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精校)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576

  她不只是为皇帝悲伤,也是为自己悲伤。耶律贤本来就体弱多病,中了毒箭之后更是一病不起,整日昏昏沉睡,清醒的时候少,昏迷的时候多,事实上无论是她,还是皇帝寝宫中的人都知道,耶律贤如今就是一个活死人,只是靠药物吊着一条命而已。
  萧绰与皇帝成亲不久,尚无子嗣,如果皇帝驾崩后继无人,那时该怎么办?耶律家族为了社稷江山,为了诸部团结,将会再选出一个皇帝来,甚至与叛军媾和也不无可能,而自己呢?最好的下场就是被奉为太后,迁居冷宫,从此幽闭于一角宫墙之内,与世隔绝,老此一生。
  一个十七岁的太后……
  泪水,沿着她娇嫩的脸颊无声地滑落,那双稚嫩的肩膀轻轻地抖动着,此时的她,谁还能说她是一个杀伐决断、挥洒千军的女中豪杰、契丹女帝?寝宫中隐隐传出嘤嘤哭泣之声,只是所有的宫人内侍都被打发了出去,谁也不会看到她洒泪的时候。
  当她走出寝宫的时候,已换了一身衣衫,一袭淀青色、领口袖端绣暗金色花纹的深衣袍服,纤腰上束了一条带子,乌黑油亮的秀发挽了一个高椎髻,发髻上插一枝通体洁白的玉笄。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步履轻盈如轻云蔽月,可是脸上的神情却是冷峻、威严,令人不敢仰视,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位皇后,她也有软弱的时候,她方才正在哭泣。
  轻轻地吁了口气,只觉宫殿里似乎比滴水成冰的城头还要寒冷,一双剪剪双眸微微扫去,所有的内侍宫人见了她都是一副战战兢兢不敢仰视的模样,这偌大的宫殿里,就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萧绰意兴阑珊,她轻轻一叹,拂袖向外走去。
  萧后不带一个服侍的宫人,轻车熟路地独自走到尚官罗冬儿的住处。
  开门进去,绕过屏风,迎面便是一张大床,床前两个火盆烧得正旺。帐中,一个只着小衣的窈窕娇躯正笔直地倒竖于榻上,两只小手扶在腰肢的凹陷处,自胸部至脚尖笔直一线,头与胸折成九十度角,纹丝不动。
  萧绰见了,抿合的俏美双唇微微牵动了一下,举步便向前走去,床上的人感觉到了动静,双足微微一动,便要放下来。
  “不要动,继续练你的。”
  萧绰微微一笑,伸手一扯腰间丝带,袍服无声地滑落在地,露出凹凸有致的曼妙身材,她款款上床,往床里挪了挪,俯在床上,身躯向上一弯,腰肢以一个诡异的角度反向轻折,后脑与隆臀紧贴在一起,双腿向前折过来,双脚搭在香肩上,萧绰两手交叉,分别握住搭在肩头的双脚,整个人成了一个三角形。
  她把下巴支在床上,如花娇颜就成了这个三角形的中心,看着罗冬儿,萧绰嫣然笑道:“你已成年,根骨已硬,没想到你还能这么快就练习这些困难的动作,这是一位西域僧人传授给朕的功夫,据说源自天竺。这种功夫不只能强身健体,还有助于修正体态呢,你也知道,草原上的人日日乘马而行,如果不加注意,双腿会向外弯曲,变得很难看,而且……这功夫还有一门奇效……”
  “什么……奇效?”冬儿功夫终究比她弱了些,现在还做不了她这么难的动作,此刻这种倒立动作已她呼吸不畅,她调整了一下呼吸,这才出声问道。
  萧绰促狭地一笑,低声说道:“还能有助于闺中情趣呀。”
  冬儿脸蛋刷地一下红了,也不知是因为倒立太久还是羞涩难禁。
  萧绰微笑:“冬儿,朕与你情同姐妹,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你还年轻,打算就此孤老终生吗?休哥对你真的一往情深,难道你就不为所动?他的妻子病死后,按我契丹风俗,应该姊死妹续,再纳她的妹妹为妻,可是休哥为了把正室之位留给你,坚决不肯娶她。
  不管是女真人、北汉人献给他的美人,还是朕赐给他的女子,不管那些女人如何讨他欢心,始终都是妾室身位,耶律休哥虚正室之位以待,等的就是你呀,他对你的看重可想而知。休格的人品、武艺、官位,还配不上你么?那本该成为他继室妻子的女子是我们萧家的人,她已经不知几次找朕哭闹了,朕为了你们每回都把她打发了回去……”
  “娘娘……”,冬儿打断了她,顿了一顿,说道:“娘娘,南院大王出兵后,庆王会知难而退,解除上京之围么?”
