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864

  沈沐似乎看到了他心里去,摇了摇桃红色的葡萄酒,让那酒中的冰块叮叮当当地敲着杯壁,悠然道:“我不是世家子,能有这样的享受,是本领加上机缘。二郎也是有本领的人,机缘么,就在这西行路上。二郎若是有心,这样的日子你也是唾手可得的。”
  杨帆听了这句话,并没有被他描述的美好前景所迷惑,眸子里反而露出了更加警惕的目光:“看来这机缘,是沈兄要送与我的了?”
  这时候,朵朵正抱着孩子坐在他右手边,而七七则轻轻靠在沈沐左手边,杨帆和沈沐说话的时候,两个女人也在互相打量着。
  沈沐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微笑道:“路途还长着呢,急什么,咱们先喝喝酒,乘乘凉。尊夫人和孩子可以先到后面车上歇一下,那辆车正空着。”
  他有意地把朵朵认作了杨帆的娘子,就是想听杨帆说出朵朵的身份,杨帆自然不会上这个当,他扭头对朵朵道:“既然沈兄这么说了,朵朵,你跟小七先去后面车上歇息一下吧。呵呵,这车子坐着这么舒服,不坐白不坐。”
  “小七!你叫我小七?”
  李绫荃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杨帆:“你是我的什么人,居然敢叫我小七?”
  杨帆怔了怔,惊讶地道:“沈家大娘子的闺名也叫小七么?呃……杨某所说的小七,是这个孩子。”
  杨帆称她为沈家大娘子,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回敬沈沐的。可李绫荃一听他把自己认作沈家大妇,心里却是说不出的舒坦,一时也不想追究他称呼自己只有父母长辈才称呼的乳名了,只是眉开眼笑地道:“你家小孩子叫小七?嘻嘻,真巧,倒是大有缘分。”
  沈沐见她很受用地接受了沈家大娘子的称呼,不自在地扭了扭屁股,咳嗽一声道:“七七呀,既然你跟这个孩子这么有缘,不妨一起到后面车里坐坐,聊聊天儿,解解闷儿。”
  李绫荃娇嗔道:“就知道你巴不得我离开,哼!杨家娘子,咱们走!”
  朵朵不晓得这位沈公子和七七姑娘到底是什么人,她本来就做少妇打扮,扮作杨帆娘子的,所以也不否认,于是,不是沈家娘子的沈家娘子和不是杨家娘子的杨家娘子一块儿下了车,去了后面车子。
  车子继续启行,十多个劲装骑士拱卫在两辆马车周围,后边是两匹驽马拉着一辆空车劲儿劲儿地跟着。
  车厢里面,沈沐微微向前倾身,小声问道:“那个女人,不是你的女人吧?”
  杨帆道:“当然不是!”
  “那孩子……”
  “也不是!”
  “那她们是……”
  “嘿嘿!沈兄,每个男人都有一点小秘密的,你说是么?”
  “哈哈,明白!明白!那我不问了。”
  “沈兄,我记得尊夫人不是杨氏大娘子么,怎么今儿又换了七七姑娘?这位七七姑娘,不是你的女人吧?”
  “当然不是!”
  “那她是?”
  “嘿嘿,二郎,每个男人都有一点小秘密的,你说是么?”
  两个男人嘿嘿地笑了起来,眼神儿都有些奸诈。
  沈沐掀开一只银杯,给杨帆注满一杯葡萄酒,又用银夹儿从盛冰的银盆里夹了两块碎冰进去,微笑道:“二郎不是羽林卫百骑侍卫么,如今这般打扮往关中去做甚么?”
  杨帆不答反问道:“沈兄莫非是特意尾随小弟而来?”
  沈沐道:“是,也不是。二郎去不去陇右,沈某都是要去的,得知二郎也要去之后,我便顺道跟你来了,算是两便之举吧。”
  杨帆抓住了他的话柄儿,笑道:“方才沈兄还说关中,现在就变成了陇右。沈兄,你们这些世家当真厉害,简直是无孔不入啊,连这样的消息你们都能打听到!”
  沈沐哈哈一笑,便也不再掩饰,只道:“二郎也是往陇右去的,可还记得你我当日所谈?”
  杨帆目光一凝,道:“沈兄方才说小弟的机缘就在陇右,莫非小弟前往陇右公干的事情,沈兄也有兴趣?”
