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730

  朱棣马上打断了庆城郡主的话:“姐姐!这江山,是俺父皇一手打下的基业,做子孙的,岂能做败家子儿,先把祖宗的家产分个精光?大明一分为二,何等荒唐!弟弟不要这半壁江山!只想取那朝中奸佞的首级!”
  庆城郡主为难地道:“小四儿……”
  朱棣缓了口气,说道:“四姐啊,你想想,弟弟受皇考所封藩地,不过北平一城之地,尚且成为皇上眼中之钉,割地一半,皇上真有这般诚意吗?弟弟起兵之日,曾告示天下,靖难起兵,只为清君侧,诛奸佞,奠宗社、安天下,不在于寸土寸地。皇上要臣罢兵,只须诛杀奸佞,臣必谒孝陵、朝天子,祗奉藩辅,不复他望。奸臣不除,俺绝不还兵北平,这是皇上的缓兵之计,瞒得了姐姐你,可瞒不了朱棣俺!”
  庆城郡主被他一番话说的目瞪口呆,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想了想只好说道:“那……四弟你想诛杀哪些奸佞?”
  朱棣往袖中一摸,取出一本札子来,往庆城郡主面前一推,凛然道:“臣弟这里,列有当朝奸佞二十九人!”
  庆城郡主吃了一惊道:“这么多?”
  朱棣道:“首恶三人,方孝孺、黄子澄、齐泰。我大明宗亲自相残杀、四年大战无数死伤将士军民,全因这三人调拨离间、是为罪魁祸首,这三人必须死!其余二十六人,若肯俯首认罪,却也不必一定杀了。”
  庆城郡主松了口气,心道:“才杀三个,总比丢了半壁江山好。小四儿既然都公开这么说了,皇上只要杀了那三个挑拨我一家人自相残杀的混帐行子,小四儿总不好再不依不饶了。”
  ※※※※※※※
  朱允炆在朝中翘首期盼着,他开出划江而治的条件,这是丢给朱棣一个难题,朱棣要是答应,便坐实了他的篡逆罪名,什么靖难清君侧,全都成了大笑话,谅他也不敢答应,可是如此优厚的条件,朱棣又不可能不动心,毕竟能否打下南京还在两可之间,可这划江治却是唾手可得的,只要他犹豫那么几天,自己的援军就到了。
  不想庆城郡主回来,却给他带回一份名单,上列大臣二十九人,除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还有景清、练子宁、黄观等人也赫然在内,个个都是主张削藩的大臣。朱棣没答应他的条件,却反将了他一军,这份“战犯”名单一公布,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名列“奸臣榜”的官员个个激忿异常,未曾入榜的官员莫不松了口气,而李景隆、茹瑺等主和派官员趁机鼓噪起来,要求皇上诛杀三奸,以谢燕王。
  中间派的许多大臣到了这一步,也不禁愤懑莫名,就在四年前,谁会想到燕王有今日,燕王今日威风,是谁给他的?以朝廷万里江山、百万雄兵,对付一个八百人起家的藩王,打来打去打到今天这种地步,那名列燕王战犯榜首的三奸纵然不是奸佞,难道不是庸臣?
  一时间,他们也纷纷上书弹劾起来,他们倒没有要求皇帝诛杀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却也提出此三人庸碌误国,应当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如此,或可息燕王之怒。
  方孝孺眼见群情汹汹,众口一词,不由恼羞成怒,立即厉声叱喝起来,这位大儒难得发怒,偶一发怒须发飞扬,唾沫飞场,情状却也骇人,众大臣一时竟不敢再言语。
  不料众文武刚刚静下来,忽有一人挺身而出,愤然斥道:“朝堂之上,本来就是百官议政言事的所在,国家已到这般地步,还不能容纳敢于直言的人吗?”
  方孝孺怒目望去,一眼看清来人,不由愕然瞪大了眼睛。练子宁!竟是星夜兼程,刚刚回京的练子宁,同列奸佞榜,他居然也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练子宁是削藩少壮派,他也坚持削藩政策,但是对方黄之流的能力实在是深恶痛绝,眼见方孝孺还在摆他的大儒派头,练子宁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
  方孝孺顿时如五雷轰顶,他的心理防线也被击溃了,环顾四周,只觉看到的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仇视和轻蔑,李景隆弹了弹指甲,很无聊地道:“希直先生口口声声大义、天下、皇上!景帝削藩时,七王逼宫,天下岌岌可危,晁错主动求死以安诸王,终于为景帝赢得了时间,希直先生既以天下为己任,怎么不以一死来堵燕王之口呢?燕王开出了这样的条件,只要你们死了,燕王没了借口,又岂敢失信于天下!”
