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730

  郑和见他发愣,不觉有些奇怪:“国公,有什么问题吗?”
  “啊?哦!这个……呵呵,没有,没有,只是乍闻这个消息,有些惊讶。”
  郑和微笑道:“是啊,这样的事情本没必要劳动国公,难怪国公觉得惊讶。只是……这是皇上唯一的一块心病呀!”
  郑和叹息一声道:“皇上雄才大略,比之汉武唐宗,丝毫不让。奈何,理教杀人,直到如今,仍有许多冥顽不灵者,耿耿于陛下。众口烁金,积毁销骨啊,皇上倒不是担心那人复辟,昔日那人在位时,掌握天下兵马,尚且奈何不得陛下,何况今日。”
  郑和与夏浔是极熟了的,此刻又是小书房相见,只有他二人,郑和便也开诚布公,说道:“只是此人身份特殊,若他静极思动,在外面搞风捻雨,不但朝野不安,于陛下名誉更是……呵呵,国公乃靖难功臣,自然知道原委。
  当初,太祖宾天,建文信任奸回,残害骨肉,当今皇上迫于危祸,不得已而起兵,起初所图,不过是诛奸佞、清君侧。是建文自惭,羞见皇叔,自焚而死,皇上这才登基,如果……现在建文突然又冒出来的话,皇上何以面对天下?”
  夏浔点点头,他当然清楚,不要说朱允炆号召国朝旧部反了朱棣,只消他放出风声,说他还活着,朱棣这皇位就坐得尴尬之极了,到时候每日临朝,恐怕都是如坐针毡,面对百官也要底气不足,虽然他夏浔知道那朱允炆早已吓破了胆,藏都来不及呢,根本不敢给朱棣添堵,可朱棣不知道啊。
  难道他夏浔跑去跟朱棣拍胸脯打保票:“陛下放心,那朱允炆活着跟死了已经没什么两样了,他远避异域,根本不敢透露自己身份?”
  郑和道:“可要掌握他下落,实在是难比登天,除了国公,皇上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这件差使,只能辛苦国公一行!”
  夏浔心道:“西洋之行,怕是推脱不得了,我的计划,也不得不稍作变更了。”
  如此一想,夏浔心中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心中急急盘算着,便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是臣子的本分,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皇上既然有所差遣,杨旭自然是要执行的。只是,杨某要与公公同行,每到一处,又要先于公公登岸,明查暗访一番,要想不引起那人的警觉,便得有个合适的身份才成!”
  夏浔在房中踱了一阵,暗暗算计明白,便对郑和道:“要完成这项使命,我需要双屿卫!”
  郑和讶然道:“双屿卫?”
  夏浔道:“是,双屿官兵原是海盗出身,且熟悉如何与番夷交道。不妨令双屿卫官兵做下西洋的一支护卫,每到一处,杨某行于前,便叫他们换上便服,做回老本行。
  西洋海上,尽多海盗,公公自然清楚。如果那人藏匿于某处,虽然听说有一支海盗船队多为东方人种,谅也不会疑为官兵,以免打草惊蛇!”
  “妙啊!”
  郑和击掌叫好,赞道:“不错,使此手段掩饰身份最好!否则,咱家还在担心,国公先行登岸,人若带得少了,一则难以打探消息,二则恐有人身危险。人若带得多了,使何身份前去呢?那人闻知,必然远遁,那就更加不易寻他了。
  冒充海盗,最好不过。那双屿卫将士本就是海盗出身,做回本行,毫无破绽!哈哈,好计策!好计策!咱家马上回复圣上,下旨调双屿卫将士随同下西洋!”
  “公公且慢!”
  夏浔连忙唤住郑和,问道:“此番下西洋,定在何时?”
  郑和道:“万事俱备,随时可以采办货物,启航远洋。只是,如今要罢朝贡,兴市舶,皇上还要委派文臣参与,同时招商于民间,有了这些变故,恐怕要耽搁一些时间,如此算来……”
  郑和略一计算,说道:“如今是四月,三个月该已足够了,七月就可启航!”
  夏浔道:“七月么,那么杨某与公公同去面君吧,趁这几个月时间,杨某想回金陵与家人小聚。呵呵,这一趟远行,至少一年两载,所以……”
  郑和了然,不禁笑道:“此乃人之常情,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第1003章
无敌舰队
  “砰砰砰!”
