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436

  “那我可等着了啊?韩兄弟你好好想一下,不管别人出多价多少,我都在这个基础上给你增加一成,我这可真是有诚意。”听到了韩孔雀的坚决,王朝阳直接出了个最高价。
  “恩,如果我手里的血玉观音出手,一定找王总。”
  韩孔雀挂了电话,心里却不能平静,看来他原来对手中的血玉观音的估价并不准确。
  王朝阳张口就出了个四百万,而他原来的估价却只是三百万左右,而就是四百万,听那王朝阳的意思,也不过是他的一次试探。
  原来韩孔雀只是跟着凤凰珠宝公司的赌石大师买卖玉石原料,真正的翡翠成品他却没有接触过,现在看来,真正极品的翡翠成品,比他想象的价格还要高。
  有了这种认识,韩孔雀再让就不能再急着出手了,看来要好好了解一下极品翡翠的价格才能出手。
  虽然不能立即换到现金,但知道自己手中的东西更值钱,韩孔雀还是很高兴的。
  心里有了计较,韩孔雀躺在床上慢慢的睡了过去。
  凌晨三点钟,韩孔雀的手机定时把他唤醒,今天是星期天,从三点钟古玩街的鬼市就会开启,每个星期,星期天的鬼市应该是人最多的,既然已经打算做这一行,星期天的鬼市自然不能不参与。
  穿好衣服,带上准备好的两万块钱,韩孔雀走出房门。
  天已经放晴,早晨还是很凉爽的,陈青夫妇已经起来,此时正在蒸包子,韩孔雀没有打扰他们干活,自己打开大门走到了街上。
  此时街上已经有不少人,夏天早晨四点就会大天亮,所以这个季节的鬼市比较早,一般一两点钟就有人过来摆摊,一直到五点天大亮了才会散市。
  魔都的夜晚也是灯火通明,只不过晚上路灯就是再怎么亮,照射在地面小摊上也显得有点暗淡。
  凌晨这个时候,整个城市是最安静的时刻,在暗淡的灯光下,一个个小摊密密麻麻的排列在路边,这种情况平时也只有在乡下赶集的时候才能见到。
  古玩街很宽敞,可在这个凌晨天不亮的时刻,街道上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鬼市之所以这么热闹,主要是这个时间政府职能部门全都下班了,因为没有人管,所以在鬼市上出售的一些东西,就有些来路不正。
  平时一些在白天不敢摆出来的东西,现在却可以明目张胆的摆出来贩卖。
  古玩行其实是行走在黑白之间的一个行业,有很多东西都明知道不能贩卖,但为了钱财,却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这也是鬼市的由来。
  像青铜器,一些珍贵木材制作的器具,象牙、犀角这些东西,都是禁止销售的,经营这些都是犯法的,平时这些小贩,是绝对不敢把这样的东西摆放在摊位上贩卖的,就算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而在鬼市,却可以。
  韩孔雀只是走了几步,就遇到了几个兜售象牙制品的小贩,这鬼市鱼龙混杂,虽然这里不时出现一些好东西,但更多的还是赝品。
  就像那几个所谓的象牙制品,就是地道的假货,而一些所谓紫檀木雕件,不管真假,在黑夜当中都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而如果是真东西,也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韩孔雀看的很仔细,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只是随意走着,就能推断出谁的摊位可能有好东西。
