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40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慰藉,所以在葬礼后的那个夜晚,他破例来到了淑妃的寝宫,淑妃娘娘惊喜万分,赶紧梳洗打扮,安排酒菜香汤伺候皇帝。
  酒过三巡,皇帝终于放下了他冷硬的面孔,叹道:“难道他们都这样盼着朕死么?萧妃本来多么本分的一个人,儿子做了太子就变了,唉,朕本来想不想赐死她的……”
  淑妃娘娘道:“陛下仁厚,天下尽知,是那萧妃不知好歹,鬼迷心窍,竟然想出这么阴毒的办法害陛下,十八根钢针啊,亏她怎么下的去手……”
  皇帝一愣,猛然转头看着淑妃,那个人偶除了曹少钦看过,并无他人经手,淑妃如何晓得上面插了多少钢针?
第36章
选妃
  皇帝猛的转头,冷冷望着淑妃,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道:“十八根钢针。”
  淑妃脸色顿时惨白,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豆大的汗珠哗哗的淌,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皇帝的脾气她不是不知道,最恨人家在他面前耍花腔,就算没造成什么后果都要严办的,何况这回后果相当严重,直接害死了萧妃。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皇帝站起来,丢下一句话:“淑妃,你做的好事!”然后拂袖而去,淑妃娘娘站起来想追,两条腿却一点力气都没有,软软的倒在地上,宫女们惊呼连连,皇帝却连头也没回,径直上了步辇去了。
  整个长春宫一片凄风冷雨,萧妃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现在又轮到淑妃娘娘了,宫女们抱头痛哭,太监们也哀号不止,就等着明天锦衣卫来拿人了。
  皇上回到乾清宫,屏退所有人,自己静静地坐了一会,忽然高声喊道:“来人!”
  几个内侍急忙跑过来听候差遣,皇帝道:“去把太子请来。”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皇帝发了话,太监们不敢有丝毫怠慢,一队人打着灯笼直奔东宫而去,来到奉先殿,传了皇帝口谕,东宫的太监赶紧去通禀太子,可是进入太子安寝的暖阁之后,却看到床上空荡荡的,四下里一看,依然没有人影,太监只觉得头顶上有什么东西晃悠悠的,抬头看去,吓得大叫一声,当场坐到地上。
  太子悬梁自尽了。
  等皇帝赶到的时候,尸体已经解下来放到地上,太子身穿全套朝服,浑身冰凉,面色苍白舌头伸出来老长,样子极为恐怖。
  皇帝只是冷着脸看了几眼,就回乾清宫去了,连一句话都没留下。
  次日,皇宫中传出消息,太子殿下在宫中骑马不慎跌伤,头部重伤正在医治,性命危在旦夕,消息传开,朝野震动,众说纷纭,储君乃是国家社稷安定的必要存在,一年之内连死两个储君,可不是祥兆。
  但值得欣慰的是,太子虽然不行了,但皇帝的身体却好了起来,精神比以前强了很多,行事也更加果决狠辣,连连处死了好几个剿匪不利的将军。
  与此同时,淑妃娘娘也被打入了冷宫,昔日高高在上的长春宫,变成了冷冷清清的所在。
  淑妃陷害萧妃娘娘,背后或许还有别人的影子,曹少钦在这里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一点,皇帝心知肚明,但是没有自己的首肯,曹少钦又怎么敢做这些事情,对老曹,皇帝未尝没起过杀心,但是老曹不比他人,乃是皇帝仰仗的重臣,况且一直以来也算忠诚,所以皇帝隐忍了下来,只是下令加大了文海的权力,让他负责皇宫内卫大权,至此,锦衣卫也能和内厂分庭抗礼了,这场较量,有赢家也有输家,曹少钦消灭了太子,为自己赢得了空间,但权力却被削弱,淑妃害死了对手萧妃,自己却也落了个惨淡结局,打入冷宫哪还有好下场,萧妃母子是最大的输家,连命都没了,只有文海凭空得到权力,是最大的赢家。
  至于皇帝,他是坐庄的,输赢对他来说没有关系,妃子,儿子,臣子,没有任何一条性命在他眼里是值钱的。
  太子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却留下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只写了四个字“孤家寡人”这四个字是写给皇帝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太子张承太爱耍小聪明,又怯懦软弱,自从当上太子之后,他就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之中,皇上让他去内阁协理,他都以为是试探,不敢接招,谨小慎微之下,还是没能防得住,萧妃被陷害,人家的目标其实指的就是太子,在天牢目睹了母亲被毒死的事情后,张承太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以至于不能忍受,用一根绳子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只留下那四个字,作为对父亲的控诉。
  老张家的儿子,性子烈。
  但皇帝不为所动,老三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他就不配当太子。
  身为皇帝,本来就是孤家寡人,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几个妃子,儿子么,皇帝春秋鼎盛,如今才五十出头,身子骨强着呢,想要妃子儿子,简直太容易了。
  ……
  这天朝会,商讨完国家大事之后,正要散朝的时候,内阁协办大学士杨峰忽然出班道:“臣有本。”
  皇帝点点头:“说。”
  杨峰道:“如今太子病重,皇家人丁不旺,对江山稳固有所不利,臣建议皇上招募民间秀女以充后宫,也好开枝散叶,永保大周江山。”
  不得不说杨峰出的是个馊主意,现在都到了什么节骨眼了,蒙元反扑中原的攻势一波比一波猛,西凉那边也是虎视眈眈,江南的反贼也搞得声势浩大,如火如荼,至于各地零星的造反,杀官,抗税,更是层出不穷,这时候再大肆搜罗秀女,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柳松坡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说此时不宜扰民,即便要扩充后宫,也要等到战事平定之后。
  此时的杨峰,已经完全不是以前那个跟在恩师后面的乖学生了,而是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辩道:“征集秀女可以缩小范围,从京城到江南的范围内进行,断不会扰民,而皇家子嗣太少,几个皇子也无所出,正好借着这个时机也把王妃们一并选了,几件事合成一件事,实在是大大的节约,而且这件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头,打仗重要,难道皇上娶媳妇生儿子就不重要么?”
