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生物探测器(精校)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404

  选好的泥土要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
  然后浸水将粘土泡开,让数只牛反覆踩踏练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炼成稠密的泥团。
  再经过反覆摔打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两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
  然后阴干砖坯,要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
  烧土的材料都有讲究,烧制时,先用糠草熏1个月,去其潮气,接着劈柴烧1个月,再用整柴烧1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才能出窑。
  出窑后还要经过严格检查,如果一批金砖中,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要重新烧制。
  虽然这种浪费在现代车间主任看来,简直就是一种犯罪,但没有这种精益求精,是无法进入故宫这样的地方。
  就这样,从泥土到金砖,要长达2年的时间,但是,你不要以为这样的金砖就算完成了,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你也太天真了。
  出窑后的金砖,还要用桐油浸泡,直到砖表面呈现光泽,才算最后制成。
  金砖运到首都后,官府还派官员逐块检验,每块都要精心检查,方可进贡。
  金砖在运输、储存和给发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管理,不能丢失和仿造。
  那当年是怎么防止金砖的伪造呢?
  如果你有机会潜入故宫,撬开地板,翻开铺地的金砖,你会惊喜地发现,金砖的背面不仅有年号,还有工匠的名字。
  是的,这里的每一块方砖,都有自己的来历。
  幸亏当年没有“某宝”,否则,金砖还在运往首都路上,故宫的地板已经铺满“山寨货”。
  这些用太湖泥,经过细致工序烧制的砖,已成了神话。
  这种复杂的工序和昂贵的价格,现在估计也只有马某、王某这样的国内首富级的大富豪,才用得起。
  当然,有钱就能用上么?
  不好意思,这项技艺现在已经失传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古今烈女传
  有人不完全统计,说当年建造故宫的时候,大概用了8000多万快砖。
  所以,不要以为皇宫之中哪都有金砖,这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在故宫可不是哪里都有的。
  事实上,故宫也仅仅在三大大会议室,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地板铺上了“金砖”,集中在东、中、西三条路线上。
  这些大方砖上尚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如果当年八国联军中,有真正懂中国文化的人,相信这些比金子还值钱的砖,就不太可能留在中国的土地上了。
  所以在看到那座用金砖垒起来的古墓之时,莫邪不由自主的想起那首《首都的金山上》,知道了这首歌是怎么来的,也知道了那座“金山”在哪儿!
  本来想要取了车就走,现在肯定是不能走了,所以莫邪也就顺水推舟的留下了吃了晚饭,顺便住一晚。
  “全都卖了,肯定不行,如果用来金砖铺地,又太过膈应人。”看着那座古墓,莫邪有点发愁,这些金砖到底该怎么处理?
  修建这座古墓,怎么也要几千块砖,这么多,该怎么处理?
  等到夜深人静,莫邪走出了院子,来到了胡同中间的一个角落。
  这边堆积了不少垃圾,看着像是门板什么的,也不知道是谁家装修房子换下的,不用了也没有处理,就堆积在了这里。
  如果是在外面街上,也许早就被城管弄走了,但是在这里,却不知道堆积了多少年,这就是老胡同的弊端。
  钻进了一面门板之后,莫邪立即看到了墙壁上的暗门。
  当然,也不能说是暗门,这个肯定是谁都看得见的,但是防空洞多年不用,这处入口就被封住了,也不知道那些小子,是怎么找到的。
  这边的入口被那些熊孩子挖开了,此时只是用砖头遮掩了一下,莫邪一下就推开了。
  一些零碎的砖头,掉入了通道之中,发出沉闷的声响。
  拿出头灯待在头上,莫邪钻进了通道。
  进入通道,就是一处向下的楼梯,这里莫邪早就扫描清楚了,知道下面是四通八达的通道。
  既然那些小子已经进去过了,莫邪也就不怕里面没有氧气。
  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又来到一处地方,这边还有一个暗门,能够通向更下面。
  也不知道那些小子在地道之中混了多长时间,反正他们摸的门清,要不然也不可能发现这处隐秘的小门。
  兜兜转转,莫邪不停地向下走,直到深入地下四五十米,莫邪才停下脚步。
  这条通道是死胡同,里面没有修整,到处是碎石,而那座陵墓就在这条通道的尽头。
  很快就找到了那面用金砖垒起来的墓墙,莫邪看着上面的痕迹,皱了皱眉。
  这面墓墙被破坏的很严重,到处坑坑洼洼,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大洞。
  随手一摸,莫邪抹掉不少灰尘,这个时候,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块,出现在灯光照射之下。
  这块砖要比先前得到的那块大得多,几乎宽了一倍,这应该是最大型号的金砖,从此也可以证明,这些金砖,应该是永乐修建首都的时候烧制的。
  果然,金砖上面的铭文显示是永乐八年,那个时候的首都,已经修建完成了吧?所以这些没用到的金砖,才会来到了这里?
