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224

  ※※※
  是夜,成氏部落族长成智午的住处,阳氏、介氏、薛氏、郭氏陆续赶来。
  “哈哈哈,来来来,阳兄、介兄,你们可来晚了,快快进来,咱们平时各自待在自己部落难得一聚,今儿为观铸鼎得以相会,哈哈,今夜要畅饮一番。请进请进……”
  成智午迎出门外,与阳氏、介氏亲热拥抱,把臂进入房中,房中空旷,好大一个厅堂,但是席上空空,并无一人。一进了厅堂,成碧午脸上笑容便消失了,他向两人使个眼色,当先向内室走去。
  阳氏与介氏互相看了一眼,略一犹豫便随之而去,介氏眉心紧蹙,不住叹气摇头。
  进了内室,是一间小一些的厅堂,里边已坐了两人,案上有酒有肉,香味扑鼻,那两人满腹心事,却不曾动过筷子。
  一见三人进来,那两人连忙起身相迎,阳氏和介氏族长忙也还迎,寒喧道:“薛兄,郭兄,请坐请坐,兄弟来迟了一些。”
  五人分宾主落坐,成智午目光徐徐一扫,按膝说道:“诸位,今儿请各位兄弟过来,相信大家早已知道我的意思,我就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咱们各族今后的前程,不知诸位兄弟有何意见?”
  成智午五十多岁,身材十分结实,方方正正一张脸膛,肤色有些黎黑,做为东夷第三大族的族长,手下数万族人,他的一举一动自有一方首脑的威严气质。
  介氏看看别人,垂头丧气地道:“还能有什么意见?嬴蝉儿如今兵强马壮,立国在即,而我们呢?被古君海那一班贼寇杀得元气大伤,还有能力与她作对么?”
  “哼!”成智冷笑一声:“那么介兄就甘心让一个女人骑到头上不成?堂堂男儿,该把女人骑在胯下永不翻身才是!”
  介氏摊摊手道:“原本我们和她还有一拼的实力,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成智午哈哈一笑,反问道:“如今又如何?各位,你我都是各族族长,自在一方,何等逍遥祝自在。一旦东夷立国,嬴蝉儿称王,将置你我于何处?不错,我们都能被封为公卿大臣,可是还不是要向别人拱手称臣?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道理,不需要我多言吧?
  再者说,几百年后会如何呢?王室代代传承,嬴氏一族始终有人称王,我们几大氏族却未必能一直稳居世卿之位啊。而我们现在这样,却能保证我们的子子孙孙始终是一族之长。这个道理你们想不到吗?远的不说,就说近在咫尺的鲁国,那个……那个孔丘孔仲尼,他还是宋襄公十世孙呢,祖上不但是一国之君,而且是天下霸主,传到他这一代,却奔走天下如丧家之犬,刚刚当了几天大司寇,又被贬去挖渠修河,我们五大氏族世世代代都是东夷各族中的大姓,可一旦并族立国,十世之后,恐怕你我子孙早已败落不堪了。”
  郭氏族长锁紧眉头道:“我们都已同意合并东夷各族,建立东夷国,如今还有回天之力吗?今日你也看到了,镇国之鼎也顺利铸成,此天意使然,我们还能怎么办?”
  “哈哈!”成智午大笑两声,哂然道:“铸鼎成功,未必便表示她嬴蝉儿能成为东夷女王。你们也该知道,东夷大大小小六十余族,不愿合并建国的可不在少数,只是他们部落较小,不敢出面反对罢了,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响应者又岂在少数?”
  薛氏族长叹道:“成兄,就凭你我现在的力量,就算有人响应,也无法同那女人一斗了。”
  成智午冷笑:“那可未必,我东夷内部,尚有近半部落对建国一事不情不愿。而外部呢?嬴蝉儿那女人,当初是我们小看了她,本以为立一个傀儡,号召东夷各族共抗齐国,却养虎为患。不过,这女人心机手段虽然了得,毕竟是个女人,太缺少远见了。她要立国,于是讨好吴国,以归吴国附庸为条件得到了吴国的支持。
  可她现在复国刚刚有些眉目,尾巴便翘上了半山腰,又企图攀附秦国。她遣使去秦国的事,是同我们商量过的,你们当然都知道详情,因秦伯与她俱为嬴姓,她遣使赴秦,要与秦伯认亲,结为兄妹。倚秦自重,目的么,当然是希望做了女王之后,渐渐摆脱吴国控制,做东夷真正的主人。
  相信秦伯对认下这个便宜妹妹必欣然应允,可秦远在西陲,虽说秦国与吴国有盟,吴国看在秦国面上,不会过份难为嬴蝉儿,但也决不会让这块到口的肥肉再丢掉,嬴蝉儿根基未稳,便异想天开,想着摆脱吴国控制,真是得不偿失啊。不过……我对这个女人倒是有些钦佩了,她一个女人尚有如此野心,难道我们这些大男人还不如她?
