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途志(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376

  天道不公,不如由我俱灭。
  “我欲成魔,谁人可挡??!”秦沉浮忽然舍弃嗓子仰天长啸,霎时间,狂风骤起,天昏地暗。
  以秦浮沉的巫术修为,自然无法挣脱身上枷锁勾刀,但是他精通巫道,所以明白,巫的另一面便是魔,所以当年少彭巫官四千便有遗嘱,吩咐自己后人即便天资过人也切勿一心求巫道之“顶峰”,因为过了这“顶峰”境界后,便是魔境。
  而一旦入魔虽然可以获得无上的力量,但却要舍弃人身,放弃光明。
  可讽刺的是,如今这些事物已是他最讨厌的东西,于是,于是他终于放弃了曾经有的一切,以意念催动巫法,在心中的巫术无法控制之后终于突破了“顶峰”,之后秦沉浮只感觉到眼前一片黑暗。
  他被这黑暗包围,只感觉到浑身如同坠入深海,而深海之中浮现出了一张巨大无比的脸。
  那是他的脸,那张惨白的巨脸忽然张开了大嘴,将他吞噬其中。
  之后,秦沉浮只感觉到浑身一震畅快,以前那些压抑的情感此时如同火山爆发一样随着力量喷涌而出!
  而得到了这股力量的同时,他终于被其自身的巫术反噬,最后已肉身成魔。
  狂风大作之后,秦沉浮的身子被一团黑气包裹着飘在了半空,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望着惊慌失措的人们,他只感觉到满心的仇恨极度高涨。
  而远处的国王虽然没有明白发生了何事,但在见到这秦沉浮挣脱了枷锁和牢笼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跑。
  那是本能,在人面对一个怪物时的本能。
  但当时想要跑,却也晚了。
  就在那一天,整个郑台郡遭受了一个旷古烁今的诅咒,那个诅咒是这么的完美,以至于从前的巫者无法做到,之后的巫者同样无法做到。
  就在那一天,郑台郡灭国,而郑台郡的国王他浑身腐烂却没有死掉,虽然不能动,但是却还有神智,就这样好像个活死人一般的被晾在了那里,这个诅咒之所以完美,就在于它能咒灵魂,郑台郡国王的右额被封,灵魂无法出鞘,只能每日承受痛苦。
  “你,你不能杀我,你祖上有训,但凡他的后人要一生忠于郑台郡国王!放过我,求求你放过我!”
  这是郑台郡国王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而面对这句话,秦沉浮却冷冷的笑道:“没有错,可我现在已经不在是人,你对自己女儿和我下手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放过我们?”
  就在那一天,郑台郡的鲜花全都凋零,郑台郡金乌公主的皇陵被挖,秦沉浮扛走了金棺,头顶乌云密布,随后下起了雨。
  就在那一天,这个天下第一秦沉浮丢失了自己,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雨又开始连绵不断,不知是否因为金乌公主的死,或者是秦沉浮的眼泪。
  取而代之的,确是一个巫法高强的妖魔,再后来,秦沉浮于河边诛杀了正道高手,他们的血液染红了河流。
  而这城外小河的另一边,一座孤坟坟头土尚新,木制的碑牌之上,秦沉浮及爱妻爱子之衣冠冢这几个字淋着雨水,河的那一边,秦沉浮面对着身旁的残肢尸体笑了笑,他虽是在笑,但是雨中的他,身形看上去确是如此的孤寂。
  甚至还有些可怜。
  不过那妖邪的笑容未变,只见他晃动了一下身子,之后便踏着脚下混合着鲜血的泥水前行,雨幕之中他的身影渐行渐远。
  而他身后的方向,那座孤坟之前放着两朵花,一朵花瓣九色,另一朵确是寻常红色野花,两朵花儿再此并无高低,在雨中相偎,雨水打落在花瓣上面,花香渐行渐远。
  秦沉浮就这样走了,满身魔气的他出了郑台郡的国界之后,雨也停了,只见那连康阳早已备好了马匹在等着他。三个多月后,一封神秘的书信接到了他的手上,紧接着,他二人重新出发,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却是蜀中仙门山,烈阳之下,两匹快马飞奔。
  路人却不知,这两人即将会给天下带来多大的浩劫。
第一百四十六章
盼长生
为魔下篇
  秦沉浮肉身成魔,至此万劫不复,而他体内的魔,正是由心而生,而在上一个时代的那个时候,其实受心魔所困的确并非只他一人。
  还有一人,却在仙门山之上。
  道长行云,年轻时本是个蜀中砍柴的樵夫,名为曹念云,此人本是官宦之后,其父因在官场上错得罪了王侯,随后召到了杀身之祸,树倒猢狲散,他娘亲因为怕仇家借此机会报复,所以便抱着还在襁褓之中的曹念云逃到了蜀中避世。
  在别人的眼中,这对母子同一般逃荒之人没什么区别,甚至他们要比当地的人过的更加清苦,因为那曹念云的母亲享受惯了财富,所以一时间难抵这苦难的日子,外加上因为心结所以积劳成疾,好在哪曹念云历世早,八九岁的时候就能帮母亲分担沉重的家务。
  日子虽然过得苦,可曹念远十分孝顺,不管砍柴换来的食物有多少,都先要孝敬母亲,而说的是他二十多岁时的一个冬天,山下的空气阴冷潮湿,他的母亲忽然染了风寒,一连数日下不了床,眼见着自己的母亲身子越来越差,那曹念云心中万分焦急,可苦于没有银钱请大夫医治,所以只能在床边眼睁睁的望着自己的母亲却没有办法。
  而他的母亲瞧他这副模样,便费力的伸出手抚摸他的头发,然后慈爱的对他说自己没事,只是想吃些肉。
  曹念云望着眼眶塌陷的母亲,心中这才想起原来这些日子自己一直没有进山,家中喝的都是糙米稀粥,母亲怕是饿的实在不行了才会有此要求。
  而这可能是她最后的要求,曹念云又怎能不去照做?
