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436

  挑刺的才是买家,这韩孔雀表现的太过明显,这就有点打秦老和钱老的脸了,这怎么不让下面的那些人惊诧。
  侯明东可不管这么多,他只要卖出这把宝剑就好,他才不管韩孔雀是不是打那些老家伙的脸。
  “一百万,如果你出一百万,我们现在就可以成交。”侯明东直接道。
  “一百万人民币?”韩孔雀可不想出一百万美元,而且他也没有那么多现金。
  “一百万人民币,如果没有别人出更高的价,我就卖给你了。”侯明东咬着牙道。
  侯明东跟前几天那个侯三是亲兄弟,这侯家几兄弟的东西来路都有问题,所以只要是有人出价,他们是不会留在手里的。
  自从意外得到这把宝剑起,侯明东心里就不踏实,所以一直没有找人鉴定,就是害怕惹来麻烦,如果今天不能卖出高价,让他远走高飞,那他可就惨了。
  他知道,有了秦大可和钱柜这两个老家伙的打压,这把宝剑是绝对卖不出高价,所以他才直接降低了价格,想快速处理给韩孔雀。
  “我出一百二十万。”就当这把宝剑就要成交的时刻,一个声音响起。
  韩孔雀转过头,发现是江林出价了,这让韩孔雀皱了皱眉,怎么到哪里都有这小子掺和?
  韩孔雀知道,这江林家的财力可不是他能够相比的,如果他也参与竞争,他还真挣不过他,所以他干脆没说话。
  江林看韩孔雀不说话,他的心里也开始有点患得患失,秦老是他们的代言人,虽然秦老不看好这把宝剑,但韩孔雀却看好,这让他忍不住出了价。
  虽然江林也相信秦老的专业眼光,但他同时也对韩孔雀具有很大信心。
  韩孔雀的几次表现都很抢眼,现在韩孔雀再次出手,让他有了想要从韩孔雀手里截胡的想法。
  现在看到韩孔雀好像是要放弃,江林又有点担心,但一想到韩孔雀原来的表现,江林立即坚定了起来:“我出一百二十万,如果没有人出更高的价格,这把宝剑可就是我的了。”
  江林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所有人都反应过来,那个秦老,也就是秦大可,最先出声,他厉声喝道:“江林!”
  “怎么了?”江林看到秦大可变了脸色,顿时有点不知所措。
  高大山此时道:“呵呵,老秦你不要生气,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我们的规矩,这也怪我,我没有说清楚。我们举办的既然是交流大会,而不是拍卖会,那就主要是以交流为主,所以只有上台交流的人,才有资格出价。如果没有本事做鉴定,在看到所有专家确定了是真品,你在跟人家抢,那我们这些人,谁还愿意上来交流?”
  高大山的话,直接让江林涨红了脸,他还真就是这个心理,他是看到了韩孔雀想要,才会想抢到手的。
  如果韩孔雀不出手,他也绝对不可能出手,毕竟已经被秦老和钱老,两位古玩行里的老人否了,他自然是不会看好的。
  而下面肯定有更多的人,在盯着古玩行里的几个老人,只要是这些老人认可了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如果所有人全都能够出价,那谁还愿意上台给别人做免费的鉴定?
  人家有本事的在台上鉴定好了,也想买下了,你在下面开始跟人家抢?
  高大山自然认识江林,他也不想让江林太过难看,所以他再次解释道:“只有上台参与鉴定的人才有出价竞拍的资格。当然,这要卖主想要出手,如果买主出的价格,达不到刚开始卖主开出的心理价位,卖主也是有权利不卖的。如果买主愿意以卖主出的最高价收购,卖主就要无条件的完成交易,好了,我就说这么多,现在候大,你愿不愿意以一百万元成交。”
  侯明东此时也有点举棋不定,如果没有人跟韩孔雀抢,他自然是想要把这把宝剑尽快出手,可现在有了一个江林出价更高,他就又有了新的想法了。
  不过,江林毕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虽然侯明东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出手,但能够卖出高价,他还是十分愿意的。
  江林的那点事情,侯明东自然十分清楚,他直接问秦老道:“秦老,不知道你怎么看?”
