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1436

  “让你看你就看呗!”秦明月道。
  江林道:“既然这位兄弟信任你,你就帮他掌掌眼,也顺便让我们见识一下,我也听说了今天下午你的风采,特别是那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壮举。”
  江林等人全都凑热闹的挤了过来,他们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挑唆韩孔雀给杨明瑞鉴定。
  韩孔雀看了一眼江林,又把视线落在了那件花瓶上。
  花瓶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在圆腹中间最显眼处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看这个款式到是中规中矩。
  “你怎么盯着这个款式看起来没完?难道以为这个款式不对?”杨明瑞挑着眉道。
  “是有点不对。”韩孔雀道。
  杨明瑞听到韩孔雀的话,直接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水平?还给我做鉴定?我这个款式哪边不对?大明宣德满身款,听说过吧?用不用我给你解释一下?所以在花瓶的肚子上出现款识,是很正常的,不光是这样,就算在瓶口,或者是腹内出现大明宣德年的款识,都是有可能的。”
  “我没说这一点不正常。”韩孔雀道。
  杨明瑞瞪着韩孔雀道:“刚才你明明说了。”
  由于杨明瑞的动静不较大,所以他们这边又吸引过来了不少人观看。
  里面更多的是一些,这次申请成为收藏协会会员的新晋藏友,这些人大多数是行里人,纯粹因为喜欢参与这样的聚会的,并没有几个。
  这些人都有一定的鉴定水平,所以看了几眼之后,就有人开始发表意见:“你们还别说,这只斗彩瓶还真是有点意思。”
  “工艺很开门,看着很不错!”
  “器型也不错,器型很优美。”
  “款识很标准,确实像他说的那样,大明宣德款满身啊!”
第五百四十九章
赏瓶
  听到那些人评论,杨明瑞又得意了,他道:“你们谁有兴趣可以上上手,刚才你们说的那些只是明面上的,如果看底足,胎质也是不错的,当然,釉质、釉彩这些更不用说了。”
  “这么一件大开门的东西,有什么可争辩的?”李薇站在李成和身边道。
  “没看就瞎说,回家我可要教训你。”李成和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孙女的脑袋,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李薇不服的道。
  李成和对韩孔雀点了点头,才道:“他们议论说的那些都对,但你说的不对。”
  “为什么?”李薇瞪着自己的爷爷,虽然家里人都害怕爷爷,但李薇可不怕,反正她也不想继承家业。
  李成和无奈的道:“跟你说了,你也不懂。我还是不用白费口舌了。”
  “李老爷子是瓷器方面的泰山北斗,不如给晚辈评评理,看看我这个花瓶的款识为什么不对?刚才那位兄弟也说这款是很标准,但就是有人说不对。我想刚才李老爷子的话,是认可了那位兄弟的平价吧?”杨明瑞指着一个青年道。
  青年自然想要露脸,所以他有意识的向前走了两步,以跟其他人分开。
  这时张玮纶从一边走了过来,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孙子的表现:“小韩,又做鉴定啊?你现在可真是名人了,只要你这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吸引这么多人围观,这位是我孙子张天宇,以后请多多关照。”
  韩孔雀笑道:“一定。我看天宇兄弟器宇轩昂,仪表不凡,肯定是腹有锦绣,我可要多向天宇兄弟多学习一下。”
  这时张天宇道:“我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学的是工商管理。不过对瓷器鉴定,我这些年也没有放下,这多亏了我爷爷的督促和教导。”
  “家学渊源啊?以后要请天宇兄弟多多指教了。”韩孔雀客气的道。
  张天宇道:“不用,我现在就可以指教你一下,我这么说话是不是太过直接了?我在国外生活了多年,习惯了说话直接,你不要见怪。这个大明宣德年款,真没有问题,这个应该是韩兄打眼了。”
  李成和就站在张玮纶身边,所以他直接踢了他一下,张玮纶一愣,接着看向那件花瓶。
  “款识还算标准。”张玮纶害怕自己的孙子丢人。所以第一眼就看向了那个满身款中的款识,并且下意识的就把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本来杨明瑞摄于韩孔雀的威名,还有点心中忐忑,现在听张玮纶教授这么一说,他立即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道:“我就说嘛!我怎么会看错?这位韩前辈,韩专家,你有什么可说的?还认为这个款识不对?”
  韩孔雀没有理会杨明瑞,他戴上手套,开始认真鉴定这件瓷器。
  虽然已经认定是赝品,甚至可以说是臆造品,但只看款式和外形,并不能就确定这是臆造品。
  毕竟他可是刚刚鉴定了一件哪吒闹海元青花,对这种通过图案造型来鉴定一件瓷器的真伪,有了防范心理。
  不看外观,自然是看底足,从底足的漏胎处,能够看到胎质,韩孔雀一看直接乐了。
  这件花瓶的底足是弧形,而宣德时期的瓷器底足,不管是什么都是直上直下的,根本没有弧形的,因为那是没有这种弧形底足的。
  “怎么?不会连底足也不对吧?”杨明瑞的脸上,明显带着嘲讽。
  韩孔雀放下瓷器,摘掉手套,道:“这就是一件臆造品,赶紧收起来吧!不要放在这里丢人了。”
  李成和开口道:“赝品。”
  张玮纶看着自己的孙子张天宇道:“这就是你认为的款识正确?”
