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1436

  看张姓男子的样子,韩孔雀笑了:“这是古代苪国的遗宝,一千万的价格太委屈它们了,我看张大哥还是送拍吧!没准在拍卖会上,能够拍出上亿的价格。”
  “苪国?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个国家?”秦明月道。
  柳絮则一脸思索的道:“难道是商末周初的那个苪国?”
  韩孔雀点头道:“就是那个,在魔都曾经展出过古代苪国的出土文物,其中就有这两件,金鞘玉剑和苪姜鼎。”
  在魔都博物馆曾经展出过143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文物,呈现一段周代历史,让人知道古芮国文化。
  根据历史记载,芮国始于商末周初,自周文王时代进入史家视野,在公元前640年,被秦穆公所灭。
  由于文献记载简略,芮国的历史、世系等问题成了考古界的薄弱环节,2005年春天,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被发现,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在那片规模巨大、几乎未遭盗扰、遗迹遗物保存相对完整的墓葬群中,发现了前所未见的金鞘玉剑、制作精湛的大量金饰、象征诸侯身份的七鼎六簋等。
  这些文物此次逐一出现在上博,让人对周朝的地理政治、封国制度、贵族器用和丧葬风俗等,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
  那次的展品涵盖了青铜器、玉器和金器三大门类,青铜器中,不仅礼乐器齐备,更有雕饰华丽的青铜熏香炉这类小巧玩器,可一窥当时贵族女子的闲暇情趣。
  仅从芮国桓公墓中出土的黄金器就多达48件,计有金肩饰、金腕饰、金带饰、金佩饰和金用具,其中金肩饰以镂空加阴线手法雕刻,图案左右对称,人和龙的形象融为一体,这种形制的肩饰是首次发现。
  金剑鞘则更为特别,那个年代剑鞘通常是皮革制成的,而出土的这支剑鞘正面呈尖圭形,镂空雕出三组对称的龙纹,龙张口露出獠牙,配一柄玉剑,这是考古界迄今发现的先秦时期仅有的一支金剑鞘。
  玉器是那次展览中的最大亮点,芮桓公的夫人芮姜是爱玉之人,她的墓葬里出土了571件玉器,既有极尽奢华的组玉佩饰,更有她收藏的更早年代的古玉。
  她佩戴的一条梯形牌玉组佩,复原后长达一米,华丽至极,这套垂至胸前的玉组佩,由玉梯形牌、玉方管、圆形玉牌、玉珠和玛瑙管等500多件饰件构成。
  正中的梯形牌是青玉雕刻,琢出变形兽面纹,玉牌上端的饰件串联成项链,佩在颈上,玉牌下端的饰件联成11条链子,呈伞状放射。
  这件霸气彰显的玉饰的女主人,是个铁腕强势的奇女子,据《左传·桓公》篇,芮桓公死后,芮姜不满儿子耽于美色,把他驱逐出境,流亡于魏国,她自己来统摄芮国内政。
  秦国轻视芮姜是个妇人,趁机发兵,不想竟大败,从此不敢犯芮,而穆公灭芮则是百多年后的事了。
  从芮桓公墓里还出土了一只鼎,刻的铭文大意是“芮姜为祭桓公特制”,据此推断出当时芮姜掌握着国家的祭祀权,韩孔雀说的苪姜鼎就是这件。
  在先秦,祭祀和宣战被认为是统治者的特权,可见桓公死后,芮姜成为国家实质上的国君,这比武则天称帝早了1400多年。
  这个强悍的铁娘子在男人的权谋世界里是赢家,对玉的鉴赏和收藏更是行家,在她墓中发现一件玉猪龙,此物表面呈土褐色,杂有黄色斑点,头硕大,身体卷曲形成首尾几乎重合的环形,头上双耳是两道竖起的圆弧,一双略凸起的圆眼,面上隐约还有数道褶皱纹路。
  这只玉猪龙是稀罕物,因它是红山文化的遗物,5000年前发轫于东北的红山遗物,出现在2700年前中原一位国君夫人的墓里,可见在春秋早期,收藏已成贵族阶层的雅趣,而芮桓公的夫人姜,显然是个解人。
  看韩孔雀十分熟悉的,把他两件东西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张姓男子知道没法糊弄,所以他讪讪的道:“韩老板既然是行家,还请仔细看看,如果是普通的赝品,我怎么可能拿出来自取其辱?”
  张姓男子的样子,让柳絮和秦明月互相对视了一眼,她们两个强忍着笑意,看向韩孔雀,如果不是知道那件玉龙猪是真品,柳絮和韩孔雀还不知道事情的真像。
  而此时韩孔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金鞘玉剑和苪姜鼎两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玉龙猪和金饰已经被韩孔雀确认了,而柳絮还知道,韩孔雀对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玉器,也十分看重。
  从种种迹象表明,韩孔雀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真品,既然是真品,韩孔雀现在还在打压张姓男子,那就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挑毛病的才是买家。
  “我只能说仿的不错。”韩孔雀装死随意的,再次查看了一下那把金鞘玉剑和苪姜鼎后,毫不在意的道。
第九百六十八章
造假
  张姓男子道:“怎么可能是仿的?谁能够放置出这么精美自然的青铜鼎?”
