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1436

  “发现问题了吧?”秦大可哭笑道。
  “几位专家,我家的这对小碗到底有什么问题?我可是请教了很多专家,就没有一个不说好的。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出现问题了呢?”一个声音响起,韩孔雀抬头看过去,发现,这居然是一个有点眼熟的人。
  韩孔雀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他确定没有见过这个人,但他又确实感觉很眼熟,这就只有一个可能,他看过他的照片或者是其他不太清晰的图像。
  很快,韩孔雀就有了答案。这个人叫女英杰,是太阳部落的大老板。
  这时张玮纶道:“胎釉没问题,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瓷器胎质较细,釉面有橘皮纹现象。完全符合宣德斗彩的特点。”
  说完,张玮纶看向韩孔雀,韩孔雀自然的道:“纹饰也没有什么不对,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稍显粗犷,两只小碗在这一点上也是惊人的雷同。”
  秦大可道:“工艺也没问题,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或者说是小孩屁股,这样的工艺,近现代没有几个人能够再现出来。”
  “既然你们都一致说好,那还有什么问题?我是急等着用钱,才拿来让你们鉴定的。因为我认为你们是识货的,可没想到,我的东西这么好,居然还能被你们怀疑,要知道这是我家祖传的一对小碗。最少也传承了三百多年了。”女英杰道。
  对女英杰的话,韩孔雀只是半信半疑,不过不管怎么样,他缺钱是真的,想到这里韩孔雀心中一动:“不知道这位先生打算卖多少钱?”
  “八百万,一对八百万。”女英杰毫不犹豫的回答。
  韩孔雀笑了:“如果这是一对大腕,八百万的价格还算合适,这么一对小碗……”
  韩孔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四百万一只的小碗,贵了。”张玮纶也放下了那只一直被他查看的小碗。
  秦大可也摇了摇头不说话了。
  女英杰此时急了:“你们怎么都是这样?明明看好这对小碗,但就是不出价呢?既然你们给免费鉴定,那就把这对小碗的鉴定结果都说出来,卖不出去,也要让我知道一个理由吧?”
  韩孔雀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看来不止是他们看出了问题,这个女英杰不能卖出这对小碗,才找到了这里来。
  但他们还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这对小碗哪里有问题,他们总不能告诉女英杰,就是因为两只小碗太过相似,所以他们才会怀疑有假,但具体哪里做了假,他们却实在是看不出来。
  这样的理由能够说出来吗?
  想来女英杰肯定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而其他鉴定师,肯定也没有把这么丢人的事情跟他说明白。
  张玮纶好像有点不甘心,他又拿起一只小碗,用放大镜细看。
  韩孔雀的目光,也再次落在剩下的那只小碗上。
  这只小碗薄如蝉翼,这种工艺是用柴窑法烧制的,所以器壁很薄,这样的一对小碗,不用说也知道其烧制难度有多大。
  就是这么有难度的小碗,居然一次见到了两个,两个就两个吧!你也不要完全相同啊!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其中一只是仿的,或者两只全是后世仿的,两只全是宣德真品的可能微乎其微。
  有了这种判断,韩孔雀心里有了点想法。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东西,所以,这两只小碗,虽然外表是一样的,但其内在就不一定了。
  “秦老,测量过壁厚没有?”韩孔雀问秦大可道。
  秦大可道:“底厚五点五毫米,壁厚一点五毫米,两只小碗在这一点上也极其近似,说是没有差别也没有问题。”
  韩孔雀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拿起了旁边的卡尺,小心的,重新测量桌子上的那只小碗的壁厚。
  由于小碗的底部比较厚实,这个数据应该更好测量,所以韩孔雀没有测量这一部分,而是直接开始测量小碗的碗壁。
  壁厚一点五毫米,实在是太薄了,就算用千分尺,也要小心测量,要不然,就算有点误差,你也不可能测量出来。
  韩孔雀的速度很快,只是不到一分钟,一只小碗就被他测量了个遍,韩孔雀选取了二十个地方,逐一测量了壁厚,这次果然发现了问题。
  这只小碗的壁厚是完全相同的,不管韩孔雀在哪一处测量,壁厚都是一点五毫米,这种用柴窑法烧制的薄壁瓷器,如果壁厚一个样,是很容易变形的。
  所以,韩孔雀又仔细测量了小碗的直径,果然,这次他发现了差异,这只小碗的碗口虽然看着很圆,但其形状如果放大,肯定是不规则的,这是变形了的结果,当然这种变形,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看韩孔雀忙碌完了,秦大可道:“有什么发现?”
