多,终其一生都活在假面之下。高高在上的帝王,脸上的面具丝毫也不比他们少。
  “臣狄仁杰,见过陛下!”
  狄仁杰手中捧着一个包袱,脸色凝重。
  宰相们纷纷入狱,狄仁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可他如今也是如骑虎背,进退两难。
  周兴大兴牢狱,每抓一人都滥施酷刑,迫使人犯攀咬更多的官员,或许用不了几天就会把他咬成谋逆的同谋,而皇帝对此态度颇为暧昧,似乎有意纵容。狄仁杰自身尚且很难保全,又如何解救他的同僚?
  无奈之下,狄仁杰只得动用了杨帆送给他的那包有关丘神绩陷害黑齿常之的证据。
  他清楚,眼下武承嗣势大,这些证据很难把武承嗣也牵连其中,甚至丘神绩也很可能找些误信人言、判断错误一类的托辞来为自己开脱,眼下并不是动用这些证据的最好时机,但这已是他眼下唯一能够动用的武器了。
  他已不指望凭此证据能扳倒武承嗣,他现在只希望利用此案把朝野关注的重点转移到这件事上来,从而给眼下如火如荼的政争降降温。
  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武三思恰在今日呈上了另一件对丘神绩不利的证据。而且那件事是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事情:为了打击政敌,出卖天子的江山!
  武则天平静地看完了那些证据,把它们轻轻放到一边,轻轻闭上了眼睛。
  武则天的表现很是出乎狄仁杰的预料,狄仁杰忍不住道:“陛下……”
  武则天抬手制止了他,沉声道:“朕知道了,这件事,朕会交给来俊臣查办。朕现在很疲倦,国老先退下吧。”
  狄仁杰一听交予来俊臣查办,便知武则天对这些证据至少已经信了七成,这倒省了他许多口舌。
  他知道丘神绩是武则天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心腹,对他宠信有加,武则天每次出行,都是调丘神绩担任重要警戒任务,原还担心要让皇帝采信这些证据会大费唇舌,当下松了口气,忙道:“陛下保重身体!”
  等狄仁杰退下之后,武则天若有所失地一笑,对婉儿道:“朕老啦,这国事没有你帮着,朕都没有精力处理!呵呵,薛怀义造《大云经疏》,说朕是佛,可朕这尊佛,没有千手千眼可以看遍天下事管遍天下人。也没有一双慧眼识尽天下人心。朕的耳目手脚就是这文武百官,文武百官跟朕却不是一条心,你说朕该怎么办呢?”
  婉儿低着头不说话,武则天徐徐站了起来,嘴边噙着一抹冷笑,寒声道:“那,朕就用人血来洗他们的心!看看他们的心到底是黑的还是红的!”那声音,恰如金石,隐带杀伐之意!
  叶安被人从武三思府秘密地带到了皇宫。叶安这些日子在梁王府过得着实不错,除了不能自由。每日吃了睡,睡了吃,伙食标准是按照梁王府二管事的标准供给的,一段时日下来,居然养得白白胖胖。
  好在,他的模样并没有走形,娄师德曾经亲自提审过他三次,看到他的时候还是认了出来。
  武则天见娄师德一脸惊异地看着叶安,便道:“娄卿?”
  娄师德惊醒过来,连忙回身道:“陛下,此人却是从臣的中军大营逃脱的那名突厥奸细?”
  武则天道:“娄卿没有认错?”
  娄师德毫不犹豫地道:“臣绝不会认错!”
  武则天缓缓点了点头,展颜一笑道:“好,劳动爱卿了,且回府歇息吧。”
  娄师德今天是莫名其妙就被传到宫中的,一路上心中惴惴,还以为自己出了事情。因为最近莫名其妙入狱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他却不曾想到叫他入宫竟是为了叫他辨认一个人犯。
  如今人犯身份确认,皇帝居然立即叫他离场,娄师德虽然有些意外,可是他看了看一直肃手站在旁边,神色平静的来俊臣,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深深一揖,便退出了大殿。
  来俊臣冷眼旁观,已经知道有人要倒霉了,只是他还不确定要倒霉的人究竟是谁。方才看见娄师德上殿,他还以为他马上就要接待的“客人”就是娄师德,所以已经端详了这个胖子许久,琢磨着用什么刑具才能更好地利用他的一身肥肉。
  如今一见娄师德离开,来俊臣立即敛去嗜血的眼神,对他的主人谦恭而渴望地道:“陛下,不知对臣有何差遣!”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动手
  武则天沉吟着,久久不发一语。
  来俊臣眼观鼻、鼻观心,拱手肃立,耐心等候着。
  殿宇两角,两只铜鹤袅袅地吐着香烟,婉儿娉娉婷婷地立在案边,一如那熏香的铜鹤,飘逸优雅、娴静自然。
  过了许久,武则天缓缓开口道:“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刑部尚书周兴聚结不逞,心怀反意,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国之贼也,着即逮捕入狱,务必拿到真凭实据,让其俯首认罪,以正国法!”