  韩孔雀嗤笑道:“那座小村子里放置的青铜器,就算不是行内人也知道吧?我想,这件青铜鼎就算去做碳十四鉴定,也不可能鉴定出什么来,要不如为什么青铜器中出了一些传承有序的能够卖的上价格,其他都不值钱?为什么?就是因为假货太多了,就算这是真的,也卖不上价格。”
  韩孔雀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所以直接说的张姓男子哑口无言。
  现在这个世界,真品瓷器碎片和赝品碎片粘合在一起,就成了可拍出天价的文物,用射线扫描瓷器、瓦罐,就令其变成千年前的古物,一张大师的真迹国画,小心翼翼地揭成两层,就能以高价重复出售……
  现在的文物造假工艺,确实已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有些工匠的制假能力,完全可以冲击诺贝尔奖了。
  比如说造假的狠招之一:用x光线照瓷器,走一道,500年,再走一道老1000年,当然,在这里青铜器也十分适用。
  坊间很多工匠,会以从地下新发掘出的瓷器碎片为基础,依照古代瓷器造型补全成一个完整体,只有那个底或落款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常有人拿这种瓷器贩卖,因为不好辨认,不少人都受了骗。
  西方早就对中国陶瓷进行了数据化研究,他们发现,通过物理原理,可以获悉器具内部放射性衰变的数据。以此判断这个器具经历了多少年头。
  但造假者也立刻与时俱进,研究出与之应对的造假术,他们就去给器具加点射线,以对付这种检测,行内有个笑话。本来要回到清代的,可是照的时间久了点,结果一看,回到远古时期了。
  由于这种测试手段是损伤性鉴定法,需要在瓷器上取样,有破坏性。所以国内文物界目前还是以目测为主,
  从瓷器的胎、造型、釉色、工艺、绘画图案、款等方面来鉴定。这些指标都达到了要求,才能通过初选。
  除了新旧拼接、x光线,瓷器的造假手段还多着呢,比如用金刚砂在瓷器外面打出划痕。再给这种划痕加点历史的陈旧感;为了不让器具内部露馅,还要用烟火烧、烟熏……
  真可谓思想有多远,造假山寨者就能走多远。
  看着韩孔雀如数家珍的说着行内的一些造假手段,张姓男子的脸拉的比驴脸还长。
  “如果韩老板看不上这两件重器,那这堆玉器总不会有异议吧?”张姓男子干脆破罐子破摔,指着那堆玉器道。
  韩孔雀笑着道:“当然没有异议,这堆玉器算搭头送给我好了,刚才我说的明白。那些金饰如果不是敲门砖,一百万的价格就太高了,而现在很明显。那批金饰只不过是金饰,跟古董完全不搭边,所以这些玉器,张大哥肯定不好意思收我的钱了。”
  如果金鞘玉剑和苪姜鼎是赝品,那先前的金饰,也就不可能是古董。但毕竟是真金,所以韩孔雀虽然说贵了。但也没有吆喝上当了,但他也不会在出钱买下那堆玉器。
  张姓男子的脸上不停的变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道:“这些玉器算我送的,韩老板等一会,我这里还有一些书画,也许韩老板感兴趣。”
  说着,张姓男子走向博古架,而韩孔雀则拿着一只玉握道:“知道新玉如何变古玉的吗?其实一点也不难,先火烧再土埋,还要藏进羊腿里,比如著名的金缕玉衣。一个商人用一堆玉片炮制了一件金缕玉衣,得到了多位顶级鉴定专家‘估价24亿元人民币’的鼎力支持,顺利从银行拿到12亿贷款,直至东窗事发,9亿资金打了水漂。这件‘金缕玉衣’如何骗过多位专家的眼?造假者会先用火烧新玉,造成玉石表面产生裂纹,然后杀一只狗,把玉器放到狗肚子里,在地里埋一年。或者把羊的腿割开一条缝,把玉藏在里头缝上,一年后再拿出来,这块玉就有了‘血沁’,玉或瓷器在地下埋久了都会变软,很容易吸收它接触到的物质,所以也有很多造假者会先烧玉,再把棉花烧成灰,裹在玉外面,灰渗进裂缝,就有了古玉的模样。除了‘金缕玉衣’,另一个文物造假领域的笑话是‘汉代玉凳’,造假其实就是模仿,但也要尊重历史、尊重艺术,这两个就是凭空作假,汉代没人坐在凳子上,都是席地而坐的,怎么会有个玉凳子?这纯粹是被利益驱动的拜金行为,对历史太不负责了。”
  虽然张姓男子离开了这间房,不过韩孔雀他们始终在他的监控之下,所以韩孔雀的话,一丝不漏的落入了他的耳中,听到韩孔雀的话,张姓男子的脸直接绿了。
  不过,抱着能卖一点是一点的心思,张姓男子直接抱出了一个木头箱子,里面是一些书籍和纸张,当然,也有一些画轴,不过不多。
  听着男子的脚步,韩孔雀再次开口道:“说到造假,就是书画的造假手段高明,一些名画,外国文物造假者会小心翼翼地将一副大师真迹揭成两层,就能当做两幅画出售。
