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者:平妖二十年(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706

  因为这一天要比二十轮,时间有限,所以龙三刀没有跟我多扯,听到了裁判的声音,直接走上了台去。
  而我也走了下来,马一岙和李安安围了上来。
  李安安说道:“你对少林的善意,让信长老很满意啊,瞧那边,他眼睛都快笑得眯起来了。”
  释小隆虽然实力不如我,但能够与我在台上打得如此精彩,仿佛五五开的样子,也着实大大涨了一波少林的颜面,虽败犹荣,也难怪信长老会如此的高兴。
  而且少林寺派出来的武僧,也不只是释小隆一人。
  我刚刚活动开了手脚,气血涌动,瞧见李安安的如花笑颜,不知道为什么,心脏忍不住跳动了好几下,而马一岙则低声说道:“那一位看着不是很开心呢。”
  琅琊王刚才一招制敌,将对手给击飞了去,显示出了绝对的统治力,大出风头。
  没想到我回手就是一场教科书式的精彩比斗,看热闹的看热闹,看场面的看场面,看技术的看技术,更受人欢迎一些,台下欢声雷动,仿佛更受欢迎一些,让琅琊王的脸色有些不是很好看。
  我不太清楚琅琊王为什么对我的敌意那么浓郁,总感觉他这人的煞气多了一些,心态没有那么的中正平和。
  我也不打算与他化解这梁子,修行者嘛,太多的情绪都是假的,最终还是要手底下见真章。
  真要对我有意见,那就抗住这四次的攻擂赛,等到明天的时候,与我擂台上见。
  三人行,必有我师。
  刚才与释小隆的交手,不只是他有了收获,我也从他的降龙伏虎棍法之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佛家禅学的道理。
  禅宗作为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的佛门类别,它主张的是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讲究的是不拘修行,皆指人心。而禅宗佛法,包括禅武,更加注重的是顿悟,所谓“自然——内在——超越”三阶段,特点之一就是“不立文字”,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摆脱了前代佛教经典的高深理论,而是依靠修行者的感悟、灵感、直觉去体验、领悟宇宙的永恒。
  拳打万遍,其理自现。
  天人合一。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禅宗的武学与手段,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又达到了某种契合。
  这种契合,体现在了与人交手的武学之上,便是顿悟。
  一旦顿悟,便有蜂蜜一样的甘甜,也使得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提升实力,达到以前很难翻越的境界,从而修成正果。
  这就是为什么刚才释小隆会弃棍认输,并且还要向我表达感谢的原因。
  他输了比赛,但是获得了顿悟,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他的修为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而那个时候的成就,远不是现在的一点儿荣誉所能够比拟的。
  我回到了休息室,与马一岙、李安安简单打了声招呼之后,闭上了双眼。
  我也有所感悟。
  不知道过了多久,又轮到了我,我站起身来,走到了后台,瞧见琅琊王风轻云淡地从我身边走过。
  他又胜了,只不过这一回的对手有些难缠,我瞧见他的衣服都撕开了一口子。
  刚才想必又是一场大战,精彩程度也让人期待。
  不过我并不遗憾没有亲眼瞧见,因为在刚才的休息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东西,远比凑热闹要值当太多。
  我上了台,对手又是一个光头和尚。
  不过此人并非是禅宗少林,而是来自于南普陀寺的和尚。
  南普陀寺位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修行界大部分的宗门分为三宗五秘,三宗分别是佛门禅宗、密宗、天台宗,而五秘则是“太极、丹鼎、玄真、剑仙和符篆”,少林属于禅宗,而这普陀寺,则是天台宗。
  天台宗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禅宗修为可概括为一个性字,密宗修为可概括为一个神字,天台宗修为可概括为一个气字。
  特别提醒一下,禅宗的性,是心性。
  那和尚叫做明远,三十来岁,瞧见我之后,朝着我拱手,开口说道:“斗战胜佛,请。”
第二十八章
龙树战齐天
  在《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五人取得西经之后,唐僧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这里面的封号十分值得玩味,里面涉及到了许多的权力斗争和平衡手段,许多人研究起来,乐此不疲。
  不过佛教体系里面,对西游里的这位大护法,倒也不薄。
  斗战胜佛。
  瞧见这位天台宗的大和尚说出这段典故时,脸色肃穆,隐隐之间有几分敬意,我便能够感受得到,他对我,其实还是有几分亲近感的。
  而这种亲近的情绪,依旧是来源于我脑袋上面的名头。
  事实上,阿水曾经跟我说过,从他那边得到的消息,许多夜复会之中的夜行者,对于我,也是充满了善意的。
  他们一直觉得,齐天大圣,是夜行者之中的骄傲。
  孙悟空。
  这个名字,不管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的觉醒者,还是荒野大泽之中的野生夜行者,心中都是有一份敬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夜复会一些上层人物对我视若仇寇的主要原因。
  像我这样在许多夜行者心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却最终站在了夜复会的对立面,这件事情给夜复会招揽新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谈,因为双方行礼过后,比斗开始了。
  先前说过,天台宗的修行,讲究的是一个“气”字。
  何为气?
