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杀手混都市(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84


只剩下那几张纸币还在半空,飘零如落叶。
“我草!”小七惊呼,这厮真是个妖孽,他们可算是明白了什么叫“静如处子,动若脱兔”!这是闹哪样啊?他转头看看陆羽,陆羽也是愕然。
“前辈。”小陆试探性地一拱手,但是这货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鼾声如雷。
那个踢饭盒的城管也让刚才的一幕吓了一跳,他揉揉眼睛,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正在狐疑间,各位看官们已然议论纷纷。
“这是不是醉拳呀?苏乞儿那个!”
“好像是醉拳,成龙那个不就是醉拳吗?醉八仙!可厉害了。”
“话说这人是从哪里来的,以前没见过啊。”
“可能是个世外高人,来收拾城管了。”
“收拾城管?好!为民除害,打他丫的!这帮畜生!”注意了,最后这句是个大娘说的,她说着还啐了一口。不知怎的,一石激起千层lang,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句抱怨竟然在一瞬之间便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围观者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对这些欺软怕硬的执法者们投来鄙夷的目光。
也是,城管这个职业,本来是为了市容市貌而尽心竭力的一群劳动者,但是,由于体制上的漏洞和职业规范的疏离,在很多地方这些人给老百姓的留下的印象都相当恶劣。可能,在一些地区这些人是被误解了的,但是在这个小城,绝对不是。
不久前,某区的一个初中生就在他们的一次执法活动中被“误伤致死”,事情的起因就是放学之后的他在一个违法出摊的小贩那里要了一碗麻辣烫!草!没被毒死倒是被打死了!这件事被传的沸沸扬扬,到最后,孩子父母换来的官方说法就是“城管都是临时工,我们已经将其解雇”,这事情谁能接受?凡是有良知的市民都为此愤愤不平。
也正是因为一幕幕类似的惨案不断发生,城管大队才被推到了道德的边缘,每每提到这些人,市井之人无不咬牙痛恨。理智一点想,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作法是不对的,但是,有足够理智的人往往只是少数。
在大家的鄙夷声中,四个城管有点恼羞成怒的意思,他们一面驱散人群,一面拖着醉鬼想走,那个叼着牙签最年轻的同学一把抓住醉鬼的肩膀,用力一扯,没拖动。他生气了,拿起警棍就打向了对方胸口,哪知道对方随手一拨,就划开了警棍的砸击。
“草!”年轻人爱冲动,一下子来了脾气,抬脚就踹向了对方的肚子,那人的腰部向旁边一撅,就势一个侧身又是很轻松地躲开了!
“草!草!草!”又是三脚。
第155章
醉打八方
年轻人踹的满头是汗,却一下子也没踹到,地上这人的速度也不快,可就是能够躲开对方的攻击,每次都是刚刚好,一点也不多余。那个领导模样的头头也纳闷了,他们四个人一起围过来,前后左右各一个,端端正正地往那一站,已然摆出了圈踢的架势,他们都看出来了,这人根本就是在拿他们寻开心!
不是能躲吗?这回看你怎么躲。
“你他妈的走不走?”年纪最大的那个头头问。
醉鬼依旧在睡,睡得一拉糊涂。
“草!踢他!”见他没有反应,四个人一起抬腿,他们几个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踹了过来!360度,无死角!
