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916

  “别自责了,当日弘时厨子下毒案,我看就是那帮人事先策划好的。不是想着要气死皇阿玛,就是借查勘之机,行倒打一耙的勾当,诬赖我是存心陷害弘时。还好十四叔护住了我,这事才没干出来。”
  想到一个“忍”字,弘历也为傅清开脱起来,一边扶起傅清,一边想着傅清的来意。
  “十四爷不敢明面上说,其他满人都对马齐福彭等人恨之入骨,大家可不当弘时是什么光绪皇帝,都等着看他笑话呢。四阿哥,事犹可为,万不可放弃!”
  傅清恨声说着,弘历两眼也渐渐发亮。
  东五所一处偏僻宅院里,李莲英一边说着,茹喜一边点头。
  “满州新政……真是自取灭亡!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十四爷也得靠我跟他说话,咱们且看着,不须太多时日的。”
  她低声自语着,眼瞳也是亮晶晶的。
  紫禁城西北角,荒凉的映华殿外,一个胡子拉茬,满身血污的大个子蓬地扑在地上。
  “看你往哪里跑!我李卫可是专抓耗子的,你还能跑得过我的手掌心?”
  两手掐着一只耗子,李卫眼瞳闪闪亮,下意识地就朝嘴里送去,耗子脑袋凑到嘴皮上却又停下了。
  “不行,你是皇上的……”
  鼓足了决心才将耗子从嘴边挪开,李卫挣扎起身,朝着殿里奔去。
  “皇上!皇上……准备用膳了!”
  李卫的大嗓门荡开,却被高高的宫墙和厚厚的门板挡住,门墙外,一圈兵丁们缩在墙角阴霾里,满耳朵都被知了声灌着,听不到里面的任何声响。
第十二卷
一气贯经纬,东西引颈鸣
第714章
落幕与揭幕
  “朕看着你们,看着你们把江山祸害成什么样子!猪都知道顾圈,你们根本连猪都不如!”
  “是弘历即位吗?不,不是弘历,弘历没那么大胆子,敢把朕活活困死,肯定是弘时那忤逆子!”
  “弘时……你们倒寻得好啊,真是好啊!以为得了一位听话的主子?他就上不得台面!他以为皇帝只需要开口,他以为皇帝是言出法随,你们且受着吧!看一个泥腿子扛起了金扁担是什么德性!”
  “十四肯定被他们放出来了吧,呵呵,十四,你也是毒辣心肠,就坐看着朕下地狱!也好,下去后该遭刀山油锅的不止朕一个了,你跟着下来的日子也不会远!”
  映华殿里乱糟糟一团,像是遭过劫掠一般,这是茹喜下狱,茹安跟着李莲英迁到储秀宫破落地时,太监侍卫们清理后的情形。
  此刻殿中置着一张凉塌,雍正倚在塌上,就晃着脑袋念叨个不停。脖颈以下没见一分动弹,竟已全身瘫痪。热河行宫那一夜里,雍正气血逆转,本该翘掉了。幸亏李卫留了几个炼丹道士,还配出了一些丹药应付,居然把雍正救了回来。
  凄号、怒哮已是之前的事了,此时的雍正已稳住了心神,就像碎嘴婆子一般,不停地念着,似乎自己还坐着龙椅上数落群臣。
  “李卫,朕饿了!朕要吃东西,朕要活下去!”