  火星四溅,铆钉牢牢地嵌进了船体,工匠们用那满是老茧的大手抚摸着还有些发烫的铆钉尾部,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长两米、重七公斤,这就是一根铆钉,如同一杆长矛,而这艘船上,到处都用了这样巨大的铆钉,这是一艘九节桅杆的宝船,一艘恐怖的巨无霸,巨大如城。
  岸上,一声“起”,巨舰两侧各有数十头水牛哞哞地叫着,在鞭子的驱策下,迈着缓慢而有力的脚步向前走去,套在它们身上的粗大的绳索吱吱嘎嘎地响起,安置在甲板上的巨大绞盘转动起来,高高的巨木搭成的架子上,涂了油的滑索一寸寸地移动,将一块巨石吊起。
  巨石重达十吨,在船上无数的水手齐心协力的运作下,这块巨石被平稳地放置在平坦的舱底,舱底已经静静地躺着两块同样的巨石,舱盖砰地一声合拢。
  这只是一个密封舱,整艘巨舰共有十八个密封舱,每个密封舱内放置三块分别重达十吨的压舱巨石,整艘巨舰仅压舱石就重达五百四十吨。
  此时,世界上海军实力仅次于大明的舰队是突尼斯舰队,他们最大的舰船载重量仅为五十吨,其载重量仅仅相当于大明宝船压舱石重量的十分之一。
  船尾,一个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相似的巨大怪物静静地探入水中,它的长度高达十一米,仅仅是这一个方向舵,就是哥伦布的旗舰尼娜号的全长。
  港口中,静静地停泊着无数的大小舰船,船舰的缝隙间,返于舰船与岸头的小船黑压压一片,它们像辛勤的工蚁一般,一趟趟地向补给舰上输送着各种远洋必需物品。
  大量的蔬菜,多被制成了咸菜、干菜,还有适宜长期保存的蔬菜,装满泥土的盆栽中则生长着水灵灵的新鲜蔬菜……
  补给舰上的粮仓已经堆满,大豆、面粉、糖、盐、各种调料、小米和大米。大豆是最重要的一种食物,它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发豆芽,以确保船员们在航行中不会患上败血症。
  当然,用来防止败血症的不仅仅是豆芽,运上船的还有大量经过特殊处理,可以长期保存的酸橙、柠檬、橘子、柚子等水果,有些水果不宜保鲜,还晒成了干,或者制成了蜜饯。
  食物中还包括没有脱壳的稻子,因为带壳的稻子所含的营养物质可以预防脚气,大明现在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医术,可以明白这些食物预防各种疾病的原理,但是在悠久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些食物的特殊用处。
  巨大的淡水储存箱里已经注满洁净的清水并封存完毕,大明舰队的水手们已经掌握了从海水中脱盐取得淡水的技术,但是要满足这么多人的饮用,自然还是以贮存清水为主。
  肉狗、肉鸡,肥猪、用来捉老鼠的猫,还有传递讯息的信鸽……也被大批地运上了船,一时鸡飞狗跳,热闹非凡。
  一筐筐的鱼也被运上了船,主要是腌鱼和干鱼,当然,船员们带了钩网,他们还可以在航行中捕获鲜鱼。
  此外,还有大箱的茶叶和一坛坛的米酒被运上船,这些可不是用来交易的,而是供船员水手们饮用的。
  当这些物资装满补给船后,这支舰队可以在海上持续航行三个月、长达一万五千里的航程,而无需靠岸补充食物或水。
  它们可以从这里出发,不间断地航行,于五个星期内到达马六甲、十二个星期内到达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它们有能力航行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每次航行时间持续数年。
  后勤补给方面的准备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天,然后就是武器装备方面的准备。
  装马船上屯积了大量的牧草和豆渣饼,这里将饲养数千匹战马,供骑兵登岸,进行陆地作战……
  与巨大如城的宝船相比显得快速、机动的小型战船,则在加紧装配着各种舰载武器,此时,世界排名第二的突尼斯舰队其保卫力量主要还是弓箭手,而大明的战船上已经装备了火铳、火箭、大炮、曲射炮以及向敌舰喷射火焰的火龙喉。
  这是一支无可匹敌的舰队,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摧毁任何一支试图与之为敌的舰队。
  此时,就算集中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海军,与这支舰队开战,其结果也不过是一群鲱鱼碰到了鲨鱼群的绝望。
  重型武器是早就安装好了的,如今只是配备各种弹药,所以武器装备的配装只用了一天时间,第二天一早,船队乘员就开始登船了。
  最先登船的是官校、旗军、勇士、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阴阳官、医士,铁锚、木埝、搭材等工匠,水手、民稍……
  接着是乐师、厨师、说书艺人、杂耍艺人,以及大批兴高采烈的商贾。
