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生物探测器(精校)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404

  这幅对联的使用率很高,可以说是广泛镌刻于各地张氏宗祠的楹联,它诠释了张氏与弓箭、与北斗星的密切关系。
  张氏的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弓矢的发明者。
  弓箭可是远程杀伤工具(武器),对氏族社会影响极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还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另外,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
  尽管张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但与刘、李、赵三个汉唐宋强盛王朝的国姓相比,人口数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今居然排名第三,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个中原因,值得研究,看看现在第一大姓——李姓,历史上先后出现过6个李姓政权,称帝者多达60多个,仅仅一个唐朝,就统治中国将近300年,开枝散叶,兴旺发达,子孙必众。
  而张姓则是个例外,虽然张姓历史上也出过皇帝,建立过“前凉”(五胡十六国之一),但由于地处西北,疆域狭小,又逢五胡乱华,存活时间很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
  但是,尽管张不是国姓,但从汉朝起,张姓人才风起云涌,形成了名门望族、家族体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加。
  秦汉时期,张姓还是一个小姓,但汉朝数百年,张姓却牛人辈出,对汉朝乃至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比如,政治家汉初三杰的张良,外交家出使西域的张骞,天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五斗米教(道教)始祖张道陵……
  当然,汉朝也衰亡也掌握在张姓手中,东汉晚期的“黄巾起义”,张角三兄弟敲响了汉王朝的丧钟,后来的大太监张让,更是祸国殃民。
  如果只是看后来这想张家名人,他家的宗祠藏在这里是应该,如果在外面,肯定被人烧了。
  走进宗祠之中,果然看到了很多名人,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张氏老祖张挥,其次就是张让,其他就没有人知道了,但是,到了近代,却出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
  这些都是上五代的张氏老祖,他们的名字到现在还记录在家谱上,每年都会被拿出来祭奠!
  “最后一个是祖爷爷,爷爷临走都没有合上眼,他是想着入宗祠啊!”张灵凤看的伤心,直接哭了起来。
  虽然她爷爷死的时候它还小,但是,那个时候给她留下的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这里没有她爷爷,肯定是一个遗憾。
  “不要伤心,这次出去我们就祭祖,到时候把爷爷他们请进来就行了!”张灵云道。
  有了这种想法,张灵凤也不伤心了,她被老莫拥着,走进了张氏祖祠。
  “这是石祠?”刚刚走进去,张凤国就惊讶的道。
  “咦?凤国长进了?说说,什么是石祠?”张灵凤道。
  张凤国被众人盯着,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我也不知道,就是见过一座这样的祖祠,听说那就是石祠!”
  “你说的是东汉石祠?”这个时候,莫邪明白了张凤国说的是什么。
  齐鲁大地上的孝堂山石祠举世闻名,这座东汉石祠建于东汉初年,历经两千年历史风云,石祠之外的庙宇建筑早已几经变迁,但石祠至今完好无损,它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
  历史上的孝子堂大名鼎鼎,所在石祠所在的小山坡,现在就叫作孝堂山,所在的镇就叫作孝里镇。
  而石祠以及石祠后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不过,那座祠堂的规格,跟张氏祖祠可没法比,但是,其主要建造材料,却是相同,所以张凤国才想到了那座石祠。
  张氏这座祠堂虽然建在地下,但是面积绝对不小,祠堂坐西朝东,系五开间三进建筑风格,保存完好。
  祠堂面阔25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石祠前面正中用一上下大斗的八角石柱,将石祠分割为二,在八角柱与后山墙之间置三角石隔梁,使石祠成外看为两间,内部连成一整间的形式。
  石祠墙壁均为厚约0.2米的石板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嵴背、瓦拢、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石祠内北墙下横列东西向的低矮石台。
  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的画像,刻圣贤,模仙凡,有农耕,有井盐,出行图,车骑图,乐舞队,百乐喧。
  画像的构图和雕刻,都达到了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高峰,可以说是汉代画像石最完整、最杰出的代表作。
  这座石祠的主体建筑,全部在一座巨大的洞穴之中,看样子,这座祠堂几乎填充满了这座洞穴,所以看着像是跟洞穴相连,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虽然建设在地下,但是祠堂主题建筑一点都不少,主要建筑全部为硬山顶,屋嵴嵌瓷,青瓦顶。
  屋内梁柱、驼墩、瓜柱等构件有人物、鳌鱼、花鸟、走兽、水族、灵芝等木雕彩绘装饰。
  祠堂正面外观,正中为凹斗门楼,门首横额正面刻着“张氏祖祠”四字。
  莫邪能够看到,不断维修的痕迹,特别是聪训堂,简直跟新的一样,看来它是最近才修的,在这地下,就是一百年前维护的,也看起来如同新建一样。
