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240

  周中龙头也不抬:“轰出去。”
  ……
  汾阳侯府,汾阳侯吕珍正在书房看春秋,次子吕仲达轻轻扣响了房门。
  “何事?”
  “父亲大人,据传温总督被御史行台的人拿了。”
  “哦,不出所料,为父早就猜出来了,调温彦当这个陕甘总督就是调虎离山,早晚要办他的。对了,他犯的什么事?”吕珍眼睛都没离开书本,对温彦被抓一事毫不吃惊。
  “回父亲,听说是动用私刑杀了家里一个仆妇。”
  “哼哼,不过是个由头罢了,等着瞧吧,其他罪名铺天盖地就跟着来了,温彦这家伙,当初仗着手上有兵有将,俨然一个甘肃王,这回完了,他是不了解圣上啊,当初调他当总督的时候就该坚辞的,也不用落到今日这个田地。”
  吕仲达依然是一脸的忧色:“父亲,听说这回缉拿温彦还有秦王府的人参与。”
  “那是自然,皇上这是想锻炼自己的儿子呢,弄个没牙的老虎让他抓一抓,也好练练胆子。”
  “父亲,孩儿怕的是……咱们吕家……似乎……”吕仲达语焉不详,但吕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哼哼,温彦是没牙的老虎,老夫可是正当年的猛虎,就凭秦王那个小白兔模样的家伙想动我?就是他爹来了也未必动的了老子。”
  “父亲,不可不防啊。”吕仲达劝道。
  “好了,老子有数,你下去吧,你三弟的伤养好了别让他上街乱逛,尽给老子惹祸。”吕珍挥挥手让儿子退下了,继续看春秋,却心烦意乱怎么也看不进去了。
  ……
  长安馆驿,柳松坡还在思索和秦王的谈话心得,随从进来报道:“大人,出事了,温总督被御史拿了。”
  柳松坡大吃一惊,虽然温彦下台是预料中的事情,但是他没料到朝廷动手竟然这么快,这么不在意吃相,好歹也得等圣旨来了,夺了温彦的官职再拿人吧,秦王和这位年轻的御史未免太心急了一些,按照规矩,御史只能当场处置四品以下官员,再大的官员就得上报朝廷,等批复之后再办,这样肆无忌惮的抓捕封疆大吏,未免打草惊蛇,让某些人起了戒备之心。
  ……
  总之,温彦被捕的事情在长安并未掀起轩然大波,这位空架子总督本来也不经常抛头露面,在人们心中没啥地位,反倒是他下台之后才被人们提到了嘴边,温总督小妾在大报恩寺禅房内偷人的事情穿得满城皆知。
  两日后,京城的旨意突然到达,将温彦削职为民,交付有司处置,家产充公,家属充军发配,罪名当然不是私刑杀人,而是比这重得多的阴谋叛乱,贪赃枉法科考舞弊,滥杀无辜……城门口的布告上,温彦的罪名洋洋洒洒几十条,谁也没有刻意去注意这样一条——天佑十二年,温彦纵兵屠戮芦阳县十八里堡无辜百姓一百一十八户,掘地三尺刨坟掘墓,令人发指……
第25章
抄家灭门
  总督府邸,里面早已乱作一团,自从老爷被御史行台带走以后家里的顶梁柱就塌了,下人们偷偷裹了财物逃窜,夫人们有的哭天喊地,有的四处打点,可是不论去谁家拜访都是吃了闭门羹,官场上的人心里都清楚着呢,温彦这回是真完蛋了。
  京师的旨意到达之后,总督府外面就围了一队兵,是巡抚大人下辖的巡防营,温彦被拿问,家产充公,家人也要没入官籍,男的发配女的入教坊司,这是规矩,但是当兵的们暂时还没进去抓人,他们在等待。
  长安馆驿外,正在刷洗马匹的驿卒惊讶的看到远处有十几骑奔来,鲜衣怒马,气势凌人,几个带刀的锦衣卫士来到馆驿门前,下马大喊道:“甘肃巡抚柳松坡接旨!”
