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道事(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684

  他说到最后一段话的时候,声音已然飘忽悠远,而我听到掌教真人朝着远处拱手说道:“慢走,不送!”
  天兵天将远走,掌教真人这才将我分离,看着泪眼朦胧的我,温言说道:“二蛋,茅山封门十五年,我从不出外,不过却能神游远走,当年李师叔瞧你与我有缘,特意呼唤我前去,为你奠基。不过当年万事皆难料,因为某些因果,我也不能提前告知于你。你需要历练,磨砺心性,方才能够在这世间继续走下去,所以这些年来,我和李师叔都没有管你。不过你已经十八岁了,再拖下去,恐有变故——你可知茅山重启山门,为何会安排在今日么?”
  我刚才哭得太过放肆,将掌教真人胸口的衣襟染湿了一片,此刻看见,有些不好意思,一边擦眼泪一边问:“为何?”
  陶真人微微一笑,平静地说道:“因为你要满十八了……”
  一句话说得我泪如雨下,这些年一个人漂泊流离的孤独感终于一下子找到了归宿,然而支吾半天,却不知道如何称呼面前这一位茅山的掌教真人。他瞧出了我的为难,拍了拍我的肩膀,微微笑道:“跟我走吧,清池宫中已经准备了拜师大典,诸人皆已准备,刚才之所以不选你,却是因为李师叔的主意,我还奇怪,原来是邪灵左使在这儿的缘故呢。”
  他拉着我的手,宽厚而温和,又有婴儿般的细腻,有一种父亲的感觉,我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了,而就在转身的那一刻,有一个人却拦在了我们前面来。
  那人正是符钧,一个要么拜师、要么跳崖的少年,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决绝,我听不出有任何作秀的痕迹在。
  心诚纯真。
  陶真人瞧见了他,嘴角微微一翘,温言说道:“孩子,你刚才和他的话语,我已经听到了。诚然,这世间之事,很多都是靠先天的根骨和出身决定的,不过却还有一种情况,那叫做人定胜天,只要意志够坚决,心思够纯粹,一样能够修得真我。孩子,你告诉我,你以后依然能够保持现在的心态么?”
  符钧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接着伏地便拜:“我意已决,求真人收我为徒,引我参悟天道!”
  “修道之路漫漫,多一些人,也未尝不可。”陶真人点了点头,接着手一抄,大袖一卷,将拜倒在地上的符钧给抄起来,一边一个,带着我们朝着山崖上方的大门飞去。
  我紧紧握着陶真人的手,便感觉即便是临于半空之上,也没有半点儿惊恐,心中安定无比,感觉自己飘飞而出,那巨门在身后关闭,化作无形,而后四周的空气陡然一清,肺叶舒张,左右一瞧,发现我居然出现在了另外一座山峰之上,这山峰奇峻,往下是漫长的山梯长道,而峰上,则有一座巨大的道宫群落。
  道宫正中为清池宫,此刻先前的一众人等皆以拜过了师父,分立其后,唯有一个马脸少年孤独站在一旁,陶真人放下了我和符钧,接着腾身上了正位,旁边走出一个青衣长袍的老者来,递了三柱香烛给他,而他则恭恭敬敬地拿着香拜祭殿上的三清和祖师,躬身说了一番中规中矩的祷告。
  我瞧见那个递香的老者,却正是天下闻名的符王,青衣老道李道子。
  我心中震撼,而这时陶真人也祭奠过了先祖与上天,回身朗声说道:“我陶晋鸿今年已然六十有余,自觉德行不够,修为稀松,故而从未有过传人,今时神州震荡,百废待兴,正是弘扬我道门之时,勉力收尔等为徒……”
  我们堂下三人皆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道:“徒儿陈二蛋、符钧、杨坤鹏,拜过师父!”
  如此拜师结束,茅山掌教真人陶晋鸿,从此之后,便是我陈二蛋一生的师父。而后三代弟子一齐拜祭先祖完毕,诸位子弟皆朝着我拱手喊道:“拜见大师兄!”
  如此三声呼唤,震耳欲聋。
第十三章
世间再无陈二蛋
  祭拜完先祖,还需要拜见诸位师长。
  茅山道宗,源远流长,上演千年,时至如今,轮到我师父这一代执掌,但他的上一辈,还有几位宿老存留,如传功长老李道子、守山老者尘清真人、散人周俊利,这都是名列十大长老之列的,当然还有许多只修真、不修行的宿老,他们皆在山中搭一草庐,体悟天道,却也不会出来理会世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长老在把守茅山宗通往世间的真正大门,故而无缘参加此次盛典,只得作罢。
  此番开山收徒的有七位尊长,再加上周遭的一些长者,我们皆需一一拜过,因为我被认定为第三代弟子的大师兄,故而需要带领大家,逐一相见。
  此间礼仪颇有讲究,不过我到底还是在外历练多年,倒也不会怯场,执礼长老在我旁边耳语一番,也能够行云流水地做下来。待到拜见传功长老李道子的时候,我的身子几乎是快要折到了地上。
  因为我知道,就是这个不苟言笑的老人,改变了我的一生。
  直到今日我方才知晓,道门收徒这里面的讲究,而正是他,当日以千里传音之术,请得陶晋鸿——哦,不对,我师父,从此之后,我生命中除却了父母之外,对我最亲的人——前来,给我奠基,引上正途。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而李道子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站在这里的缘由,叫我怎么能够不感激涕零呢?