  一路走来,他也不是没有看到过一些好东西,不过那些就算是他再不懂,也能够看出是刚刚出土的东西,先不说那些是不是真的,他都不想碰。
  要知道,现在盗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人作假可比盗墓容易多了,自己仿出一些东西,埋在地里待几天,挖出来就成了所谓古董了,而现在的人,却大多数都是这样做的。
  这样的东西是真的买下会有麻烦,是假的买下要恶心到自己,所以韩孔雀干脆连看都不看。
  古玩街一百多米长,这么长的一条街道,两边摆满了小摊位,这么多摊位,韩孔雀一个个的走过,其中又有不少是这条街上的老摊主,剩下的一部分是专门跑鬼市的,而真正外来的摊位绝对不超过五分之一。
  而要想淘到好东西,却正好要从这五分之一当中寻找,但这五分之一的人,还有很多专业作假的,所以要想在这里淘到好东西,还是很不容易的。
  韩孔雀在街道上游荡了两个小时,等天大亮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不过,此时街道上的人却更多了,因为天亮了,光线好,很多人也看清楚了摊位上的东西,该出手的也要出手了,要不然就要散市了。
  韩孔雀又逛了一个小时,等到六点多了,他才失望的离开,这漏还真是不容易捡到。
  这个点陈青一家应该已经出来了,他快步来到陈青的早餐摊子上,开始帮陈青卖包子。
  此时鬼市即将散市,在鬼市上逛游了三个多小时的人们也饿了,正好吃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所以此时也正好是陈青一家生意最好的时候。
  这个时刻是古玩街上最热闹的时候,很多小吃摊子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摊,卖包子的也不止是陈青一家,只是韩孔雀知道的就有五六家。
  这些卖包子的,却是陈青家最红火,他家的包子其实也就跟其他家的差不多,但陈青家的小咸菜好吃,特别是黄瓜咸菜,清脆爽口百吃不厌,只是因为这个,来他家吃包子的人就格外的多。
  在这里摆摊,早上只能到八点,所以在两个小时之中是最忙的,等到了八点,就要收摊,要不然城管就要过来找麻烦了。
  忙活了一个早上,等快要八点了,韩孔雀吃了几个包子,帮着陈青把摊子推回家,他才再次来到古玩街上,准备再碰碰运气。
  韩孔雀刚刚走到街道上,就遇到了孟光涛一家。
  孟光涛正在跟一个摊贩说话:“你们不要听风就是雨,我老孟要是那种宝贝,我还要起早贪黑的敢鬼市?”
  “老孟,你就不要骗我们了,现在街上可是已经传开了,你那东西不如让我们开开眼,怎么我们也认识多年了。”
  “我是真没有啊,要是有我还在这里?”孟光涛一边说,一边向外走去。
  孟光涛好不容易摆脱了第七个询问自己的人,转过身正好看到了韩孔雀,他走了几步,靠近韩孔雀低声道:“小韩,不知道你给你老叔联系到买家了没有?”
  韩孔雀一怔,他虽然告诉了胖刘,可却没有太过上心,要知道那康熙珐琅彩黄地花卉纹碗,可不是简单的东西,价值那么高的东西可是不太好出手的,就算送拍,恐怕现在的流程也不可能走完。
  “孟叔,我已经把照片给了一位朋友,他家里人脉很广,等有了消息我通知你。”韩孔雀道。
  孟光涛有点失望:“小韩,孟叔可是拜托你了,只要能够成交,百分之十的提成是少不了的。”
  “孟叔说这个太早了,不过,如果你急等着用钱,送拍也不失一个好方法。”韩孔雀直接的道。
  韩孔雀有点琢磨不透孟光涛的想法,他帮助他卖了要提百分之十,拍卖行卖了也差不多是这个提成,他怎么不找拍卖公司?