“诶呀!”给陆羽让过路的那个小姑娘捂着脸一声惊呼,太残忍了。
同一时刻,小七也是一哆嗦,这种情况该怎么躲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要是他在地上肯定也会给踹死。
客观地说,要是小七在地上他一定躲不开,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躲不开。可这个人他不是一般人,是个很牛逼的大人物。
他的名字叫苏三炮,在北方人民看来,“三炮”这个名字有点不雅,所以我们以后尽量称呼他的绰号——“大醉侠。”
提起苏三炮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响亮,但是要是有人提起“大醉侠”的名号,知道的人就多了。他这个人已经很久都没有在金鼎之会上出现,这次来还是一个巧合。三炮其人,向来淡泊名利而又醉心武学,要是说当今社会还有对武学境界怀揣赤子之心的大豪杰,那么此人非他莫属。
他学的是醉拳,象形拳的一种,讲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由“醉八仙”入门,光有增益。年轻时曾经遍访大江南北的醉拳名家,容八方醉拳于一炉,兼有南北特色,有继承有创新地自成一家。
这一次北上,本来是到京畿重地去拜访一位邵性拳师,没想到半路碰见了八极门的故友李昭,老友重逢,说不尽的闲话,聊着聊着就谈到了今年的金鼎之会,加上他对薛福生的遭遇颇为同情,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得了一张黑帖。
照临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学术地位很高的老教授曾经说过,“有大德者不拘一格,有大才者颇多怪癖。”照临对这句话很认同,这个大醉侠苏三炮就是个例子,他不缺钱,但是喜欢在街头摆摊跟人较劲,这也是他练功方式之一,怪人怪癖的也不必多做计较。
今天,他和小陆一样来的太早了,背着个大包没事干,就又故技重施地在大门口折腾了一番,没想,大厦里的安保人员没难为他,倒是冒出来一群违规执法的城管们!不理他们就算了,他们还得寸进尺!
眼看着这些人的大脚丫子踩了下来,大醉侠就地一翻身,又一次像是个玉米一样滚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像上一次那样腾身而起,而是一下子滚到了那个站在北面的男人的脚下!他的速度极快,对方抬起的脚还没放下,就被他的身子压住了支撑腿的脚面,他再一翻身,身体碾着他的小腿就将其扑倒。
“哎!”他叫了一声,整个人就向后仰过去。
直到这时,另外三个人的脚才落在了地上,啪啪啪地踏在水泥地上,掷地有声,看样子是下了真力!
大醉侠苏三炮其实很清醒,他一听见这声音就不高兴了,傻子都看得出来这几下不怀好意,他半睁着眼睛一抬头,前半身擎起来,双腿往南一送,又使了个“落地金蛟剪”,侧身倒地,两腿交叉置于对方的身侧,再猛地一拧身,一下子就将他剪倒了!不等对方反应,他又是一个乌龙绞柱,双腿向上一旋,胳膊撑地,陀螺一样倒着身子直立起来!
“好!”他这一下干净利落,陆羽不禁赞叹。
小陆的声音刚落,那人的双腿已然落下,一般人用乌龙绞柱站起身来,都是徐徐站起身,他不,只见他的这醉鬼的双腿在下落的同时猛地一蹬地!“啪”!震得整个地面都是一抖,借着这下的力道他竟然腾身而起,右手递出左手位于腰间,下半身成了一个独立步,嗖地一拳冲向了东边的那个人!——“霸王敬酒”。
不同常人的出招方式,他的右手成杯手递出,要打在对方的身上时突然向内收拢,再一攥紧就成了凤眼拳!竟然以食指的第二指节为力点,一下子点在了东面那人的膻中穴上!
“打穴12功?!”陆羽惊呼。
膻中穴位于两ru之间的横线与任脉的交汇处,是周身上下最要命的穴位之一,他这一下只用了很小的力气就将对手对方打得休克!
“草!”最后的这个保安站在西面,也就是醉鬼的身后,他见了醉鬼的一系列动作,当时就来了狠劲儿,“不是有功夫吗!?草你妈的!”说着,一警棍就对着他的脑袋劈落!我就纳闷了,也不知道会功夫怎么就惹他生气,一下子下了如此重的攻击。
可是,他和那醉鬼的差距太大,只见大醉侠苏三炮身体前倾向前扑倒,堪堪躲开这一下,就在和地面要成了45度夹角的时候再猛地一翻身,脸朝上仰躺过来的同时左手就叼在了对方的手腕上!借着这牵引的力量一个插步到了对方的两腿间,左手攥紧他的胳膊,右肘顶在了对方的腋下,双手用力再来一个臀打!砰!三炮的屁股一下子打在了对方的腰胯处,上下一合力瞬间就将其撇了出去!