  “爷爷,你什么意思?刚才你不也说款识对吗?”张天宇毕竟出是出过留学的海归,对自己爷爷的话意了解的还是很准确的。
  张玮纶叹息了一声道:“我说的是还算标准,还算标准是正确吗?就算这个款识标准,但他也不正确,最起码在这只瓶子上是不对的。”
  “这是什么意思?款识标准了还不正确?”张天宇有点傻眼,当然,杨明瑞早就傻眼了。
  看到自己孙子那个样子,杨天福有点着急,他直接拉着李成和道:“李老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成和叹道:“这个款识很像是大明宣德款,可这个瓶子不对,这瓶子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特别是腹部凸起的两道弦纹,则更加加强了它的曲线美。这样的瓶子更适合于观赏者用手握持欣赏,所以这个瓷瓶叫赏瓶,而且是斗彩赏瓶,肚大颈小,高四十多厘米,花瓶宽度也达到了十几厘米,算是大器了,这样的赏瓶。可不多见。”
  “这不是好事吗?”李薇道。
  李成和看到很多老人都在笑,他尴尬的道:“你可是把你爷爷的老脸都丢尽了。”
  “怎么了?我又说错话了?不过他们都知道我不玩瓷器的,所以这不算丢人。”李薇的话,让所有人都莞尔一笑。
  张玮纶道:“不知道什么是赏瓶?知道赏瓶都是什么形制吗?”
  张天宇惊讶的看着桌子上的瓶子道:“我看这件瓷器。就像是从玉壶春瓶脱胎而来的,这真是赏瓶?赏瓶不都是青花吗?”
  张玮纶害怕自己的孙子继续丢人,所以他十分干脆的道:“赏瓶,是雍正一朝最新出现的一种造型,作赏赐之用,其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传世品形制基本相同,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
  赏瓶一般采用这样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其意喻深刻。“青”代表“清”,“莲”代表“廉”,“青”“莲”合在一起,包含着清中晚期社会的意愿,希望时政“清廉”。
  而这件瓷器,外形就是赏瓶的形制,但没有缠枝莲纹。这自然也没有清廉的意思了,最主要的它还是斗彩瓷,要知道宣德年间的斗彩可不多见,宣德年间的斗彩赏瓶就更加不容易见到了,这就是小韩说这是臆造品的原因。”
  看到老友杨天福看着自己,李成和道:“这只瓶子确实是仿的赏瓶。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的喜爱,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赏瓶创烧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赏瓶是清中期以后,陶瓷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这么具有代表意义的瓷器,在宣德年间是绝对没有的,所以这件瓷器再怎么优美,它也是一件臆造品。”
  “也许这就是宣德年间首创的款式呢?如果没有别的证据证明这是仿的,我看我这只瓶子,就是宣德斗彩赏瓶。”杨明瑞道。
  韩孔雀再次带上手套,把瓶子放倒:“看底足,底足是弧形的,这个你怎么说?”
  杨明瑞道:“这又怎么了?弧形的看着很漂亮啊!”
  杨天福一拉自己的孙子,让他不要说话,他再次看向李成和,他是玩翡翠的,对古董瓷器真是不懂。
  李成和道:“宣德时期的瓷器,就没有这种造型,所以收起来吧!这就是一件臆造品,宣德斗彩赏瓶?如果有这样的瓶子,那可真是逆天了。”
  杨天福看看李成和,又看看自己的孙子杨明瑞,那虽然是自己的孙子,但他也是信不过他的。
  “斗彩赏瓶,还真是有才。”
  “就是,一种器型如果被创造出来,绝对不可能立即消失。”
  “就是,这种器型的赏瓶,可是一个系列,如果宣德年间就被创造出来,是绝对不可能失传的。”
  “你别说,也许真有宣德斗彩赏瓶呢!哈哈。”
  “你这个笑话真不好笑。”
  “行了,你们不要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了,我们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真的对。”
  杨明瑞看到这些刚才羡慕自己的人,转眼之间就开始各种讽刺,这让他有点气急败坏,他猛然抓起这只赏瓶,就想摔了。
  韩孔雀刚才在仔细查看这只瓶子,怎么看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就在这时,杨明瑞有了动作。
第五百五十章
高手
  韩孔雀一把抓住他的手,道:“不用拿瓶子出气,我们古玩行里混的人,谁又敢说自己没打过眼?”
  杨天福看到了气道:“小韩,你不要阻止他,摔了也好,反正是丢人了,那还不如一次性丢的彻底一点。”
  韩孔雀接过这件精美的瓶子,道:“虽然是臆造品,但你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件很漂亮的花瓶,我曾经给人鉴定过一件嘉靖粉彩玉壶春瓶,你们说创意是不是跟这个很像?”
  “嘉靖粉彩玉壶春瓶?粉彩出现在嘉靖朝了?还真是有才。”李成和惊讶的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