  所以,就算是屋内梁柱、驼墩、瓜柱等构件的雕刻、油漆,都崭新如故,上头的雕刻细致入微,漆画栩栩如生、色彩鲜明。
  这样的古典建筑,在外面是很少看到的,就算先前莫邪他们看到了一些古代园林楼阁的瓷器模型,此时看到了修建的这么庄严肃穆的祠堂,还是心情激动。
  前后左右先看全貌,单檐,悬山顶,两开间,前面正中立一石柱,柱头是一大斗和后墙之间上架着隔梁石。
  门两侧还各有一根石柱,只是后人采取的加固措施,说是后人,但一根立于唐代大中五年,一根立于宋代崇宁五年,也都是远追唐宋的古物了。
  这座祖祠,每一次维护、修建、扩建,都有铭文刻于石上,所以,它们的历史,莫邪等人看的一清二楚。
  当然,除了记录修建的时间之外,这里还刻录了不少文字,比如西山墙外侧是刻于北齐武平元年的《感孝颂》。
  这个虽然是抄袭的其他地方的文章,但是根据颂中文字,却足以说明,古人是崇尚孝道的。
第三百七十五章
汉代画像石
  看着精美的石刻,莫邪他们全都震惊了,他们还真没想到,这座地下祠堂,居然建设的这么恢弘大气。
  当然,莫邪他们观看的还是文字,这些北齐刻字真是漂亮之极,看着这字,让人很自然地想起了娲皇宫北齐刻经,还有小南海石窟。
  当然,张氏祖祠也能够追溯到汉代,而汉代的石祠,自然少不了雄浑有大气的汉画像。
  在石祠内部的三面墙壁上以及三角石梁上,都刻满了精美的图画。
  图画大多是阴刻线描,遒劲流畅,难得的是在如此大的面积上,巨幅的图画布局宏大,繁而不乱。
  在院落里,还陈列着不少汉画石!
  汉代画像石悠久的历史和极大的艺术魅力,就算莫邪这种没有多少艺术细胞的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这里的画像石还真有“冢上有石室,制作工巧,其内镌刻人物车马”的感觉。
  而这里的一批画像石,如果曝光出来,肯定会引起轰动,因为在清代黄易发现了武梁祠画像石,就轰动了金石学界,对汉画像石的研究和着录也达到了高峰。
  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毕沅和阮元的《山左金石志》、冯云鹏和冯云鹈的《金石索》以及王昶的《金石萃编》,都对汉画像石做了记述或考释。
  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为后人更加深入的研究开启了先河。
  建国后,更多的学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汉画像石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有了许多发现和成果,使其为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首先就是汉画像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雕刻技法。
  汉画像石艺术存在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末年期间,历经300余年。
  自春秋战国,齐鲁地区逐渐成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汉初,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国力逐渐强盛起来。
  至武帝时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大土地所有制的地主经济得到了发展。
  东汉,土地兼并加剧,山东地区诸侯王等豪强地主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们的宫殿、生活、墓葬都是非常奢华的,这就为汉画像石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齐鲁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
  孔子、孟子及经学大师对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得该地区文化十分发达。
  以孝为仁之本的儒家学说,适应着当时的经济基础,孝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推崇。
  东汉袭前代,“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有些人倾家荡产也要厚葬以显孝行。
  在这种背景下,齐鲁地区的汉画像石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
  汉代画像石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整个齐鲁地区发现的画像石都一样,其中就包括了孝堂山石祠。
  这座张氏祖祠内部的画像石内容丰富,构图密集,在雕刻技法上,绝大多数是平地阴线刻,把事先画好的线条在平整磨光的石头上刻画出来,与绘画属同一风格。
  此外,平地凹面线刻的技法在这里的汉画像石中,亦有少量使用,画像轮廓斜刀深刻,再与里面的石面上用阴线刻划细部,这是汉画像石的独有之处。
  而这里的汉画像石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些汉画像石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贯穿石祠西、北、东三壁的车马出行图。
  整幅画面长达8米,人物有117名,马74匹,车8辆,还有骆驼、大象等,其中一车上题“大王车”三字,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亦或墓主人生前的威仪和排场。
  石祠北壁的正中是3座高大的殿堂,上下两层,中间刻有亭阁式阙门,殿堂内刻画出王侯受礼,朝拜参谒等图像。
  殿堂以下,刻有人物和车马行列,人物中有孔子见老子的典故。
  石祠东西两壁上部刻有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氏,人首蛇身,手持曲尺状物,只是他们的形象并非常见的两尾相交状,而是分刻于东西两壁的上部,这是早期画像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伏羲女娲氏的下部分别刻有东王公、西王母,两侧有仙人侍奉,东王公、西王母的旁边分别有雷神、雷车和玉兔捣药等,另有大量的祥瑞图案穿插其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