  这个女人利令智昏,仓促做出这种举动,必然使吴国不满,今日你们也看到了,吴国梁虎子还不知道她遣使赴秦的事,便已因她不恭而大为不悦,可见她这个女王在吴人眼中的地位到底如何了,吴人会让她脱离自己掌控吗?一旦吴国知道她与秦国攀亲,焉能不知她的真正意图,那时吴国与她的联盟便要有了裂隙。”
  介氏摇头道:“成兄,那是将来的事了,至少眼下,梁虎子还会全力支持她,以求能让东夷归附吴国。我们还是没有机会。”
  “谁说……没有机会?”
  薛氏族长急道:“成兄,你所说的机会,到底是什么?”
  成智午嘿嘿一笑,神色一正,肃然道:“诸位,我说的这机会,包括有多方面。在内么……,自然是我东夷部族,还有近半部族不愿建国,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群起反对。这外么……,这外部的原因,更是足以抵消嬴蝉儿、梁虎子联军的威胁。”
  介氏族长神色一紧,身形不由趋前,急问道:“成兄,到底是何原因?”其他几人也屏气凝神,注意听着成智午说话。
  成智午卖足了关子,神秘地一笑,说道:“首先,吴国占了宋国彭城,因而与宋国结怨,不日两国就要发生战争。战事一起,吴国有多少兵既去应付宋国,又来应付我东夷?”
  介氏道:“可是宋国如今正与卫国联合对抗晋国,又能抽得出多少兵力与吴国一战?梁虎子就算抽调军队去打宋国,相信战事也不会太久,他可以回来,我们能去哪儿?”
  “哼哼,只怕他去得回不得了。”
  “此话怎讲?”
  成智午阴阴一笑,端起杯来,慢慢啜了一口酒,闭着眼睛回味半晌,睁开眼睛赞道:“这酒甘冽上口,回味无穷,真是名不虚传,诸位,何不静下心来,好好品尝一下呢,这可是……越国王室御用的白茅啊!”
  
  第278章
观天下……
  
  薛氏苦笑道:“成兄,如此时刻,我们哪里还有心思喝酒……”
  介氏目光一闪,忽地动容道:“越国王室专供的白茅?你……你怎有这样的酒,难道……难道……”
  他这一说,众人都是各族族长,远比普通的东夷汉子精于心机,立时有所领悟,不由齐齐变色,耸然看向成智午。
  成智午笑而不答,却道:“诸位,我这儿有个好消息,是关于钟离谷古君海的,你们想不想听?”
  提起古君海,几人不由咬牙切齿。要不是古君海,他们何以这般狼狈,古君海几次攻击,双手染满了他们族人的鲜血,他们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难消心头之恨。一听这人名字,几人眼睛都红了。
  阳氏咬牙切齿地道:“古君海?提起那凶魔,能有甚么好消息!若说好消息,除非那古君海已暴毙身亡,受了天谴!”
  成智午微微一笑,说道:“呵呵,差不多。古君海现在还没有暴毙身亡,不过……他的大限却也快到了。”
  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几人迫不及待地问道:“成兄,你到底有什么消息,快快讲来给我们听听。”
  成智午含笑道:“大盗古君海自从在钟离谷扎下营寨之后,独断专行,耀武扬威,较之当初的展跖更加跋扈。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和仲梁怀,展跖在时对他们也礼敬有加,而古君海原本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人物,现在却爬到了他们头上,驱使他们为自己卖命,二人已生反心,正在秘谋杀死古君海。”
  阳氏急急地道:“怎么可能?如此机密,一个不慎泄露出去,立时便是杀身之祸。他们怎么可能大意到让你知道?”
  成智午道:“不是我打听到的消息,而是他们主动透露给我知道的。”
  “主动透露给你?”
  “不错!”成智午庄容道:“古君海的势力在公山不狃和仲梁怀之上。若杀古君海,两人实力必然大减。他们本是三桓家奴,一旦力弱,天下之大,难有容身之地,唯有得到我东夷部落的认可,他们方能在这里得到一席之地容身。
  古君海的人掳去我们不少族人,从这些人口中,公山不狃知道我们不赞成东夷立国。须知东夷一旦立国则归附吴国,而吴国大王庆忌与鲁国是盟国,他的两位王妃更是鲁国三桓宗室之女,彼此关系之密切可想而知,因此一旦嬴蝉儿立国称王,便连东夷也没了他们存身之地,于是他们找上了我……”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顿,郑重说道:“只要我们答应将来划一块地方给他们割地自立,他们便将那双手染满我东夷人鲜血的大盗首级双手奉上,同时帮助我们破坏嬴蝉儿立国之事。你们看怎么样?”