  萧绰暗暗叹息,知道她终究不肯再嫁,便道:“庆王不过是一跳梁小丑罢了,朕的忌惮不在于他,朕如今在意的倒是汴梁那条蟠龙呢。”
  她眸中露出深思神色,缓缓说道:“唐国易打,契丹难攻,赵匡胤放弃趁我内乱夺取幽燕的天赐良机,却集中力量去打唐国,着实令朕有些意外。看来,他这些年虽在中原东征西杀,对我契丹却也不曾放过。世人都道朕与庆王据城死战,以为是伐取幽燕的良机,事实上,他若真的北伐,耶律一族为保江山社稷,定会放弃这个莅位不及三年、久不掌持朝政的皇帝,与庆王媾和共御外敌。赵匡胤眼光独到,实行了得,似此人物,方称人主,如果朕所料不差,宋一统中原之后,这位赵官家,必将是我唐国最不可轻视的敌人……”
  ※※※
  赵匡胤高踞御座之上,说道:“宣唐国使节徐铉、周惟简进见!”
  皇仪殿前,唱礼官一声吆喝,正副唐使便依礼晋见。
  徐铉是唐国吏部尚书,而副使周惟简则是一个道士,近来李煜沉迷于《周易》,周惟简时常入宫为李煜讲解易经,因此得了圣眷,还俗做了虞部郎中,此番出使,李煜又加封他为殿前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承旨,把这个老道搬来,大概是想借他的太极功夫和赵匡胤好好练练推手,只是不知,习惯使棍的赵匡胤有没有那个心情。
  二人上殿,甫一登上台阶,徐铉便先声夺人,纳足一口丹田气,亢声大呼道:“李煜无罪,陛下出师无名!”
  赵匡胤雄踞御座之上,顾盼左右,微微笑道:“徐铉老儿这一遭真的急了,让他进来说话?”
  徐铉一面向殿上走,一面大声说道:“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毕恭毕敬,从未有过逾越失礼,今因病弱,不克远行,是以才对陛下之邀再三恳辞,又遣使者携重礼往贺,以尽臣国之君本份,李煜所作所为,对陛下之敬重尊崇,毫无可供指摘之处,陛下宅心仁厚,乃天下有道明君,何以无端兴兵讨伐,江东十九州战火四起,无数流民号啕哭泣,此皆陛下之罪也……”
  徐铉边走边说,一番话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待他行至殿前站定时,已是琅琅数百言出口,声震殿瓦,百官闻之变色。
  赵匡胤睥睨冷笑,淡然问道:“徐大学士说完了么?大学士饱读诗书,岂不闻孝乃百行之首?你说李煜侍朕如子侍父,那朕就奇怪了,既然朕与李煜情同父子,如何却在两处吃饭?”
  徐铉为之一窒,万没想到赵匡胤的兵法犀利,斗起嘴来竟也这般厉害,竟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把李煜和赵匡胤比做君臣父子,如今赵匡胤就用这句话来堵他的嘴,纵然他满腹经纶,对这一击致命的绝招又如何答对。
  一旁周惟简见势不妙,慌忙取出藏在他袖中的备用国书,高声奏道:“陛下震怒,兴师讨伐,李煜自知得罪,惟请陛下罢兵息怒,李煜愿逊位让朝,以消陛下雷霆之怒。乞请陛下感念李煜一番赤诚,下诏缓兵,以全一邦之命”
  李煜在遣使来宋时,针对赵匡胤可能的反应,准备了十余份国书,分别藏在两位使者身上各处,两位大使简直就像汴梁城中玩魔术的杂耍艺人,随时准备见机行事,取出要应的国书应变。如今见赵匡胤不依不饶,周惟简就变出一份国书来,准备让李煜逊位下野,扶儿子上台,自己当一个不管世事的太上王去。
  内侍接过国书,一溜小跑奉上御阶,赵匡胤接在手中随意看了看,轻蔑地一笑,随手抛在案上,淡淡地道:“尔主所言,朕看不懂。”
  徐铉见赵匡胤耍起了无赖,只气得身躯剧颤,白须飞扬,可是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实力不济,夫复何言?硬的来过了,软的也来过了,赵匡胤铁了心要拿下唐国,如今还能怎样?
  徐铉脸色郁血,忽地仆倒在地,除下冠帽,以头叩金砖,放下身价苦苦哀求起来,其言其声,如泣如诉,满朝文武见了无不动容,赵匡胤听得不耐,缓缓立起,喝道:“徐铉!”
  徐铉一呆,惶然抬头,就听赵匡胤一字一顿,沉声喝道:“勿需多言,朕今日就实话告诉你,尔主何罪?惟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自归去,告诉李煜勿怀妄想,早早献地称降,朕必不会亏待了他,否则兵戈一起,玉石俱焚,朕也无可奈何去何!”
