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笑傲江湖(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14

  头几个时还手法生疏、态度粗鲁,弄得人家哀哀呻吟,落红斑斑,到后来手法越来越是纯熟,简直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手中持着一枝银针,刷地在丹田上一刺,膻中、气海各截一指,就泄了对方视若性命的真气。
  刚刚听闻青城派诸人杀人如刈草的恶行,大家的情绪还处在和林家同仇敌忾的同一阵营,倒没什么不良反应。吴天德其实也早已打听得明白,余沧海自从师父败于林震南之手,郁郁而终之后,就隐身青城山苦练武功,江湖上过命交情的朋友本就没有几个,同门师兄弟倒有两个,听说早就因为和余沧海争权夺利闹翻了,还是跑到峨眉金光寺智云大和尚那里才逃得性命,倒不必担心他们来寻仇。
  县衙巡捕房的三班衙役都在现场,没有师爷,就把刘府本来派在门口抄礼单的账房先生找来做笔录,吴大将军坐堂问案,亲手按着余沧海的手指头画了押,余沧海不但在武林中再无容身之地,便是在这普天下,也已成了身负百十条人命血案的极凶元恶了。
  他一班弟子哪个身上不背了几条人命?一并收押。处理了这般人,主角就换成了刘正风,慰问的、道喜的、嘘寒问暖,好不热闹。
  吴天德在一旁冷眼旁观,只觉这些人就好像舞台上的演员,一个个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说着身不由己的话,做着身不由己的事,实在可笑又可怜。
  “还是自己用锦衣卫千户腰牌抽调来的官兵和县衙衙役们实在啊,还有老刘,也实在啊。”吴天德不禁慨叹,那个没出息的张偏将来向自己道别时,肩上挎了好大一个包袱,沉甸甸的,非金即银。曾捕头腰里也不知缠了什么,鼓鼓囊囊的,唉……都是实在人哪。
  案子一审完,他就叫刘正风的女儿刘菁带了林夫人先去后室住下,林夫人是重要人证,虽然余沧海之事已是板上钉钉,吴天德做事却甚有分寸,如同他炒菜烹汤一样,何时下锅、何时下料,最是懂得时机火候。
  天门道人在余沧海被押走的时候,也率了门下弟子灰溜溜离去,山东人倔,这泰山顶上的天门道人更倔,虽然也觉余沧海如此恶行,实是死有余辜,可是自己今日在这儿丢了好大一张脸,看见吴天德气儿就不打一处来,不但不理他,甚至没和五岳剑派同道打声招呼就扬长而去。
  吴天德就纳了闷了:我老吴也是山东人呐,可我多通情达理啊,这老道整天修行,怎么越修火气越大呀,一定是阴阳不调憋的,老吴自己在那儿想着坏笑,猛地脚下一疼,啊地一声,咧着嘴望去,见曲非烟俏生生站在自己面前,穿着小皮靴的脚尖儿点在自己的靴尖上,捻呀捻呀。
  吴天德苦着脸道:“小姑奶奶,你干什么呀?”
  曲非烟鼻子里哼了一声,道:“我不是小丫头么?什么时候长了辈了?”吴天德一叹,心想:“俺老乡孔老二说啥来着?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经验之谈啊。”
  扭头看见几个最初派进来的下毒的便衣差役站在一边儿冲自己挤眉弄眼儿,可算有了借口,忙对曲非烟正色道:“现在人多眼杂,你先别胡闹,看看你爷爷在哪儿,虽说这些人不会难为刘正风了,未必对你爷爷也视若不见。”
  说着匆匆走到那几个差役身边,这些差役平时都是便衣办案,相当于现在的便衣刑侦队,领头的是刀头宋静远,四十多岁的精明汉子。
  见吴天德走过来,宋刀头悄悄道:“大人,按您的吩咐,我们撒了毒后就散在人群中,找到了您说的那个扮驼子的小伙子,现在押在刘府门房里。”
  刘正风点点头,拍拍他肩膀笑道:“办得不错……”心想:平时无论看书看戏,里边把这些古代的官差全都写成了一群没大脑的白痴、弱智,自己让他们来下毒时最担心的就是他们是不是办事的那块料儿,看来这些人除了武功不济外,旁的倒也不差。
  走到刘正风身边示意一下,咬了两下耳朵,刘正风立刻吩咐管家下去备了份厚礼,又叫两个弟子去门房看住驼子,几个便衣也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吴天德事先想到林平之乔装打扮,混在贺客中,按说是不会跑出来的,可现在已经出现变化了,若是见到林夫人出现,林平之一定会跑出来相认,到时余沧海若是咬住林平之杀了他的儿子,难道要把林平之也抓起来?
