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1436

  韩孔雀把把玩了一下这几对象牙,就收了起来,这样的新牙。国内是禁制贸易的,如果被人发现了,只有销毁的份,而且韩孔雀还会面临这极大的麻烦,所以这种东西,是绝对没法堂而皇之的拿出来的。
  不过。这种新象牙没法拿出来,但老象牙,却没有人管,要说珍稀动植物保护,西方一些国家的法律,比中国还要严格,但是在这些国家,华夏的古旧象牙制品都可以流通。
  所以。有很多人说全世界都禁止象牙及制品的交易华夏为什么可以交易?那其实都是扯淡。
  有的国家想要禁止象牙交易,但有的国家还不愿意呢!特别是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还要依靠象牙制品来刺激国内经济呢!
  韩孔雀有雕刻手艺,所以,他不怕弄到手里的象牙流通不出去,当然,他现在也没有流通的想法,毕竟他不缺钱。
  韩孔雀不断的翻捡一些象骨,从这些象骨上,他甚至可以判断出是公象还是母象,因为母象是没有太长的獠牙的。
  所有大象都有牙,但是那长长的獠牙,就不是每一头大象都有的了。
  非洲象无论公母都有很大的獠牙,亚洲象只有公象才有,母象獠牙不外露。
  由于盗猎严重,现在有的亚洲象公象也没有象牙了,这肯定是人为选择的结果:有獠牙的公象都被猎杀,只有偶尔出现的不长獠牙的公象才能幸免。
  这样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后代,由于遗传的原因,也越来越多的天生不长出那种长长的獠牙了。
  韩孔雀的动作很快,刚开始他还拿起一些老象牙查看,但到了后面,他就变成了翻捡象骨,收起象牙的机械操作了。
  等把上面堆积起来的一部分象骨搬开之后,韩孔雀一下抽出一对巨大的象牙,韩孔雀有手掂量了一下,这对象牙足有一米四五,这么大的象牙,实在是不多见。
  这对象牙表面浅赤色,并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明显是老牙了,因为新牙为米白色,老牙发黄。
  这两颗象牙应该是成年象的牙,硕大、光洁、坚硬,看着就十分有气势,这已经完全跟韩孔雀先前收起来的象牙是两个级别了。
  收起这一对之后,韩孔雀立即发现了另外一对象牙,这对象牙长80厘米左右、径10厘米,而从大象的头骨上分析,居然像是头母象的头颅,这让韩孔雀有点意外。
  他犹豫了一下,这次他没有只收象牙,而是把象骨也全都收了起来,并且单独放在一边,没有跟先前收集起来的象牙放在一起。
  随着不断向下发掘象骨,这下面的象骨的年岁就越长,这些死去的大象,死亡的时间也越长。
  韩孔雀想到,也许能够从这里,找到亚洲象的进化过程。
  从母象獠牙的消失,一直到现在公象的獠牙也将消失,肯定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在这个象墓里,就有答案。
  想到这里,韩孔雀再次加快了速度,他这次已经不再挑选,而是直接把暴露出来的所有象骨,全都收进了玄元控水旗之中。
  反正玄元控水旗内部空间巨大,全都收起来肯定没错,就算很多象骨以后证明无用,他再扔了就是。
  韩孔雀一层一层的把一堆堆象骨收起来,而在这些象骨之中,会不时出现一些长长的象牙,这些象牙,已经有越来越长的趋势。
  从刚开始他看到了一对一米四五的象牙就震惊,到最后的麻木,其实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韩孔雀的动作很快,刚发现一对长长的象牙,接着就被更长更粗的一对象牙吸引了。
  他甚至看到了一对长近两米的象牙,这样的象牙,已经如一把剑一样,而且通体绿色,这让韩孔雀直接把它单独放在了一边,想要找个时间仔细把玩一下。
  除了这么一对特殊的象牙,韩孔雀还寻找多了一些其他的,像天蓝色的象牙,浅赤色的象牙。
  这些象牙之中,乳白色的最多,特别是下面的象牙,更多的是乳白色的,再就是黄色的。
  浅赤色的不算很多,但相比绿色象牙,就要多多了。
  绿色象牙韩孔雀总共看到了三对,而蓝色的象牙,他却只看到了一对。
  韩孔雀还是第一次见到蓝色的象牙,所以他十分惊讶,就算他见到绿色的象牙时,他也没有那么惊讶。
  虽然知道绿色象牙十分珍贵,但蓝色的象牙他却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正当韩孔雀想要把那对巨大的蓝色象牙仔细收好时,他无意中撇到了那堆象骨之上,发现,那里面好像有不少发出蓝色幽光的东西。
  韩孔雀立即开始翻捡,很快,他有抽出了五对蓝色的象牙,韩孔雀看着这些明显体型更大的象骨,他顿时想到了什么。
  这些是史前大象?
  韩孔雀只有在资料中知道,史前大象的獠牙,才有可能是蓝色,当然,这他只是看过,真实的东西好像没有人见过。
  想到这里,韩孔雀知道,这座象墓的历史,应该很长了,也许能够延伸到史前。
  如果真是从史前就流传下来的,一直作为大象的墓地,那不是说,从史前,一直到现在,这里整个就是一本大象进化全书?