  大臣们都是人精,知道杨峰断不会随随便便开这个口,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来看,这很可能是皇帝本人的授意,此时不表现更待何时,于是,大臣们各抒己见,慷慨陈词,但都是站在杨峰一边。
  结果没有悬念,皇帝最后拍板,选秀一千名,扩充后宫。
  你们不是耍心眼,玩自杀么,朕还能怕了你们,普天之下有的是能生孩子的女人。
  ……
  征集秀女的任务交给内务府和礼部协同办理,鉴于两个部门互不统辖,皇上又指定杨峰为选秀大臣,总领一切事宜,其实他的任务主要还在内阁,只不过担这个职责作为资历罢了。
  皇帝选妃,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一心想攀龙附凤的人家削尖了脑袋想把女儿往宫里送,那些真心疼爱女儿的人家却赶紧找个人家把女儿嫁了,免得受一辈子的罪。
  这次选秀的范围比较窄,仅仅面对京城和江南地区,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京城人杰地灵,虎踞龙盘,王公贵族云集,知书达理,琴棋书画精通的大家闺秀比任何地方都多,江南地区的人口素质相对全国来说也是最高的,江南女子清秀可人,温柔大方,充实后宫再适合不过了。
  杨峰并不参与具体工作,但是对选秀的大方向还是要进行指导的,他的策略是尽量在官宦人家中选择目标,一来官宦人家的女儿教育程度高,而来生活有保障,体质也优秀些,毕竟最终入选的人是要为皇帝繁衍后代的,马马虎虎找些乡下丫头充数可不行。
  选秀的员额是一千人,为了确保素质,起码要从十万个适龄女子中挑选,以做到百里挑一,最终选出的一千名秀女,也不是每个都能进宫服侍皇上的,经过层层筛选,被淘汰的赐给亲王皇子,或者充作宫女,最优秀的才能成为低级嫔妃,这个人数,不过超过十人,而最吸引大家的就是,这些秀女中最终会有一个人成为当今皇后!
  十万名未婚适龄女子,还要知书达理,身体健康相貌俊秀,着实不容易,不过这是目前大周朝最重要的事情,各级官府都倾尽全力,那些个名声在外的大家闺秀一个都跑不了,一网打尽全给搜罗起来了,就算你有婚约也不行,只要没过门,全给写到名册上去。
  一时间江南处处有人突击嫁女,还不敢大操大,办,只能悄悄地一顶小轿抬过去了事,鞭炮都不敢放,更不敢摆酒席,这要让官府知道了可是欺君大罪。
  这场轰轰烈烈的选秀,给江南人民带来了一场浩劫,官府借机敲诈勒索,搞得民怨沸腾,大周朝本来就不大稳定的政局,又多了一丝不安的气息。
  但皇帝已经不在乎了,在他看来,充实后宫相当有必要,凭自己的体质,再生十个八个皇子公主不在话下,以前觉得四个皇子就足够了,但是这些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想来不是自己的基因不够优秀,而是他们的母亲素质太差,这也难怪,这些妃子多是自己没当皇帝的时候娶得,素质一般,登基之后,为了树立一个简朴勤政的皇帝形象,一直没有扩充后宫,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顺带着皇帝对杨峰的印象又好了几分,每天下午,杨峰都要来养心殿面圣,报告天下大事,虽然还是协办大学士的身份,但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曾并称内阁双璧的孟知秋,隐隐和两位辅政大学士比肩了。
  这天下午,杨峰又来到养心殿,向皇帝回报选秀的进展情况,说到后来,杨峰欲言又止,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道:“陛下,臣要弹劾一个人,可这人是臣的恩人,所以臣不知道如何是好。”
  皇帝淡然笑了,他很喜欢杨峰这一点,有什么事都不藏着掖着,便道:“是法大还是情大,想必你心中已有了计较,但讲无妨吧。”
  杨峰道:“臣要弹劾柳相爷,他府中有适龄女儿,竟然不参加选秀,知法犯法,实难服众,当朝宰辅都这样,臣的工作很难开展啊。”