  秦老虽然现在正在帮助江林收购古玩,但这把碳十四鉴定为现代工艺品的宝剑,他却不看好,毕竟这把宝剑看着太新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不管江林为什么想要买这把宝剑,他都不支持。
  看到了秦大可不想出手,侯明东彻底失望了,他的目光再次看向韩孔雀:“如果你能出一百二十万,我就卖给你。”
  韩孔雀看了一眼台下十分焦急的江林,笑着道:“现在的有钱人还真多,愿意花一百二十万,买把工艺品的人还真有,不过,我很喜欢这把宝剑,有钱难买心头好,就一百二十万吧!我们直接签合同转账吧!”
  虽然这个侯明东有点无耻,不过韩孔雀不想节外生枝,如果他直接把价格提到一百万美元,韩孔雀也一点办法也没有,要是他不买,大不了人家私底下跟江林接触就是了。
  韩孔雀看江林在台下抓耳挠腮的样子,肯定也是打的这个主意,他可不想给他任何机会。
  合同交流会上遭遇准备,格式都差不多,只要填上交易的物品和价格,买卖双方再签字就完成交易了。
  韩孔雀转账完成,直接从侯明东手里接过了那把宝剑,果然,这把宝剑阴寒无比,不说它是不是现代工艺品,单是锻造这把宝剑使用的材料就不简单。
  “小韩真是好魄力。”在走下台的时候,钱柜道。
  而秦大可也道:“年轻人,这把宝剑可是做过碳十四鉴定的,鉴定结果很有争议,但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现代工艺品。”
  韩孔雀笑着道:“这些我当然知道,我喜欢这把宝剑,不管他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
  几个人全都摇了摇头,一块走下了主席台。
  接下来的几件东西毫无争议,全都顺利成交,还是相同的规矩,只有上台鉴定的,说出了鉴定的结果,才可以出价竞买,毕竟这是交流会,而不是拍卖会。
  几件东西全是地道的开门货,有两件清三代的粉彩,一件宣德官窑梅瓶,还有几件民国仿得青花。
  而里面韩孔雀最感兴趣的,就是那把曾经在四艺馆的唐琴,只不过这种东西,韩孔雀知道自己绝对没有资格竞争,所以他连上去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到了这个时候,韩孔雀发现,来这里的大体有三种人,一种是有眼力的专家,他们会卖东西,当然如果价格合适,他们也会出手收购自己看的上的古玩。
  另一种就是单纯来卖东西的,而还有一种就是像江林这样,来这里买东西的。
  这三种人当中,卖东西的人最多,买东西的人最少,专家不多不少,这个交流会,实际上就是给来这里的专家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每次出现好东西,几乎都是那么几个人上,那些人行里人都熟悉,而最不为人知的一个,就可能是韩孔雀了。
  韩孔雀除了那把九龙宝剑之外,其他的东西他只是上手看了看,并没有出手竞拍。
  这些东西,如果是在外面,他绝对不可能有机会上手的,这也是这个交流会吸引人参加的一个原因。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交流,这时另一件重器上来了,这是一件元青花,而且是巨型元青花,虽然上面没有复杂的图案,但只是这么一只那么大元青花,就是无价之宝。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而这只瓶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青花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
  这种特点与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元青花就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青花虽然不像有些专家说的,不会超过三四百件,但是相比而言还是不多的。
  正因为如此,市场上出现很多赝品,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难度加大了许多,所以很多人出手都很谨慎!