“背口袋!?”小七脱口而出,小胖摔跤的时候总是用这招。
不对,这招不是摔跤里的背口袋,而是醉八仙中的“吕仙抖肩”!
“呜——”他这一下真的是力大无穷了,竟然将一个一百三十多斤的成年人扔了出去!那人腾起能有两米来高,一下子奔着人群砸了过来!惊得众人一阵慌乱。
“我草!”一个公鸭嗓大叫着往后躲,他躲,别人也躲!那些挤挤喳喳的人很默契地往两侧散去,大家都拼了命地往边上闪,拥挤不堪的门口竟然无比神奇地一下子腾出了将近一米宽的通路!
第156章
天王托塔
可这人群散开,便有**叫不好!这人正是陆羽和醉鬼。
原来人群这一开,刚好露出来一个人,一个穿着唐装的老头子!
这个老爷子正背着手要来看热闹,他还没挤到前头呢,就看见众人惊呼着往两边躲,没搞清状况的老人家下意识地一抬头,我靠!飞来的那个人已经砸在了他的肩头上!
这一下的势能非常大,当时砸得他山羊胡子都撅了起来!
完了!在场的人都捏了把汗,这么一个老人家怎么能抵得住如此的重击!?眼看着那人砸在肩头,那老头也被吓了一大跳,可他很快调整,被砸的右肩竟然随着对方的冲击塌陷下去,被扔出来的人像是撞在了棉花上一样,没有一点声响!
这是!?陆羽和醉鬼都瞪大了眼睛,这老头子在目力不及的情况下,用了听劲,也就是说,他是在对方沾上了自己皮肤的同时就做出了反应,靠着触感的传递已然了解了对方的走向!不仅如此,他还一下子化掉了对方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这是太极拳的走劲啊!
所谓走劲,即是“沾连粘随不丢顶”中的"不顶"。在临敌对抗中,一旦感觉到对方使蛮劲向我逼迫过来,千万不可硬顶,应该顺着对方劲道的方向,把他的劲引到另一边去。打个比方,就好像治水,洪水汹涌袭来,光靠筑坝抵挡是难以奏效的。反倒是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水流引向低处能够得到长久的治理。
走劲的道理也是这样,对方大力袭来,如果硬顶,势必有受伤的危险。倘若把对方的劲引向一边,则对方的劲力必然落空,我则可以乘虚出击,事半功倍。
拳谱有云:"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双方使劲硬顶,就双重,两个功力相当的人一较劲和那蛮牛一样,空废气力,这是太极拳练习者要竭力避免的。而走劲不同,他是将对方的力道移走或是化去,借力打力。走劲练习的最高境界,应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稍微有一点劲加在身上,都可以化去。
据传,当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蝉就有这个本事,一只小鸟站在他的手上,怎么也非不走,就是因为这鸟要往起飞必须要蹬下爪子借力跃起,可它一蹬腿,杨露蝉的手就跟着往下一陷化去了这份力量,它在往回收,杨露蝉的手也跟着回来,所以杨大师的胳膊不动,那只小鸟的位置也没动,就看着鸟的翅膀在那扑腾,说什么也借不上这份力气。
而练习走劲的关键在于学会用腰,腰脊要做到垂直中正而放松。垂直中正,则易转动,拉长放松,则不易受力。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提到"虚领顶劲",指的便是腰脊的垂直中正和放松拉长。那看看那些练太极的名家高手,往地上一站,个个都是抬着头,下颏微收。那些抻脖子撅屁股的多是些欺世盗名之辈。
老爷子化去了对方的冲撞之力,还不算完,就在这旧的招数用老、新的招数没发的时候,他的身体猛地一个弹抖,周身鼓荡,竟然又将那个贴在肩侧的城管放了出去!
