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原始时代(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322

  火部落拿出来七千头牛马羊,抗黑联盟大军撤军,在抗黑联军大军撤军后,火首领立即带领部落搬家,火首领可不想火部落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势力作为邻居,今天停战了,不知道哪一天还会又起战争,唯有远远搬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搬家后的火首领还是想不明白那个问题,为什么弱小的新邻居会突破变得如此强大,却不知道火部落的新邻居只是抗黑联盟的一员,而且是最弱小的几个。
  从火部落得到的七千头牛马羊,由枯草首领主导分配,三千五百头牛马羊按照各个部落队伍所占比例分配,三千五百头牛马羊按照各个部落死伤人数分配。
  分配完毕,七个部落带着牛马羊高高兴兴回家,虽然战利品不多,但以如此小的代价获得一批牛马羊,对部落来说非常值。
  抗黑联盟对火部落的战争结束了,周围好几个部落都注意到这一战,大家都知道自己多了一个新邻居,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新邻居,各自都向其他地方搬家一些距离,离抗黑联盟远一些距离,防止抗黑联盟突然打过来,而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去应对。
  此战结束后,也没有部落敢派人盯着抗黑联盟的成员部落,这可是向抗黑联盟挑衅,没有哪个部落想要成为下一个火部落。
  通过一场战争,抗黑联盟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向周围各个部落展现出己方的实力,以后轻易不会有部落敢对抗黑联盟成员部落下手,抗黑联盟为自己争取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抗黑联盟的名气也在不断增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新的部落考虑加入抗黑联盟。
  ……
  “杀!不要放跑一个敌人,能俘虏的俘虏。”
  面对夏国近四百名战士围攻,又一个不到五百人的农耕部落在大地上消失。
  从年初开始,夏国对外战争就一直未结束,草原上,夏国骑兵部队不断深入草原,又有反黑联盟聚集五千大军进攻蓄城,被蓄城轻松击溃,夏国各座城池两两联合,一支支由四个队战士构成的征伐队不断围绕城池向远方征战。
  春季结束,夏国各座城池周围四天范围内,已经没有其他部落的身影,夏季结束,这个范围扩大到七天路程,被夏国战士们发现的部落绝大多数都被覆灭,只有少部分实力强且比较谨慎的部落,在夏国调集更多人过来前就选择搬家。
  意外的,被覆灭的部落中还有一个曾经被夏国从黄河两岸区域驱赶走,如今竟再一次相遇,这个部落的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难逃覆灭。
  在各支队伍对外征战的时候,也发现很多的物产,竹林、铜矿、铁矿,虽然暂时夏国用不到那些物产,不过都已经标记在地图上,等需要用到的时候再过去。
  中京城东南方和西南方的两座城池正在快速建设中,预计秋收前就能建设完成,每一天都有从夏国各座城池运送来的物资送到中京城码头,再由中京城码头用马车运送到两座城池。
  为了防止过多的马车影响到中京城居民的生活,运送物资的马车都不会进入中京城,而是从城墙外绕过去,虽然多走了一些路,但是和直接穿过城池相比所有时间并没有多出多少,毕竟在城池里,许多时候马车都要停下来为人或者其他马车让路。
  若是没有这足量的马车,恐怕那两座远离河流的城池需要两年才能建设完成,而有了这些马车,建城时间大大缩短,也减少建城的人手。
  中京城王宫,工部部长再一次向苏焱献宝,一根单筒望远镜,苏焱拿起望远镜,往远处瞄了瞄,远处的景物放大不少,大概就是从一增加到一点五到一点六的样子。
  增加的倍数并不多,但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了,这可都是工部的工匠们手工磨制打造出来的望远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望远镜,纪念意义重大。
  或许以后可以办一个博物馆,将望远镜之类的物件放进去,同时写下其来源,让后辈们明白祖先们的辛苦创新之路。
  不单单是制造出第一个望远镜,工部在烧制玻璃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能够烧制出来稍微大块的玻璃,主要原因还在于玻璃是能够熔化的。
  目前夏国烧制出来的玻璃属于石英玻璃,熔点较高,但夏国连铁都能炼出来,有煤在,将玻璃烧熔化不成问题,再将熔化的玻璃汁液倒进特制的模具中,就可以制造出大块的玻璃。
  以目前的条件下,工部算是将制造大块玻璃的技术攻破了,明年里,大概苏焱就能将玻璃安装到王宫房屋的门窗上。
  但是想要推广到夏国全国就非常困难了,制造玻璃成本太高,想要让每家每户的门窗都安上玻璃,起码十年内是不可能的,倒是可以将玻璃作为贵重物品赏赐给立功的国民。
