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916

  胤禛一拳头砸在桌子上,不甘地泣声道:“我当然见着了,我还在他那像是海东青一般的目光下坦然以对,我没异心!我可是用足了力气去帮那十四的!为什么要归罪于我!?”
第七卷
天道扶纲常,龙虎战人心
第347章
败出一个第二春
  北京德胜门前,旌旗招展,人马如潮,胤祥一身明黄戎装,策马进到同色的一群骑士中。本是满脸愁容,当面迎上三人,勉力微微一笑。对方同是眉头高皱,见到了他,也渐渐展露出灿烂笑容。
  胤祥扭头,脸肉僵了好一阵才缓下,那是他的八九十哥,三人笑容发自真心,从未见过,他就是品出了其中味道,才觉异常恶心。那可是五十步,不,百步笑五十步的欢悦笑容。
  “还是找十三问问四哥的情形吧,别是把雍王府烧了。”
  “怎么能那么磕碜四哥呢?四哥是铁打的真汉子,把自己心窝子掏出来都能再生嚼回去的主,这点委屈,估摸他泪花都不见一滴。”
  老九老十嘿嘿笑着,老八胤禩白了他们一眼,也只觉得他们这嘲讽失了品位。
  那老四……活该!
  胤禩在心底里骂着,一个半月前,宜章之战急报传回,明面上是说“宜章遇贼数万精锐,相持不下,大将军全军为上,退至衡州整顿,诱敌北上,以利马队扬威。”
  众人还觉事态没那么严重,后续大堆奏报就雪花般涌来,宜章之战实情几天后就露了真底。丢了至少一半人马,总兵以下将佐战殁上百人,百门大将军炮没带回一门,这是自三藩以来,朝廷损兵折将最惨重的一战。青海额伦特和色楞丧师身死,那不过是偏师,可这是皇子亲帅的十数万大军!朝堂为之大震。偏偏胤祯的奏折久久未至,京城里甚至传出了胤祯中炮身死的谣言。
  两面形势已是崩绝,朝堂之人还勉强绷着,没什么动静,京城不少豪商巨贾却开始囤起了粮食,三五天里,京城粮价就涨了四成。
  又过了好几天,康熙才召集王公大臣,连带皇子和科道官员,在畅春园澹宁居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他精神焕发,满面红光,竟像是打了一场大胜仗似的。当时胤禩等人就隐隐感觉,康熙该是已经收到了胤祯的奏折。
  果然,康熙将胤祯的奏折传阅众人,这是胤祯的请罪折子,说宜章之战确有小挫,鉴于战场不利,又听闻西北似乎有事,自觉保全大军更为重要,撤到长沙以备再战。现在麾下还握着完整的七万大军,溃决的多是湖南绿营。
  折子里刻意忽略战死的上百将佐,更没提什么大将军炮,反而弹劾湖南官员事前泄露大军行止,更有人在战场上擅脱阵位,导致中军无人周护,贼军趁隙突入,才乱了宜章战局。
  胤祯这一番粉饰外带推责再寻常不过,众人还没怎么在意,都知道宜章之战确是大败。当时胤禛激动不已,跳出来说就该转变战法,迁界绝易,再援湖南民勇例,大兴民军,围剿李肆,这也是他的老话,现在已被不少汉臣接受,众人也没往深处想。
  “湖南……是朝廷的湖南,还是你胤禛的湖南!?”
  当时康熙眯眼逼视着胤禛,嘴里这么淡淡地说着,胤禛还没回过神来,正为战局而心焦的胤禩却是骤然狂喜。
  这是你自找的!
