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240

  其实在京城想查一件事并没有那么难,身为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刘锦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甚至连这位公公的祖宗八代籍贯履历都清楚的很呢,刘锦是河南杞县人氏,自幼游手好闲,因为欠了赌债无法偿还,愤而自宫,然后进宫当了太监,后来时来运转成了东宫的首领太监,将来储君登位,他就是内务府之首了,这样有前途的红人,谁不想结识,谁不想巴结啊。
  军统司办不妥的事情,反倒是户部转运司给办好了,很快查清楚刘家庄的那位刘坏水正是刘锦的儿子,这可不是过继的侄子,而是真正的亲生儿子,刘锦进宫前曾经在村里强奸了一个村妇,儿子就是这样来了,元封路过刘家庄的时候,为民除害宰了这个畜生,没想到竟然得罪了刘锦,人家可是太监,没法再生儿子的,这个仇恨之深就可想而知了。
  杀了东宫大太监的儿子,得罪储君最信任的宦官,就算是当地督抚也不敢玩这一手,要知道刘锦的未来不可限量,自古以来,皇帝信任宦官,他们虽然身份低微,但说话分量很重,随便来几句就能决定一个官员的政治生命,谁敢得罪他们?谁也不敢!
  元封却不同,他一丁点的后悔都没有,刘坏水该杀,刘锦也该死,不就是个阉奴么,有什么可拽的,老子杀得就是你。
  趁着漆黑的雨夜,元封摸进了刘锦居住的偏殿。
  大太监刘锦睡的正迷糊,忽然感觉床前站了一个人,还以为是太子派人来传,小太监看自己睡着了不敢喊呢,虽然他在太子面前唯唯诺诺的,在下面人眼里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笑面虎。
  刘锦忽地坐起,尖着声音说道:“小六子,是殿下有事么?”
  那黑影却不答话,此时刘锦才发现,这人身量甚高,根本不是小六子,他心中一寒,暗道不好。
第13章
刺客进宫
  烛光亮起,屋里亮堂了许多,那个黑影点亮蜡烛之后,并未作出任何有威胁性的动作,反而将烛台放在桌上,回身坐下了。
  烛光昏暗,但是依然能看见那人的袍服,蓝色的长袍,牙色腰带,是低等太监的装扮,但此人的做派可不像是低等太监,深更半夜跑到刘锦的卧房中,一言不发故弄玄虚,很不对劲。
  刘锦的脑子在迅速的转动着,判断着这黑影背后的人,他不说话,对方也不说话,终究还是刘锦忍不住了,颤声问道:“你是谁?”
  “你说呢?”那人反问道,语气轻松,漫不经心。
  “你是谁派来的?”
  “你说呢?”还是同样的回答。
  那人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沉着冷静,气定神闲,要知道这可是太子东宫,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就有大批侍卫蜂拥而来,此人竟然丝毫不怕,那只有一个可能,他有恃无恐。
  “你要做什么?”
  “你说呢?”
  刘锦就要疯了,在这样一个下着冷雨的冬夜,本应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外面的雨声睡安稳觉,哪知道床前竟然坐了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家伙,阴森森冷冰冰,不怀好意。
  皇宫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深宫大内,宫殿鳞次栉比,外人连门都摸不清,更别说混进来行刺了,外人不能进,危险就全都来自内部,自古以来皇宫就是个血腥的所在,逼宫、兵变、谋杀、行刺,历朝历代都少不了。
  眼前这个人,肯定不是来自宫外,这一点刘锦已经确定无疑,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您是西边的人?”刘锦小心翼翼的问。
  来人不说话了,刘锦心里有了底,苦着脸说:“上回的事情,咱家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不是说好了么,只做一次,咱家欠的银子也一笔勾销,三殿下不能出尔反尔啊。”
  原来这件事三殿下也掺和进来了,刘锦身为东宫首领太监,竟然能被三殿下要挟住,看来这位老三也不是善茬,他们弟兄之间的恩怨元封不想知道,关键是刘锦要为军统司那七条人命负责。
  刷的一声,来人从袖子里拉出一根钢丝,站起来向刘锦走过来,烛光摇曳,照见此人脸上狰狞的笑意,刘锦慌了,只当是对方要杀人灭口,心中又悔又怕。
  刘锦进宫之后,依然烂赌成性,不想落入圈套,欠下上百万两的巨债,他虽然是东宫的首领太监,但太子毕竟只是储君,他的权势也有限,被西宫某人阴了一把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没想到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对方竟然要灭口了。
  面临死亡的威胁,刘锦臃肿的身躯爆发出出乎意料的力量,还穿着单薄的白色中衣就从床上跳下来,赤着脚向门外冲去,“西边”派来的杀手似乎一点也不急躁,不紧不慢的跟在刘锦身后。
  刘锦迅速冲到门边,慌忙去拔门闩,他想喊,可是怎么也喊不出声,小六子他们几个睡得真死,往常自己咳嗽两声都要吓醒的,今天却一点动静都没有,难不成已经被干掉了,越慌手越抖。门闩竟然拨不动,听着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刘锦猛然用力,门闩被拔下来,大门敞开,外面是淅淅沥沥的雨,四下一片漆黑,唯有太子寝殿那里的宫灯是亮着的。
  看到亮光,彷佛看到了生的希望。刘锦不顾一切的向太子寝殿方向扑去,跌跌撞撞的在雨里跑着,一不小心摔到了,满身泥水,爬起来接着跑,回头看去,那个杀手依然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三殿下还真是狠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觉得我刘锦没有利用价值了就赶尽杀绝,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就是死也不能死在你的手里,刘锦一咬牙,尖利的声音如同拖着扫帚尾巴的彗星划过夜空:“救命啊,有刺客!”