  方孝孺脸色胀红如鸡血,怒声喝道:“方孝孺何惜此身,可为臣者,岂能陷皇上于不义!”
  “呸!”李景隆撇着嘴回了他一个字。
  “好了好了,众卿不要吵了。眼下,燕王拒绝了朕议和的条件,众卿家以为,眼下该如何是好?”朱允炆眼见自己人先吵个不可开交,只好出来打圆场。
  李景隆立即道:“请诛三奸!”
  方孝孺道:“一道长江,可当十万雄兵,江北船只早已遣人尽数烧毁,北兵再如何勇武,还能飞渡天堑不成?况且天气蒸热,易染瘟疾,只要我们坚守长江,不出十日,燕逆必然退却。若他敢以竹伐小舟悍然渡江,在我朝廷水师面前,徒然送死而已,有何可惧!”
  朱允炆迟疑道:“然则,可派何人为将,领水师拒敌于长江之上呢?”
  兵部侍郎廖平出班奏道:“陛下,都督陈暄,原领便是水师兵马,京营水师俱是他的旧部,值此危急时刻,唯有陈暄领水师出战,方可抵敌燕逆的气焰!”
  方孝孺听了不觉有些犹豫,陈暄是徐增寿旧部,原先就因为担心他转弯抹脚地与燕王有关系才削了他的军职,让他领军……不过,这四年来,他施政也罢、荐人也罢,几乎是次次出错,那点自信心早就损失殆尽了。水师自有水师的打法,换个不习水战的将领军肯定是不行的,陈暄是兵部侍郎举荐的,应该差不了,自己手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如果再次举荐失当,那可真的是众怒难犯了。
  想到这里,方孝孺沉默不语。
  朱允炆见方孝孺没有反对,便颔首道:“好,马上传旨,让陈暄领水师,列阵长江,北拒燕军!”
  第399章
趁火打劫
  “快走!”
  夏浔拉住茗儿的小手,拼命地奔跑着,可惜海滩上沙土松软,后边几个倭人赤着双脚,因为身子矮小,所以连纵带窜的,仿佛青蛙一般,速度却极快捷,两人穿着靴子可就跑不快了,尤其是茗儿小丫头,终究不擅长跑。
  一个倭人手举长刀兴冲冲地追上来,嘴里叽哩呱啦也不知喊些什么,估计翻译成汉语就是“花姑娘,大大滴漂亮”一类的话儿。
  夏浔眼见那倭人越追越急,突然一推茗儿的后背,把她送出三尺,身子往下一伏,一个旋身,两手沙土便扬了出去。
  那正馋涎欲滴地紧盯着茗儿的倭人见夏浔一身寻常百姓衣服,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这些百姓见了他们只有逃命的份儿,还没见过几个敢愤起反抗的,所以他的注意力全放在花姑娘身上了,结果一蓬沙土劈面撒来,眼睛迷了,嘴巴里也灌进了一把沙子。
  那倭人气得哇哇大叫,手中一把日本刀舞得风车一般,还没等他眨动双眼恢复视线,后腰便被狠狠跺了一脚,虽然他底盘很稳,可这一脚力气极大,还是被一脚跺倒,身子刚一挨沙地,还没等他爬起来,脖子上又挨了一脚,这一脚跺得狠,“咔嚓”一声竟把他的脖子踩断了,整个人都陷进沙地。
  夏浔拾起那口日本刀,在手中拈了拈,质地当真不错,看来这个倭人在倭国至少原本是有些地位的。一刀在手,他的胆子就大了,站起了身子,向海滩上望去。
  他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背,好不容易到了海边,鬼鬼祟祟的想要寻个船家送他出海,可是转悠来转悠去,发现海边有大量的船只,却没有一个人,夏浔正惊讶间,忽见一队官兵飞快地奔来,士兵簇拥着一员将官,这将官骑着一匹骏马,手中提着一口大刀,杀气腾腾。
  夏浔见状大吃一惊,只道自己的行踪泄露,连忙带着茗儿藏到一片野草丛中。这个地方的地形,是一个内凹的海湾,湾中停泊着许多船只,因为岸边延伸向一片小山,所以小树野草、泥沼处处,也还易于隐身,这也是夏浔机警,有意挑这么一片海滩寻找出海的船只,一旦被公人发觉,易于脱身。
  夏浔和茗儿藏到草丛中,就见那队官兵到了海边二话不说,便去纵火焚烧船只,不禁大为惊讶:“官兵不是为我而来?”