  雍正扭脖子唤着,片刻后,李卫端着一个破碗出现,嘴角还残留着血痕。
  他们君臣二人被囚禁在映华殿,不仅马齐崇安等人不敢对雍正下刀,连李卫都不好直接杀了。李卫毕竟是军机大臣,直隶总督,巡狩宿卫大臣,杀了李卫,不仅朝堂人心惶惶,荆襄和江南的前线将帅更是人人自危,说不定谁要投到南蛮去。
  没人敢杀他们,但人人都想着他们君臣两人死,于是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囚禁两人之后,议政王大臣里,无一人吩咐供应米食之事。守卫的兵丁军将又是远远围住映华殿,不仅天天轮换,还被严令不得跟被禁之人接触,于是除了那几个议政王大臣,其他人都不知道,就在紫禁城里,昔日的皇帝,跟着最忠心的臣子,正在饿死的边缘挣扎。
  还是李卫能干,施出早年混江湖的本事,掏鸟窝,挖鼠洞,这大半月居然撑了下来。
  “皇上……味道有些腥,忍着点……”
  李卫用木片挑着一坨坨有点像肉糜的东西,一口口喂给雍正。
  “朕什么罪没受过?有什么不能忍的?只要朕还活着,老天就一定会睁眼的!唔……”
  雍正的话已多到李卫都难以忍受的地步,近乎于粗暴地将东西塞进雍正嘴里。
  “这不是鸟肉,是耗子吧,也不像是炖的……”
  “臣没力气,实在钻不出火来,臣是用嘴先……”
  雍正觉得味道有些怪,随口问了一声,李卫的回答让他默然,他心理上想反胃,但生理上却没反应,他太饿了。再一想,当初都跟着李卫跳过粪坑,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好、好,李卫啊,咱们君臣,真是相濡以沫,朕怎么也忘不了你。”
  雍正动情地道,泪珠也在眼眶里转着,李卫更是哽咽不已。
  “待得朕重见天日,朕封你铁帽子王,赐免死铁券,朕把女儿嫁给你……”
  雍正剖着心肝地许愿,还觉得不足以酬李卫的赤诚,咬牙道:“朕给你抬旗,入满州上三旗,赐你觉罗姓!”
  李卫眨着泪眼道:“若是皇上真能再见天日,就是老天爷对臣的莫大酬谢了,皇上这些恩赏,臣不敢受。”
  雍正此时的心思却格外纤细,他皱眉道:“还不满意?你是对入旗不满意?你夜里就说过梦话,说还没来得及回徐州老家祭祖祠,你以汉人为荣,看不起满人?”
  李卫正想分辨,雍正心理生理同时起了反应,哇噢地将吃进去的东西全吐了出来。
  荆州,岳钟琪立在城头眺望江面,时当盛夏,又在江边,死尸臭气熏着,让这位久经沙场的悍将也压不下胸腹间的翻腾之意。
  再想到这几日收到的各方消息,他的脸色更是青白不定。
  破格赏识提拔自己的雍正皇帝成了太上皇,坐上龙椅的不是预定的弘历,而是弘时。发给自己的谕令,竟不是皇帝的印玺,而是什么议政王大臣会议。具体的调度军令也不是出自军机处,而是什么协办总理事务处。
  天变了,变得太快,岳钟琪品了两三天,才被一大堆空头赏赐砸醒,从京城急奔而回的家人带来了更清晰更完整的消息。
  弘时要推行满州新政……他这个雍正旧臣,汉人大帅,还有什么好下场?
  岳钟琪认真想过南投的选择,而补全消息的不少碎片,也是从敌人传来的劝降书里得来的。可惜,当面是他的叔叔,从叔侄俩南北对敌的那一刻起,这个选项就不存在了。即便岳超龙以亲情为引,甚至这几日还缓了攻势,他都置若罔闻。
  原因很简单,叔叔当年投南蛮,父亲病上加气,撒手人寰。如果自己向叔叔投降,那就是不孝,而叛敌又是不忠,不忠不孝全了,他岳钟琪有何颜面存世?
  江面上,南蛮的战船正轰鸣不断,城墙一直微微发颤。岳钟琪就这么大咧咧地站在城头,毫无避让之心,而周围的部下,乃至城头的兵丁们,也都是一脸死灰,呆呆地受着炮火。
  他们此时也都知道了京城的变故,此刻正心如乱麻,不知该如何自处。
  抛开个人恩怨,荆州城里残存的上万清兵,心头想的都是一件事:大清乱了,未来一片迷茫。
  襄阳,鄂尔泰和荆州将军查弼纳也正站在城头,气色颓唐。他俩虽是来视察城防,心中的城墙却早已轰然垮塌。
  查弼纳翻来覆去就念叨着一句话:“那样搞怕是不行的啊……”
  鄂尔泰听烦了,挥袖道:“怎样搞都不行!”
