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9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7/916

  接着他再举起手掌:“天竺战事有天竺赋税托底,可以暂时不计,西域军费是五千万……”
  收起两指再道:“如果苏伊士运河工程上马,不计工程费用,只是控制埃及和红海两岸,每年至少又是三千万。”
  李肆叹气道:“加上陆军的六千万,军费常支是一亿,战时特支一亿两千万,占国入二分之一,这怎么不是穷兵黩武?”
  李克载默然,不谈两院和政事堂的权争,就说这场寰宇大战,即便他个人热心军事,也觉得英华铺开的摊子太大了。为百年后所用石油去占波斯湾这事,只是最超前于时势的一步,像在欧洲、东洲、西洲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李克载看来,都有些好大喜功之嫌。
  即便是有明显大利的苏伊士运河工程,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民间有些人甚至拿杨广开凿大运河灭隋的例子,在报上讽谏此策。
  但身为太子,身为父亲的崇拜者,他必须维护父亲的权威,李克载道:“这些只是庸人算计,英华置身寰宇大局,趁此大战定下百年大势,所得大利,岂是每年区区几千万能比拟的!”
  李肆为儿子的孝心欣慰一笑,再板脸道:“常人看一步,圣贤看十步,疯子看百步……看得太远,就是疯子。”
  接着李肆摆手,暂时不深入这个话题,而是又如“庸人”一般算计起来,“军费里有近亿是临时筹措的,不计入常费格局。再除开官僚爵金和治政之费两亿,剩下的盘子就只有一亿上下。”
  “国家要大建学校,为工商官府输送士子,还要大兴救济,安抚时势急进下受害的民人,这些事以东院为主发声。大建铁道直道,海河港口,便利商货来往,补贴新兴产业,鼓励匠学专利,扶持百业兴旺,既是生利,又是吸纳人力,这些事以西院为主发声。”
  “安抚救济藏蒙,融乌斯藏、天山南北、漠北漠南为国家一体,推动辽东以及海外殖民,这是政事堂的当务之急。而笼络周边各国,维持中洲共荣之策,要翻搅寰宇之势,又是通事院之责。”
  “这些开支的总盘子,就只有一亿。我虽已交出财权,可国费支出格局已成,宰相所握的财权实际就只有这块盘子。国家已大,战争之利已不如以往那样来得快,来得直接。而寰宇变局的红利,也因两院和政事堂还未握足权柄,没有通盘认识……”
  李肆絮絮叨叨一通,末了总结道:“因此,袁应泰以此事入手,叩问财税之权的边界,希望扩大财权,这是尽责之为。不如此,他绝不是称职的宰相。”
  李克载脑子有点晕,很不情愿地道:“那么父皇的意思是,就容宰相过问军费?如此步步行下去,宰相又涉军权了啊?今日宰相能查看某项军费开支,明日就能查看所有军费细则,然后与两院联手,议削军费!军费之权不在手,军权又怎能握住!?”
  李肆皱眉:“刚才我都说了,宰相和两院不涉军权,不过问军费,自然看不清这些军费起了什么作用。让他们不成天只喊着削减军费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看清楚。”
  他再缓了语气:“这是这么一来,他们也能对军费花得值不值指手画脚了。像我要建第二支铁甲蒸汽舰队这事,他们肯定就会反对……”
  李克载依稀有了领悟:“父皇是说,这又是一场相争,如同四十年才还政于相,才立起政党竞相之制一样?”
  李肆点头:“不争又哪知权柄真义在于一个责字呢?地球赤热之地,民人躺在树下,仰头就能吃到树上掉下来的果子,他们能觉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
  李克载脑子晕得更厉害了,学生们更是一个劲地眨眼,个个都是猴子跳水:噗通。
  “父皇要怎么争?”