  再说了,岳不群大大还在上边站着呐,若是小林子来了,两人一看对上眼了,将来那可是一对伪君子,两个真人妖呀!想想都恐怖,最好的办法就是物理隔离,不然这一对怪胎碰到一块儿,指不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今日之事,本是吴天德的一场独角戏,功劳大大地有,可是这些武林中人对官府仿佛天生就有着一种戒意,对洗手未成的刘参将仍然视作武林同道,寒暄一番后一一告辞离去,对俺们泉州参将吴天德却仍是不肯正眼光顾。
  只有一个人,临行率众弟子过来向吴天德拱手道别,感动得老吴差点儿哭出来,定睛一瞧却是岳不群,顿时笑容一僵。只听岳不群拱手道:“不群听得劣徒令狐冲说起过将军在回雁楼义惩淫贼的壮举,多谢将军援手救下劣徒之恩。”
  吴天德拱手回礼,连道不敢,心中却是一凛,看看岳不群身后众弟子,岳不群弟子不多,只有八九人,令狐冲并不在其中,自己来到此处并未言及姓名,岳不群如何知道自己便是吴天德?难道他在暗中监视自己?
  老吴实在受书中影响太深,简直把岳不群当成了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邪魔,岳不群是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预知一切,早早监视起他来?
  岳不群见他神色怔忡,他本是极聪明的人,立即醒悟,微微笑道:“本不知将军便是衡阳救人的侠士,是刚刚从恒山的仪琳师侄口中得知。”
  老吴这才恍然,忙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到这儿话声一顿,心想:他奶奶的,这种江湖口吻是个朝廷锦衣卫说的么?讪讪一笑道:“怎么不见令狐老弟?”
  岳不群身后一个娇脆的声音道:“大师哥身上有伤,爹爹叫他好生呆在客栈养伤,不准他来。不然大师哥到了这里又要喝起酒来了……”身旁其他弟子听了都哈哈笑起来。
  吴天德注目一瞧,不由目光一直:“这……这便是岳灵珊?”他方才简单一扫,岳灵珊又站在岳不群身侧,穿得又不花俏,便没看清。这时看去,只见这少女十六七岁年纪,皮肤白腻如脂,一双大大的眼睛,额头略高,嘴儿却小,看相貌只有八分的美貌,可是那五官搭配起来,却说不出的妩媚动人,实实天生的就具有一种女人味道。
  岳不群皱眉道:“胡闹!……”向吴天德歉然道:“小女顽皮,将军莫怪。劣徒生性好酒贪杯,他身上受了十余处刀伤,所以我命他好好呆在客栈将养身子。今日左盟主听信一面之词,险些误杀刘贤弟,幸亏将军出面,不然衡山派实力大减,遂了魔教心意,才是亲者痛,仇者快了。”
  吴天德心想,岳不群倒是颇有见识,只怕此刻他对左冷禅削弱四派实力的歹意已有所察觉了,看他言语行事,倒也不似个一坏到底的人。若说一个人,从幼年时便虚伪歹毒,一装就装了三四十年,连他青梅竹马的同门师妹、做了近二十年枕边人的夫人宁中则都毫无察觉,这怎么可能?
  常言道说一句谎话容易,难的是说一辈子谎话,他怎么可能从小瞒过同门、师父、妻子、徒儿、江湖同道,在没打起辟邪剑谱主意之前他这么难为自己干嘛?