  孟光涛道:“哪有那么容易,小韩拜托你了,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送拍。”
  “行,我给你催催,如果有人出了价,我会立即联系你。”
  送走了孟光涛,韩孔雀还是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送拍。
  韩孔雀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他还要吃饭,刚买了房子,手中的现金去了大半,而且还欠了陈青夫妇五十万,现在他要多挣点钱,而出路还是在这条古玩街上。
  现在已经八点半,该出摊的已经出摊,韩孔雀在这些摊位上一个个的观看起来。
  而刚刚走进院子的孟光涛一家,却全都垂头丧气。
  自从韩孔雀帮着孟光涛做了鉴定之后,他就一直很兴奋,所以在离开韩孔雀家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却没有去银行保存那只小碗,而是在他两个儿子的护送下,去了古瓷轩。
  古瓷轩是古玩街上最大的瓷器店,要想把那只小碗卖出一个好价钱,自然是找这样的大店家。
  可他见到了古瓷器的掌眼大师傅之后,却是傻了眼。
  人家看了他的那只小碗,并没有欣喜若狂,干脆就不置可否,在那大师傅让孟光涛报价时,孟光涛直接报出一个天价。
  而人家更干脆,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在走出古瓷轩的时候,他们一家还听到了那掌眼大师傅教徒弟的话:“宁买假似真,不买真似假。”
  听到这句话,孟光涛的心中就咯噔一下,果然,接下来他又一连去了三家专营古瓷器的大店铺,都是相同的情况。
第五十章
书摊
  孟光涛知道他要的价格太高,所有店家都不受,这让他的脸苦的都比苦瓜还要苦。
  他第一次报价五千万,遭到了打击,他以为自己的报价太高,没有给店家留出利润,所以第二家他报价四千五百万,可人家还是没有收他的小碗。
  第三家他干脆报价三千万,可人家还是没有收购的意愿,到了第四家,他直接问人家能够出个什么价,那掌眼师傅直接出价三十万,他一听,也没有废话,直接抱着小碗出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没有了把小碗送进银行保险柜的想法了,就这样,第二天他们不管雨下的大不大,一直在古玩街上转悠,等把古玩街上所有店家逛了个差不多,他才不得不死心。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了,他先前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
  他之所以不愿意进拍卖行,不是怕麻烦,也不是怕叫高昂的鉴定费和提成,而是害怕被人黑了。
  就像现在,他说自己的小碗是康熙珐琅彩,可别人却并不那么看,以孟光涛的人生阅历,自然知道那些掌眼大师傅是怎么想的。
  宁买假似真,不买真似假,他们是不管真假,都按照假的买,这样才不会出错,如果按照赝品买那只小碗,人家最多花个几万块就能买下,最多也就三五十万,买下来之后,不管真假,都不会赔本。
  如果当做真的买下,那动用的钱款可就是大数了,要是万一出现差错,他们就有可能伤筋动骨。
  所以,当孟光涛咬定那是康熙官窑的珐琅彩小碗之后,那些掌眼大师傅都是不想买下的,买下来也没有多少利润,而万一不是真品,那可就赔大发了。
  虽然那些掌眼大师傅,都看出孟光涛的那只小碗不太可能是赝品,但也不是说没有一点疑点的,那就是那只小碗看着太新,也就是说的有贼光。
  这在古董上出现贼光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都知道,珐琅彩不容易出现旧气,有贼光是正常的,但这一点可是众说纷纭,并没有得到古玩行的众多泰斗的公认。
  只是这一点,就有可能让这只官窑小碗,戴上真似假的头衔,不买真似假可是铁律。
  再说那些掌眼大师傅,并没有太长的时间做鉴定,所以面对一只上千万的珐琅彩小碗,他们只能是出个保守价格。
  这些孟光涛想的很明白,所以今天回来,他也就死了心,不在打算出去寻找买主,这最主要的还是他没有人脉关系。
  就算是送到拍卖行也是一样,没有人脉关系,不能让这只小碗成为公认的康熙官窑,就算送拍,也有可能卖不上高价。
  不说其他,只是昨天韩孔雀说的几次拍卖,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说是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在香港拍卖时以1.15亿港元成交。
  其实,这件瓷瓶伦敦佳士德曾在1975年拍卖过,当时的成交价1.6万英镑,30年的时间,价格翻了515倍。
  这种价格涨幅是绝对是不太正常的,只能说在七五年,这件宝贝被严重低估了,当然这有三十年间物价和古玩升温的效果,但再怎么增值,也不可能增值的这么离谱,这里面还有一个被承认的因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