  皇宫大内,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到处埋伏着武林高手,大内侍卫,太平年月,四海升平,谁吃饱了没事摸进宫来行刺,宫城的围墙比一般省城的城墙都要高大,每个门户都有御林军执勤,皇宫面积巨大,宫室浩如烟海,除了皇帝的寝宫有些所谓的高手镇守之外,其余宫室根本没有卫兵。
  太子这几天睡的都不踏实,一闭上眼睛就是那些烦心事,老二和老四这俩小子真不省心,到底是一个娘养出来的,憋着劲和自己对着干,虽说自己是嫡长子,又是储君,可父皇那个喜怒无常的脾气谁也摸不透,搞不好哪天就把自己这个太子给废了也未可知。
  睡得浅,稍微有点动静就能醒,刘锦尖利的呼救声传进寝殿,太子张承乾一个激灵,醒了。
  “来人啊!谁在喊!”太子咆哮道。
  太子就寝,照例是有三个太监宫女在外面和衣伺候,随时听候招呼的,听见主子召唤,一个小太监扑了进来:“殿下,是刘公公在外面喊。”
  “救命啊,有刺客。”刘锦凄厉的声音再次传进耳朵,这回太子听清楚了,当场脸色就白了,上回自己就是侥幸逃脱的,要不然就死在马车里了,他吓得连声道:“侍卫呢,侍卫何在?”
  奉先殿的大门被刘锦敲得砰砰响,带着哭腔的声音传进来:“殿下救命啊,老奴忠心耿耿,一心侍奉殿下,从不敢懈怠,行刺殿下,栽赃陕甘总督的事情是西边一手策划的,现在他们又来杀老奴了,殿下看在老奴多年侍奉的情分上,救救老奴吧。”
  声音如泣如诉,加上风声雨声让人更加惊恐,张承乾透过窗户的玻璃格子望出去,只见一个身形高大的人站在雨里,摇曳的宫灯照射下,蓝色的低级太监袍子忽明忽暗,如此突兀的站在那里,此人当然不是什么太监,而是刺客!
  张承乾的胆子不大,但到底是他爹的亲儿子,一点随机应变的本事还是有的,“挡住大门,快喊侍卫!”他急匆匆说完,一按床边的机关,一扇暗门出现在眼前,太子闪身躲了进去,这个秘密的藏身之所连刘锦都不知道,还是母后安排人做的,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
  大内侍卫们的反应还算快,听到东宫的预警铜锣声,一队侍卫迅速赶了过来,火把在雨中形成一条漫长的火舌,整个皇宫也被惊动了,到处点起宫灯,太监宫女们从被窝里爬起来,穿衣服穿鞋忙乎着,大周朝建国二十年,皇宫内来刺客,这还是头一遭。
  皇上早就睡下了,忽闻一阵锣响,然后外面是急促的脚步声,皇帝迅速起身,抓起床头的宝剑,冷声喝问:“出了什么事?”
  御林军统领于虎一身甲胄走了进来,面色如常:“启禀陛下,东宫预警,似乎有刺客进宫。”
  皇上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还不快去抓,在朕这里守着算什么?”
