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1436

  《史记》中有记载,古人在黄河岸边捡到过带“芮”字铭文的青铜器,虽然墓不见了,那芮国的都城又何在呢?
  韩孔雀看过白晓亦提供的一份分析报告,有一些专家曾推测芮国都城建于黄河边,随着黄河塌岸,已消失在滔滔黄河水中。
  不过,2009年9月,韩城考古队在梁、带村遗址的西北方向进行调查,在距离墓葬区约2公里一片300亩的区域里,发现有大型古建筑物的基址,而且是“典型标准”的、西周建筑遗址。
  此外还发现了多处陶片等西周实用器,以及有明显滴水痕迹的条形石,该处有一条发源于梁山的小河流经,水源充足,可能就是芮国的都城所在。
  根据几年来的考古发现,芮国约有400年的历史,其中在韩、城存续了约200年,这修正了史籍所记载的芮国地理位置。
  梁、带村芮国墓地的发现,是我国第一次发掘芮国遗存,成系统青铜器的出土,特别是“芮公”、“芮太子”带铭青铜器的发现,让有关芮国的文化内涵、世系、地望等重大问题迎刃而解,其神秘面纱得以揭开。
  在陕、西的考古学者看来,确定芮国的位置,还为找到闻名了数千年,而未见的梁国都城提供了依据。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德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说明两国关系密切,相距不远。
  2010年,考古队前往、带村以南30多公里的陶、渠调查,寻找梁国都城的踪迹。在那里,他们找到了两座“比芮桓公墓还大”的墓,不过均已被盗墓贼光顾过。
  但韩孔雀相信,这应该是梁国国君的墓,曾经规模庞大的梁国都城就在附近。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韩孔雀笑了笑,不再说话,现在这栋房子已经是自己的,所以韩孔雀直接以主人的身份,四处查看起来。
  等把他感兴趣的地方全部看了一遍,心中有了数,韩孔雀才仔细观察这栋房子的布局,所有事情了然于胸之后,韩孔雀才回到客厅,此时客厅之中已经热闹了起来。
  秦明月趴在那个刻有苪姜字样的青铜小鼎跟前,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等韩孔雀走了过来,秦明月立即道:“你说西周时期的青铜鼎值多少钱?”
  “这个不一定,如果是这个苪姜鼎的话,卖个三五千万应该没问题,不过,这种东西,收藏都来不及,是不可能拿出去卖的。”韩孔雀笑着道。
  “要这个东西干什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水喝,如果放在家中,还要害怕小偷惦记。”秦明月双手捧着苪姜鼎道。
  柳絮笑着道:“要是用它换回一大堆废纸,或者直接换成银行的一串数字,就有意义了?”
  “说的也是,如果不缺钱花,还是把东西留在手里好,古董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值钱。”秦明月一想就想明白。
  “韩兄弟每次出手都不同凡响。”林友山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纯属运气,而且今天的运气还不是我的,而是我老婆的,如果不是她在古玩城发现了玉猪龙,我也根本不可能来到这里。”
  柳絮道:“我也只是发现了玉猪龙,却没想到,通过玉猪龙还能找到这么多宝贝,不过,这些东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不会真的是盗墓盗窃来的吧?”
  韩孔雀笑着道:“刚刚进门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大门后面的那件铲子,虽然变了形,也改造过了,不过,仔细看,还是能够看出来,那是一把洛、阳铲,盗墓专用。”
  “你就是因为这个,才推测出这家的主人手中可能有好东西?”秦明月道。
  韩孔雀摇头道:“这样的布局,也有可能是老千的布局,真正让我有了想法的是那尊泥塑佛胎,那件塑像虽然损毁的很严重,但很明显可以看出来,那是有年头的东西了,这样的东西,原来肯定不会放在这里。”
  “那你也没法确定这里的主人曾经盗过墓啊!”柳絮道。
  韩孔雀道:“盗墓行业大体上分南北两派,早些年南派有个很有名的前辈姓张,有传说他就隐在羊城,结合各方面的情报,我才能确定这里的东西,绝大部分应该是真品,就算我没有仔细鉴定,也应该差不到哪去。”
  “你是说南派的天眼张?”赵大有吃惊的看着韩孔雀道。
  韩孔雀笑着道:“我说但就是他,如果不是这么有名的一位前辈,我又怎么可能了解的这么清楚?”
