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916

  彭先仲当时训斥于颂是胡思乱想,可于颂却说如果真出了事,他和江西那边的商人,连带你们英德彭家,都会支持你接手这摊事业,以你在商面上的人望,也不难说服其他人。
  整个谈话都围绕着“李肆如果意外身亡”这个主题,彭先仲还没联想得更多,当于颂又说到“你们彭家老爷子最近也在发牢骚,说这广东的天气太闷了,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打雷下雨,什么时候才能天晴,不如去求求雨,让它径直先下了。”
  这时彭先仲才品出点什么,心慌意乱,不敢再想。
  “我不相信我家老爷子会有那种想法,这事该也跟他没关系!我爹之前也来过,不过是说真要继续走下去,彭家就要跟我两断的话!”
  彭先仲交代完,就再三强调这一点,生怕李肆要找彭家算账,李肆点头安慰着他,彭家跟他李肆牵连也很深了,而且一直被他遮护着,跟官面上也没什么往来,现在又没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哪会如此决绝的行事?
  真要决绝了,更不会让彭先仲继续来牵着粤商总会,带着彭家往另一个深不可测的坑里跳,这点基本的处世智慧,李肆相信彭家那老爷子该还是有的。
  之前就顾忌着李肆要处置彭家,彭先仲才不敢开口,现在于颂居然指使人通过韩玉阶来行刺李肆,彭先仲不得不坦白,他的那点私心,李肆不想深究下去了。
  “我向来不诛心,你说的,我都相信。只是你事发后才报告,而且没帮着于汉翼留意重要人物,这一点还是要受罚。”
  李肆这么说着,彭先仲松了口气,罚什么都无所谓,不牵连到家族,他就已经满足了。
  “于颂除外,商会里的动荡,也不是商人们的错,而是我的羽翼太薄,还没办法完全替他们挡住寒风,所以才会有了这样那样的想法。”
  李肆淡淡地说着,现在事情大致有了轮廓,于汉翼当然没有问题,彭先仲有了小问题,跟出了大问题的于颂凑在一起,再把事情挪到韩玉阶身上,这三人分量太足,凑在一起,才让李肆再度遇险。
  这不仅暴露了李肆的内部组织太过单薄,联系过于松散,也暴露出他李肆的威压还不够强,这个体系还有嘶嘶泄气的地方。商人还只是遭受了外围的间接压力,就开始上蹿下跳起来。
  至于那于颂背后到底还有谁,或者只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而个人谋划,还需要继续查证,但这事已经不是重点。之前李肆光想着给满清官员们展示力量,对商人们的震慑却没太注重,现在也该补上这一课了。
  “总司……杀人太多,粤商总会真可能要散的。”
  彭先仲见李肆皱眉,杀气在眉间周旋,忧心地劝解着,尽管他觉得多半是劝不动。就这点来看,他之前就算有什么心思,跟于颂的心思却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人是要杀的,可我李肆,难道只有杀人的力量?”
  李肆冷笑道:“我李肆这几年来花的精力,大半都没在商人身上,要真觉得广东之事,只是我、官府和商人这三方在下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略略沉吟,李肆作了一个决定,虽然在他看来,这事有些提前,可眼下这形势,不能再跟商人和清廷玩三角棋了。
  他接着沉声道:“他们只是棋子!而且还不是不可替代的棋子,他们很快就能看到这一点。”
第五卷
腐土化血肉,潜龙待冲天
第244章
双规!狠狠抽痛清狗!
  “这是当初浛洸金库一事的重演……”
  青浦货站,货仓一角就是片商业区,不少货商都直接在这里交卸银货,茶楼酒楼之类的服务设施已经建了不少。虽然紧邻喧嚣的码头,可就是这热闹,让商人们谈起生意来也觉格外有劲。
  一处茶楼里,一桌人现在却觉得这喧嚣格外烦躁,其中一个人操着江西腔低低念叨着。
  另一人摇头:“不一样,那次是拿金子来粉饰太平,安抚人心,可这次是下杀威棒之前的通告!”
  再一人点头:“是啊,东莞和佛山一下冒出来上百家公司,涌进粤商总会里,听说三江票行两三天里就多了几十万两存银。”
  话题转到了这上面,几个人都是一脸愤愤不平。
  “凭什么他们只交最低一级的会费!?一年才五百两,咱们都是一千两起!”
  “找安会首评理!开大会!咱们撮弄起一帮人,看那李肆怎么下台!”
  “评理!?新进来的会董能把咱们给淹了!东莞和佛山这两地的东主可都是当地人,对李肆再服帖不过。”
  “说什么都是作坊,有产有业,就蹲在那跑不掉,只对着一处官府,咱们行商人不同,要应付的官府太多,我看都是说辞!”
