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436

  虽然这次聚会成为古玩交流会,其实就是一个提供给所有古玩收藏者,一个交易机会的地方,有很多人挤破脑袋的想要进去,就是为了出手手里的东西。
  当然,出现在这种地方的很多所谓至宝,大多数是有争议的,所以在这里想要买到真正的宝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第二天是星期一,韩孔雀准时早起,发现韩建国自己一个人在和面准备包包子,而韩荣誉却还在屋里呼呼大睡。
  韩孔雀也没有说什么,既然韩建国愿意惯着韩荣耀,那就让他继续惯着好了。
  他走出院子,外面的鬼市一如既往的热闹,不过因为不是星期天,人比周末的两天要少了点。
  其实韩孔雀对鬼市已经有点失望了,但他现在也没办法,只能出来碰运气。
  万一运气好,遇到了好东西,那就能够捡漏,虽然几率低了点,但如果不来,可就一点几率也没有了。
  逛了一圈,韩孔雀有一次做了无用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
  这里大多数摊位还是原来的摊位,东西还是那些东西,这些东西韩孔雀早就看过好几遍了,就算有点好东西,那不是摊主用来钓鱼的就是想卖个天价。
  这些东西可不是韩孔雀的目标,所以韩孔雀都很快的掠过了。
  今天中午十二点要参加古玩交流大会,所以韩孔雀也就没再继续闲逛,而是准备回去好好准备一下。
  刚走会自己出租的院子,就发现在通向院子门口的地方,摆上了一个新摊位,而这个摊位却很稀奇,居然卖的是一些砖瓦和石雕。
  这些东西可都不轻,这老板能够弄进古玩街,也是下了工夫了。
  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围着这个摊位,这里面就有不少古玩街上的老板,和一些经常来古玩街的老玩家。
  他们对古玩街很熟悉,自然很快就盯上了这新出现的摊位,也只有在这种摊位上才有可能出现点惊喜。
  这个摊位上最显眼的就是一只石犀牛,一只汉白玉石鹿,还有一只石狮子,因为这三只石雕的个头最大,都有一米来高。
  韩孔雀注意到,虽然这边围上来的行家不少,可他们的注意力,却都放在了石雕旁边的小件上,也就是那些砖瓦上。
  秦砖汉瓦,这也是收藏界里的一个大项,但对这个,韩孔雀还真是不太感兴趣,至于关于古代建筑材料的知识,韩孔雀到是不缺。
  他研究历朝历代的文化,自然不可能少了建筑文化,他一眼就看出来,放在地上的古城砖和一些砖雕不是什么精品,最多也就是大户人家的门楼上,或者是房檐上用来镇宅的一些小型砖雕。
  所以韩孔雀也没有凑上去,而是把目光对准了那三只大型石雕。
  这种东西也只有雕刻师感兴趣,真正玩石雕的,在这古玩街上还真没有多少,最多的还是木雕和家具类。
  韩孔雀最先看的那个头最大的那只石犀牛,这种东西在汉朝的时候出现的最多,大多数是用来守护皇家墓地的,像北邙山上就有不少。
  不过很快韩孔雀就放弃了这石犀牛,如果这真是从汉朝皇家墓园里弄出来的,这老板早就被政府抓去让他吃花生米了。
  所以,这显然不可能是真品,而是现代的雕刻品。
  那头小鹿也是现代的,韩孔雀稍微分析了一下就否了,只有那只石狮子有点看头,这只石狮子不用仔细看,只是上面的青苔,就足以看出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
  这是一只公狮子,雕刻的憨态可掬,不过它可一点也不像绵羊,而是一头真正的狮子,只不过这头石狮子却给人一种温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头狮子狗。
  石狮子就是用一种常见的青石雕刻出来,这在国内很常见,是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
  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
  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镇宅辟邪的狮子。
  石雕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
  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这只石狮子很明显属于南方的作品,而且年代应该能够推到明朝,因为若是清朝的,这只狮子不会显得那么沧桑。
  还有这只石狮子的样式,也不符合清代的雕刻标准。
  它又雕刻的比较有灵气,却又不给人高大威猛的感觉,这些都是明代石雕狮子的特点。
  从这些都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只明朝的石狮子,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流落出来的,居然只剩下了一只,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种石狮子本身的价值并不算高,再加上只有一只,那价值就更低了。
  当然,国内比较有名的狮子还是不少的,而且价格也很高,只不过没有人敢卖了它们就是了。
  其中就包括天安门前的两对狮子,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子和卢沟桥望柱上的四百多只狮子。
  这些石狮子都是很出名的,韩孔雀自然是很熟悉,他原来玩的就是玩石雕的,自然喜欢这样的东西,现在遇到了一只明朝的石狮子,他自然不想放弃,甚至还想找到另外一只。
  “老板,这石狮子怎么卖?”韩孔雀看了一眼,周围那些默不作声仔细观察着其他东西的一些老人,终于忍不住提前打破沉默道。
第九十三章
吹牛
  “十万。”摊主是个年轻人,年纪不算大,但也不小了,最少也跟韩孔雀的年纪差不多,说话粗声粗气的,跟人一种彪悍的感觉。
  这让韩孔雀一皱眉,价格都是中肯,但他却害怕这东西的来路不正,毕竟只有一只狮子。
  “十万?这石狮子什么来历?老板能说说吗?如果不是很有名,可就不值这个价了。”韩孔雀直接道。
  “这是我们家乡一家大户人家的石狮子,混乱年代的时候丢失了一只,现在也就只剩下这只公狮子了,一只狮子放在门口也不好看,所以就被我买下了,狮子是明代的,十万的价格不贵。”老板看来是很清楚这个狮子的来路。
  “十万啊!”