  里面慌慌张张迎出来,布了香案跪下接旨,前来传旨的还是先前那位秦公公,短短三年功夫,他就往西北跑了三趟,亲身见证了柳松坡从知县到知州,从知州到知府,再从知府到巡抚的升迁之路,如今柳松坡巡抚的位子还没坐稳,又高升了,这回是顶替温彦的缺,升任陕甘总督。
  宣了旨意,柳松坡山呼万岁,跪接了圣旨,他倒也不惊讶,本来这就是定好的计策,就连温彦的那些罪名也都是他亲自整理出来送去京城的,这次前来长安所谓述职,其实就是为了接班,只是没料到皇上动作这么快,连年都不让温彦过就把他撸下来了。
  秦公公也柳松坡也是老熟人了,知道他一向清廉,自然不会讨要什么喜钱,他感慨的说:“柳大人,皇上对您恩宠有加,真是令人艳羡啊。”
  柳松坡苦笑着点点头,如今他是风光了,可当初从宰相贬到兰州做无权知府,又从知府贬成知县,在芦阳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官,个中滋味又有谁能够体会,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他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是简单道:“松坡定然不负皇恩。”
  秦公公叹气道:“柳大人赶紧上任去吧,好好把陕甘地方管起来,也好了了皇上的心思,咱家命苦,这天寒地冻的,还得继续往西走,去兰州传旨。”
  柳松坡心中一动:“秦公公,继任甘肃巡抚是哪一位?”
  “也是个走运的家伙,周户部的门生,巡商道员范良臣,据说原来只是个七品茶马提司,这两年窜的也够快的,唉,人家马政办得好,名字连皇上都知道,再加上京城里有人,周尚书全力保举,这不,年纪轻轻就做了封疆大吏,真是有福之人啊。”秦公公晃着脑袋感慨道。
  “秦公公还是暂歇两日,等过了年再走吧。”柳松坡挽留道。
  “不了,柳大人的好意咱家领了,甘肃不可无主官,咱家明日就动身,还是等回程的时候再来叨扰柳总督吧。”秦公公倒是个勤奋的人,赶着去兰州传旨,他心中明白着呢,柳松坡一毛不拔,在长安别指望能受到什么好的招待,还不如赶紧赶到兰州去呢,听说那位范大人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物,想必亏待不了自己。
  ……
  柳松坡拿了圣旨,迅速接管总督衙门,正好他从兰州带了一批以王小尕为首的捕快,可以充作新总督衙门三班六房的基础,原先那些人丁,凡是温彦从兰州带来的老部下一概辞退,长安本地人可以留任,长安人才济济,招募几个写写画画的师爷不成问题,柳松坡又是个能力超强的官员,极短时间内就让总督衙门运转了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会同御史行台办理前任总督温彦的案子,这案子已经是铁板钉钉的钦案,其实也没啥审头,温彦盘踞甘肃几十年,他又不是个良善之辈,杀害的无辜不在少数,屠戮十八里堡只是其中一件罢了,大把的血海深仇,问他个死罪都是轻的。
  总督衙门的捕快和御史行台的官差联合查封了温彦的府邸,白纸黑字盖了官印的封条封上大门,所有财物充公,所有亲眷和在籍的奴仆都被押了出来,暂时关在城外一所破庙里,正是寒冬季节,昔日锦衣玉食的贵人们现在只能抱着膀子瑟瑟发抖,每天只有两碗薄粥充饥,人生无常莫过于此。
  监察御史孟叶落和如今的陕甘两省提刑司总捕头王小尕冷眼看着破瓦寒窑中的温府家眷们,他们心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十八里堡的大仇终于得报,因果轮回就是这样,忽然人堆中一阵婴儿的啼哭吸引了孟叶落,他指派一个衙役进去从一妇人手中抢来了婴儿,拿在手中观看着。