要说刚才的那一下是柔化,这一下必须是刚发!啪地一下,声如裂帛,那个城管打着转就向斜侧里飞去!
由于他们之间有着相当的一段距离,陆羽也没看清对方的动作。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他绝对不会用上这么玄妙的技法,按照效果看,应该是一个肩靠,或者说是肩打。
肩头的运动幅度很有限,要发出这么大的气力是很难的,纵使是借力打出,也很难出现这样发人丈外的效果。
他这儿还琢磨着呢,观众们却齐齐地为那个被扔出去的主儿捏了一把汗,这家伙可真是够惨的,先是让烟鬼扔了出来,又被那个神秘老头放了出去,这回可好,又碰上一位爷爷。
他被太极拳的一个弹抖打出来不假,实际上却应当谢谢那个老头,这老爷子下手挺狠,却是要救他,这一招叫以横力破纵力,以来人的修为尚且无法将那贯过来的一股冲劲尽数化解,他只得选择了这没有办法的办法——将他掷出,虽说穿着制服的城管还在飞,可是一来方向变了,二来劲力和速度都小了许多,安理来说,这么出去也就是打了几个滚,不会由太大的伤害,可是,人要是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他一头砸了过来,正好撞到了另一个老头的面前!
没错,又是一个老头,这老头看他飞了过来,想都没想,抬腿一迈步,成了个低马步,两腿开立胳膊向下探,竟然使出了一个“**仆地锦”瞬间钻到了对方的身下,紧跟着一个挑腕,小臂当时就横了起来,猛地向上一架!
“哈!”
也不知道这老爷子有多大的力气,竟然用前臂将这小子硬生生地挑起!不等对方落下,他又向前一并步,右手向上一个托掌打出,十趾抓地稳稳地将他擎了起来!没错,就是擎了起来!一个年逾六十,穿着个白色背心的老头硬是把一个城管擎了起来!那姿势,怎一个威武了得!“冯叔!”小七一看乐得蹦起多高,“冯叔你咋那么牛逼呐!”
没错,这个人正是老冯,传说中的八极拳顶尖高手——立地金刚,冯渤海。
那个用了太极拳的老头也看见他,赶紧一拱手,“哎呦,我当是谁呢,这不是冯哥吗?几年不见身手不减当年啊!”
“呵呵,让嘉落老弟见笑啦。”老冯冷冷地一笑,扑通一声把那城管扔在了地上,看也懒得看他一眼。他抬头望向人群,大吼一声,“三炮!这么多年不见了,你就不能主动地来给老夫请个安吗?”
“来啦!”此时,那个迷迷糊糊的大醉侠竟然背着旅行包一阵小跑地过来,腋下还夹着那个饭盒。他摘下帽子,对着老冯和那太极老人一抱拳,“冯哥好!嘉落哥好!”
“三炮!”那个用了太极拳的老头也是一拱手,原来,他叫陈嘉落。
第157章
自有打算
陈嘉落,男,1949年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他是陈家沟陈氏十九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太极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现任某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省武术管理中心主任,某著名太极健身培训中心总教练,是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也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为推广普及陈氏太极拳做出了不朽贡献,是寥寥无几的能够达到武术九段的太极拳家之一,太极金鼎的持有者。
很多人都认为,陈家沟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各流派中最古老的一支,始创于明末大将陈王庭。
陈王庭(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赫赫战功,在河南、山东一带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
仕途不意的陈王庭报国无门,决定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汲取了戚继光的《拳经二十四式》主要内容,加之个人理解,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太极拳。
最初,太极拳的套路主要包括太极拳五路和炮捶一路,传到后世的过程中有所增删,现在流传的的主要是一路大架和二路炮捶。这两套拳法一刚一柔,根据内容排列的区别,也能分出老架和新架两种。一路大架主柔化,松软绵长十分舒展。二路炮捶较紧凑,多弹抖、震脚一类的发力动作,是比较吃功夫的一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