  沈沐一手持杯,轻轻叩着桌面,缓缓地道:“何止有兴趣,而是大有兴趣。二郎的事,沈某可以帮忙,我可以保证,有我帮忙,你能拿到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详尽、更有用的情报。但是有一件事……”
  杨帆坦然道:“投桃自当报李,只要不是违背天地良心,沈兄但请直言。”
  沈沐道:“自然不会违背天地良心,不过……会对一个人不利,另外,也与狄公的主张相悖。”
  杨帆眉头一蹙,沈沐又道:“不过,与狄公主张相悖,却未必就与朝廷的主张相悖,这第二件事,当今天子也是乐见其成的。”
  杨帆疑惑地道:“沈兄到底在说什么,可否开诚布公?”
  沈沐犹豫了一下,道:“你曾为那人下属,又是薛怀义的弟子,照理说这件事我不该信任你,更不该与你商量。不过狄公说过,你心在李唐,绝对可以信任……”
  杨帆心道:“狄公这个评价,定是因为我宁可放弃迁升的机会,也要冒险搭救黑齿常之幼子的事了。他却不知,我肯救人,与黑齿常之忠于李唐实无关系,实是这等伤天害理的行为,有悖天地良心。”
  沈沐沉声道:“我相信狄公的眼力,所以我就直说了吧!这个人……就是丘神绩!”
  杨帆怔住了,他定定地看着沈沐,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沈沐之所以肯直言不讳,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相信狄仁杰对杨帆的评价,而是相信他将给予杨帆的厚报,是杨帆所无法拒绝的。
  不错,杨帆的确曾经做过丘神绩的部属,但是为期很短,也从未成为过丘神绩的心腹,仅凭做过他的部属,很难保证杨帆对丘神绩有忠心。
  至于薛怀义同丘神绩走得很近也不用担心,杨帆虽曾是薛怀义的弟子,却也是阴差阳错造成的,从杨帆之后从未藉助过薛怀义的力量来升官发财,就可以看出此人对藉助一个面首的权势很是排斥,所以他与薛怀义应该也没有太密切的关系。
  杨帆发怔的表情,被他理解为担心,同一位高高在上的金吾卫大将军为敌的担心,所以他马上又给杨帆服下一枚定心丸:“你放心,我不会叫你做太危险的事,你只是从中充当一个穿针引线的人,将一些有力的证据传达到一位有力的权势人物手中而已。”
  沈沐微笑道:“丘神绩,国之贼也!狄公也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这件事,狄公知道。而我所说的那位权势人物,其权柄地位,比狄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若能抱上这条大腿,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杨帆当然知道狄仁杰想对付丘神绩,可狄仁杰已是当朝宰相了,还有什么人的大腿比狄仁杰还粗?当然,此时此刻,沈沐既不说开,打破他的头他也想不到,这条比狄仁杰还粗的大腿竟然是太平公主。
  杨帆凝视着沈沐,唇角慢慢逸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沈沐正不解于杨帆的笑容为何如此诡异,杨帆便一字一句地答道:“我答应!那么另一件事……是什么?”
第二百二十一章
酒如血
  沈沐笑起来,道:“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不肯答应这件事。呵呵,你果然是个能做大事的人,取舍立断,好,很好!”
  沈沐笑容一收,又道:“这第二件事,其实问题倒不大了。关键只在于,狄公反对发兵西域,夺回安西四镇,而你对狄公甚为敬重,或会赞同他的看法。不过,皇帝是想夺回安西的,你是朝廷中人,自然该遵从皇帝的意旨,这件事,想来不会令你太过为难。”
  杨帆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你的意思是,担心陇右局势会向着不利于出兵的方向发展,又或者,集中到皇帝案前的那些情报会不利于出兵陇右,从而使皇帝改变主意。因此,要尽量的促成朝廷出兵陇右?”
  沈沐欣然道:“跟聪明人说话果然轻松。”
  杨帆直视着他,问道:“朝廷是否出兵陇右,与你们这些世家有很大的关系么?你为何如此热衷此事?”
  沈沐道:“当然有莫大的关系。你知道西域有多少从汉朝时候起就传承下来的世家豪门?你知道他们同我中原世家有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利益关系?你知道西域商路掌握在异族人之手,那意味着会有多少财富的流失?”
  杨帆有些不悦地道:“就为了这,为了你们这些世家的利益,就宁愿发动一场战争?”
  沈沐摇头道:“你错了!世家,说到底,不过是地方群体的一个代表。这些利益,难道只是世家一家的利益?就算只是这世家,你可知道它经营着多少行当、开着多少店铺,雇佣着多少伙计,给多少人提供着饭碗?