  所以他擦了擦眼泪,然后拎着套索和柴刀进了山,只想运气好能够套到些野味,也好让病重的母亲能够吃上一口肉,可是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天不开恩,由于当时的天气很差,那些野兽们又贼的惊人,大半天的光景过去,他依旧两手空空一无收获。
  而曹念云急得直哭,他当时不断的指责自己的没出息,要知道母费力亲养他成人,可他现在居然连一顿肉都无法让母亲吃上,在思前想后之下,他终于决定了要再往山谷深处去碰碰运气。
  他家屋后的那座山山势险恶,且常年云雾缭绕,相传深山幽谷之中多有猛虎出没,所以山下的樵夫进山砍柴顶多只敢走到山谷边缘,再往里却不敢前进,而话说当日曹念云因为顾及自己老娘的心愿,所以咬着牙也进了那谷。
  那山谷由于常年没有人来,所以生长着齐腰的杂草和荆棘,脚下的路十分难走,而曹念云装着胆子已柴刀开路向前摸索,过了一阵之后,他忽然瞧见那前方的草丛之中冒出了一个人,由于杂草太高,所以只能瞧见那人的头,那人背对着他似乎正在方便,而曹念云见此地有人心中登时安慰,他料想这可能是个猎户,于是便对着那人打招呼道:“老哥,前方可有野味?”
  那人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过来吧。”
  曹念云心中大喜,于是连忙摸索着朝那人走去,可他刚走到近前,忽然瞧见那颗头颅猛地一缩,随后一条斑斓猛虎居然自打那草丛中朝他扑了过来!那猛虎如同黄牛般大小,瘦骨伶仃两眼血红,最恐怖的是它的尾巴居然穿着一个人头!
  原来,这山中猛虎活了多年,正属于即将变成妖魔之前的阶段,这老虎心窍初开,变得更加狡猾,而那颗人头便是这畜生多年前吃掉的一个人,当时猛虎吃掉了他的身子之后把头留了下来,之后日夜已自己的口水舔舐以保人头不腐,平时更将那人头穿在尾巴上作为诱饵引诱其他的猛兽和人接近。
  方才它所说的话,就如同鹦鹉学舌一般。
  而曹念云哪里见过这等妖物?在见到猛虎扑来之后,曹念云吓得魂飞魄散,他转身想要跑,可他两只脚又怎能跑过那四只脚的老虎?所以他当时刚一转身便被那猛虎扑倒在地,一阵腥风传来,那猛虎张开了嘴巴,口涎滴在了他的脖颈之上,吓得曹念云忍不住放声惨叫。
  而偏也是他福大命大命不该绝,就在那猛虎即将要咬下他的额头之时,却见天上忽然落下了一位老道士,那老道士见这猛虎伤人,便手起刀落,一剑将那猛虎斩成了两半。
  而曹念云劫后逢生,蜷缩在那里望着眼前的这道士说不出话来,那道士见他吓得不轻便问他从何而来,为何要到这么危险的地方?