  至于将玻璃做成奢侈品用来与其他部落进行交易,这几乎不可能,这个时代的部落多是需要食物、武器等,根本不会需要什么奢侈品,族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
  玻璃制品中望远镜是一个好东西,另一个好东西就是镜子,夏国有青铜,却没有铜镜,金属不能浪费在这个地方,还不如直接用一盆水来当镜子使用,现在则可以用玻璃制作镜子使用,不过用玻璃怎么制造成镜子是一个问题,镀银、镀铝,最简单的是镀水银,偏偏水银有毒。
  算了,这些事情不是苏焱能够进行的,想到的事情交给工部去做,由工部调动人员去研究,能够研究出来最好,研究不出来也无所谓,镜子算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作用比不上望远镜,工部需要选调动足够的人员研究望远镜,之后才是镜子。
  又是一年秋收时节,整个夏国陷入到忙碌的秋收中,夏国各部中,农部算是最忙碌的几个,春季到来后就要考虑春耕的事情,春耕结束后还要考虑除草、浇水、除虫等事情,然后是秋收,秋收完后还要处理秋收的粮食,只有冬季的时候才能休息一些时间。
  今年里,苏焱对秋收非常关注,夏国五年发展计划,今年是最后一年,在农业上,今年秋收也是最后出结果的时候,粮食产量是苏焱非常关注的事情,苏焱最关注的事情是各种农作物的单位产量或者说亩产量。
  由于夏国国民都居住在各座城池里,城池外耕地面积是有限的,夏国的粮食总产量增加可以建设更多的城池以开垦更多的农田,从而增加粮食总产量,但是想要让一座城池增加粮食产量,唯有让农作物单位产量增加,或者说培育出更高产的农作物种子。
  这一点也是农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农部有单独的农田用来种植农作物,定向培育,以增加产量为主。
  农部研究成果后很多,许多成果都用到夏国的农田上,各种高产农作物种子不断出现。
  以夏国目前主要种植农作物粟、黄豆、小麦、水稻四种为例,五年前,四种农作物亩产量分别是一百七十二斤、一百五十一斤、一百三十斤、一百二十六斤,然而今年最新的高产种子平均亩产量已经分别达到二百零五斤、一百七十八斤、一百四十三斤、一百八十五斤。
  要知道这高产种子还在不断扩大种植范围,要是夏国所有农田都种上最好的农作物种子,那夏国的粮食产量又会增加多少。
第577章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又是一年水结冰之日,冬季再一次到来,曾几何时,天灾导致夏国的发展陷入停滞,导致大地上无数部落灭亡、重创,如今,天灾的影响几乎彻底消散,上一个冬季持续时间已经降到九十天以内,这个冬季预计和天灾之前平常年份的冬季差不多。
  夏历九年,《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正式进行,今年是夏历十三年,是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如今冬季到来,夏国进入短暂的休眠期,可以说冬季到来代表着《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正式结束,在冬季到来之前夏国各部、各城池的情况都已经送进中京城王宫,送到苏焱面前。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结束了,很快,《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将会到来,苏焱根据夏国的情况,为夏国制定新的大目标,然后让夏国按照这个大目标发展,直到达到这个大目标甚至是超越这个大目标。
  人口篇
  夏历九年初春统计,夏国共有国民十五万九千余人,其中成年男性国民两万八千一百余人,成年女性国民三万九千八百余人,另有仆役一千九百余人、奴隶三千三百余人,夏国总人口多达十六万五千二百余人。
  五年时间里,夏国通过鼓励国民生育、对外战争获取人口、吸引其他部落加入这三个方式,使得夏国人口暴涨。
  将明年年初的人口统计放到今年秋末进行,其中明年成年的国民加入到成年国民数据中,再按照比例增加一下新生儿数量,便得到夏历十三年结束的夏国人口数据。
  到时候夏国国民数量将达到二十九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国民多达四万六千余人,成年女性国民多达七万五千余人,另有一万九千奴隶,夏国总人口将多达三十一万。
  这只是一个估算的数据,但真实数据绝对不会与这个数据相差多少。
  五年的时间里,夏国国民数量和总人口都几乎暴增一倍,夏国国民平均每年增加两万六千余人,夏国总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两万九千余人
  不去算夏国从外界获得的人口,单单是夏国自然人口增长就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夏历八年,那一年夏国新生儿数量刚刚过一万,只有差几人达到五千的数量国民成年。
  而今年,夏国新生儿数量将要达到两万,将会有四千四百余人男性国民和四千九百余女性国民成年。
  每年的新生儿数量增加,代表着夏国的人口底蕴不断增加,每年成年的国民数量增加,代表着夏国实力的快速增加,这两个数据对夏国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足够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夏国将会是大地上最强大的人类势力,不会有任何人类是夏国的对手,同时也增加夏国对天灾的抵抗能力。