  李克载索性不想了,直接请教方略。
  李肆摇头:“不是我争,是你争……”
  看着愕然的李克载,李肆点头:“这争不只为胜负,更是为立下百年相争的规制,就像是今世党争一般。我已经不适合再站在台前了,我与大家争,这争就是虚的。所以需要你去争。只要你抱定以大义为根,以国法规制为器之心,你尽可放手,循着本心去跟他们争。”
  李肆加重语气:“等我退位时,这场大战应该还没打完,我相信你会护住你该得之权,领着英华打赢这一战,揽得最大之利。就为这一点,我也希望你能争赢他们。”
  说到这,李克载再也承受不住,跪拜道:“退位之事,还请父皇三思!”
  李肆扶起儿子,再环视两眼雾茫茫的第三代们,忽然觉得,有些话,可以提前在这里说说。
第十九卷
沧桑洗尘世,潮间留真言
第1018章
父子论人人皆一
  “有人说,这些年来,我英华立两院,立宰相,立政党,这都是旧日三贤党的阴谋。现在我要退位,也是三贤党所谋,他们要的是虚君乃至无君。其实这哪是阴谋呢?这是阳谋,又哪里有三贤党呢,我就是三贤党。”
  李肆一语道出,李克载和皇三代们一惊,尽皆屏声静气,等着下文。
  “我经常说,华夏终有一日,不再需要君王。此事非我虚言,也非旧儒旧墨以及今世大同党那些人所说的大同之世那么缥缈,百年应该太早,三百年太迟。”
  “这并不是说我英华必定逃不过倾覆的一日,皇英大宪被弃绝,天人大义要破灭。恰恰相反,当天人大义深入人心,人人可倚其为君王时,我们李家所坐的龙椅就是多余的了。到时是后人顺应时势,将君王之位让给上天,让给人心呢,还是将这君王之位变为国家的门面妆点,皇帝类同翁仲,这就是后人自为之事。”
  看了看有些忧虑的李克载,以及有些惶然的第三代,李肆再道:“你们要牢牢记住,此时已是今人世,今人世的皇帝,终将迎来这一日。没有如此自觉,而是将自己当作旧世的君父,那就是与上天相抗,是挡浩荡时势之潮。那时非但是华夏之祸始,也是我李家之祸始。”
  “你们肯定要问,那是不是自视为翁仲,不干涉国政,如此就是顺应时势,是国家之福,也是李家之福呢?”
  “当然不是,克载,就如我让你放手去争一样。只有当人人成士,或者说是人人自以为士,自以为天人大义在心时,才是皇帝谢幕的时候。皇帝一日有权,就一日有责,这些责任是不能逃避的。所以我说虚君乃至无君之日,百年太早。”
  李肆说到这,李克载注意到了父亲话里有玄机,“父皇,人人自以为士,这岂不是说国人躁狂之时?既是躁狂,又怎能退让?”
  李肆欣慰地笑了,论君只是铺垫,今天他要跟李克载和皇三代们谈的是人世真相。
  “人人成士,不过是虚妄,就如大同均平一般,永不可及……”
  果然,这转折很大,李克载是若有所思,皇三代们年纪太小,就觉得皇爷爷的话上天入地,一会烈阳一会寒冬,着实把握不住,都有些发晕。李肆倒不指望他们有所领悟,而是如华夏传统教育那般,先灌进去,随着年岁增长,再一点点理解。
  “我们就从……何谓今人世说起。”
  李肆再一转,李克载也有些发晕,一股熟悉的感觉弥漫在心。小时他经常听父亲跟段宏时辩论,两人也如这般,好好说着这事,忽然一下就飞了,等你跟着飞上去,呼的一下,话题又入海了。只有坚持下去,跟到最后,听两人绕了一大圈,忽然回到原来的话题,此时才彻悟,原本的话题已经解透了。
  因此当李肆问他:“今人世与天人大义,孰为因果?”李克载咬咬舌尖,鼓足心力追了上去。
  “今人世根底是银钱衡人度世,天人大义,也即是天人三伦,是护持今人世的人心之根。银钱衡人度势之潮在前,大义在后。二者相交,再相互融汇,乃成今人世。”
  李克载的回答是标准答案,大义的根底是各种学思,这些学思早在百家争鸣前后就已奠定根基了,如同西人的希腊时代。只有当时势演进到某个关口,给了某类学思成长的机会时,这些学思才可能跻身成为大义。而这可能性,还需要李肆开新世之引领,才能变为现实。
  时势在前,大义在后,二者又是相互作用的。时势没有大义配合,无法越过关口,鼎革人世。大义没有时势之根,依旧只是零碎的学思涌动,不可能上升为完整的大义。
  李肆再道:“因此看人世之变,根底在时势,时势根底又在天人之变,我们就不能陷于大义之中,就不能去究是非,不能拷问功罪道德,不能有褒贬之心。以近于上天之眼俯瞰人世,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先将心提到这个境界,我们才能将人世种种看得真切。”