  那些官兵四散开来,分头引燃大小船只,正在忙碌着,便有一群海盗大呼小叫地从岸上扑过来,官兵见状,便放弃烧船,上岸与他们厮杀起来,夏浔发觉这些海盗衣着、发型、身高,极像是东瀛倭人,再听他们大呼小叫的语言,果然判断无误,不禁更为惊愕。
  倭寇该从海上来才对,怎么官兵先赶到海边烧船,紧接着倭寇从他们背后出现,也是从陆地方向来,这是怎么回事儿?紧接着,你追我杀的倭寇发现了藏在草丛中的夏浔和茗儿,一见这小姑娘娇俏可爱,几个发现他们的倭寇色心大动,便追了过来。夏浔已经杀了一个人,还不知道这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另几个追上来的倭寇一见这个汉人百姓杀了他们的人,登时凶性大发,暂且放弃了那个花姑娘,齐齐向夏浔合围过来,夏浔既然动了手,本也没打算就此一走了之,他把手中长刀一挥,重量也还适手,便大喝一声,一招“力劈华山”,向靠得最近的一个倭寇劈去。
  那倭寇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人腰、臂、刀配合得如此协调,这一刀下来虎虎生威,比起他们那里第一流的剑客也不遑稍让,急忙使刀去迎,夏浔身随刀转,刀光一闪,已变劈为扫,“噗”地一声,便把面前这只“青蛙”拦腰砍成了两半,肠子内脏洒了一地,鲜血飞溅,惨不忍睹。
  茗儿见了一声惊呼,俏脸发白,几乎吐出来。
  一个倭寇怔了怔,没有马上冲上来动手,而是用日本话对他说了几句什么,夏浔怔道:“你说甚么?”
  他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个倭寇衣着穿戴不像普通的倭人,脚上也难得地穿了鞋子。夏浔与日本国使节打过交道,看他的发型、打扮,尤其是那漆黑的牙齿,似乎是个贵族,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再一扫视周围几个倭寇,因为这人一问话,便立即停止了进攻,虽然因为同伴的死,他们个个气愤莫名,态度却异常恭谨,举止进退之间,也有些纪律,心中不由得一动:“他们真的只是普通的倭寇么?还是……易军为匪?”
  夏浔可没忘记,日本国使节归程中,曾被双屿岛海盗戏辱过,最后剥得赤条条的,又把他们的船抢个精光,才赶他们走。
  那倭寇也有些奇怪,又改用汉话道:“你的,明国人?日本人?”
  “老子当然是明国人!”
  夏浔这才明白他问甚么,长笑一声,手中长刀再度扬起。
  夏浔的刀法是跟胡九六学的,胡九六的刀法就是极具实战威力的古刀法,而且夏浔还曾经见识过冯西辉的双手刀法,日本刀法大量借鉴了中国古刀法,其实就是双手刀法的一种体现,现在夏浔用的刀是日本刀,自然而然地便融合了冯西辉和胡九六的刀法特点,以双手使刀,运气使力的法门与日本刀法极为相似。
  他用的本就是日本刀法的祖宗,结果被那日本人把他当成了日本人,在他看来,中原可不该有人把他们的日本刀运用得如此娴熟。眼见夏浔自承是明国人,那个倭寇大怒,立即举刀迎来,其他几个倭寇也不怠慢,同伴的死亡没有令他们畏惧,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敌忾之心。
  夏浔双手持刀,糊里糊涂的便跟几个倭寇大战起来……
  夏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几个倭寇解决掉,那个疑似日本贵族的倭寇被他杀掉之后,周围的几个倭寇都像死了亲爹似的嚎叫起来,一个个不要命地向他猛扑,大有以命换命的架势,夏浔更加断定,这个倭寇身份不简单,尤其是夺了他的那柄刀后,此人的刀比方才那柄刀还好,有两个倭寇就是被他连人带刀劈成两截的,使得这样好刀的,又岂能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海盗。
  夏浔心中暗暗存疑,如果有机会,他会查清这件事的。
  ※※※※※※※
  海滩上的明军将士人数上较之这些倭寇要少了许多,由于分头烧毁船只,他们已经分散开来,无法发挥集体作战的特长,而单兵较量武艺,又较这些倭寇稍逊,以致甫一交战,便节节败退。不过夏浔注意到那个骑马的将官手舞一口长刀,却是勇不可挡,在他解决了围攻他的几个倭寇后,那马上将军所过之处,已经倒毙倭寇数十人。
  “好一员猛将!”