  然后是精通星相天文、农业、动植物、工程、建筑、冶炼铸造、火器制作和维修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将负责研究、实验、测量、测绘、记录、收藏等方面的专业事务。
  最后则是各级官吏。
  文官集团如愿以偿地成为大航海舰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他们背后的豪门、地主、商贾等势力集团也都如愿以偿地成为分享远洋贸易的一份子,怨怼之气迅速烟消云散了,攻讦抹黑大明远洋舰队的种种言论已经完全没有市场,代之而起的叫人肉麻的歌功颂德。
  一夜之间,下西洋就从他们口诛笔伐的祸国殃民变成了利国利民的无上壮举。
  这支舰队还没有最后完成,在黄海边上,双屿卫的数十艘战舰以及数千名战士还在翘首等待。
  此外,在广州口岸,还有另外一支数不清的商船队伍正在集结,等候加入下西洋的大军。
  在广州口岸,还挤满了准备加入远洋舰队的流莺艳妓。
  上一次随远洋船队下西洋的妓女们不但做男人生意,同时还兼做生意,她们回来时都发了大财,除了少数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的依旧重操旧业之外,其余人都从良了,过上了稳定、安逸的生活,眼热之下,这次愿意随船队远洋的流莺人数远远超出了需要的规模,恐怕要竞争上岗了。
  岸边,无数的人汇聚于此,为自己的亲人送行。
  夏浔与自己的家人正殷殷惜别。由于他执行的是秘密任务,所以朝廷并未对外公开辅国公也在下西洋之列,因此他此刻只着一身便装,如同一个普通的文士。一家人惜别送行的位置距码头也稍远一些。虽然家里人早就知道夏浔将要往西洋一行,可是事到临头,茗儿等人还是禁不住热泪长流。
  以前,夏浔经略辽东的时候,也曾一去经年,可那毕竟是在陆地上,这时代的大明人,对海洋还陌生的很,飘洋过海,行千万里之遥,那是八仙才应该做的事吧。大海的陌生和神秘让她们心里充满了畏惧,所以这离愁也就特别的强烈。
  “不要哭了,你们看看,数万人呢,有将士、有水手、有官员、有商贾,哪一个不要背井离乡?就我一人特别么。”
  夏浔轻轻擦去茗儿腮边泪水,柔声安慰着。
  茗儿再也顾不得什么国公夫人在人前应有的礼仪,忘情地抱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泪水潸潸而下,淋湿了他的衣襟。她就只是他的小女孩儿而已,为了做好这个国公夫人,她已付出了太多太多,快要忘记本来的自己,这不是她,她不快活,她只想扑在自己的男人怀里。
  夏浔拥抱着她,许久许久,在她耳边轻轻嘱咐:“家里的事情,就全交给你了。我的计划,如今也只能由你来承担。嫁给我之后,叫你付出了许多许多,我欠了你、欠了你们。”
  夏浔抬起头,看看同样泪眼朦胧的梓祺、谢谢、小荻等人一眼,低声道:“我答应你们,等这次回来,从此再也不离开你们,再也不叫你们为我思念、为我担心!”
  茗儿把头深深地埋在他的怀里,许久许久,她才缓缓放开双臂,仰起头看着夏浔,脸上泪痕犹在,却努力绽开一个美丽的笑脸,说道:“相公,我们等你回来!一定要……安全回来!”
  夏浔点点头,又看看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儿女,对最大的思杨笑了笑,道:“等爹回来,我的宝贝女儿也该长成大姑娘了,到时候爹亲自给你选个称心如意的好郎君!”
  思杨本来眼泪汪汪的,叫他这么一说,却不禁羞红了俏脸,便忸怩地低下了头。
  杨怀远还不到知道离愁滋味的年纪,听了爹爹这话不禁嘎嘎地笑起来,冲着姐姐挤眉弄眼。
  夏浔瞪他一眼,训斥道:“笑什么!傻小子!等老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考较你的功课!要是你学的不好,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
  杨怀远一听,立即钻进茗儿的怀里,不依地撒起娇来,一家人都被他这副样子给逗笑了。
  借着这离愁别绪被儿子冲淡的机会,夏浔最后看一眼自己的亲人,沉声道:“保重!”便转身大步走去,一身男装打扮的苏颖看看几位姐妹,又不舍地看看自己一双已是豆蔻妙龄的亲生女儿,向茗儿低低说一声:“夫人,我走了!”便追着夏浔而去。
  夏浔不愿叫家人陪他远行吃苦,可这一去两年,他又不是郑和,总会有需要的,难道叫他堂堂国公去逛花船?就算他肯,家中妻妾也不肯呐,总要叫人随身侍候才是。
  苏颖原是海盗出身,水性惊人,作为双屿海盗的三当家,她又同南洋商人打过交道,熟知许多国家的风俗民情,再加上这些年夏浔与双屿卫一直通过她来联系,她就成了陪伴夏浔下西洋的不二人选。
  无数条船,有的停泊在岸边,候着乘客上船,有的远在水中央,需要用小船把乘客一船船地运过去,岸上又有许多为亲人送行的家人,虽然具体下来,乱中有序,可是从整个港口看来,却是纷乱一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