  那妇人是温彦的二夫人,当了多年的太太,气势还是有些的,冲着孟叶落喊道:“你们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么?那可是我们温家唯一的骨血。”
  孟叶落冷酷的说:“你错了,温彦没有子嗣,他坏事做的太多,注定断子绝孙,这个娃娃是兰州马三公子的骨血,还是回归马家去比较好。”
  此前已经发现了温彦府邸后院中停着的杏儿尸首,这孩子是个没娘的娃娃,孟叶落想到马惊涛出了不少力,便扫视了一遍这些犯官家眷,从里面挑了一个模样还不错的丫鬟,对王小尕道:“总捕头做个见证,这个丫鬟下官出钱赎了,送与马三公子抚养孩子,别管这孩子到底该姓啥,总是无辜的。”
  王小尕深以为然,重重的点了点头。
  ……
  温彦的官服已经被剥去,乌纱也摘了,只穿着白色的中衣,披头散发坐在监房的稻草铺上,正在看自己的罪状,时而狂笑,时而冷笑,好像在看什么笑话一般。
  “温彦,这些罪状可都属实?你还有什么话说。”铁栏杆外面,一身官服的孟叶落问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老夫没什么好说的,皇上想杀我就杀吧,还费尽心思弄这些玩意,好笑。”温彦鄙夷道。
  “那你就画押吧。”孟叶落道。
  温彦提笔在罪状上画了押,把毛笔一扔道:“好了,要杀要刮随你们。”
  孟叶落打开了牢门,缓步走了进来,背后还跟着好几个人,元封,赵定安,王小尕,赵子谦,几个年轻人都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温彦。
  孟叶落拿起温彦画押的罪状,仔细的收好,才道:“温彦,实话告诉你,本来皇上不想杀你的,打算让你在陕甘总督的位子上终老,是我要杀你,才设了几个局害你。”
  温彦一惊,忽地站起,脚上手上的铁撩哗啦啦直响:“你是谁?你们究竟是谁?为何害我!”
  “三年前,有个芦阳县的秀才去兰州府参加乡试,他是家乡有名的神童,西北最年轻的秀才,文章写的也好,高中举人不在话下,可是他落榜了,高中解元的是本省学道的公子,就连不识字的文盲都能得中第七名,这就是温巡抚你治下的甘肃科考,那个秀才虽然名落孙山但是一点都没气馁,他打算三年后再来考过,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姐姐被一帮新科举人,衣冠禽兽抢了去,凌辱至死!秀才和他的兄弟们愤而杀死了凶手,却被官兵追缉,最终全镇人被屠戮,好不容易创下的家业也付之东流……”
  众兄弟沉痛的听着孟叶落诉说着往事,温彦的眼珠子也瞪了出来,当年自己独生子惨死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牢记于心的,他指着孟叶落道:“你你你,你就是那个秀才孟叶落!你们是那帮杀官造反的马贩子!十八里堡的余孽!”
  “住嘴!”元封站出来道:“温彦,当初若不是你赶尽杀绝,今天也不会到这个局面,这一切都是你自作自受,你注定要断子绝孙,遗臭万年。”
  孟叶落接着说:“你攻打西凉损兵折将,朝廷借此机会夺了你的巡抚职位,明升暗降右迁你当了陕甘总督,你倒也本分,只想在长安了此残生,是我,伪造了你和甘肃官员之间的信件,向皇上说你贼心不死,意图割据甘肃,皇上这才下了杀心,温大人,你死的很冤啊……”
  这话是贴着温彦的耳朵边说得,温彦听罢,脸色惨白,终于明白自己是死在这个小年轻手里,确实是够冤的,他尖声叫起来:“我要见柳大人!”