  几位部族族长对古君海皆恨之入骨,说起来,公山不狃也是古君海的帮凶,可是冤有头、债有主,不管怎么样,主使者是古君海,没有不恨持刀人,却恨他手中刀的道理。再者说,这伙悍盗十分了得,在鲁国大军的讨伐下犹能东奔西走,他们可没有力量歼灭这伙为祸东夷的大盗。如果能借公山不狃和仲梁怀之手除去这个心腹大患,便饶过了他们,划一块土地给他们也无妨。反正东夷土地辽阔,各部族靠山的吃山,靠水的吃水,大片土地都荒芜无用。不过……
  几位族长沉吟良久,郭氏族长方徐徐说出了大家心中的担心:“成兄,与公山不狃和仲梁怀尽释前嫌,划一块无主之地给他们倒也无妨,只要能杀得了古君海那大盗还是值得的。可是,到那时就算加上公山不狃和仲梁怀的人马,我们能对得了嬴、风两大氏族,还是对付不了吴国人马呀。”
  成智午嘿嘿一笑,得意地道:“这就要说到另一路援兵了,不过众位族长我成智午虽然信得过,但是此事干系太大,还要各位共同立下不得泄露的血誓,我才能够告诉你们。”
  众人无奈,只得举起手来,向天地鬼神发下东夷族中最毒的誓言。那时天下人莫不崇信鬼神,少有敢于破坏誓言的,夷人部落尤其如此,见众人郑重发下誓言,成智午放下心来,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我告诉你们吧,宋国的确不能久战,但吴国近来种种举动已令邻国猜忌不安,楚越两国有心攻打吴国,一举消除心腹大患。
  如果吴国发兵伐宋,后方必然空虚,楚越两国便会趁机出兵攻打姑苏。试想,楚越两国联手,趁吴国内部空虚出兵征讨,吴国必受重创,到那时吴王庆忌最好的结局也是元气大伤,只能缩回吴国,哪里还有余力为东夷撑腰?嘿嘿,现在你们有信心对付那个女人了么?”
  ※※※
  东夷大地上,几位身背箭壶长弓的矫健武士从野草丛生、片片荒芜的原野间策马驰过,呼啸而去……
  他们行色匆匆,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
  数日之后,悠悠大江之上,一叶偏舟飘摇而来,此时正是细雨缠绵的时候,立在船头,身披蓑衣的那个中年汉子,正是那几名武士中的一人。
  船过大江,便到了江南邗邑,他被迅速接近吴王庆忌所在的军营。
  庆忌听罢来自东夷的最新消息,不禁仰天大笑:“万事俱备矣!蔡大夫,你速赴彭城,向赤忠将军传达寡人旨意,与宋国好好的演上一出大戏。”
  “臣遵旨!”早已做好起行准备,一直在等候着这一天的吴国行人蔡义精神一振,立即拱手答应。
  “午冬至,你马上赶去钟离谷,命他们依计行事。”
  “诺!”
  午冬至重重一抱拳,也转身退了下去。他原是展跖手下,当初在鲁国漆城被庆忌招降,在卫国时便已已做了两司马。后来因为人机灵,熟悉鲁国风土人情,且深谙蛇行鼠窃之术,便被调进了耳目司,公开身份是行走于鲁吴之间的一个商人。如今他已和昔日群盗重新拉上了关系,是可以自由进出钟离谷,帮他们销卖脏物,购买药品、美酒等不易劫掳之物的贼商。
  庆忌又自袖中摸出一道虎符,唤来耳目司的一个信使,那人身材瘦削,相貌平凡,看起来毫不起眼。见了庆忌也只长长一揖,一言不发。
  庆忌吩咐道:“你通过耳目司的渠道务必安全赶去於余丘,俟嬴蝉儿称王三日之后,向梁虎子将军呈上虎符,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耳目司的小吏双手接过虎符,又是深深一揖,悄悄退了出去。
  “郁大夫……”
  “臣在!”
  庆忌踱到他身边,笑道:“寡人特意把你从姑苏召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做。”
  郁平然欠身道:“大王请吩咐。”
  “寡人要你持节赴鲁,向鲁国要求一件事情。”
  庆忌说道:“鲁君姬宋,与寡人一向有嫌隙。此人对我的事,必然多方阻挠。不过自孔丘被贬,姬宋势力大挫,已经难以同三桓抗衡。你可以从三桓处着手,务必达成这件大事。”
  “是,不知大王要臣办什么事?”
  庆忌眼中泛起一丝笑意,说道:“借船!”
  郁平然离开后,一旁英淘忍不住说道:“大王,我吴国南武城已经被打造成水师大营,战舰如云,单以水师而言,我吴国规模堪称天下第一,战舰质量更远优于鲁国,何必要向鲁国借船呢?”
  他率兵赴陈国伏击偃将师的楚军大胜而归,率兵回国途中便被庆忌派人把他叫了来,随在庆忌身边。如今已经有三日了。
  庆忌冷冷一笑,深沉地道道:“勾践心思缜密,既阴且柔,寡人不相信这样的一个人想要对付我吴国时,在吴国不会暗布耳目。当初寡人与公子光一战,这勾践率兵赶来趁火打劫,能昼伏夜行,避过我无数耳目,又能屡屡抢在我们前头,与公子光相会秘议,哼!他在我吴国不但耳目遍布,而且必然早在多年前就已安插、培植,因此这一战,南武城的船一条也用不得,否则必然打草惊蛇!”
  英淘瞿然警觉,钦佩地道:“大王英明,若非大王说出来,臣还……不曾想到。”
  庆忌哈哈一笑道:“这个么,寡人可不敢抢功。提醒寡人的,是自越国赶来投靠寡人的一个破落公族子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2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