  若是夏国很弱小,只有一千人口,或许在那个天灾里,夏国就会覆灭。
  但天灾降临是夏国已经足够强大,能够在天灾中存活下来,没有多少族人因为天灾而死去,天灾过后,夏国恢复到快速发展中。
  五年时间里,夏国人口几乎翻倍的事情出乎苏焱的预料,在制定《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时候,苏焱认为五年时间结束后夏国能有二十七万人口都是多的,没想到会突破三十万。
  三十万的人口对这片大地上其他人类势力来说恐怕会是难以想象的数字,但对于苏焱来说,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夏国太弱太弱,人口发展依旧是夏国最重要的任务。
  在《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中,苏焱决定为夏国立一个大目标,五十万,从目前的三十一万人口增加到五年后的五十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三万八千人口。
  以第一个五年的人口增加速度,想要完成新的目标,夏国是有能力达成的。
  苏焱将五十万人口的大目标记录下来,反正目标定下了,夏国尽可能去完成这个目标,就算没有完成也无所谓,只要尽力就行。
  夏国疆域外还有很多部落生活着,新航线上也有大量部落,下一个五年时间里,有了足够的丙型船,夏国必然会对新航线上的部落动手,再加上草原的游牧部落,夏国有着足够多的方法增加人口。
  而且以夏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增加三万八千人口,其中一半以上还是新生儿,夏国完全可以将其快速消化掉。
  人口增加,城池数量同样要增加,原本苏焱打算每五千人口一座普通城池,城墙都不需要多么高大,仅仅是抵挡野兽和其他偶然撞过来的部落。
  目前夏国四十一座城池,今年里却要居住地三十一万人口,平均每座城池七千五百多人口。
  尤其是蓄城,仅仅是一座普通城池规模,人口居然过万,好在今年里蓄城已经开始扩建,预计到后年才会扩建结束,到时候蓄城可容纳人口上限将从一万提升到五万,蓄城占地面积将是原来的四倍大小。
  扩建完成后的蓄城将会取代中京城成为夏国规模最大的城池,因为身处草原边缘的缘故,依旧建有高达两丈的城墙。
  蓄城人口多,中京城人口更多,作为夏国的都城,中京城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万九千,明年里,中京城就会开启扩建计划,目前的城池作为内城,扩建的区域为中京城的外城,到时候中京城可容纳人口也会提升到五万。
  像中京城、蓄城这样的特殊城池最多容纳五万人口,普通城池最多容纳两万人口,这是苏焱设定的一个上限,就算是中京城这样的都城,也不能突破这个上限,一旦一座城池的人口太多,食物方面就无法自给自足,光是运送粮食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就算是扩建完成后的蓄城,长居人口也不会超过三万,毕竟蓄城的地理位置特殊,骑兵部队驻扎在蓄城,经常深入草原征战游牧部落,会带回来大量人口,大部分人口会在蓄城暂住,然后送到其他城池去。
  以夏国的人口增加速度,在没有其他外因影响下,每年最少建立五座城池,二五计划前三年,三座城池比邻河流两座城池远离河流,后两年,两座城池比邻河流三座城池远离河流。
  向远离河流方向发展也是夏国的一项重要计划。
  科技篇
  科技篇中苏焱最重视的技术莫过于造船技术,夏国绝大多数城池都比邻河流,可以依靠船只进行沟通运送人员和大批货物,更多的船只可以加快夏国的发展速度,夏国也可以凭借船只与其他比邻河流的部落进行交流。
  一五计划开始前,夏国只有源城造船厂和舟城造船厂两座造船厂,一共有四十八艘甲型船和八艘乙型船航行在河流中。
  一五计划结束,夏国新增漓城造船厂,目前夏国共有六十七艘甲型船、十八艘乙型船、一艘丙型船航行在河流中。
  五年时间增加十九艘甲型船、十艘乙型船、一艘丙型船,以所有船只总运载量计算,五年时间里,夏国船只总运载量增加六成多一点,和几乎翻倍的人口相比,船只数量增加速度似乎慢了很多。
  当然,也不能完全以运载量计算,毕竟现在夏国的船只不是最新版的就是微改版,速度都超过普通版,算上速度方面减少的时间,可能船只发展速度还要超过人口发展速度。
  如此看来造船业发展已经达到苏焱定下的目标,不过以目前夏国四十一座城池来说,船只依旧不够用。
  想到这些,苏焱在纸张上写下《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里将兴建一座造船厂,使得夏国拥有四座造船厂,同时全力建造速度最快的丙型船,建造其他新型船或者旧船改进版的事情可以靠后一点。
  一旦夏国拥有足够多的丙型船,征战新航线上的部落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科技篇中造船技术之后是炼铁技术、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等各项技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