  众人哪还容他啸叫,多年的仇恨涌上心头,一起扑上七手八脚将温彦一顿好打,监牢隔音效果很好,外边人根本听不见,等众人发泄完了仇恨,温彦已经有进气没出气了。
  “来人啊,用人参汁给他吊着命,不能死了,等处斩的时候没有活人,拿你们试问。”孟叶落交代了牢头,和众兄弟一起出了监牢。
  虽然是冬季,但是外面阳光极好,一时间竟然给人春光明媚的感觉。
第26章
敦煌会馆
  温彦最终还是没被处斩,这个案子被柳松坡接管之后,好歹念及旧情给了温彦一点薄面,给他留了个全尸,斩刑改成了绞首。
  温彦原来还抱着一丝希望,指望将自己押往京城交大理寺论处,可是皇上早就不耐烦了,将他就地削职为民就是想省了这个麻烦,过年前赶紧处死了事。
  宣判之时,温彦的家眷得以去探视自家老爷,自从那天老爷意气风发的去衙门办公之后,女眷们还是第一次见他,牢笼中,早已不见当初那个精神矍铄的老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形容枯槁风烛残年的老者,原来温彦保养的极好,虽然五旬开外却依然是满头乌发,现在却是一头银霜,凌乱的白发披散着,枯瘦的脸上没有表情,整个人的精神已经垮了。
  女眷们泪眼婆娑,温彦望着她们也滴下泪来,张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温彦,柳总督网开一面将你改判绞首之刑,给你留个全尸去泉下见列祖列宗,你谢恩吧。”前来宣判的监察御史孟叶落淡淡地说。
  此时温彦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自始至终柳松坡都没有见他,这几天他在牢里不停地说自己冤枉,是被孟御史陷害的,可是牢子们充耳不闻,凡是被关进监牢的人十个里面就有九个说自己是冤屈的,谁有闲心管你啊。
  他只是沉重的点点头,表示接受这个判决,女眷们哭成一团,眼睁睁的看着自家老爷被押出监牢,瘦弱的身体上只穿着薄薄的中衣,这些天来温彦很少吃饭。体重急剧下降,双脚都不着地,被两个强壮的狱卒架着走出牢门,来到监狱的院子里。
  冬日的太阳并不刺眼,但是多日不见阳光的温彦依旧被刺得睁不开眼睛,凌乱的白发在寒风中飘舞,狱卒给他戴上沉重的脚镣,拉到院子里的木架下面,木架子是临时搭起来的,上面垂下来一条结成圈状的麻绳,这就是专为温彦搭建的绞首架。
  这是一场不公开的死刑,监狱的院子里除了温彦的家眷就只有几个狱卒,几个监刑的官员。
  “温彦,你还有什么话说么?”孟叶落进行着最后的程序。
  温彦缓慢的摇摇头,忽然又点点头,开口道:“如果有来生,一定不再入官场。”
  绞索套上了温彦的脖子,狱卒一脚踢翻他脚下的凳子,自身的体重和脚上的铁镣使得温彦迅速往下一坠,脖子上的绞索忽然套紧了,脸色变的乌青,想挣扎,可是双手反缚动不了,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几声嘶哑的呻吟,身子无力的扭曲了几下,死了。
  温彦的死相很难看,舌头伸的老长,大小便失禁,狱卒把他从架子上放下来,找了张破席子随便一卷,就等人抬出去找个乱葬岗子埋了便是。
  温彦的家眷倒是想把老爷的尸首送回故里安葬,可是他们家产已经被没收,就连自己都入了官籍,哪有这个钱这个力去办啊,只能看着老爷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扔上骡车拉了出去。
  “大仇得报,乡亲们可以安息了。”自始至终目睹了行刑过程的十八里堡众兄弟们长出了一口气,几年的仇恨终于得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轻松地感觉。
  天渐渐的黑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今天是除夕啊,辞旧迎新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走,喝酒去!”元封招呼着兄弟们,走出了阴暗的牢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