  虽说之前湖南局面,是胤祯牵着胤禩胤禛两方携手搞出来的,在战局上大家真是齐心协力,可现在出了这么大篓子,算盘就得各打各的了。胤祯正在过河拆桥,你胤禛却还傻头傻脑在当田丰,上蹿下跳的,皇阿玛不想当袁绍也得当了。
  胤祥赶紧为胤禛辩解,却遭了康熙一通怒骂,接着当场发落了胤禛,要他滚回家里好好反省。胤禛雾茫茫地告退,正要下殿,却总算醒悟过来,转身想要辩解,被胤祥赶紧拖走。当时胤禩也是暗叹一声,胤禛要当庭跟皇阿玛顶嘴,那身王爷皮说不得又要脱一次。
  湖南……当然是年羹尧的湖南,自然也就是胤禛的湖南。此次胤祯在宜章失手,大半原因都该是朝堂假意出兵西北,暗中自湖南进击李肆的绝密谋划露了底,让李肆能够从容布置。而在宜章战场上,岳超龙身为年羹尧心腹岳钟琪的叔叔,领着湖南民勇擅自出击,让中军没了掩护,此人又是有着什么用心?
  紧急会议的风向顿时明朗,胤禛门人李卫和年羹尧亲信胡期恒这两个微末道员的名字蹦了出来,李胡二人再加上岳超龙,之前跟着噶尔弼一同在湖南布局,为胤祯大军进湖南打前站,现在他们两个被李肆抓去的消息已经确证。
  宜章之败,到底败在什么地方,已是昭然若揭,可大家都不敢说。胤禛走后,康熙就在殿上一个劲地哼哼冷笑,胤禩跟着自己的九弟十弟等“十四爷党”更是心中高声欢呼。
  胤祯这一败绝不会落下罪责,反倒是胤禛的狠毒用心浮出了水面。
  “我都跟十四弟一条心了,你老四却想方设法地害人,可怎么也躲不过皇阿玛的火眼金睛!”
  这一番心绪翻腾不过刹那之间,胤禩收住了诡异微笑,一脸悲天悯人地对老九老十说:“找个时辰跟十三谈谈吧,好歹是条汉子,怎么也不该在那根老鸦树上吊死。”
  老九老十只当胤禩在说快活话,都嘿嘿笑着举起了大拇指。
  “迎——圣驾!”
  胤禩正无语中,司礼太监一声长呼,见大片明黄仪仗正从城中转来,赶紧甩镫下马,跟着周遭数千人一同跪伏在地,叩首以迎。
  康熙稳坐銮舆,将德胜门左右臣子一眼扫尽,此刻他满心鼓荡,只觉自己焕发了第二春,原本东西六宫还未览尽的秀色,这几日居然也有了心力去采摘一番。
  社稷危矣!
  江南、青海和湖南连番噩耗,如一盆冰水,将康熙彻底浇醒了,这是外患,而湖南战局夹杂着胤禛多少险恶用心,又在多大程度上跟胤禩有关,他很是凛然,这是内忧。
  阔别四十多年的熟悉感觉充盈全身,吴三桂起兵时,他身边不也是几乎到了众叛亲离的绝境了么?
  现在的状况还远没到那个时候,却已经值得他打足十分精神,用足十分气力。原本他总在担忧“命考终”的问题,现在看来,上天刻意要成全他这“千古一帝”,在他暮年再送上一番惊涛骇浪。
  策妄阿拉布坦,小丑尔,李肆,鼠辈尔。
  前者为谋青海就呕心沥血了那么多年,后者却比吴三桂还孬。在宜章胜了朝廷大军,却是一步都不敢再进。要换了是他康熙,这一战后,就该席卷而上,夺了长沙和岳州,在洞庭站稳,逼对手隔江而持。此子终究是出身草芥,无甚眼界,今日他不夺长沙岳州,异日将再无机会。
  李肆确实军强,枪炮犀利,但却不是天兵天将。此次能两万败十万,一是出了内奸,二是借了地势。即便有这两桩不利,胤祯还是带出了一半大军,京营完整,主力未损,伤了皮肉而已。以此衡量李肆之力,自保尚可,进取不足,加之眼界狭小,并非浑然无懈,难以战胜之敌。
  反省之前对李肆的处置,康熙得出了一个结论,机会都是自己送给那李肆的,原本每步举措都没什么问题,可总是慢了一拍,而为什么会慢呢?