  他们都是满人,对所谓“满州新政”的根底并不排斥,但这新政愚直如儿戏,让掌着实务的两人都觉难以接受。不仅如此,两人得了一大堆封赏,可新皇要推的新政这般强厉地否定雍正旧策,他们身为雍正旧臣,自然要为自己的下场担忧。
  查弼纳使劲摇头:“不行,京城肯定要乱的!这新政就像是南蛮的开花弹,大动静还在后面。”
  鄂尔泰一拳头捶上城垛:“是啊,怕的就是这个啊!”
  武昌,大都督府军议厅,屋外细雨沥沥,屋里贾昊抱着胳膊,面对军图皱眉沉吟。
  “怕的就是这个啊,眼见要收尾了,总有人搞出花样。北京城里来大的,年羹尧来小的,都是不安生的家伙。”
  虽然荆州、襄阳、南昌、安庆等要地都还没攻下,但长江大决战已近尾声。此次作战是为占土,因此打法就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各路人马以有力之军逼压要地,其他人马则散为细流,如星火燎原,掠入各个州县。一方面是将忠于满清的死硬派驱赶到那几处要地汇合,一战聚而歼之,一方面是配合朝廷的安抚措施,护着政务体系进入新占地。
  但就在这节骨眼上,满清皇位更迭,北京城乱了。这让各地的满清将帅各生异心,也使得贾昊必须调整应对,能尽量攻心的就攻心,比如让岳超龙瓦解荆州的岳钟琪,让江南行营组织起更多民间力量,推着江南的满清官府投入英华怀抱,甚至跟已经跑到江宁的李绂尝试着沟通,争取和平收复江南。
  策略调整,步调就乱了,可对方更乱,也少不了浑水摸鱼的卑鄙家伙。
  “大都督,这雨要下大了……就像当年益阳那雨。”
  脆声响起,贾昊转头,陇芝兰怯生生俏立身后,眼中也盈着水意。
  “雅秀夫人来信了,说……这事要见大都督真心,大都督,你若是真心不喜我,就在这雨声里说明白吧,我也好死了这颗心。”
  “这、这什么真心,忽然说这个……”
  也正是感觉战事到了尾声,陇芝兰径直逼宫,贾昊顿时乱了方寸。
  陇芝兰咄咄逼人:“大都督又收养了武昌孤儿,安南的,巴达维亚的,吕宋的,加在一起,已有五个义子,加上一儿一女,就是七个。这么大个家,你想累死雅秀吗?”
  她大胆地走近,逼视着贾昊:“雅秀说,大都督的心在天上,但却还尽心地顾念着地上,她懂你,我也懂。为什么不能展开你的羽翼,为更多人遮风挡雨?不止是义子,不止是雅秀……你能的。”
  清幽的香气渗入贾昊心底,他暗自叹息,为妻子居然看破了自己的心思而羞愧,又为妻子容他护他悟他而感动,而眼前这位丽人的十年苦思,更让他涌起一股男儿的担当雄心。
  “芝兰,你说得对,我其实跟吴石头没什么分别,就是个贪婪之辈,我该正视自己这一点。”
  他手臂一展,将佳人揽入怀里,埋首下去,堵住了陇芝兰正因极喜而颤动的红唇。
  门外冒出几颗大小脑袋,吃吃笑声被使劲压着,在庆贺贾昊这迟到了十年的收获。
  江宁码头边,年羹尧满面红光,双手扯住装扮成一般儒生,刚从山东回来的左未生,“老左啊,真是、真是……意想不到哇!”
  他激动得语不成声,左未生也是哈哈大笑:“是啊是啊,真是天降良机啊!原本咱们还怕得要死,就想着怎么从皇上,噢,太上皇那头狮子嘴里抢点碎肉渣子,现在么,对着一群猪狗狐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咱们就要大块吃肉了!”
  年羹尧点头:“京城必乱!”
  他眼中闪着看透时局的精光:“不管十四还是马齐,京城里没有能一锤定音的人!新皇用汉臣掌管的邸报吹风,要推满州新政,议政王大臣会议掌着原本军机处的奏报路子,给督抚们洒定心丸,这才半月不到,两边就凑不到一起。我看再过半月,说不定龙椅上又要换人……”
  左未生道:“山东教匪已被压在了那几个州县里,只要大军开到,顿成齑粉。现在要紧的是满军营,他们如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