  韩孔雀摇了摇头,只是测量了一只小碗,并不能说明问题。
  韩孔雀看张玮纶把另外一只小碗放下了,他立即拿了过来,打算连这个也测量一下。
  他一边忙碌一边道:“没有什么异常,数据跟你们采集到的完全相同。”
  秦大可失望的点了点头,他想要知道两只小碗的差异,只要有差异,那就有可能两只小碗都是宣德真品。
  韩孔雀可不管秦大可想到是什么,他又选取了碗口十几处地方,开始逐一测量这只小碗的壁厚。
  很快,韩孔雀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数据。
  这只小碗的壁厚是不同的,虽然测量着是一点五毫米,但这十处地方,最少有七八处是有点差异的,不是厚了点,就是薄了点,这一点,在另外一只小晚上是绝对没有出现的。
  韩孔雀又测量了这只小碗的碗口,发现这只小碗虽然也有点变形,但变形的幅度,已经极其轻微,最少比先前测量的那只要小的多。
  后面这只小碗,壁厚不同,变形轻微,而第一只,壁厚完全相同,变形虽然也不能用肉眼看出来,但却是比第二只要变形的厉害。
  到了此时,韩孔雀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四百万一只,我相信是绝对没有人买的,如果五十万一只,我可以买下一只用来做研究。”就在韩孔雀刚刚得出结论时,张玮纶开始出价了。
  “五十万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你们怀疑这对小碗的真假,我们完全可以去做碳十四鉴定,这样做出了准确的鉴定,你们也就不用怀疑了。”女英杰道。
  秦大可道:“就算这对小碗全都是宣德真品,总价值也不会超过四百万,更何况这是一对有疑点的斗彩小碗,所以五十万的价格还是合适的。”
  韩孔雀在一边看着并没有说话,像秦大可和张玮纶这样的老人,是怎么都不可能吃亏的,就算他们明知道这对小碗有问题,但出价五十万买下其中之一,或者是用一百万买下两只,都是不会吃亏的。
  如果买一只,那自然是买那只他们认为的真品,如果买两只,就算其中一只是赝品,另外一只也值一百万。
  这样的结果,女英杰肯定不愿意:“我已经说了可以做碳十四年代鉴定,这样有没有疑点,鉴定出来不就知道了?今天这里应该有大买家吧?我来这里,就是想要找个大买家,以尽快把这对小碗出手,可以做碳十四鉴定,诸位完全可以放心。”
第五百三十六章
借势打压
  女英杰显然已经没有多少耐心,所以已经不再询问秦大可他们收不收,而是直接对着在外围看热闹的人群喊起来。
  秦大可、张玮纶加上韩孔雀,这么三位专家都不看好,其他人自然不想上来凑热闹。
  看到没有人响应女英杰,秦大可道:“这位是韩孔雀先生,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大名,他就应该是你最理想的大买家,你可以询问一下他的意见,看看他为什么不想出手,他的想法,应该就是我们几个人的共同想法。”
  “你就是韩孔雀?久仰大名,听说你有自己的私人博物馆,我这对宣德龙凤斗彩小碗,绝对是斗彩中的精品,你不想收藏?”女英杰道。
  韩孔雀道:“太贵,买不起啊!”
  韩孔雀看着这对小碗,他是真想要,但存在的疑虑不解决,他也不太敢出手。
  斗彩始于宣德,现已有定论。
  唐代有三彩,宋代有红彩,据说元代有红绿彩,但尚未定论。
  宣德斗彩,其蓝为苏青,五彩称“古彩”,分青花五彩之填彩和釉上五彩。
  目前,釉上五彩最早的是嘉靖.万历,究竟如何,还有待考古新发现。
  中国古代的发明与传承,都是世袭单传,很少有档案备查,以至于德国1927年发明的铬,我国二千多年前兵马俑坑的宝剑上就有了,这是有实物依据的。
  宣德斗彩实物一度失传,《长物志》所言遂疑为杜撰,幸近年又陆续有发现,于是复叹古人果不欺人。
  近年景德镇珠山明官窑遗址发掘,见有宣德官款的斗彩残器,后来西北萨迦寺院又发现宣德斗彩鸳鸯卧莲纹大碗,这次证明了宣德斗彩的存在。
  宣德斗彩之稀罕,以至于《说陶》与《中国陶瓷》里都无记载,可见此物实属稀世珍宝。
  “开什么玩笑?你这样的大老板会买不起?你直接说。怎么样才会出手?我可是同意做碳十四鉴定了,如果鉴定出现了问题,费用损失都算我的。”女英杰道。
  韩孔雀摇了摇头道:“你这对小碗器形太小,做碳十四鉴定。也不太可能鉴定的多么准确,要知道做碳十四鉴定,使用的标本可不少,而这对小碗的碗壁,是绝对不能取样的,所以就只能取底足部分,如果特意造假,底足部分的取样,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底足部分还不是小碗的一部分了?”女英杰道。
  韩孔雀摇着头道:“如果是作假,一般都是会用老瓷附在瓷器底足。这样就算鉴定,也是没法鉴定出准确年代的。”
  “你们这只是猜测,你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我这对小碗做了假?”女英杰道。
  “对,你有什么理由认为这是一对作假的小碗?没有任何证据就乱说,就算你们是专家。我们也是可以告你们的。”这时另外一个声音响起。
  “就是你,这只手镯我就是在你的推荐下买的,现在你给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长的比较猥琐的那个男子,一眼就看到了杨明瑞。
  而韩孔雀也看清楚了来人,周成云和杨明瑞,还有几名凤凰珠宝的高管。其中就有朱锦琮。
  第一个说话的是周成云,他从来都是看不上韩孔雀的,所以上来就找韩孔雀的麻烦。
  第二个说话的是那个听从杨明瑞的推荐,去凤凰珠宝买了那只次货手镯的青年。
  韩孔雀站起身,迎上了朱锦琮:“主管怎么来了?”
  朱锦琮笑着道:“出了这么大的丑闻,我自然就要出来看看。我是代表董事长过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