第37章
干姐妹
  这个杨峰还真是尽职尽责,为了选秀大事竟然能和恩师翻脸,看来在他心中,只有皇帝是最大的。
  按说杨峰手握权柄,想放过谁家的女儿,亦或是想让谁家女儿入围,都易如反掌,假若柳松坡不想让女儿进宫,只需和门生打个招呼便是,随便扯个理由也就遮掩过去了,但这样的事情竟然没有发生,一根筋的杨峰为了选秀的事情,竟然在皇帝面前把恩师告了一状。
  皇帝多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这件事没这么简单,未尝没有杨峰想将柳松坡一军的意思,这个年轻人,为了上位真是不择手段啊,皇帝望着杨峰,心中暗道:这小子还真有我年轻时候的几分神韵。
  够无耻,我喜欢。
  “这件事朕知道了,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皇帝轻描淡写,似乎对此事并不在意,其实柳迎儿翠绿色的身影已经浮上脑海,这丫头,不错。
  杨峰磕头谢恩,眼神重新坚定起来,彷佛从皇帝这里得到了无尽的力量。
  皇帝想了想,又道:“朝中两位辅政大臣,你怎么看他们。”
  这种问题本不该问杨峰,他毕竟只是一个中级文官,没有资格和皇上探讨这种事情,杨峰当然心知肚明,告罪说不敢胡言乱语,但是他心里却是一阵狂喜,皇上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已经将自己看做心腹了。
  皇上说恕你无罪,但讲无妨,杨峰这才开言,到底是大才子,对两位辅政大学士只分别用了四个字的评语。
  “胡惟庸,有德无才,柳松坡,有才无德。”
  皇帝闻言不禁大笑:“说得好。”
  胡柳两位宰相,各有千秋,胡惟庸是皇帝的老部下了,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办事端正,一丝不苟,虽然没有创举功绩,但是也没有啥过失,是个很本分的大臣。
  而且,据说他的私德很好,平时爱研究程朱理学,对家人要求很严格,他有个儿子叫胡琏的,年轻爱玩,有次在酒楼打伤了人,胡相爷并没有包庇儿子,而是将儿子痛责一顿,禁足三个月,还打发管家带着银子去赔礼,堂堂相爷能做到这一点,也算个不简单了。
  而柳松坡,年轻时候的名声就不怎么好,还是穷书生呢就勾搭大家闺秀玩私奔,后来当上了官,行事也颇为孟浪,若不是有奇才在身,也升不到如今这个官职。
  杨峰总结的很到位,皇帝很满意,大笑一阵后又道:“那你看孟知秋此人如何?”
  杨峰道:“孟大人年轻有为,文武双全,是将相之才。”
  这回皇帝没笑,表情严肃起来:“杨峰,那你呢,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峰叩首正色道:“臣只是陛下门下走狗而已。”
  皇帝爽朗的大笑,捋着胡子站了起来:“好,好,今天就到这儿吧,你跪安吧。”
  杨峰眼中闪现一抹喜色,他知道自己应对的很成功,而且皇帝也不会拿同样的问题就问孟知秋,所谓的内阁双璧,其实已经悄悄拉开了差距。
  ……
  倘若是一般人家的女儿,拒不参加选秀的话,让当地保甲出面就行了,再不行,还有京兆尹的官差,铁链子一抖谁不害怕,可是柳相爷家不比别人,那是当朝一品的府邸,京兆尹的衙役打死都不敢上门的。
  柳松坡老两口并不想让女儿进宫。侯门一入还深似海呢,何况是皇宫,这一年来宫廷内发生的血案还少啊,他们可不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柳迎儿自己更是对选秀的事情极为反感,私下里没少骂皇帝,但是骂的更多的确是杨峰,早知道一枪爆了他的头多好,省的那么多女子遭殃。
  柳家人里唯有柳靖云两口子对这事比较上心,一直扼腕叹息柳迎儿不去参加选秀,若是凭着柳迎儿的相貌才智,肯定会拔得头筹,到时候当了贵妃,柳家可就旱涝保收了,而柳靖云也成为正儿八经的国舅爷,那该多好啊。
  但是柳松坡不开这个口,靖云也不敢乱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