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730

  “生命很重要吗?”
  刘三吾鄙夷地看着他:“对妇人来说,贞操当重于生命;对武人来说,英勇当重于生命;对我们读书人来说,气节重于生命!这是圣人的教导,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宁肯饿死在首阳山上,这就是气节,文人的气节,你不懂,你根本不懂!”
  夏浔气得语无伦次:“我觉得伯老和叔老要是拿起刀枪和周人拼个你死我活,那才叫气节。毫无作为地饿死在首阳山上,只为成全一己声名,那叫缺心眼儿!”
  刘三吾大怒:“你是什么东西,胆敢污辱圣人?”
  “我就一打酱油的。”
  夏浔说完转身就走,他知道,刘三吾从小形成的信念,是绝不可能因为自己三言两语而改变的了。他是实用主义者,而刘三吾适合做学问,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面,真正能引导这世界,能造福于百姓的,永远不会是他这种人。
  刘三吾在背后哂然冷笑:“这一次,即便你们利用权力,强行篡改榜单,那下一回呢?除非朝廷取消科举,否则,三年一个轮回,有气节的读书人是杀不绝的,大道公义,你改不了!”
  夏浔站住,冷冷回头:“你错了,你不知变通,皇上知道。皇上已决定南北考生今后分榜科举。刘大人,你死的,一文不值。不对,还是值得的,你成就了你的英名,用你同僚的血、家人的苦,成就了你万古流芳的英名!”
  刘三吾站在那儿,一时有些发呆。
  夏浔心中很是气闷,可他毫无办法。他人微言轻,在其中起不了甚么作用,一个不慎,他就要在君与臣的碰撞中化为齑粉。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一向杀人不眨眼的老朱也许是临到老了,心有些软,在杀机已动的时候,还是向刘三吾这些忠而直,但有些愚腐的臣子们抛出了橄榄枝,但他毕竟是朱元璋,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一个杀伐决断的绝世枭雄。
  出了刑部大狱,夏浔扳鞍上马,扬鞭疾驰而去,他已经尽了自己的力,朱元璋还在等着他的回复。经过这场交锋,夏浔总算对这个时代的真正的读书人有了个了解,他们维系着这个天下,有时候却又成为这个天下的桎梏。
  刘三吾等人也许是求仁得仁,可夏浔并不觉得他们死得如何有价值。他们只是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到了考试的社会公信,这种偏执让人既尊重又可怜。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毕竟只是局部,而政治方向却是代表着整体利益,可他们偏偏就是不肯跳出他们固囿的小圈子。
  刘三吾等人坚持的是公正、公平、严谨的普世价值,而朱元璋考虑的是北方的安定,国家的安全;一个考生,如果他是南方人,一定会对刘三吾等考官大加褒扬,可他如果摇身一变,突然成了北方人呢?那他又会为朱元璋的南北分榜而雀跃欢呼。你站在柜台外面就骂窗子里边的人官僚作风,坐在柜台里边就骂外面的刁民无事生非罢了。
  屁股坐在不同的位置,看重和考虑的东西自然也不同,刘三吾坚持他的道,不容任何人侵犯亵渎,朱元璋又何尝不是?刘三吾宁死不肯让步,不肯污了他的清名。能用几十颗人头就可以换取万千民心,换取政局稳定,换取天下太平,朱元璋又岂会手软?
  夏浔有些心累,从青州开始,到北平、到金陵,他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唯有面对着这些手无寸铁、铁骨铮铮的读书人时,让他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碗口大的马蹄踏在积水深深的石板路上,溅起一片水花。路上少有行人,这样的大雨中却有一个叫花子在雨中艰难跋涉,风急雨骤,打得他睁不开眼睛,夏浔策骑驰过,溅了他一身水,虽然这人早已全身湿透,还是大为气恼,忍不住破口大骂。
  只是他骂声出口时,夏浔早已驰出几十丈外去了,这样大雨,哪里听得到他的骂声。
  叫花子恨恨地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道:“妈的,想不到我万松岭也有这么狼狈的一天,真他娘的晦气!”