  “末将怕……”
  “怕什么,怕刺客来杀朕么?让你去就去。”皇上震怒了,于虎不敢忤逆,领着人去了,但依然留下了大批侍卫和御林军紧紧保卫着皇帝下榻的乾清宫。
  雨还在下,皇帝把宝剑往桌上一放,披衣起来在窗前走来走去,几个太监诚惶诚恐在珠帘外面伺候着,生怕陛下发怒,毕竟进宫行刺是对皇家威仪赤裸裸的挑衅。
  上回行刺太子未遂还没查清楚,这回刺客居然直接杀到东宫去了,难道真有人想杀储君?这样的招数也太白痴了吧,傻子都能猜到是其余三位皇子下的手,以那三个儿子的智力,想必做不出此等傻事。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自己的大儿子自己演的一出闹剧,故意栽赃给他三个弟弟,别管有用没用,起码能减弱一点他们三个在父皇心中的印象分。
  哼,这小子还有这个心机,皇上鄙夷的撇撇嘴,上床继续睡了,过了半晌,太监才悄悄进来用灯罩盖灭了蜡烛。
  刺客进宫,这是大周历史上头一回,于虎以下众侍卫军官不敢怠慢,点起灯笼火把,守住所有出口,重要宫室加派禁卫保卫,兵营里休班的御林军也被人叫起来,顶盔贯甲,上城墙值守,大队的侍卫拿着火把,穿着蓑衣在皇宫中到处布岗搜捕。
  当于虎赶到奉先殿的时候,刺客已经走了,他只看到浑身湿透的东宫首领太监刘锦面色灰白的跪在太子面前,太子的脸色也不好看,红一阵白一阵的,不过见到御林军的主将前来,还是勉强笑了笑。
  “多亏侍卫们来得及时,刺客未能得手,已经潜逃了,多谢于将军了。”
  “末将份内的事情,殿下不必客气,不知道哪位公公可曾看见刺客的相貌。”于虎问道。
  “是个身材很高的年轻人,穿一身三等太监的蓝色袍子,外面太黑,相貌看不清楚。”东宫的小太监回答了于虎的问题。
  于虎点点头,此时侍卫们来报,奉先殿周围没发现什么可疑的迹象,他便道:“既如此,末将告退了。”
  “于将军请便。”太子微微欠身道。
  于虎退出了奉先殿,眉头却皱了起来,不知道为何,他感到奉先殿内的气氛很怪。
  等御林军们走了,太子才冷笑一声:“刘锦,你给我解释解释,刚才说的那话的意思。”
  ……
  深夜的皇宫,已经一片沸腾,各个宫室的人都被吵醒了,到处是急促的脚步声,明亮的火把,惨白的刀枪,储秀宫的小宫女们也起来了,趴在宫门内往外看,时不时唧唧喳喳的议论着,打着纸伞在跑来跑去,宫里来了刺客,她们倒是兴奋的很呢。
  安乐公主也醒了,事实上她根本就没睡着,下着冷雨的冬夜,在一般人看来正是沉醉在黑甜乡中的好时机,可是这鬼天气不知道触动了公主哪根脆弱的心弦,她竟然失眠了。
  这样的雨夜,竟然有人和我一样睡不着,跑进宫来杀人,这刺客还真是个妙人呢,安乐公主张婉儿这样想道。
第14章
那是鸳鸯
  皇宫中竟然混进了刺客,身为御林军统领的于虎难辞其咎,尽管他心中也在犯疑,这刺客究竟是外面混进来的还是宫里本来就有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抓到这个刺客,生死无论。
  皇子们渐渐长大了,争夺储君位置的斗争并未随着太子人选的确定而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前段时间发生的行刺案还未破,居然又发生了一起针对东宫的行刺,平静了二十年的皇宫,要乱了。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毁灭了所有刺客留下的踪迹,在这样的条件下追踪实在是困难,好在侍卫们反应迅速,已经封死了所有的出口,御林军也全体出动,把四面围死了,不许任何人进出,刺客若没有上天入地的本事,就只能困在这皇宫中,迟早落入法网。
  于虎手按佩剑站在高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军士,宫内已经戒严,所有人员不得离开所属的宫室,静候御林军搜捕完毕才能自由行动,因为那位刺客很有可能就是宫里人,只有这样才能逮到他。
  以东宫为基准,侍卫们向四下搜寻开去,于虎有意无意的将搜捕主线放在西面,虽然不敢确定什么,但他觉得,这样或许能快些找到刺客。
  皇宫虽大,架不住兵多,可是一番搜索之后依然毫无所获,难道刺客真能飞檐走壁不成?于虎眉头紧锁,望着下面一队队来回奔走的士兵,忽然目光落在一支巡逻队最后一人的身上,此人身材甚高,头戴铁盔,身披蓑衣,脚上穿的却不是禁军制式的靴子,而是一双鲜见的麂皮快靴。
  有蹊跷。
  于虎对身边校尉耳语了几句,两个校尉按着刀柄走过去,叫停了那支巡逻小队,于虎则站在原地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那个站在队伍末尾的士兵。
  那人身形不动,但于虎已经感觉到蓑衣下面的身子似乎已经弯成了弓弦状,随时准备出击,有点意思了,这人不但胆子心细,看来武功修为上也有点造诣。
  两个校尉挨个查验士兵的腰牌,藏在队尾那人见事态不妙,忽然暴起逃窜,几个士兵扑过来阻拦,连他的衣角都没摸到,那人如同一阵风般逃窜了。
  搞了半天,原来刺客混进了士兵里面,怪不得总也找不到,现在好了,刺客终于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场上百名士兵一起追过去,于虎也紧跟着过去。
  梆子响处,四下的侍卫都集结过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那刺客见逃不掉了,竟然径直窜上高高的宫墙,根本不用绳索飞虎爪之类,只用手脚就能上墙,轻身功夫果然了得。
  “好俊的功夫!”于虎一边赞道,一边搭上了雕翎箭,这张宝雕弓还是陛下赐给他的,造价不菲,质地优良,每支雕翎箭都是精工打造,配上于虎雄霸天下的射技,百步之内,就算是一只苍蝇都逃不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