  这岳不群虽说行止有些做作,未必便是天生小人,这里装腔作势的武林中人难道还少了么?华山剑气二宗昔年决战,他不过是个少年人,华山元气大伤,岳不群做了掌门时,手下却只有师妹一人,外要应付武林中的同道,以免弱了华山的名头,内里还要防备剑宗的人卷土重来,那是多大的责任和压力?
  面对形形色色的武林中人,若不是他机警善变会做人,现在华山派怕已亡了。等他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华山的威名和君子剑的威望,才刚刚收了一个徒儿,左冷禅又塞了个几十岁的家伙带师学艺当内奸,岳不群发现真相为了自保却不敢声张,心里也够堵得上了。
  只怕他后来这么追求力量,便是重重压力下导致心理变态,才对辟邪剑谱起了贪心,人啊,一步错,步步错,等他感到已经无法回头时,便只有孤注一掷了。
  可是,现在“辟邪剑谱”的下落不是令狐冲知道,而是换成了自己,若是岳不群得不到“辟邪剑谱”会不会到死都仍然做他的‘君子剑’呢?
  吴天德心中闪念,神色便有些恍惚,岳不群极是乖觉,见他不欲攀谈,便再客套两句,告辞离去,那岳灵珊走在后面,乘父亲不注意,向吴天德俏皮地一笑,嫣然道:“吴将军骂那老道士时真是威风八面,回去说与大师哥听,他一定好笑。”
  吴天德呵呵一笑,看见他们出了院门,旁边有一伙人也正走出,全是一袭灰缁,头戴尼帽,正是恒山群尼,猛地想起一件要紧事来,忍不住一声惨叫:“仪琳妹妹,你不要走哇……!”
第十六章
笑傲江湖曲
  吴天德一声大叫,定逸以下这许多尼姑听了都是惊诧不已,感觉不伦不类。仪琳见了诸同门古怪的眼神,羞得素面粉红。
  吴天德可不在意,让他叫这娇滴滴的小姑娘一声仪琳师傅,他才觉得怪异呢。抢上前去刚要和仪琳说话,定逸师太身形一晃,拦在面前,稽首道:“将军有何吩咐。”她身材高大,一双浓眉大眼,眼神中满是戒备、警惕之意,好像吴天德要拐了她的小徒弟私奔一样,弄得吴天德好一阵尴尬。
  吴天德刚才指手画脚,现在站在个老尼姑的面前却全没了气势,畏缩了一下,讪讪地道:“这个……这个……”脑中飞快地想道:“他奶奶的,仪琳现在到底知不知道不戒是她的父亲?要是不知道可不能胡乱开口啊,而且也不能直接告诉她,她的老子想让自己当女婿,给自己喂了毒药啊。”
  心中一急,语气就有点结结巴巴的:“啊,我……我是想……想送送……送送诸位,啊哈哈哈……”毫无营养的笑声中,定逸师太横眉、拂袖,带着众弟子大踏步走了。小仪琳只偷偷回头瞅了他一眼,神情间满是歉疚的表情。
  吴天德恨恨地望着绝尘而去的定逸,心想:拷,实在不行就去一趟恒山好了。反正前辈子光掂大勺了,什么风景区也没去过。现在到了衡山,回头再去恒山,五岳逛够了再去黑木崖观光。
  心中想着,转过身来,只见刘正风领着一妻一妾、儿子女儿、门下弟子们忽拉拉冲上来,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顿觉一阵头痛。
  曲终人散,世界终于安静了。
  刘府后园,好大一片桃花林。这里清流绕廊、曲廊环抱,楼台亭榭,掩映其间。曲洋、刘正风伴着吴天德,坐在亭中,佳肴美酒,相谈甚欢。
  吴天德道:“曲、刘二位前辈,因音乐而结识,彼此肝胆相照,颇有古豪侠之风,现在这样的真英雄、真豪杰已经越来越少了。”
  曲洋呵呵笑道:“小兄弟,曲某闯荡江湖一生,识人多矣,想不到这回可走了眼了。回雁楼上见你一身内功,已臻化境,以为定是一位游戏风尘的奇侠,想不到小兄弟却是朝廷的五品高官。今日嵩山派有备而来,我本隐在暗处,只想若事不可为,大不了与刘贤弟同生共死便是。若不是小兄弟插手相助,我与刘贤弟此刻已共赴黄泉了。”
  吴天德道:“阴差阳错,我当这官儿也当得莫名其妙。两位前辈不嫌弃我是个混迹官场的俗人么?”