  不过,想到金砖的成本,这样的事情,应该不容易发生才对,但是,这里就是埋藏了这么多金砖。
  看着被破坏的这面墓墙,这条通道也应该是当年挖掘的人防工程,不过,挖掘到这里,遇到了这面墓墙,因为不好挖,或者是其他原因,就停工了,所以一墙之隔的墓室,才没有被人发现。
  通过这面残破的墓墙,莫邪发现外面应该还有金刚墙,而金刚墙应该更难破坏。
  但是,他们刚刚拆除了金刚墙,却又遇到了金砖墙,这些金砖垒起来的墓墙,严丝合缝,一点缝隙都没有,所以更不容易挖掘。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打开了一处缺口,却停工了,所以,那群熊孩子才能在这里捡到一块金砖。
  一边拆着墓墙,一边收集金砖,莫邪也大体推断出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当年挖掘人防工程的人,也许稍微坚持一下,就会发现一座墓室。
  当然,如果那些人真的发现了墓室,此时就没莫邪什么事了,而这里的金砖,也会消失无踪,不是被收藏起来,而是被破坏。
  当年万历的骨头,都被人扒出来喂狗了,就不要说这些砖头了,所以说,这座古墓是幸运的,莫邪也是幸运的。
  这里剩下的金砖,各种规格的都有,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头比较大,所以,那些熊孩子才选择了最小的一块金砖。
  当然,他们也肯定不是故意带出去的,莫邪反而认为,他们肯定是害怕了,所以才会带着一块砖头防身,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随手就扔出来,真的当做了神器在使用。
  这些砖头不轻,但对于莫邪来说,却是一点影响都没有,一面墙几百块金砖,很快就被莫邪清理一空。
  而这个时候,暴露出来了更多的金砖,从这里向前,上下左右全都是金砖铺就的。
  看到这种情况,莫邪直接笑了,这里的金砖,全都是一种两尺见方的大砖。
  这样的方砖,在外界根本没有任何流传,因为从故宫初建时起,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一直都是紫禁城的专用品。
  在故宫的重要宫殿中都铺设有这样的砖,现在看到的太和殿金砖,是清康熙年间铺设的,至今,它们依然光亮如新。
  故宫太和殿内,共铺设金砖4718块金砖,而莫邪在这里地下,发现了多少块?
  只是把四面墙壁拆除,就得到了一千多块,加上墓室穹顶和地面,全部加起来足有两千多块,这是半个太和殿的用量啊!
  拆除了外面的墓墙,莫邪打量着墓室。
  如果不是金砖垒起来的,这座墓室就太过寒颤了,因为它的规格太小,就只有一个主墓坑,其他什么都没有。
  “只有棺材?连椁都没有?”虽然没有挖过古墓,但莫邪可没有少研究古墓,所以对于古墓的制式规格,他还是懂点的。
  看着黑漆漆的棺材,这就是一副普通的柳木棺材,这在古代十分普通,根本不像是王侯或者的大官使用的。
  摸着光滑的棺材,抹掉了上面的尘土之后,这幅棺材居然还光滑如镜。
  “古代的大漆,就是好。”看着黝黑透亮的漆面,莫邪感叹道。
  这种用大漆一层层刷出来的棺材,放置几百年都不会腐烂,所以,不要以为现代人科技发达,在有些方面,还真是不如古人。
  这里空气干燥,加上大漆的防腐,所以这幅棺材保存的十分完好。
  使劲搬动了一下,发现棺材还是比较重的,而且盖子扣的很掩饰,一点缝隙都没有。
  扫描了几遍,没有发现一处钉子的痕迹,莫邪皱了皱眉,这是怎么盖住的?
  仔细研究了一会,莫邪才发现,居然有推拉槽。
  莫邪使劲一推上面的棺盖,果然,棺盖顺势向上划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