  銮舆正过一片明黄戎装,那是皇子宗室人等,康熙看去,确实没有胤禛,心中冷哼道,那是因为,朝中有小人,儿子有异心,不止是胤禛,说不定其中还有老八的首尾。
  儿子……终究是儿子,冻起来就好,可朝中却是必须要大扫除了。
  康熙銮舆朝北而行,目的地是卢沟桥,那里已有数万京营整装执仗而待,甲胄明亮,刀枪森立,准备接受皇帝的校阅。原本每年定在九月的京营秋操,现在被提前了,自然是要因应眼下的形势。皇帝陛下以英武之姿巡视三军,展朝廷大军天威,扰乱社稷的宵小之辈,定会胆寒心裂,惊惧难当。
  校阅三军,传递出了康熙年虽老迈,心志依旧坚若精钢的信号,摆出最强硬的姿态,为的是稳定北方人心。而在卢沟桥阅军后,他又发表了一番讲话,表示目前几处国势乱局,是他疏怠政务所致,让小人踞占了朝堂地方,李肆这般乱贼得以冒出头来,祸乱天下。
  “为今之务,先得涤荡朝堂……”
  康熙扫视着臣子,语气森冷地说着。这跟吴三桂起事时众臣离心不同,那时他还年轻,威信不足,天下难服,不得不刻意笼络。可现在已是在位五十五年,五十五年……朝堂上还敢有异心之人,那是铁了心要不跟他康熙一路,绝不可容忍!
  英华永历元年,康熙五十五年八月,在处置了有通敌之嫌的岳超龙之后,康熙的屠刀挥向朝堂,以田从典为首的数十位汉臣,原本就有粤党之嫌,现在被一扫而尽,尽数下了刑部大狱。田从典是自忖必死,绝口不言,其他人则在刑具的威逼下,吐出一个个人名,凑出了一份越来越长的“通贼”名单。
  “这不是三藩之时,天下人心,终究还是在我这一边!”
  无数奏折堆在康熙的书案上,那是朝中和地方官员,连带各地旗营绿营将佐发来的求请军前效力折子,康熙目光如炬,在西北和南面扫视不定。
第七卷
天道扶纲常,龙虎战人心
第348章
排队队,吃果果
  “岳超龙……挺不错的汉子,跑了也就跑了吧,本就对不住他,去投了李贼,也怨不得他……”
  长沙,抚远大将军行辕,胤祯长吁短叹,虽在说岳超龙,却是在想着自己。
  还在拨着算盘的陈万策没接话,胤祯不得不直接问了出来:“接下来我会去哪?南面、西北还是回京?”
  噼噼啪啪响珠声顿止,陈万策劝解道:“大将军,你就是皇上的颜面,怎么也不会让你现在回京。西北事起,南面还需屏藩,宜章之战,大将军不过是小挫,不必放在心上。”
  砰的一声,胤祯一巴掌拍在书案上,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怎么能不放在心上!?我败了!败得很惨!皇阿玛对我的托付全然落空!数万将士被我葬送了性命!我骗不了自己!你们,延信、你,还有刘世明那帮人,帮我做的这番粉饰,我感恩在心!可我很难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扛下这大将军之责……”
  这些话在心底里压了许久,胤祯几乎是半哭着在念叨。陈万策不敢直视,从眼角里见到这年轻皇子真情流露,心说今上选人其实很有眼光,这是个赤诚之人,不过是太年轻,历练不足而已。
  “大将军,大军胜败之责虽是你一人担着,可宜章一战,还有太多战场之外的事,非大将军一人独掌。”
  陈万策的劝解让胤祯更是难受,他连连摇头,不愿面对。
  “岳超龙不是那种悖逆之辈,李卫是四哥的心腹,那人我见过,是个好汉。胡期恒虽然不熟,可也是年羹尧的亲信,怎么也不会通敌,至于四哥……那更是无稽之谈!”