  徐铉容颜惨淡,痴痴跪在地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再无一言,什么出师有名无名全不计较了,赵匡胤当着满朝文武已经很直白地告诉他,就是要扮强盗,你还能说什么?唐国,真的大势已去了……
  徐铉和周惟简被轰出殿去,令他们片刻不得停留,立即赶回金陵传达赵官家的意愿,看着徐铉踉跄奔出,赵匡胤若有所思:“李煜心存侥幸,看来还没有归降之意呀。命京西转运使李符益就近从荆湖运粮,继续输往江东,一则备战,一则用来战后抚民,这唐国,今朝必须抹去。”
  他又唤人取来随唐国使节进京的殷唯所献战地图来,这是赵光义兵困金陵之后的军事部署图,赵匡胤仔细看了半晌,把那殷唯唤到面前,指着金陵城外北寨道:“李煜负隅顽抗,难保不会出奇兵偷袭,朕观金陵形势,唯有北寨方向地理适宜偷袭,你回去后告诉晋王,在寨前掘渠引水,以为屏障,以防李煜以敢死之士夜冲大营,万万大意不得。”
  殷唯连连称声,这才叩拜君上离去,可怜徐铉和周惟简被他日夜赶路,一番折腾,老骨头都快散了架,如今一口水没喝,连礼宾院的门儿都没进,就被殷唯又脚不沾地的送回唐国去了。
  此时,金陵城下,杨浩也是博带高冠,一身隆重,佩绶玉,饰银鱼,轻车一乘,三五随从,正在城下等着城中守军放吊桥入城,奉晋王赵光义之命,他要进城劝降李煜。
  
  第373章
樱桃落尽春归去
  
  厮杀呐喊声越来越近,李煜坐在清凉殿中,身内身外真个清凉。
  南方的冬季本来就潮湿阴冷,因为金陵被困久矣,宫中储炭不足,不能再燃火盆取暖,空旷的大殿中阴寒阵阵,看着仓惶来去的宫娥、内侍,就像一群群幽魂,李煜神情落寞,呆坐如泥雕木塑。
  大势去了,宋军来了,这一天,终究是没有拖过去……
  此前,杨浩已数次入金陵议和,与他商谈投降事宜。
  第一次来,杨浩劝他:“金陵乃六朝古都,殿宇楼阁、文化人物,俱是先人心血,这些存世瑰宝是否毁于战火,全在陛下一念之间。如今大军围城,事已不可为,何必苦苦挣扎?金陵数十万人口,多年来辛勤劳作,以民脂民膏奉养君上,今君上无力回护社稷,总该为这么些多年来奉养皇室的子民着想吧。”
  杨浩言辞肯切,反不如上一次宣抚江南时气焰嚣张,李煜听了不无触动,可是当时徐铉还未回来,他希望赵匡胤能够答应他称臣逊位的条件,保住祖宗江山。他仍抱着一线希望,于是婉言推拒了。
  杨浩第二次来时,宋军外线作战硕果累累,北线宋军先后占领了袁州、白鹭洲、江阴等州地。东路军的吴越王钱俶也消灭了赴援的唐军,攻克了常州。南线王明所部在武昌江州击败南唐军万余人,夺取战舰五百艘。
  在此情形下,如果李煜识时务,尽早缴出兵马,出城投降,败也败得漂亮,又或者干脆聚集三军,与宋决死一战,那这亡国之君却也算得轰轰烈烈。可是李煜既不打也不和,仍是老生常谈,拖延时日,暗中却连下密旨,催促湖口守军赴金陵解围,藉徐铉争取的宝贵机会,做着最后的挣扎。
  然而,湖口十万大军,竟然顷刻间灰飞言灭。
  湖口守将朱令赟挥军十万,号称十五万,以巨舰、巨筏载大军北来,意欲冲断采石浮桥,直扑金陵城下,他们在皖口与宋军水师刘遇所部相遇了。
  双方一场大战立即展开,因长江冬季水浅,水面不宽,朱令赟的大军只能排成连绵十余里的一条长龙,虽占据人数优势,却难以施展,当时正刮东南风,朱令赟当机立断,马上鸣金收兵,向江中倾倒无数火油,点起大火,烈焰焚天,顷刻间便把宋军先锋八千余人,数百条战船吞没。
  不料就连老天也来戏弄唐国,大火刚起,风向突然变了,东南风变成了西北风,大火反向他自己烧来,朱令赟的战舰、巨筏拥塞了整条河道,想要挪闪都没有空隙,火势一起,一条船一条船地烧下去,十余里长的长江水面上顿时变成了一团烈火长城。
  对面的宋将刘遇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时宋国大将王明又闻讯赶来,守住了长江两岸,但有跳水上岸的当头便是一刀剁回长江里去,朱令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痛心疾首之下,指天斥地痛骂天地不公,然后推开部将投火自焚了。