  能揭成两层的字画,必须本来就写在2层的宣纸上,第一层可以卖高价,但第二层的图章和墨迹已经模糊了,价值有所损伤,价格不会像第一层那么高。
  很多人做假字画都是临摹,比如‘十’字,如果是真迹,那一横一竖交叉的地方,墨迹必然比其他地方重,拿手电筒从背面照过来,能清晰看到不同。
  但如果是临摹的赝品,造假者一般只是先描外框,再来填色,两笔重合的地方墨迹并无特别,比如说,张大千做假画那是高手,抗战期间,有个武、汉藏家去重庆找张大千,回来后说:我再也不敢买字画了,他那假的也做的太真了。
  还有,真画加假落款,假画加真落用特殊打印机复印的书画,以投影为中介,临摹大师真迹……
  字画界的造假手段,更是数不胜数,尽管赝品漫天飞,但只要买家不贪,再高明的造假都没用,很多人受骗就是贪心,以为自己看本书、看点连续剧就都懂了,其实文物收藏的学问很深。”
  “韩先生真是行家,不如给我看看这些字画,看看是不是假货。”张姓男子闷哼一声,把箱子直接扔到了大厅之中。
  韩孔雀可不管他怎么想,既然他有自信让他看,他就看看好了,虽然他第一次见这个姓张的家伙,不过韩孔雀对他可没有任何好感,所以抱着又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直接蹲下身体,想要看看里面有没有惊喜。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再次传来脚步声:“张诚,你小子在不在家?”
  声音刚刚传过来,几个人就走进了房间,韩孔雀抬头一看,居然是熟人。
  “你小子又拿你爷爷弄的那些破烂出来骗人?我说,你就算是骗人,也弄点品相好的,不太出名的,像这把金鞘玉剑,那么显眼的东西,就算是傻子稍微了解一下,也不会上当。”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蹲在地上,翻看书本的韩孔雀。
  就像他说的那样,金鞘玉剑那么显眼,而韩孔雀却没有理会,那肯定是知道是赝品了,所以中年人说话没有留一点余地,也不怕搞砸了张诚的生意。
  张诚苦笑道:“赵叔,说话积点口德,这些东西可都是我爷爷留下来的宝贝,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变成破烂了?”
  “算了,我也不说你小子,你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给我联系几个客户,这次我有朋友来羊城,你给介绍几个靠谱的,他们都是家居界的大拿,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你也不要拿出来耽误我们的时间。”赵大有看着张诚,一副恨铁不成钢的道。
  张诚道:“周围还真有几家有些明清家具,不过要价可都不低,现在只要是真东西,就没有便宜的,毕竟这么多年来,就算是傻子,被骗多了,也会变聪明。”
  “价格只要不太离谱就成。”赵大有道。
  张诚苦笑道:“就是价格太离谱了才能留到现在,要不然那些好东西还能留到现在?”
  “说的也是,所以才来找你小子啊!只要他们真心想卖,市场上的行情在那里摆着,我朋友加一些价格买下来就是了,这样也不能让你认识的人吃亏。但,如果漫天要价,就不是真心想卖了,这方面你小子是专业人士,你就多帮帮忙,我想,这里谁真心想卖东西,你肯定知道,只要事情办成了,好出少不了你的。”赵大有道。
  赵大有说完,就想拉着张诚走,不过这次张诚却没有挪步,原来可没有这种情况。
  “怎么?不想过日子了?如果不是赵叔拉你一把,你小子饿死了都没人管。”赵大有疑惑的看着张诚道。
  韩孔雀站起身,被他挡在一边的两女,也暴露了身形。
  “韩先生?”赵大有看着韩孔雀惊讶的道。
  韩孔雀点头笑道:“赵大哥?”
第九百六十九章
先行
  “韩先生还记得我们吧?早就听说韩先生来羊城了,不过您闭门不出,我们也不好冒昧上门打扰,没想到我们居然这么有缘分,在这里也能碰到。”赵大有疾步走进韩孔雀,十分热情的道。
  韩孔雀看着四个人,其中一个是赵大有,还有魔都的林友山,韩孔雀曾经从他们家买过家具,另外一个是首都的杨堃,另外一个是南边的王天生,只有这个人的背景复杂,他的主业好像是翡翠原石,另外三个则全部是经营红木的。
  他们是韩孔雀在阿三国认识的,后来在国内跟韩孔雀旗下的木材公司有合作关系,不过,离开阿三国之后,韩孔雀就没有再见过他们,没想到在羊城意外遇上了。
  “赵大哥跟张大哥很熟?”韩孔雀轻笑着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