  “张诚那小子的爷爷就是天眼张?不太可能吧?”赵大有吃惊的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今天从这里的东西看,张诚的爷爷是天眼张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天眼张很出名?”柳絮问道。
  韩孔雀道:“很出名,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国内文物走私十分猖獗,很多地方几乎家家户户全都从事盗墓行业,在那个盗墓贼多如牛毛的时代,能够混出名号的人可不算多,而这位天眼张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被人称为天眼,看来对寻找墓地很有一套了?不过,这样的人物,应该遭到严厉打击才对。”柳絮道。
  韩孔雀道:“出头的橼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有些人懂,而更多的人不懂,显然这位天眼张就很懂的明哲保身,他虽然寻龙点穴的功夫很强,但却从来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像这次我们收获的玉龙猪和苪姜鼎,这些东西很明显是一对,而他却在进入古墓之后,只取出来了一半,而且还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连当年那些考古人员,都没有发现陵墓有被盗的痕迹,从这里,也能够看出,他做人是多么的小心谨慎。”
  “这样一个小心谨慎的人物,不可能闯出天眼张这个响亮的名号吧?”杨堃道。
  韩孔雀道:“确实是这样,刚开始他天眼张的名号,也只是在小范围之内流传,知道的也就是他的同乡和朋友,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厉害。
  而后来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为他做了一件十分轰动的大事,由于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年具体原因已经弄不清楚,只是知道,有一伙人得罪了这个天眼张,也许的得罪的狠了,这个天眼张也使了辣手。
  传说那伙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村,村子修建在一条龙脉上,住在村子里的人,虽然没有出将入相,但居住在村子里的人,却全都长寿,所以那个村子在当年是十分有名的长寿村。
  可就是这么一块风水宝地,被天眼张完全破坏了,从此之后,那里的地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年年风调雨顺,后来是年年颗粒无收,而且村里的老人,也开始接二连三的死亡,到了现在,不要说长寿村,那个村子简直成了远近闻名的短命村。
  过了十几年,也就是到了两千年之后,那个村庄里出了一个能人,让人调查了当年的事件,才了解了一些原委,他们的村子确实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最明显的就是地下水源的改道。
  由于小山村的地是比较高,如果地下水改道,他们村里的土地干枯还是小事,最严重的是没有了足够的水源,就没有足够的植被,这样每次下雨,不要说保存雨水,还要被雨水冲刷,破坏当村里的土地,随意水土流失严重,这样恶性循环下来,那个小山村不倒霉才怪了。”
  “这和龙脉有什么关系?不可能龙脉被破坏了,就要年年干旱吧?这也有可能是天气和环境保护的原因。”秦明月问道。
第九百七十一章
梁国宝藏
  韩孔雀道:“问题就在这里,风水学把起伏的地理(主要绵延的山脉而不限于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龙、穴、砂、水、向。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水就是龙的血管,血液被抽尽了,龙脉也就被破坏了。这个说着简单,做起来可是很难的,第一个就是要确定龙脉在什么地方,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称之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既然是岁山川行走,那么就算你发现了也不容易破坏,所以,想要破坏一条龙脉,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天眼张能够破坏一条龙脉,自然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龙脉被破坏了,人们能够立即发现?”柳絮提出疑问。
  韩孔雀笑着道:“问题就出在这里,破坏龙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发现龙脉被毁,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所以,在天眼张从容的破坏了龙脉十几年后,那个小村子的人,才发现他们村庄下面的龙脉被毁了,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回天乏力,因为天眼张早就消失了。”
  “那么天眼张又是怎么出名的?”柳絮问道。
  韩孔雀笑着道:“那个村子的人发出来的消息,说是一个叫天眼张的人破坏了他们村子的龙脉,也许他们知道天眼张跟他们有仇,所以知道谁才是正主。龙脉这种东西,本来是虚无缥缈的,毕竟现代人相信的不多,所以天眼张虽然出了名,但也只是传说他是羊城人,住在羊城,其他也就没人关心了。而后来的另外一次事件,才把这个天眼张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那次事件就是2004年的一次意外,也就是先前我说到的那次盗墓事件,几个笨贼用炸药爆破古墓,被人发现,从而发现了一系列古墓,也就是古代苪国的古墓群。”
  “天眼张盗了苪国的古墓?”赵大有几人全都出声道。
  韩孔雀笑着道:“天眼张既然已经去了那个地方,自然不会放过苪国的古墓群,而且这里的东西,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从这里发现的东西来看,天眼张的眼力却是非凡。
  他要的东西,都是古墓之中的精品,这说明他眼力很强之外,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那就是他看不上其他古墓的东西,而其他古墓中出土了些什么?
  那里有墓葬1300座,车马坑64座,出土青铜器、乐器、玉器、金器等稀世文物2000多组、上万件,只是其中一个棺椁内就有陶珠4000余颗、玛瑙珠1800余颗、石贝80余件、海贝600余件、铜鱼近600条,更何况还有象征诸侯高贵,能够代表墓主国君身份的七鼎六簋和成套编钟。
  其他像国内最早的乐器青铜錞于、最早的宫廷乐器实物漆木‘建鼓’、首次见到的青铜兵器三角形两面刃銎戈,5000年前的玉猪龙,比秦始皇兵马俑早500多年的木俑,这些无一不是无价之宝,可这么多东西,天眼张都没有动,为什么?难道是他不知道那个地方是一个墓葬群?