  拜过掌门以及十大长老,执礼长老雒洋又带着我们见过了其余的二代弟子,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杨知修。在此之前,我曾经在金陵有见过他,一个人,一双肉掌,便将横行金陵、凶名赫赫的集云社大档头朱建龙给直接生擒,我永远记得他在办完事情之后,脸色平淡地说道:“茅山宗,杨知修,知识青年的知,修正主义的修。”
  举重若轻,高手风范显露无疑,也正是那个时候,茅山宗的强大,方才最终深入了我的心中。
  此人是杨小懒的哥哥,也是虚清真人的关门弟子。
  在传说中,他是除了我师父之外,唯一备选的掌门人选——茅山人杰地灵,高手大拿层出如云,成为此间的掌教真人,那可得有天大的手段,方才能够执掌其中,能够被考虑成为掌门备选,便可以瞧得出他的资质和根骨。
  事实上,他也是十大长老之后,最受推崇的茅山二代弟子。
  今日茅山宗开山收徒,整个气氛庄重而严肃,然而即便如此,我依旧还是忘不了自己的初心,在仪式的空隙,我找到了小颜,此刻的她是英华真人杨影的弟子,而她旁边还有两个女孩,一个比我小一两岁,叫做程莉,还有一个女童,叫做张欣怡,小颜给我介绍了她们,然后欢乐地喊道:“陈大哥、哦,不,大师兄,天啊,想不到你真的过来了,你竟然被掌教真人收为徒弟了,而且还是我们的大师兄……”
  她脸上展露出了小女孩子特有的雀跃,眉啊眼儿弯成了一道线,让人感觉到那洋溢的青春从她小小的身子里面荡漾出来,心儿也跟着怒放了。
  她十分开心,旁边的师姐妹瞧见三代弟子中的翘楚人物过来打招呼,交结熟识,也显得很激动,在小颜帮着介绍完了之后,都十分热切地邀请我过几天去她们那儿玩,欣怡还奶声奶气地说道:“大师兄,你晚上会和我们一起回去么?我怕黑,晚上没人睡不着……”
  只有六岁的欣怡这话儿简直就说到我的心坎里面去了,倘若是条件允许,我还真的想跟着她们一同回去,要是能够跟小颜一张床就更好了,那个时候,我抱着她,给她讲故事……
  哎哟喂,如此想想,可就真的有些小激动呢。
  可惜这美好却让小颜给亲手打破了,她疼爱地拧了拧欣怡的脸,没好气地说道:“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能够睡一块儿的,我们和大师兄的师父不同,到时候肯定是各回各处啊,小笨蛋。”
  欣怡也蛮可爱的,一边去拨小颜的脸,一边噘着嘴说道:“不要,我是大姐姐,不是小笨蛋……”
  茅山收徒,仪式感还是蛮强的,通过繁复的仪式和戒律来给新入门的弟子增强凝聚力以及归宿感,这是一种常用的宗教方法,耗时也久,不过我整晚都处于一种飘飘然的状态,其一就是因为茅山掌教就是老鬼,而老鬼现在已经是我的师父了,这种强烈的归宿感让我整个人都显得无比亢奋,感觉找到了能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其二则是因为小颜,我和她竟然真的一同进了茅山,而且她先前还觉得我骗她,此刻却得乖乖地喊我大师兄。
  你说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如此持续了几个小时,一切皆定,执礼长老雒洋宣布大典结束,各峰长老带着自家徒弟离开,返回峰上好生教养。
  如此一结束,我还来不及找到小颜道别,便被一名道童给引导进了偏殿之中。
  这道童不大,也就是十一二岁,穿着中规中矩的道袍,我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也不敢相询。与我同行的自然有符钧和那个叫做杨坤鹏的马脸少年,一路穿殿过廊,来到一处偏殿,瞧见堂上坐着师父陶晋鸿,正笑盈盈地瞧着我们。
  这是我们第一次私下见师父,我和符钧有些愣住,而马脸少年极有眼色,上前跪倒,高呼:“拜见师父!”