  摇头那人哼了一声,“我就说了,这是通告,是在跟咱们说,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他李肆手里牌还多着呢。”
  最早那忧心忡忡的人叹气:“李天王遇刺,咱们这些外地人也遭了殃。”
  “遇刺”两字出口,空气骤然凝重起来,众人对视着,目光开始闪烁起来,再不敢轻易开口。
  许久之后,有人凝起心神道:“终究是湖南那个于颂出的头嘛,咱们明面上又没干……”
  话音未落,噔噔脚步声盖住了楼外的喧嚣,一群持枪兵丁涌了进来,将这一桌人尽数围住。这群兵丁的打扮跟青田司卫大致相仿,都是中长对襟大扣袄,窄裤,厚底行靴。可袄子和裤子,连带头上的短檐圆帽都是沉沉的黑色,胳膊上套着红袖套,一个白色的“禁”字绣着,分外刺目。
  只看这一片黑色,商人们都软在了座位上,这是青田司卫的新部门,禁卫署的兵,私底下被称为“黑衣卫”。具体是干什么的,这俗名就能看得出来,跟明朝的锦衣卫没什么区别,就是李肆用来专门对付自家地盘里心怀异心那些人的爪牙。
  半月前,李肆在清远遇刺,随后就成立了这禁卫署,全面调查粤商总会跟遇刺案的关联,短短几天里,被这帮黑衣卫抓走的人就有上百个,虽然大多都被放了回来,却是一个个噤若寒蝉,见到这黑色就眼晕。
  “何一清!桑德理!黄林!”
  这帮黑衣卫的头目环视这桌人,沉声念着名字。这桌江西商人对视几眼,手指下巴点人离座,赶紧把三人显了出来。
  “拿下!”
  头目一声冷下,兵丁将三人扭住,那三人纷纷叫着凭什么拿我和自己犯了哪条王法之类的话,不仅兵丁没理会,其他商人都不敢说上一句。
  “你们若有知这三人跟官府勾结的内情,就尽早报来,若是被他们攀咬出来,那就怪不得……”
  头目看了一眼其他人,这些商人你看我,我看你,心中都在踌躇。禁卫署没抓他们,他们真是心里有鬼,大可以直接跑掉。可接着就没办法在广东做生意了,甚至三江票行、三江投资的钱,连带交的会费都要打了水漂,如果老实合作,甚至做得更多,说不定……
  片刻间,这几人都有了选择,一个个堆起了谄笑,拱手道:“我们确实有内情禀报。”
  青浦货站,也换上了黑衣的于汉翼,脸色就跟衣色一般黑,这段时间他都是这样,听了部下的汇报,他还是不满意。
  “肯定没吐露完!让朱瞎子拿出他以前在番禹县衙的手段来!这是咱们禁卫署的第一仗,总司要咱们穿黑衣,就是要咱们下黑手的!对付这种人就没什么顾忌!”
  于汉翼咆哮着,唾沫喷了部下一脸,部下挺着腰缩着脖子,心说于头儿肯定是被总司骂惨了。
  李肆遇刺一事,于汉翼主持的情报部门事前没收到一点风声,看到一点迹象。李肆倒是没指责他,还让他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主持这个新成立的禁卫署,他自己则是羞愧难当。
  数落他的是严三娘,也许是柏红姑的死让她心情很糟,径直说出了“看来我得来替你干这活计”的话,这话还不算重,关蒄该是无心的一句“汉翼哥还是去带兵好一些”,锤得他头晕眼花。
  新成立的禁卫署实际缩小了于汉翼的工作职权,就负责对内的情报搜集和侦缉,包括针对李肆和各要员,以及青田公司和相关要害单位的阴谋暗箭。得了李肆调来的一翼司卫当行动队,从英德、南海和番禹县衙里招来可靠衙役干审讯和侦缉,禁卫署这一摊初开张,就红红火火干了起来。
  对象毕竟是商人,不是专业间谍,源源不断的口供汇聚成报告,递到了英德白城的肆草堂里。
  “李煦!?”