  陈万策沉声道:“下官可未言及雍亲王,但李贼招招直奔我大军要害,难道跟胡李被擒无关?那岳超龙在郴州统数万民勇,攻数千贼军不得,湖南提督何腾林还语及此人懈怠怯战,为何宜章之战却骤转神勇,舍了中军去强攻清溪山?下官不愿诛心,可此人终究还是投了贼人,再难洗脱他的嫌疑。”
  胤祯愣了好一阵,目光涣散,嘴里嘀咕道:“那怎么也跟四哥无关。”
  陈万策心说你信不信无所谓,关键得皇上信,可很遗憾,皇上不是念着刚复了雍亲王的位子,再整治未免太儿戏,恐怕现在又把雍亲王撸了王位,径直圈禁了。
  “京城回不了,那会是哪?”
  胤祯没在这话题上深入,再转到了自己,连带这支大军的前路上。说起来还拜之前各路兵马未及聚齐所赐,他退到长沙后,账面上还完好的兵力居然有三四万之众,加上收罗的残兵,还能理直气壮地上奏说大军未损筋骨。
  现在胤祯最担心的就是康熙要他带兵朝南,跟李肆再度对峙,在他看来,要跟李肆那支强军正面对战而不落下风,怎么也得十万勇武堪比陕甘绿营的兵丁,再有三五百位大将军才行,更关键的是,得有平坦广阔的战场。
  “多半是要去西北的……”
  陈万策这话只是安慰,虽说最早这抚远大将军是为西北而设,但西北还有傅尔丹,有富宁安,有祁里德,胤祯再挤过去,这湖南丢给谁?
  胤祯正吞着苦水,戈什哈送上一封书信,一看封皮,是年羹尧来信,顿时头大不已,只当是年羹尧要为岳超龙求情。
  陈万策埋头继续算自己的帐目,却半天没听得胤祯的声息,正在诧异,胤祯也用着诧异的语气说道:“对初先生真是神算!年羹尧来信说,之后他就要为我筹办军需粮秣了,算是我帐前效力的部下,这是来请安的……”
  西北用兵,陕甘米粮不足以接济军需,多仰赖四川,那年羹尧自然是先探得了风声,开始沟通胤祯。
  陈万策却是心中一动,这年羹尧,怕不止是“沟通”,而是表情吧。门下最得力的大员都开始另寻门路,雍亲王胤禛的前路,才真正是一片黯淡。
  英德白城,汤右曾正在翻着一大叠报纸。现在英华治下已经有很多份报纸,天王府的《英华通讯》是新朝公报,上面有英华朝廷新推行的各项政令,英华军节节获胜的最新消息,以及李天王本人的举止言行,总之都是妙笔生花的官面行文,对汤右曾来说,跟旧日邸报相差无几,对这份旬日刊行的报纸,从来都只是大略扫一眼。
  他还是喜欢看《越秀时报》,这份报纸刊行最早,专门评析英华朝廷的各项政令。不止是说好话,偶尔也批评一些政令细节。主笔“雷震子”文底颇深,尽管也觉此报主旨还是献媚新朝,但不仅将诸多政令剖析得无比透彻,字里行间还是透出了士子风骨,至少面上还立住了公允。
  其他什么《工商快报》、《黄埔新报》全是商贾之事,就跟商号鼓噪名声的墙贴一般无二,自然进不了汤右曾的眼,而《白城学报》谈的全是天主道和什么真理学,看得汤右曾刺眼。最近新出了一份《中流》,讲的全是北面清廷治下的事情,汤右曾是每期必看。
  “康熙兴狱,大拘汉臣,刑部大牢嚎哭冲天……”
  看到以田从典为首的数百汉臣被锁拿下狱,汤右曾心弦摇曳,喟然长叹:“克五兄,你这是遭了无妄之灾啊……”
  “西崖兄,恭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