  “啧啧!没想到一只石狮子居然也值这么多钱。”
  “你没听到这是明朝的石狮子吗?”
  “你真笨,他说是明朝的就是明朝的啊?上面又没有刻字,你怎么知道是明朝的?”
  周围很多看热闹的外行人,一听韩孔雀有买的意思,立即议论开了,反而是那些懂行的一个都没有出声。
  “能够签协议吧?如果签转让协议,十万块我就要了。”韩孔雀道。
  韩孔雀还是很喜欢这只石狮子的,虽然只有一只,但他完全可以自己雕刻一只,只要按照明朝的风格,给它配上一只母狮子,就完全可以摆在大门外面用来镇宅。
  “可以。”那摊主毫不犹豫的道。
  看他答应的这么痛快,韩孔雀放下了心来,这样,这石狮子是赃物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当然,就算真是赃物,自己签合同购买下来,也不会陷入麻烦之中。
  “等一会,我回家拿合同,我家就在里面。”韩孔雀直接走进了小胡同。
  韩孔雀拿来了合同,并且看了那摊主的身份证,才跟他签订了正式的转让合同,并且付了十万块钱。
  石狮子大概有两三百斤,这点重量韩孔雀还是扛得动的,他没用人帮忙,自己直接搬起来,抱到了自己的院子当中。
  此时已经大天亮,这只石狮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灵动,看得出来,这肯定是出自名家之手,不过韩孔雀找遍了狮子的各个部位,也没有找到作者留下的款识。
  虽然没有找到款识,但这样的明代石狮子也是不可多得的,能够十万块钱买下来,绝对是因为只有一只,如果是两只凑一对卖,价格绝对超过三十万,这毕竟是从明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只是这份历史底蕴,就足以卖到三十万。
  这院子里每天人来人往的,这石狮子韩孔雀是不可能放在院子里了,所以他把他搬进了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里,这里反正被他安装上了防盗门,一般人如果不能撬开防盗门,也没法把石狮子搬走。
  刚刚把这头石狮子摆弄好,韩建国和韩荣耀就推着小车回来了。
  “你这是干什么?从哪弄来的一头石狮子?”韩建国皱着眉道。
  “刚买的,等什么时候,我们家盖了新房子,就把它摆在咱们家的门口。”韩孔雀高兴的道。
  “买的?多少钱?你有钱不会帮帮你二弟?买这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有什么用?”韩建国连脸也拉下来了。
  韩孔雀直接无语,他有钱也不会给韩荣耀这小子败坏,不过今天他的心情很好,所以也就不想跟韩建国起冲突,所以他什么也没说。
  “小二,你赶紧休息一下,你不是说今天要去面试的吗?好好表现,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那以后每天都要像今天这么累,干点活也就算了,还不挣钱,你可不要像你大哥一样,一天闲着没事就知道浪费钱。”韩建国直接拿韩孔雀当做了反面教材。
  虽然今天早上没有去帮他们卖包子,但韩孔雀有脚猜想也知道,他们理想中的稳赚生意,好像并不是那么靠谱。
  他们本来心情就不好了,韩孔雀也没必要再去火上浇油,所以他没有理会他们,而是自己出了家门。
  韩荣耀这小子学的是计算机应用,说的清楚点,就是个玩计算机的,而不是搞程序开发之类的,现在计算机谁不会应用?
  除非你能够使用计算机上的一些非常专业的程序,像绘图什么的,要不然,你是绝对不会找到什么好工作的。
  韩荣耀这小子,也不是韩孔雀小看他,他绝对没有那种心思精通一种工具,所以他找工作的道路,肯定是任重而道远的,也就是他爸韩建国,把韩荣耀当个宝。
  韩孔雀不管他们,他自己出门之后直接进了南边的繁华街道,这里有一条步行街,里面有很多卖衣服和鞋子的专卖店。
  韩孔雀原来在凤凰珠宝做搬运工,所以根本就没有一身好点的衣服,今天要参加一次高档的宴会,自然要有一身拿得出门面的衣服。
  当韩孔雀去买衣服的时候,韩荣耀也晃悠到了步行街上,他虽然出门的晚,但人家是打的过去的,所以他比韩孔雀进入步行街的时间还要早。
  “韩荣耀,你怎么现在才来啊?”一个脸色有点苍白,身体高瘦的青年,看到韩荣耀走下出租车就喊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