  金陵的唯一一支强援就此土崩瓦解,李煜听到消息的时候真是五内俱焚,此时,徐铉回来了,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徐铉带来了赵匡胤那句侵略者的名言:“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杨浩也随着徐铉第三次进城劝降。这一次,杨浩带来了宋军的最新战报,宋将丁德裕与吴越军统帅钱俶在润州败唐军五千,润州守将刘澄开城投降,金陵最后一道外延的门户被堵死,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李煜凄凄惶惶,走投无路,只得答应投降,愿意先使太子出质汴梁,谈妥投降细节之后献土投降。但是当夜,他却召集五千名敢死之士夜袭宋营,幻想着用一场奇袭扭转战局。
  可惜,在将领们的群策群力下,他选择的攻击地点没有错,正是从地理上来说最适合夜袭的北城宋营,然而他手下的将领们看得出此地最宜夜袭,戎马一生的赵匡胤又如何看不出来?赵官家早已亲自下旨,令赵光义严加戒备北城,北城宋营大军早已严势以待。
  一夜苦战,唐国的五千敢死之士无一肯退,被全歼于宋军营中,清晨打扫战场时,从许多尸体上发现多枚将帅级的符印,这支敢死队是唐国守军中的精英战士,其中不乏将校亲自充当了敢死队,他们尽皆葬送于此,唐军中的基层骨干力量已是一战尽丧。
  这一来还触怒了赵光义,他命杨浩四入金陵城,这一次,带来的不是劝李煜投降议和的条件,而是赵光义的一纸战书!时间就在今夜,地点就在金陵,决一死战,再无回旋余地。
  是夜,宋军攻城,弹石如雨,箭矢如云,无数架云梯、飞钩、抛车、冲车、轩车和轒辒车……,把宽广的金陵城墙当了战场,城中有经验的中下级军官大多丧命在昨夜的偷袭战中,现在许多刚刚提拔上来的军官,带着匆匆抓来入伍,都不懂得怎么开弓用箭的白甲军,仓惶奔走在金陵城头。
  城池虽险,还需强兵来守,这样一支军队,如何能发挥金陵城池的险要用处?
  此刻,呐喊声这么近,宋军快要杀到宫墙下了吧?
  ※※※
  李煜痴痴地站起来,缓缓向外走,殿中太过阴冷,他穿的厚了些,本来略胖的身材便显得更加臃肿,罩在外面的那件明黄色龙袍也不能给他稍添几分精神。
  殿下,聚了许多舞伎、宫娥、内侍,一个个脸色苍白,有人禁不住害怕,正在嘤嘤哭泣,李煜站住脚步,默然半晌,对他们说道:“城,保不住了。”
  此言一出,那些宫人俱都哭拜于地,号啕声震天,李煜强打精神,含泪说道:“你们不必留在宫中与朕同归于尽。教坊乐舞诸伶,乃江南数十年风流才俊,聚之不易,你等立刻离宫,寻个僻静处暂且躲藏,不管这金陵以后姓李还是姓赵,权贵门庭总是少不了你们的。唉……,传旨,打开所有宫门,宫中财物,任其取用,去吧,去吧,你们都去吧,好自为之……”
  诸舞伎乐伶、宫人内侍哭着向李煜叩首谢恩,慌慌张张地逃去了。
  片刻功夫,又有一群人慌慌张张冲来,足足有数十人之多,李煜还以为那些乐伶舞伎们去而复返,愿与自己同生共死,心中不无感动,定睛一看,却是一些文武官员,看起来他们的官职并不很高,许多他都不甚熟悉,可是国难当头,还有这些忠良前来护驾,比起自己的心腹,向宋军开城投降的润州守将刘澄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李煜的双眼不由湿润了。
  “诸位爱卿……”
  李煜颤抖着呼唤一声,两行热泪顺着脸颊已是滚滚而下。
  “陛下,大势去矣,臣等冒死前来,肯请陛下更换民装,尽携宝物,臣等愿掩护陛下混入百姓中逃生,江南一十九州,如今尚未尽落于宋人之手,若得时机,陛下未必不能东山再起呀。”
  李煜仔细看看,就这个官儿看着有些面熟,好象是鸿胪寺的一个堂官,和自己还是本家,也是姓李的。
  李煜问道:“爱卿是?”
  李听风忙道:“臣鸿胪寺堂官李听风。”
  李煜拉住他的手,黯然泣下道:“李爱卿,宋军把金陵围得水泄不通,朕不惯行走,能往何处去?来,你们随朕来。”
  李听风一提宝物,李煜忽地想起了他最珍视之物,于是带着他们急急赶到澄心堂,澄心堂侧便是清辉殿,这两处地方,都是唐国储放无价之宝的地方,此刻守在这里的太监风闻李煜大开宫门,允其自投生路,早已逃之夭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5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