  第156章
刈草
  皇帝已经定了刘三吾等人有罪,然后要刑部去找出他们的罪证,这可难为了暴昭,可他也不敢抗命。他是个清官,有他所坚持的道德操守,但他不是圣人,没必要为了刘三吾、张信等毫不相干的人葬送了自己的仕途前程。
  可是想给刘三吾等人定罪还真的难,他们不贪不贿,一堆学究,如何抓他们的把柄?翻遍了这个主考官的所有履历,暴侍郎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唯一拿得出手的借口。
  原来当初胡惟庸试图造反时,朱元璋暗中运筹,突然行动,一举抓获了胡惟庸及其主要党羽,但是胡惟庸很善于伪装,在证据公开以前,有许多官员并不知道他的犯罪事实,对他的被捕感到莫名其妙,其中就有书呆子刘三吾。
  别人莫名其妙在谋反大案面前也只好装聋作哑,可刘三吾却上书为胡惟庸鸣冤叫屈,认为朝廷冤枉了胡丞相,不过他当时人微言轻,又是个地方官,这封鸣冤书没人放在心上,现在却被翻出来,当成了他的罪状。
  于是,一夜之间,刘三吾、张信等人就从科考舞弊变成了朝廷叛逆。皇帝授意之下,刑部炮制罪证的效率和本事丝毫不逊于当初的锦衣卫,他们抓了一大批与几位主考有来往的人和家丁严刑诱供,一些人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至此铁案如山。
  刘三吾死罪,因已近过七十,依大明律不受死刑,发配西北戍边;曾经怀疑刘三吾舞弊的侍讲张信更惨,因为他被河南御史杨道控告得了刘三吾授意,串供作弊,故意拿北方举子考得最差的卷子敷衍皇上,罪加一等,凌迟处死。
  有受贿的,自然就得有行贿的,南榜新科状元宋琮、榜眼陈安也倒了霉,状元宋琮送了终,被处死刑,榜眼陈安充军发配,朱元璋过于极端的性格在此案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亲自阅卷,重新录取考生六十一人,比南榜多出十人,第一名是河北的韩克忠,第二名是山东的任伯安,依次数下去,六十一名举子清一色的北方人,没有一个南人。皇榜张出,北方举子欢呼雀跃,这一轰动全国,险酿巨变的科考公案终于了结。
  夏浔站在法场外,沉默不语,一旁站着身着儒衫,斯文得根本不像一个武官的指挥佥事罗克敌。
  看看夏浔,他淡淡笑道:“怎么,有什么想法?”
  夏浔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叹道:“如此结局,何苦来哉?实为不智。”
  “他们死得冤。”
  罗克敌一针见血,目光闪动着道:“皇上知道他们冤,但他们该死!皇上治国如用兵,如果拿下前边这道关口,就能取得胜利,那皇上就一定会去夺,死多少人都要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也要往前冲!”
  夏浔心头微微生起一阵寒意。
  罗克敌道:“侍君如侍虎,治天下者,是不计私恩的。怕了?”
  夏浔下意识地点点头,又赶紧摇摇头。
  罗克敌哑然失笑:“你放心,皇上天威,是扫不到你这只小虾米的。对了,皇上下旨,今后科考,南北分榜,是你的主意?”
  夏浔讶然道:“大人知道?”
  罗克敌淡淡一笑:“何止是我,这件事,你莽撞了……”
  他眉头一皱,倏而舒展,说道:“管他呢,虽然因此一言,你便得罪了南方籍的官员,可在北方官吏、士绅、学子、百姓们眼中,份量却是大大增加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得,必有所失的。”
  夏浔苦笑道:“卑职说出口的时候,就知道一定有麻烦了,只是当时已……”
  罗克敌道:“不用放在心上,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就是你什么都不做,甘心做一个山野村夫,也未必没有酷吏找你的麻烦、乡绅对你的刁难、山贼对你的侵掠。喝口凉水,都可能会呛死人,做任何事都有风险,但不去做才是冒最大的风险。”
  罗克敌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做,不要小看了你这小小的御前带刀官,你是皇上点名入宫当值的,又有中山王府的关系,不须理会那些下作的文人,你的升迁又不归他们管。
  上一次那件事,你做得很漂亮,给武将勋卿们长了脸,做好你的事,只要不捅什么篓子,一年半载之后,我给你活动个外任,你不是功臣王侯子弟,年纪轻轻就做了八品官,前途无量啊!”
  他向刑场的方向看了一眼,又道:“我走了,有空的时候,你和千月多走动走动,有什么事,可以通过他,让我知道。”
  夏浔有些意外地道:“大人要离开应天么?”