  这里的气,通道家的“炁”,也就是空间之中一种比分子还要小的能量。
  天台宗通过操作空间之中的元素,地、水、火、风,从而达到炼就真我、降妖除魔的最终目的,而我面前的这位明远大和尚,双手空空,完全没有任何的武器,单凭着一双肉掌,与我对垒。
  瞧见对方的这般作态,我也没有拿出名声大噪的金箍棒,而是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对方比起了一个起手式来。
  铜铃响起的一瞬间,我与大和尚不约而同地向前踏出了第一步。
  咚!
  那大和尚的黑色布鞋踩在擂台石板上的第一下,我就感觉自己的心口“噗通”一声,仿佛在打鼓一样,而下一秒,他又踏出了一步,那鼓点继续响了起来。
  一步一步,仿佛在我心头打鼓。
  好厉害的手段。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前来参加这样一个青年擂台大赛,是拒绝的。
  除了因为不想过于招摇之外,我还觉得此次的比斗,对我提升的意义不大,经历过了港岛海面一战之后,我的心气很高,总觉得需要用那种越级团战的大场面来磨砺自己,然而经过刚才的顿悟之后,我却很明显地感觉出来——天下之大,英杰辈出。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能够让我学习到的地方。
  比如此时此刻,我面前的这位天台宗和尚。
  唰!
  和尚出拳,脚步如同鼓点一般打在我的心头,仿佛在演奏一曲“将军令”,而随后,他陡然一拳,朝着我的面门砸来。
  我双手架住了他的单拳,感觉到一股冲力,从我身体里传递过去,落到了我的身后去。
  隔山打牛。
  这样的技法让我有些意外,而随后,那从我身后透体而出的力量,居然又往回转了过来,我感觉到浑身一震,紧接着周遭的空间倏然收缩,将我的身体给限制在了原地。
  好有意思的手段,果然不愧是以“气”闻名的天台宗。
  这手段,与我九路翻云棒法之中的“画地为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着这样的手段,我不但没有慌乱,反而多出了几分欣喜,不一样的东西,总是让我觉得有意思。
  站在了某一种高度之上,回过头来,看到的东西总是不同的。
  大和尚近身而来,手中的拳法朴实无华,朝着我的鼻子一拳砸来。
  我伸手,双手架住了他的拳头。
  贪狼擒拿手。
  除了棒法之外,对于近身格斗,我也有许多的研究,此时此刻,也是不急不忙,与大和尚招架起来,一边拼斗,一边运劲,很巧妙地挣脱了他的气场束缚,随后奇兵突出,与他对敌。
  双方在擂台上腾挪跳跃,几个回合之后,我使出了九路翻云棒法之中的“画地为牢”,还以颜色。
  尽管手中没有棍棒,但我却已经修到了“无棍”的境界。
  所以随手一劈,却有劲气凝聚,将这气势和意境给完美的模拟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