  刘正风叹道:“经过今日之事,刘某才算看得明白,什么黑白正邪,正的未必不邪,邪的未必不正,做人但求无愧于心,什么身份又算什么?”
  曲洋抚掌道:“正是这话,我与刘老弟醉心音律,创下一曲,今日于小兄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就请小兄弟品鉴一番,以助酒兴。”一提音乐,刘正风也是双眸一亮,两人兴冲冲去取琴箫。
  吴天德心中大喜,二人要演奏的便是千年以来,只闻其名、不闻其声的《笑傲江湖曲》么?这可是真正的原创演唱,而自己便是唯一的特邀嘉宾呀。
  只见曲洋将酒菜移开一些,取过七弦古琴,铮铮调拭几声,与刘正风相视而笑。琴声一起,曲调甚是优雅,继而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琴声清幽,箫声柔和,更是动人。琴箫之音,配合得极是和谐,听得吴天德心旷神怡。
  琴音渐渐高亢,而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琴音中隐隐现出铿锵杀伐之意,箫声仍是温雅婉转,但曲调却紧紧相随。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琴箫配合愈加默契,起伏叠荡,形影相随,曲音渐隐,终至微不可闻,但听者耳中,似乎犹有余音袅袅不绝。
  曲尽,刘正风与曲洋抚掌大笑,不喜饮酒的吴天德听了如此高超的演奏,也兴奋得饮了一盅美酒,大声赞叹。
  曲洋笑道:“小兄弟,这首‘笑隐江湖曲’,自我兄弟二人创作以来,还是头一次在人前演奏,你觉得此曲如何?”
  吴天德一窒,半晌才愕然道:“什……么?曲前辈这首曲子叫……叫‘笑隐江湖曲’?”
  刘正风道:“正是,我与曲兄厌倦了江湖恩怨,一心想着避世隐居,不再过那腥风血雨的争斗打杀日子,是以创出这首‘笑隐江湖曲’,小兄弟觉得如何?”
  吴天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笑话可闹得大了,他喃喃地道:“‘笑隐江湖曲’?不是‘笑傲江湖曲’么?”
  曲洋抚须笑道:“笑傲江湖么?哈哈哈,好豪迈的壮志,只有你这种少年英雄才能用多姿多彩的人生谱写这么一曲笑傲江湖吧?老夫老矣,早已没有那种雄心壮志了。”
  吴天德失声道:“不是吧?难道金老年纪大了,记错了不成?这世上竟不曾有过‘笑傲江湖曲’么?”
  曲洋一愣道:“金老是何方高人?莫非这世上还另有一首‘笑傲江湖’之曲么?”吴天德支支吾吾地道:“哦,金老……金老乃是隐居世外的一位绝顶高人,小子有幸听他提起过一首‘笑傲江湖’之曲。”
  提起音乐,刘正风也是兴致勃勃,说道:“既有此曲,吴将军不妨演奏来听听,让我二人也聆听一下这位高人赏识的曲子。”
  吴天德苦笑,自己只是随口搪塞,去哪儿寻这么一首曲子?想来想去,只好拿许冠杰那首‘笑傲江湖’充数了,他站起身,走到柱旁,忽然以手击柱,打着拍子,开口唱道:“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曲、刘二人初时听他说是曲子,只当也是一首琴曲,不料吴天德忽然以手击拍,开口唱出一首歌来,都是心中一奇,只觉这曲子起伏转折、演奏技艺虽不高超,可那苍凉、豪迈的意境却是令人热血沸腾,回味无穷。
  听他唱完半阕,两人已知其中曲调,立即抚琴按箫,应和起来,这一曲唱得荡气回肠,连吴天德自己都融入进那风雨飘摇的江湖梦境中去。
  一曲唱罢,曲、刘二人闭目回味起来,好半晌,曲洋才叹道:“我二人目高于顶,自以为曲艺已臻化境,这位高人却化繁为简,真是大巧不工,曲自天然啊。”