  他一跪,我和符钧也要朝地上跪倒,这时师父长袖一挥,一股劲道涌起,使得我们都不能俯身而下。
  师父平静地看着我们,挥挥手,说道:“世间不缺磕头虫,而少能够真正独立审视这个世界的人,我们平日相处,重在情,而轻乎礼,没事跪两下的事情,这就不要再有了。”
  说完这规矩,他老人家开始对我训诫道:“二蛋,你入门最早,又在外间流落多年,历练通达,世事人情皆在心中,应当担起大师兄真正的责任,替我教育督促诸位师弟的修行进度和态度,可能做到?”
  我躬身点头,心思激动地说道:“能!”
  师父又对符钧说道:“符钧,你根骨并不精奇,但自小心志坚定,性格执著,能否一生坚持,走过荆棘,看见彼岸呢?”
  符钧也是躬身应诺道:“能!”
  师父又对那马脸少年说道:“坤鹏,你年纪最小,心思伶俐,日后能否尊师重道,礼让师兄,不偏不倚?”
  马脸少年也应诺:“能!”
  如此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将我们三人的关系给定了下来,随后师父又对我们劝勉几句,然后把我留下,而让道童带着其余两人离开。
  符钧和杨坤鹏走了之后,师父也不忌讳我在场,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走下座位来,招呼我道:“二蛋,走,我与你有一些事情要交谈,且随我走。”他伸手过来,拉住我的手掌。师父一头白胡子,然而手掌却宛若婴儿般细腻,我长期独自在外,对这亲切的行为,既温暖,又有些害羞,师父察觉出来,温言笑道:“小鬼头!”
  我问师父,说我们去哪儿?
  师父平静地说道:“去我家。你抓紧了,为师可是要带你飞了。”
  这话语还未落,他便一步跨前,带着我出了清池宫的殿门,移形换位,让人心惊,接下来,周边的景物倏然朝后退去,顺着山道而下,呼呼生风,我这才发现自己根本停不下来了。这当然不是飞,但是却跟陆地飞行也差不离许多,想必是通过奇门遁甲之术,缩地成寸,方才会有如此想过。时间仿佛在一瞬间过去,我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山谷,遍地花香,而山谷之间,则有一处漂亮的竹苑,灯火寥寥。
  来到了竹苑,师父方才停歇脚步,走到第一间客厅,我瞧见里面有一个鲁钝的年轻人和一位清秀的少妇,少妇怀中还抱着一个襁褓摇晃,里间有婴儿的声音传出来。
  师父领我进去,给我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和儿媳,而襁褓里面的,则是他的孙女,大名陶庭倩,小名叫做陶陶。
  我恭敬地喊师兄师嫂,师父的儿子嘿嘿憨笑,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好。
  两人给我的印象,感觉并非修道之人,许是资质驽钝的缘故,不过师父还是蛮喜欢自家儿子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吩咐他照顾好陶陶,然后带着我直走,一路来到书房,这才遗憾地说道:“世间并非人人都可以修行,与其拔苗助长,还不如让他们享受平淡人生。来,你坐,讲一讲这些年来,在你身上发生的事情。”
  竹苑烛光,两人相对,四下静谧,唯有远处有婴孩的哭声隐约,我把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毫无保留地一一讲出来,师父时而点头,时而叹息,情绪与我一同跌宕起伏。
  待我讲完,过了好久,他才长叹一口气,对我说道:“我当初能够预料你必定会受苦,却不料竟然会这么多。你已十八,当务之急,得给你改命更弦。而改命一术,得先改名,瞒过天神阴灵,你自己可有想法?”
  我摇头,说全凭师父赐教。
  师父沉吟好一会儿,方才说道:“清时蒲松龄曾有著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乃励志的话,也可以成为你的人生坐标,不如叫做陈志成吧?哦,不对,此名不合父母……你母亲的姓氏是?”
  “家母姓程。”
  “如此甚好,那你便改名唤作陈志程吧;从此之后,世间再无陈二蛋,而只有你这茅山大师兄,陈志程!”
第十四章
十八劫,了几桩
  陈志程!
  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莫名其妙地忍不住地跳动了一下,好像熟悉得我本来就叫做这个名字一般。
  我父亲姓陈,母亲姓程。
  好名字!
  我当下也是直接跪倒在地,朝着师父又真心实意地磕了一个头,激动地喊道:“多谢师父赐名。”
  师父脸上流露出了一丝不满,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我已经讲过了,不要当磕头虫,这世间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不多,我不希望自己的徒弟以后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你要多花一些时间来思考,什么才是道,什么才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真谛。”
  我这老鬼师父性子简单,不喜欢就不喜欢,我也陆续地找回了当初与他相处的感觉来,嘿嘿笑道:“这一跪,主要是为了这个好名字,以后出去,再也不会说不出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6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