  这个好理解,李克载下意识地就将这个过程当作佛家禅定,或者道教入定,闭眼沉心,再睁眼,向父亲点头,示意作好了准备。
  李肆点头,话入正题:“你的回答有对有错,时势在前,大义在后。但是当你以此心再看大义时,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天人三伦应于时势时,其实是对时势的概括,而当我们再加入褒贬,加入人心所望时,这天人三伦才变作大义。”
  “人人成士为何是今世所向,又为何是虚妄,这就要从第一条,普天之下,人人皆一说起。西人有类于我们之说,就四个字‘人人平等’,这四个字直入主题,虽适合用作人心武器,却未解释因果,更为你所说的躁狂遗下隐患。”
  “今人世下,人人平等并非是一种愿望,它说的是一种人之相织的法理,对比旧世,是靠血脉、贵贱、等级和种族组织人世,这些组织的法理应于个人上下,出身即被限定,难以更替。”
  “我华夏旧世儒家治世,以科举破出身,虽再凝成礼教这层法理,未能尽脱旧世,但也算是旧世巅峰,所以才造就千年华夏。”
  “而银钱数度之势崛起后,人的勤劳才智都有了价值,这些价值不再依赖旧世法理才能变现。而是通过一只无形的猛兽汇聚起来,像是一个市集,在这市集里换到银钱。因此人不再依赖旧世法理才能温饱,才能得富贵。”
  “今人世下,人的存世之道从通过效忠于某个人、某类人,变作了效忠于自己。他的价值不再是所属某个人、某类人的衡量,而是那只无形猛兽的衡量。而衡量价值的尺度,又是可换万物的银钱,旧世组织人的法理就此破灭。这部分内容老师在《三代新论》里已有详尽著述,你也自小就懂。”
  “今人世下,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不再由另外一个人,或者特定的一群人决定。也不再由他的出身,他在人世中的地位决定。他的未来不再必须依附于既定的他人身上,与他自己的意愿无关,他的命运由他自己决定,人人平等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只是主脉,是以上天之眼来看。今人世并非是鼎革一切,狮虎之争的道理你也懂,有些东西,例如国家,例如劳心劳力之分,依旧是经世不移的,这些东西掺杂而下,让人人平等之势变得斑驳不纯。”
  “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今人世的时势之首,也不妨碍它成为天人大义的第一条。就像是古人说到治国就是三代之治,说到作人就是百行孝为先,被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一般。不管人人平等被各种现实,各类学思怎样扭曲,在今人世里,它终究是颠扑不破的,除非……”
  李肆的思维继续发散跳跃,想到了除非科技腾飞,能源无限,那只无形的狮子不再是虚无缥缈不可掌握,可以精确地为人所掌握,由此狮虎合一,步入所谓“社会主义”的科幻时代,那时人人平等的大义才会变作真切现实,可也就在那时,人人平等的社会基础也将被破坏。唔……想得太远了,终于找回了一丝身为穿越者的自觉啊。
  收束思绪,李肆又被一缕名为“自由”的丝线拉住,情不自禁地抒发道:“其实人人皆一也好,人人平等也好,勿论东西,都在谈一个终极之梦。那就是自由,华夏虽重集体,也要谈超脱,谈立地成佛,谈知行见性,谈入圣之道。而西人更直接,就谈随心所欲,谈解放一切。”
  “勿论东西,勿论各类学思,各个大义,终极之梦都是自由。西人大宪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在谈人的解放,未来还有类于咱们英华的天人大义,也是自由第一。现在的大同新义,未来的什么主义,追求的也是人的终极自由。它们之间的差别只在于途径不同,有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得整体的自由,有实现整体的自由而得个人的自由,但终究都要着落在自由这一点上。若是没有人人平等为基础,又怎么能谈自由?”