第一百零二章
重量鉴宝
  现在展示出来的这件元青花的器型那么大,而且上面缠枝花卉颜色很正,单纯从远处看,韩孔雀还真看不出它的真假。
  元青花不是朝廷官用瓷,而是外销瓷,所以元青花很少书帝王年号款,也极少的书许愿文款、记事款或刻干支款。
  这件元青花以它的主人的话来说,就是他从中东收购回来的,至于真假,现在就要看在场的专家是个什么说法。
  元青花一般是用进口料的高档瓷,主要行销于中东、西亚、东非伊斯兰地区,用国产料的普通瓷则主要行销于东南亚一带。
  韩孔雀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一些古玩行里里的老人走了上去。
  韩孔雀的行动再一次引起了众人的侧目,也有人直接嘲讽他说是不自量力,但韩孔雀毫不理会的快步走了上去。
  元青花传世品很少,私人能收藏到它也很难得,大多数玩瓷人,能亲手把玩一下的机会并不多,既然现在遇到了这种机会,韩孔雀自然是不想放弃。
  因为见到过真品的人很少,所以如何鉴别元青花,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尤其在高仿技术很成熟的今天,市场上以假乱真的假货混杂极乱的条件下,无论是专家、行家都会容易“走眼”。
  所以这件元青花虽然看着对,但还真是没有几个人敢出手收购的,就算财大气粗的江林也不敢,毕竟这玩意是很贵的。
  韩孔雀按照元青花基本特征,一般是胎釉、造型、纹饰等进行观察后,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
  再进一步观察其老化程度,如果是“生坑”出土物,应该有牢固的土斑和土腥味,这个比较好分辨,但也比较容易作假。
  如果是“熟坑”的传世物则风化、氧化、磨痕、染旧等自然老化明显,而不是碱咬或人工打磨。
  几百年前的东西和现代新品之间的比较,应该好判断,这件元青花从氧化现象上分析,给人的感觉也很正确,一点也没有碱咬的痕迹。
  随着这件元青花花瓶的不断转动,韩孔雀看到了瓶底,发现胎质是黄白色的,这是由于几百年前的瓷土矿所决定的。
  那个时候的工艺设备和生产水平所限,其烧制出的胎质比较疏松,其中含有粗大颗粒,显得不那么细腻、不密实、不光滑,而今天的瓷土是洁白、细润、密实的且很光滑,这特点想仿也仿不了。
  “胎釉,造型,纹饰,风化,氧化,胎质,青花都对,这应该是一只至正青花。”曾经的魔都市文化局长张云忍不住首先开口道。
  元青花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期,为唐、宋青花萌芽期的继续。
  成熟期,也就是元朝至大代到至元代,这个时期生产青花已经过渡到正常水平,最后发展到顶盛期,也正是国外大批贸易要求出口元青花的时候。
  由当时中东地区伊朗国人带来的钴矿石,要求按外国人生活习惯,烧制大型青花器的至正时代,故又有叫“至正型”青花。
  “这青花的色泽也太好了。”这是魔都大学历史系教授于茜,她对瓷器也有很深的研究。
  秦大可接口道:“这件元青花的颜色是很正,但这几年来高仿至正型青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仿品的兰艳浓重的程度实不易区分,因此遇到至正青花时,应多从其它方面进行比较,不应被色调所迷惑。一般高仿品虽色泽相近,其老化程度,远远赶不上自然老化或刚出土的真品,从这一点上来分析,这件元青花的青花应该不是现代仿制的。”
  韩孔雀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却想着别的,这件元青花这么显眼,如果没有经过一些科学的鉴定,肯定是到不了这里的。
  这说明一些细枝末节上,这件元青花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要不然,就跟那件九龙宝剑一样,这些专家教授肯定很快就把它否了。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件元青花用现代技术并没有发现异常,这样才会放在这里,让这么多的专家共同鉴定。
  这些人中,魔都大学的学者就有三位,其中有历史专业的于茜,也有考古专业的两个教授,加上市博物馆的钱明云,古瓷斋的李成和,金钱阁的钱柜,收藏协会的高大山,这些人全都对这件元青花赞叹不已。
  韩孔雀也借着这些老专家教授的动作,也看清楚了这只元青花象耳瓶,此瓶盘口,长颈,瘦腹,台足,颈部两侧各附一象首环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