  想到这里,韩孔雀回身把先前被他抛弃的近代死亡的大象遗骨收集了起来,这些虽然没有太高的价值,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大象进化史,还是有点参考价值的。
  不过,有了这个想法,韩孔雀再次疑惑了,如果这座象墓真是从史前就流传下来的,那这里的象骨是不少少了点?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问,但韩孔雀可没有时间浪费,所以他收集象骨的动作没有变慢。
  明天就要离开这里,韩孔雀想要把这些象骨搬空之后,还要仔细搜查一下这座洞穴,没准还有其他收获呢!
  他想的很好,可这里的情形,很显然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随着上面的一层层象骨被他收起,等到放置象骨的地方,已经被他挖出十几米深时,他又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
  这也是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具大象骨架非常大,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
  象牙长达3米多,好像两把长剑,这样的大象还能称为大象吗?
  所以这种大象应该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亚洲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在阿三国也曾发现过它的化石。
第三百六十章
象群
  在国内,当然也发现过剑齿象的化石,韩孔雀小学时的小学课本上,就有关于剑齿象的课文。
  当时这篇课文,老师可是要求通篇背诵的,而韩孔雀背诵的很熟,所以在看到它的瞬间,韩孔雀就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
  在国内,这种剑齿象被称为黄河象,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不过,韩孔雀看着场中那些象骨化石,贼贼的笑了起来,如果他把这东西弄出去,国内的骨骼化石,还能一枝独秀吗?
  因为这里的剑齿象化石,保存的实在是太完整了,甚至连一块微小的耻骨都保存了下来。
  看着干枯的洞穴,韩孔雀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化石,不过现在他却想不了那么多,也不用想太多。
  只是从这里的地形分析,形成化石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到现在,这洞穴里还有不少水潭呢!
  也许现在干枯的地方,在古代也是沼泽呢!在沼泽和多水的地方,形成化石是不太难的。
  想到这里,韩孔雀的身形一滞,如果古代这里真的是一片沼泽,那这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着洞穴里的那些水潭,这里面是不是也有剑齿象的化石?
  其实,如果这座象墓真的传承久远,那这里的象骨肯定不可能只有这么一些。
  如果今天他发现的这些象骨,由于地质变迁,被掩埋了,或者是被水覆盖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韩孔雀心头一片狂热,在收起来了这头保存完好的剑齿象化石之后,韩孔雀利用玄元控水旗,仔细感知周围地下的情况。
  他想要寻找一下。这里的水潭之中,是不是还有剑齿象的化石。
  控水神通刚刚发动,他立即被地下传来的画面震慑了,他看到了一头头完美的大象。这些大象很多都是站立着的,他们就这么保持着站立姿态,形成了化石,而它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象骨形状的东西。
  其实感知到象骨的东西更多,只不过,韩孔雀毕竟不能真实看到地下的情况,他只是用水来包裹住地下的一些东西,在他的脑海之中形成那东西的图像,所以更加让人震撼的大象骨骼化石。自然是最先被他注意到的。
  难道这地下真的埋藏着更多的大象遗骨?
  韩孔雀的心神,从那些巨象骨骼化石上移开,想要从那更多的疑似象骨的东西立马,寻找出一对象牙。
  象牙的形象比较容易辨别,只要长到了象牙。大象的头部骨骼化石,也就能够找到,这样,就可以证实韩孔雀的猜想。
  就在韩孔雀刚想仔细感应一下时,他感觉地面轻微一震,接着,这种感觉更加清晰。
  “地震?”韩孔雀有点惊讶。如果是地震,可就惨了,下面的象骨就不说了,只是他看到的那些完整的大象骨骼化石,就价值连城,他还想着怎么把它们弄出来呢!
  随着震动越来越明显。韩孔雀再也顾不得这里的剑齿象化石,他立即跑出来山洞。
  韩孔雀看了看表,他已经进入山洞将尽一个小时,虽然时间不算长,但除了那些被掩埋在水潭中的剑齿象化石。其他象骨,韩孔雀已经全部收起来了。
  不过想到那一根根长达三米的巨型象牙化石,韩孔雀心头还是一阵火热。
  不过,随着越来越剧烈的地面震动,韩孔雀知道,现在可不是贪心的时候,如果他被埋在了洞穴里,就算有再多的财富,也完了。
  韩孔雀看了一眼峡谷下面的丛林,那边没有太多动静,不过,在帐篷中睡觉的柳絮等人,应该也发现了地面的震动,所以他看到了不少灯光在晃动。
  在丛林里,就算发生了地震,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不遇到山体滑坡,一般是没有危险的。
  韩孔雀知道,柳絮他们很快就会来寻找他,所以他的时间不多了,感觉地面的震动越来越强烈,但韩孔雀还是动手把象墓的洞口用撬棍堵上,这才准备回去。
  就在他刚刚把象墓洞口堵上,他就看了一幕让他更加震惊的景象。
  “象群,象群来了?它们怎么来了?”韩孔雀一呆,立即反应过来,这群大象果然离这里不远,想到那头老象临死前,那长长的鸣叫声,韩孔雀立即什么都想通了。
  七八十头成年野象,出现在韩孔雀的感知之内,这些野象气势冲冲,可以说是一路推行,遇到树木就连根拔起,遇到水潭河流也不躲避,直接淌水而过。
  等看到韩孔雀时,它们知道神圣的墓地被侵犯,顿时变得更加狂暴,这群野象发出愤怒的嗥叫,不停地用笨重的身躯撞击树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