  李克载的思维真有些跟不上这些跳跃了,小心地问:“自由?是不是就是我们天人大义所谈的上天许人自利这一条?”
  李肆点头,接着又摇头:“是,也不是……”
  看看迷惘的李克载,李肆再笑道:“你可以暂时忽略不是这一点,当作是吧。”
  不解决之前的问题,当然不能深入新的问题。李克载便道:“天人大义第三条,说的就是自利而不相害,那也便是说,就如只重自利就会相害一样,所以我们要与他人相互让利,以求共处大利。由此而论,自由同时也意味着不自由,这是不是就跟父皇刚才所说的人会陷入躁狂,自以为成士有关?”
  李肆拂须笑道:“接近了……”
  他慨叹道:“我华夏重集体,士庶之分沿袭数千年,分法虽不同,这划分却是一直存在的。士庶之分不能看作是旧世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是我华夏胜于欧人,能在今人世重居寰宇主位的根基。而人人成士之梦,更是我华夏胜于欧人的一项保障。”
  “今世大义是人人皆一,人人平等,士庶之分不可避免地要渐渐消去形骸,但这不意味着人心中没有这一道沟壑。士庶之分不再是一种地位之分,而是人心境界的高低之分。只要坚持这一点,让大家始终看到有人人成士这一桩理想,意识到人人并非是士,未来终究有希望。”
  说到这,李肆终于绕回到开初的主题:“人人成士为什么是虚妄?就因为不管人学识再多,知天道再多,人人相较间,总有人心之差。就如禽兽有强弱之分一样,人也有强弱之分。美与丑、健康与残疾,人有差别,就有强弱。而在人心上,也有这样的强弱之分。如果我们以谁更知大义,谁更近天道,谁能更摈弃血气,比他人站得更高看人世为强者的话,那强者总是少数。而这强者,我们就称之为士。”
  “今人世之士,身负的最大职责是什么?”
  李肆此时语气相当沉重:“那就是抑制世人的人性之劣。”
  李克载暗暗抽气,人性之劣……
  “没错,人性之劣,自由,不管是个人自由,还是集体自由,或者我华夏天人大义里的自利,这其实都发端于人性之劣。”
  “就如人人平等本是概括时势,却被引为大义一样。甚至大多数人都将人人平等理解为结果的平等,所以要求均平,而无视这是在说人该自觉,该自己掌握命运,这样的人心,也来自于人性之劣。”
  听着李肆这些话,将英华的天人大义,将自己一手开创的新世,描述为人性之劣的体现,李克载在情感上着实难以接受。可面对平静的父亲,他又很清楚,父亲是在说天道,在说人世真相,这些话没带一丝感情色彩。
第十九卷
沧桑洗尘世,潮间留真言
第1019章
自私、无私与外利
  “人性,世间最复杂的东西……”
  李肆唏嘘着,脑子里翻腾的全是另一个位面的喧嚣之论。
  “为何我说这些东西都是人性之劣?因为这些梦想,大义,根底都是一个:自私。”
  “与这人性之劣相较,人性还有另一面,譬如亲情,亲情发乎天然,由此延伸出忠诚、奉献、牺牲,这些都可以归为无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7/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