  罗克敌点点头,脸色有些阴沉起来:“陕西白莲教作反,皇上不敢等闲视之,天下各地教门林立,这几年愈发的猖獗了,这草……已经漫过了膝盖,该刈一刈了。”
  ※※※※※※※
  万松岭从浴桶里爬出来,用浴巾擦拭着身上的水珠。虽已是一个中年人,平时给人的感觉体态也稍显臃肿,其实他的身体一直很结实、很强壮,小腹没有一丝赘肉。
  盘好头发,穿上长衫,束紧腰带,万松岭一拉房门走了出去。
  “师叔。”
  外室两个人一见他出来,立即迎了上来。
  这两人一个年纪比他小着十来岁,看起来就像个不起眼的生意人,另一个还是个半大小子,一看就是跑腿的伙计。
  这两个人岁数大的叫莫言,岁数小的叫赵小乎,是混迹应天府的两个骗子,莫言也是风门弟子,虽然和万松岭不是同一师门,没甚么关系,不过论起辈份来,他却算是万松岭的师侄,所以虽然以前来往不多,毕竟有这一份同门之谊,这次师叔找上门来,莫言不能不伸手相助。
  “莫言啊,找到那个小丫头了?”
  一见莫言,万松岭就晓得有消息了,不禁有些激动。
  “是,费了挺大的周折,才找到她。一开始师侄还不敢相信是她,因为这个谢雨霏……呵呵,居然是陈郡谢氏后人,师侄怕消息有误,持了师叔手绘的画像亲自赶去,才确认,果然是她。”
  “陈郡谢氏?”
  万松岭先是一怔,随即不屑地一笑:“陈郡谢氏又怎么样,昔日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祖上王侯将相,子孙便一定有所作为?”
  他一撩袍裾,泰然坐下,说道:“坐吧,把你打听到的事情,详细说与我听。”
  “是。”
  莫言答应一声,在他对面坐下,说道:“谢家只有兄妹二人,哥哥叫谢露蝉,妹妹叫谢露缇,小字雨霏。她的哥哥十五岁便中了秀才身份,后来却因豪门车驾冲撞,跛了一足,从此无望仕途,迷上了做画,又结交一班朋友,时不时相聚饮酒……”
  这莫言倒也十分了得,将情况打听得详详细细,万松岭认真地听着,目中光芒隐隐流动,似有所思。
  莫言说完了打听来的情况,问道:“坑害了师叔的,就是这个小妮子?师叔打算怎么做?”
  万松岭沉沉一笑,说道:“她毁了我在凤阳的根基,要不是我够机灵,现在还在里边吃牢饭呢,这个仇当然得报。”
  莫言摩拳擦掌地道:“我远远地看过了,那小娘儿们生得十分娇媚可人,不如就让师侄出手,替师叔出出这口恶气。”
  万松岭白了他一眼,骂道:“臭小子,你是给师叔出气,还是给你自己出火?你是在应天府混的,犯了案子,还能在这儿待么?”
  莫言哈哈一笑,说道:“开个玩笑,那师叔打算怎么办?”
  万松岭道:“哼!从哪儿失手,我就从哪儿找回来!她摆我一道,我就要整得她家破人亡,名节尽毁,方显我的本事。”
  他瞟了莫言一眼,说道:“这儿是你的地盘,帮师叔弄张路引来。”
  莫言爽快地道:“没问题,师叔有特殊的要求吗?”
  万松岭道:“姓名:乐凌空,北平白云观长春子真人丘处机的俗家徒孙,陕西陇州人氏,元朝至大元年生人。”
  莫言略一估算,不禁蹙眉道:“元至大元年生人?那今年岂不是九十岁了?师叔,是不是太乍眼了?”
  万松岭道:“现在官府正在通缉我,越乍眼,越没人注意到是我,按我说的去做,我自有道理。”
  莫言起身道:“那好吧,我马上去!”
  送走了莫言和赵小乎,万松岭回到房中坐下,冷冷一笑道:“谢露缇,谢雨霏,哼!哼哼!”
  ※※※※※※※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整座莫愁湖都是徐家的产业,中山王府与胜棋楼一带有兵丁把守,严禁闲杂人等靠近,但莫愁湖在徐家自己不去游湖的时候,是允许外人观光览胜的,但仅限白天,天色一黑,你最好别去闲逛,哪怕说你去摸鱼,那都是盗窃中山王府财产,罪名可大可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