  看到这个久违了的名字,李肆抽了一口凉气,自己还真忽略了这家伙。
  那帮江西商人招认说,江西巡抚佟国勷是找过他们,逼他们当朝廷内应,寻机解决李肆。但他们却不敢,也没机会下手。可于颂找到他们说,他有路子,一旦事成,他们要支持于颂当粤商总会的会首,而他于颂会扶持彭先仲接手青田公司的产业,帮着大家稳定广东局势。
  为了加强说服力,于颂抖搂出自己的后台,正是苏州织造李煦。
  “李大人说了,只要大家齐心解决李肆,他也会在皇上面前说话,不仅要留住粤商总会,还会尽可能留下好处。”
  于颂是这么说的,这帮江西商人很高兴,都纷纷开始做准备,甚至都拟定好了在李肆死后,用重金收买青浦货站的司卫巡丁,帮着稳定局势,驱赶安金枝,立于颂为会首的计划。
  李肆叹气,商人们的行动说明了一点,他在广东营造的秩序很得商人的心,但是商人骑墙的天性,又让他们对自己主导这样的局势很忧虑,清廷官员一逼压,他们就反水了。
  “一帮蠢货……”
  安金枝也在,听说李肆遇刺是粤商总会内部人干的,他也被吓住了,怕自己也是目标,赶紧跑到白城来避难。
  得知这帮商人的打算,安金枝嗤之以鼻,和他这样目光“远大”的商人相比,这帮家伙真是愚蠢透顶。李肆是靠什么建起这秩序的?武力!李肆没了,朝廷还能容许这样的秩序存在?
  “他们是不懂的,总以为朝廷不止是惧怕我的武力,还惧怕他们汇聚起来的分量,就没想过,他们再有分量,没有我李天王这样敢跟朝廷对着捅刀子的人物,那都只是一摊软肉。”
  李肆的自语,安金枝神色复杂地点头,的确,这秩序是靠着李肆的反骨撑起来的,要换了商人来坐李肆这个位置,保准第一时间就会趴在地上,然后遭到朝廷的百倍追索。
  “李煦在江南呢,这家伙该怎么对付?”
  安金枝转移着话题。
  那李煦,想必是要借他李肆的人头,为胤禩挣点分数吧。李肆是这么判断的,至于要怎么对付他,李肆微微一笑,老早就留下了后门,该是给那家伙一个教训的时候了,顺带一起解决于颂的问题,那家伙真以为自己逃回湖南,自己就没办法对付了?
  “虽然把东莞佛山的作坊主们招揽起来充场面,可这么一动荡,粤商总会怕是危险了……”
  安金枝又担忧起自己的一摊事,李肆此番要下狠手,怎么也得杀个几十人,江西那边的商人估计大半都要被吓跑,其他地方的商人也要受到影响,粤商总会的情况,有如风中烛火,前景堪忧。
  他原本也是个作坊主,后来成了行商,虽然攀上了广州将军管源忠,却还算不上什么知名人物,直到“拣”到李肆这个女婿,才直上青云,成为在广东地面上喊一声,大家都得听听他说什么的大人物。粤商总会现在成了他的事业,越做越上心,很不愿这事业就废掉。
  “安爷子,作坊主们可不是来撑场面的。你也是作坊主出身,不妨想想,如果作坊主能不受官府盘剥,不受朝廷那么严的管制,有人投钱进来帮着周转,有人帮着找原料,有人帮着找卖家,这生意跟行商比,哪个稳当些?”
  李肆这么一问,安金枝顿时一脸向往,他和李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过自己的琉璃行才是命根,如果真有这么多便利,那可不止是命根,还能长成参天的摇钱树。
  “工商工商,工在前商在后,我最早拉拢商人,是要靠他们的银子来铺路,三江投资的银子,甚至粤商总会的会费,大半都投在了佛山钢铁和东莞机械上,不仅我青田公司握着大作坊,还带动了周边无数小作坊,他们……不,你们,才是我李肆更能依靠的力量。”
  李肆这话是真心的,他可没幼稚到只靠商人来成大事,商人只是催化剂,这三年多来,人、财、军里,财这一部分,他在工业上下的力气最大。不管是技术推动,还是佛山和东莞的经营,在他心里,重要性都要大过商人。
  只是工业要展露力量,不仅受原料和市场制约,过程也很长,没个三五年成不了型。此次他为稳住粤商总会,早早将东莞和佛山的作坊主们纠合起来,推动他们成立公司,给予优惠待遇,从各方面扶持他们,其实是拔苗助长。
  原本的计划,是在佛山钢铁和东莞机械已经上了规模,可以成为广东工业的支柱后,才将技术扩散开,推动工业发展。现在提前发动这事,不仅商关部的管理人员跟不上,细节方面要出很多问题,原料的供给和市场的稳定,这事也还没解决好,也会出现很多波折。
  “其实问题不止是这个……”
  段宏时来了,李肆遇刺,安然无恙,他既是庆幸,忧虑也更深了一层。
  “商人不稳,是因为你给他们的压力不够直白,仅仅靠武力、银货和商路,还不足以让他们立下站队的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