  “臣遵旨!”
  武则天又道:“朕严密封锁了消息,他等案发,尚不知情。丘神绩如今正在孟津军营,你是一介文官,不宜出面,朕命武攸宜率羽林卫前去拘捕,内卫、龙武卫弹压金吾卫!人犯抓到,再由你接手!周兴现在刑部,你直接去把他拘押起来,朕会命羽林卫助你行事!”
  “诺!”
  来俊臣兴奋地答应一声,见武则天再无其他吩咐,便长施一礼,缓缓退了出去。
  武则天扬声又道:“来人!”
  内侍小海躬身出现在门侧,武则天道:“去中书传李昭德晋见!”
  小海称诺,刚要退下,武则天又道:“且慢!”
  小海站定身子,武则天略一沉吟,说道:“去中书传旨之后,你再去一趟狄府,告诉国老,黑齿常之的冤屈,朕……早晚会为他昭雪!”
  “早晚?”
  上官婉儿明慧的双眸飞快地扫了一眼武则天,然后又迅速垂下,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武则天叹了口气,伸手去端盛着醪糟的细瓷小碗,婉儿见状,连忙取过装醪糟的瓶子,想为她斟满。
  武则天摇了摇头,把碗中剩下的甜酒缓缓饮尽,轻吁道:“你是不是有些奇怪,朕为什么要以谋反罪逮捕他们?”
  婉儿乖巧地道:“大家睿智天赐,如日之升,无处不照。这么做一定大有深意,婉儿不解其中道理,也不敢妄揣圣意。”
  武则天喟然一叹,低声道:“朕准备用两年的时候收复安西,此时正是要用到西域十万雄兵的时候,朕能叫天下人知道,朕最信任的大将军构陷了镇守西域、战功赫赫的黑齿常之?朕能叫天下人知道,这个朕最信任的大将军还把军机秘要赠予外敌,引贼寇关?朕能叫将士们知道朝中的将领在算计他们的统帅、在他们背后捅刀子?”
  武则天涩然一笑,道:“两个月前,丘神绩才刚刚因为事君以忠、做事勤勉,而被朕赐予国姓啊。今天就以谋反罪名抓他,这是他不忠,也是朕识人不明,却也只是朕识人不明而已,至少不会让三军将士为之心寒,对朝廷失去信任!你记住,安西四镇收复之前,黑齿常之一案的真相一定要封存起来,这冤屈,他还要再背一阵!”
  “诺!”上官婉儿深深地弯下腰去。
  ……
  李昭德得到小海传讯,马上赶往武成殿。
  狄仁杰离开时已经把自己把对武承嗣不利的证据呈报天子的事告诉了他,所以李昭德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一听皇帝此时传召,便知必与武承嗣有关。
  李昭德到了武成殿,武则天赐座之后,语调平缓地把丘神绩、周兴“有反迹”的事对他说了一遍,然后道:“这两个人与魏王一向过从甚密,此事魏王或无牵连,但是这两人恃宠仰势而生异心,未尝不是因为魏王纵容之故。卿以为如何?”
  李昭德闻听此言心中暗喜,忙道:“陛下,魏王乃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以宗室亲王之身参知政事,原本就是不大恰当的。自古帝王,虽然父子之亲,犹相篡夺,所以虽为太子,一日不为君,不可干涉政事。况且陛下与魏王只是姑侄呢?
  当今太子尚且安守储君本分,魏王却得以参知机要,陛下的宝位怎么可能安稳呢?魏王纵无野心,那些亲近于他的大臣为了谋取更大的前程,也会滋生野心。何况方才陛下也说,周兴和丘神绩恃宠仰势而生异心,那么魏王就不会恃陛下之宠仰陛下之势而生异心么?”
  武则天欣然道:“李相所言甚合朕意。这样吧,卿可上奏一本,言明亲王干政之利害,朕自当定夺。”
  李昭德欠身道:“臣遵旨!”
  杨帆得了旨意,马上赶去御史台见来俊臣。来俊臣的大名他是久仰了,只是两者一文一武,地位又相差悬殊,杨帆升为郎将时日尚短,还真没机会见到他。
  杨帆带了人赶到御史台,御史衙门的人通报进去,来俊臣听说羽林卫的人已经到了,立即传他进见。
  来俊臣此时端坐案后,缓缓地捋着胡须,正在思索周兴一事。
  武则天的一番话,他反复揣测之后,已经明白了,皇帝这是对丘神绩和周兴动了杀心了,这两个人注定完蛋,不过,看来对于武氏族人皇帝是要网开一面的,或者会有惩罚,但是一定是以其他理由进行处治,不会让武氏族人也打上一个谋反的标记。这一点必须注意,不能把武氏族人牵扯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