  曹念云好容易平复了一下心情,见眼前道长手持长剑道骨仙风,简直就和传说中的山中剑仙一模一样,于是便将自己为何到此的前因后果说给了他听,那道士听完他的话后,似乎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于是便同他聊了起来。
  而这个道士便是那古阳道长,他这次下山,正是为收徒而来,要知道斗米观虽不入世,但却也需要有人传承,古阳道长当时见这曹念云心地善良又有孝心,观他眉目便也知此子造化,所以便动了想收他为徒的心。
  而在听完那古阳道长的话后曹念云却迟疑了,他不是不心动,只是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所以便将此事回绝,而见他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之后,那古阳道长反而更加的欣赏这个有情有义的年轻人,于是他便随手猎了一些野味赠送与他,并同他一齐回家。
  曹念云回到了家后,满心欢喜的煮了一锅肉给自己的母亲吃,可是万没想到,吃了肉后的母亲居然无福消受,本已油尽灯枯的她没过一会儿便死去了。
  曹念云守着自己母亲的尸体痛哭流涕,那是他头一次接触到死亡带来的别离,原来这种滋味是如此的痛苦。
  死去的亲人尸骨渐渐寒冷,而活着的人则要继续走下去。
  于是,之后曹念云便正式的拜那古阳道长为师成了第十三代的大弟子,道号行云,并随他来到了仙门山的斗米观开始了正式的修行。
  正如同那古阳道长所料,行云的天资果真聪慧,而且修行也十分刻苦,那古阳道长看在眼里,只觉得自己当真没有选错人,这孩子日后定成大器。
  而行云为何如此刻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吧。
  记得在上山的时候他曾经问过自己的师父,他们为何修道。
  而当时行云道长望着自己的徒弟笑着说:“道即是真,真既是永存,只要我辈潜心修炼,日后除了造福天下苦难百姓之外,更可飞升成仙得长生永存。”
  原来修道能够长生,那当真是太好了。
  行云望着远处的天边,心中无限憧憬,他确实渴望长生,因为他明白死亡带来的痛苦是多么的难熬,每一次午夜梦回,他总是能梦见自己母亲临死前的模样,母亲这一生实在太苦,什么福都没有享到就这样去了,他多希望能够再一次的握着母亲的手多尽些孝道啊。
  可是,等他醒了之后却发现母亲当真已经走了,他在这世上再也没有了娘。
  人生为何如此短暂?而人死了,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种滋味,饥饿还要恐怖一万倍。
  我不想死,不想再受那痛苦的折磨。
  黑暗中的行云只能默默的流着眼泪,然后在自己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念道。
  他母亲的死对他的影响甚大,当时的行云初入道门,心中所念自然会深深的影响后来的修为,而这颗种子,便是那时埋下的。
  而后来,那古阳道长又陆续收了七名弟子,并分别以他们各自的脾气赐号,正是“风云雾幻,颠笑痴狂”这八个字。
  他们八人日常一齐修行生活,虽不是亲兄弟但感情却胜过亲兄弟,而行云身为他们的兄长,无论是在生活还是修行上都以身作则,深得众人的钦佩。
  当时行云虽然已经中年,可心中对于“道”的狂热依旧,他每天都苦心修炼,只盼能够早日脱离肉体凡胎,摆脱这生死的束缚。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还觉得这事并没有多难,但越深入此道心中却越是恐慌,是啊,自古以来修道者成千上万,其中又有几人能够飞升成仙呢?
  咱们前文书曾经讲过,尽观整个斗米观的历史,除了开山祖师幽幽道长能够飞升而去之外,再无其他任何一人可以修成正果,而斗米道术虽然可以延年益寿,但终归还是难逃一死。
  行云不想死,而他只有拼命修行一条路,他只有这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追随了他半生光景,直到后来古阳道长病危之时。
  厄运来了。
  当时的行云已经是新一代的斗米掌门,可他却并不快乐,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他想要的是长生,是成仙,又怎会因为成为一个连二十人都不到的门派掌门而快乐呢?
  终于,在古阳道长阳寿将近之时他绝望了,因为单从道行而论,这年以百岁之多的古阳道长远比任何人都高,但即便是这样一位道法高深的人都未能成仙,要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苦修多年又能如何?
  在那段日子里,行云的心中一直受这个念头所困,直到一夜他终于忍受不了,所以才来到了那古阳道长的卧室之中希望能够得到师父的开导。
  而当时的古阳道长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他在得知这行云的困惑之后,便对着他笑着说道:“痴儿,我辈深修一世,又怎能妄自执着?殊不知命里有时终须有,有些事情强求不得的,所以,还是放下吧。”
  “你叫我如何能够放下!?”在听到了这番话后,那连日被梦魇心结困扰的行云终于忍不住吼了起来,只见他含着眼泪对着那古阳道长激动的吼道:“你骗我,你在我刚上山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只要我们肯努力,还是能够成仙的,可是,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要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3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