  夏浔心知此人虽然占了马力和长刀的便宜,可是这一路冲杀下来,能这么快解决许多敌人,其武功之高,怕也不比自己差上多少。就在这时,只见那马上将军身子一晃,急忙一提缰绳,马却没有蹿跃出去。原来沙滩松软,还有泥沼,那马奔跃之间,马蹄陷进了一个泥坑,竟然拔不出来。
  “不好!”
  夏浔一见几个倭寇趁机向那明将围拢过去,不由脸色一变。这位马上将军穿着铠甲,手中使得又是马战的长刀,一旦步战,恐怕敌不过这些动作灵活、地老鼠一般窜来窜去的倭人。
  夏浔急忙扫视了一眼周围,见倭寇们与明军将士正在捉对儿厮杀,还未顾及他们这里,便对茗儿急声道:“快,伏到船下去藏身,不要胡乱走动!”说完拔足便向那马陷泥沼的明将奔去。
  沙滩上,有一艘待修理的小船被拖上了岸,就在草丛之中,茗儿听了他吩咐,连忙伏到那船侧,藉以掩护,同时悄悄探出头来,看着夏浔去向。
  夏浔晚了一步,那些倭寇反应极快,一见那杀了他们多人的明将马陷泥沼,立即像见了血的苍蝇一样,群起而攻,欺那明将长刀铠甲,转动不灵,你一刀,我一刀,走马灯般游战,待夏浔赶到时,那明将已血染征袍。
  “杀!”
  夏浔厉喝一声,一个倭寇刚刚一刀捅进那明将肚子,还未及拔刀,便被夏浔斜肩带胯,削成了两半。夏浔手中这口刀,倒真是一把好刀,夏浔估计以这口刀的锋利,至少也是一柄三胴刀,就是可以一刀连断三人躯体的那种快刀。
  夏浔一刀下去,刀尖在沙地上一点,泥沙带着鲜血激溅,扬向对面一名倭寇,趁他双眼一眯的刹那,一口刀便攮进了那人肚子,直没至柄,逼着那人一连退了七八步,趁机躲开了另外几个倭寇的长刀,随即拔刀,返身再战。
  茗儿躲在船后,用小手掩着嘴巴,惊讶地看着夏浔,随着夏浔一路逃来,她也不是第一回看见夏浔动手了,可是她还没见过夏浔杀人时,杀得这么快、这么准、这么狠!
  几个倭寇见他刀法惊人,立即十分默契地形成一个半圆,将他逼住。
  夏浔背依大海,头顶阳光,脚下是咆哮的浪花,双手握刀,杀气腾腾地逼视着眼前的几个倭寇,威仪如天神,那种气势,不像是被人围住,倒像是他一个人把几个倭寇都包围了一般。
  “好威风!好神气!”
  茗儿一双明眸看着他,目光忽然有些着迷,芳心可可,粉拳紧握,激动得她只想大声呐呼助威:“叔叔……不是!哥哥好威风啊!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才配做我徐妙锦的夫君!茗儿要定你了!你知不知道啊,杨旭哥哥!”
  那员明将拔出了刺在身上的刀,一手拄着自己的长刀,一手掩着小腹,想要从地上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几下都无法起身,他无法帮助这个突如其来的义士,只好焦灼紧张地盯着他。
  夏浔与眼前几个倭寇对峙着,忽然看到远处尘土飞扬,又有一队人马奔来,看那飘扬的旗帜,分明是大明军队,他的心里一松,嘴角便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那几个倭寇似乎也听到了背后的声息,开始有些不安起来同,眼神也有些飘忽,就是这时!
  夏浔手中的刀微微一侧,一抹雪亮的寒光从面前几个倭寇眼上倏然扫过,与此同时,夏浔如猛虎下山一般猛扑过去,手中刀泼出一片扇形的光轮,血光四溅……
  ※※※※※※※
  “大人!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