  他徐徐道:“此曲之高超处,在于那曲中意境,这曲不比我与刘贤弟曲子孤芳自赏、怡然自得,此曲应由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临海观潮,高声唱来,方得其趣,当今世上,只有此曲当得起‘笑傲江湖’之名了。”这赞誉之中已隐含一位古人,只是吴天德却懵然不知,心中想道:后世资讯发达,有些才能的人都能出人头地。那黄先生千万人里挑选出来的人物,他创的歌曲,自然不差。只是没想到这笑傲江湖曲的由来,竟是如此这般,当真是莫名其妙已极。
  刘正风也赞叹道:“听了如此天籁之音,真是让人心中热血奔涌,只可惜,刘某一身豪气现在已消磨殆尽。唉,嵩山剑派苦苦相逼,其余同门袖手旁观,就连我衡山唯一的师兄弟,我的掌门大师兄也对我不闻不问,实是令人心寒。”
  莫大先生?吴天德心中一动,五岳剑派中最深藏不露,且具大智慧的便是这位衡山莫大先生了。吴天德摇了摇头,对刘正风道:“刘前辈此言差矣,旁的人我不知道,莫大先生虽是一向与你不相来往,但若是知道今日嵩山派欲对你不利,他决不会坐视不理。”
  刘正风哈哈一笑,道:“吴老弟有所不知,我师兄弟向来不合,师兄武功又平庸无奇,近年来对我猜忌日深,我金盆洗手固然是想和曲兄退出武林,其实也是向师兄明志,正风并不在意衡山掌门的位子。”
  吴天德哈哈大笑,道:“刘前辈,不是吴某多嘴,令师兄大你二十余岁,性情又好静孤僻。而你交游广阔,家大业大,莫大先生自然不愿登门烦扰。至于莫大先生的武功,五岳剑派当中,只有嵩山左冷禅比他略高一筹,他又怎会担心你夺了他掌门位子?”
  刘正风大吃一惊,齐声道:“什么?你……你……我师兄武功如此高明?”言下颇为不信。吴天德自知失言,干笑两声道:“这……这也是我曾听那位隐居世外的高人金老先生亲口所说,他老人家目光如炬,绝不会说错的。”
  刘正风与曲洋互视一眼,神色之间仍是不信,吴天德又道:“别看莫大先生平日里与你不甚来往,你金盆洗手,他也不愿参加。但今日嵩山剑派欺到你的头上来,莫大先生只要得到消息,一定会赶来援手。”
  吴天德又想起原著中莫大先生杀死费彬的事来,道:“若是你今日命丧嵩山派手中,就算明里不可与嵩山派为敌,莫大先生也会寻机替你报仇。所谓血浓于水,便是如此了。”
  吴天德话音一落,桃花深处忽地幽幽咽咽想起一段胡琴声来,琴声凄凉,似是叹息,又似哭泣,跟着琴声颤抖,发出瑟瑟断续之音,如是一滴滴小雨落上树叶。
  刘正风和曲洋一起站起身来,刘正风已脱口叫道:“师兄?”
  幽幽琴声一转,奏出一段古僻琴曲来,曲、刘二人都是曲中大家,一听便知是“高山流水”。刘正风心想:师兄一向喜拉俚曲,不登高雅,今日怎么奏出这段‘高山流水’来?猛地心中灵光一闪:啊,师兄这是奏给吴天德听了,师兄竟将他引为知己,莫非吴将军所说,竟是真的?
  可惜吴天德可不懂得‘高山流水’的曲调,莫大先生这番心意可算是对牛弹琴了。吴天德听见刘正风说话,心想:‘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到了?,忙向琴音响处拱手道:“莫大先生,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只听琴音渐近,一个骨瘦如柴、双肩耸起的佝偻老人,拉着胡琴,自桃花林中漫步走来。吴天德见了心中一叹:这衡山派上一代掌门挑选弟子还真是不拘一格,这徒弟们一个比一个长得有特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