  如果失去这些财源,就不需要干这些赔本的买卖,于这些财大势雄的世家而言,不过是少了一条财路,于多少百姓而言,却是失去了活路?一个朝廷,不能为它的百姓谋福祉,它为何而存在?就为了皇室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么?
  再往远里说,陇右、辽东,皆滋生野蛮之地,不把这种地方控制在朝廷手里,早晚必是我中原心腹大患。李唐皇族虽是汉人,但是具有胡人血统,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三成是匈奴、鲜卑、突厥族裔。是故,隋文帝时,以华夏为正统,四夷蛮狄为从属,而我朝却大讲华夷一体……”
  说到这里,沈沐忽然转头向外看去,他的目光望向窗外,好像看到了很远的地方,目光忽然深邃起来。杨帆随着他的目光向外看去,却只看到层峦叠嶂的青山绿水,迤逦起伏,仿佛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我汉人海纳百川,一视同仁,夷狄一旦强大,却鲜有把我们视同兄弟的。你没有经历过,当然体会不到。我虽然也没有,但是我身在传承千年的世家里,所以,我比许多人更清楚那许多已经被人遗忘或者忽略了的事情。”
  沈沐收回目光,看向杨帆,神情庄重地道:“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
  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竹难书!今之胡夷,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
  沈沐顿了顿道:“你知道我刚才说的是什么吗?”
  杨帆摇了摇头,沈沐道:“我方才所诵的,是武悼天王所写的《杀胡令》中的一段!”
  《杀胡令》杨帆是听说过的,闻言不禁动容道:“啊!原来这就是《杀胡令》!”
  沈沐道:“没有人比我们这些世家更清楚那时候那些事了,当时,从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达七百万,当地的汉人却只有五六百万,胡人还在不断增长,我汉人却被不断杀戮、驱使、奴役,越来越少。
  武悼天王发布《杀胡令》,号召行将被灭族的汉人群起反抗,杀胡虏无数。虽然他最终战败而死,但他却做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在他的《杀胡令》号召下,饱受欺凌的北方汉人群起响应,杀死了大量野蛮的异族人,如果当时不是他站出来,那么等到这些胡人把北方的汉人杀光,子孙繁衍,继续壮大,紧接着就会杀向江南。江南汉人当时不过三百余万,他们也会被杀光,汉人就亡族亡种了!
  第二件事,虽然武悼天王死了,但是他的壮举,让那些残忍的胡人看清了,原来汉人并不是任人欺辱的绵羊,他们虽然最终打败了冉闵,心里却终于有了敬畏之心,他们封冉闵为武悼天王以安抚汉人,从此再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欺凌屠杀汉人。
  他们甚至不敢再让汉人当兵,不敢让汉人摸到武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夷狄胡蛮各个小国互相残杀,而只务农耕的汉人却得到了休养生息,繁衍壮大。等到连续不断的战争让胡人大量战死,不得不再度征召汉兵时,汉人的力量已经不可忽视了。
  这时候,他们为了拉拢汉人,甚至不得不把公主下嫁汉人豪门,而汉人也正是藉此,一步步掌握权力,继续壮大,直到杨坚灭胡,建立大隋。”
  沈沐说到这里,冷笑一声道:“说来可笑,时至今日,一些自以为是、夸夸其谈、数典忘祖的腐儒蠢物,却在那里痛骂冉闵是屠夫!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果不是武悼天王,他的祖宗早就被人奴役至死了,哪里还有他的存在!”
  沈沐说到这里,对杨帆感慨地道:“那时情景当真可怕呀,世家高门都逃到江南,惶惶不可终日。中原王朝变幻,世家高门从来不怕,皇帝可以张王李赵,天下依旧汉人江山,可是当胡人入主中原的时候,那真有亡族灭种的可能。
  我从不讳言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保持我汉人族群的强盛兴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即便我的本来目的不是为了匡扶天下,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我中原国力强盛,不趁此时控制西域,巩固西北边防,压制胡虏的壮大,难道要等来日我中原势弱,又或生了内乱,让胡虏乘虚而入么?二郎,你我大好男儿,何不趁此机会,为我中原收复西域出一把力,既可报效国家,兼济万民,又可功成名就!”
  杨帆微微垂着眼睛,许久许久,双眸才慢慢扬起,迎上了沈沐的眼神。
  “沈兄,你说服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