  不是,唯一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确实看不上眼,为什么看不上眼?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挖掘了另外一个更大的古代墓葬群,而这个墓葬群是那个年代的?是什么人的?
  这就显而易见了,能够找到古代苪国的大体位置,那么古代传说中的梁国,也就可以被锁定位置,只要有了这个位置,在这里发现一条龙脉,是根本没有一点难度的,而这一点,正好印证在了那个小山村下面的龙脉上。”
  “你是说天眼张把整个梁国的龙脉挖了个干净?”就算柳絮再怎么处变不惊,也震惊的合不拢嘴。
  韩孔雀点头道:“后人是这么分析的,而白晓亦给我提交的分析报告,也是这么说的,古代立国,都是要寻找龙脉建立皇城的,梁国有龙脉,苪国也有龙脉,而要辨别龙脉,一般人根本做不到,风水学上说,辨龙首要分清枝干,寻得干龙而于支上点穴,大非吉事。意思是说,寻找到了真龙,却把人葬在龙脉的枝干上,不是好事,当然,这其实是相对来说的,对皇帝来说不是好事,但对一些平头百姓或者是王公贵族来说,却是幸事,要知道,再怎么不好的龙脉,他也是龙脉。”
  “你说这么多,到底是什么意思?”柳絮问道。
  韩孔雀道:“《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次要分真龙之身与缠护之山。凡真龙必多缠护。缠多富多,护密人贵。
  但若于缠护之山下穴,即失真龙之气,亦大不吉,识得真龙,然后观其水口朝案、明堂龙虎,确定结穴之处。龙之势,以妖矫活泼为贵。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飘忽.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葬之则吉。
  如果粗顽臃肿,慵獭低伏,如枯本死鱼,是为死龙,葬之则凶。风水家于龙尚有诸多名目,要加强龙、弱龙、肥龙、廋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病龙、劫龙、杀龙、真龙、假龙、贵龙、贱龙。
  这些龙脉须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形宜瑞庄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干镇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峥嵘,俱为恶形,葬之多有劫煞。
  这里面的其他意思可以不说,但一个意思表示的很明白,就是说,一条真正的龙脉周围,必然有很多其他风水格局,就像强龙、弱龙等。
  所以说,找到了一条龙脉,如果操作的好,周围还能开发出很多上佳地穴,这种穴位,都是可以埋人的,这一点对古代的贵族是至关重要的。
  真龙也需要护持,所以就算皇帝死了,也不会孤零零的葬在一个地方,而他的陵寝周围,必然围绕着大量儿孙,或者是臣子的墓穴,所以,古代苪国的墓地,只要发现了,就是连绵不绝的一大片,而梁国,肯定也是这种情况。”
  赵大有道:“古代苪国有一千三百多做墓穴,那么说,比苪国更大,更加强盛的梁国,墓穴会更多?”
  “重点好像不是这个,重点是那么多墓穴,难道都被天眼张掘了?”杨堃道。
  韩孔雀苦笑道:“知道天眼张为什么出名了吧?能够一连挖掘一千多座古墓的狠人,彻底废弃了一条龙脉的强人,这样的人,谁敢招惹?”
  “所以,近些年就算有人知道天眼张的身份,也不敢来找他的麻烦,直到天眼张死了,张家才会被人欺负上门?”柳絮道。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张诚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了客厅,他一年惊讶的看着韩孔雀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个要问你了,事情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你想一下就明白了。”
  “我爷爷去世半年多了,可我父母出事还不到一个月。”张诚道。
  韩孔雀道:“这应该就是虎死威犹在,我本来还奇怪,为什么你手中的这些东西,这么长时间没有卖出去,原来是有些人害怕你爷爷是假死,我过来,却是给被人做了探路石。”
  “真是这样?”张诚失魂落魄的道。
  韩孔雀摇了摇头,张诚肯定心中有数,不过,现在的张家的麻烦还会接踵而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却是韩孔雀引起的,当然,就算没有韩孔雀,也会有其他人来打破平衡,不过这毕竟是韩孔雀占了张诚的便宜。
  所以韩孔雀,想了一下道:“你家里的这些东西虽然卖给了我,但是麻烦并不会跟着我走,你要想清楚,上千座古墓出土的东西,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这批梁国宝藏,不管是谁知道了,都会疯狂,你是绝对保不住的。”
  “我并不知道什么梁国宝藏。”张诚摇头否认道。
  韩孔雀道:“这不是重点,就连我都不信,你以为那些处心积虑,想着谋划你家宝贝的人会相信?”
  “我是真不知道啊!如果我们家里真有一座大宝藏,这段日子以来,我为什么要变卖那么多的家产?”张诚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