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436

  周美人活的很好,这让韩孔雀心里总算是有点安慰,而他却活的不够好,所以,他应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叹息了一声,韩孔雀心念一动,周围大批的水雾急速消失在他的身上。
  这次的雨太大了,院子里的积水来不及流入下水道,现在已经足有四十公分深了,虽然这些谁不可能流入地下室,但还是需要处理一下,谁知道这雨还要下多长时间。
  随着韩孔雀围绕着院子走了一圈,院子里的积水大面积消失,玄元控水旗作为五行天地灵宝之一,其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吸收水分,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能力。
  自从周美人消失在韩孔雀的生活当中之后,韩孔雀就从来没有使用过这种能力,而今天无意之中引发了玄元控水旗的能力,也许是天意,也许老天也想让他走出过去的阴影。
  想到自己的能力,就算不用异能,自己也能够生活的很好,这些年,他每天待在周美人身边,却没有见过她几次,也许,当他们站在相同的高度,他还会有机会。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算周美人完全忘记了韩孔雀,周美人也从来没有交过男朋友,这让韩孔雀心中雀跃了一下。
  不过很快,更大的危机感又来了,周美人的年纪不小了,现在也应该面临这家里的压力,如果他不努力,也许下一刻,周美人就会嫁作他人妇。
  想到这里,韩孔雀顿时振奋起来,不管是为了自己周围的人,还是为了自己,他都要做出一番事业,也许,他还有机会。
  现在想想原来那种死缠烂打,希望重新唤起周美人记忆的想法,还真是不可取,而他在这条错误的路线上,一错就是十年,现在想来还真是不应该。
  他韩孔雀怎么也是异能人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界精英,在他这种异人眼中,碌碌凡人应该什么都不是。
  想到这里,韩孔雀高兴起来,他如果想要钱财,那钱财还不是滚滚而来吗?
  看到院子里的那小块菜地,他虽然没有空间土地,但他有水,看多了种田文,他还是知道的,现代人对空间种田,已经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境地。
  如果他来种田,有了水,还有什么困难的?
  不过很快韩孔雀就笑了,看来他也有点走火入魔,有水虽然种田很容易,但这个来钱太慢了,做人还是低调点好,而古玩行,确实很有前途。
  这时,韩孔雀再次充满了信心,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他的鉴定水平并不比一些活了八九十岁的老专家差,甚至比他们还要厉害,毕竟他的知识面更光,记忆的知识量更大。
  虽然他不可能有一些研究了一辈子专业知识的那些老专家那么专业,但只要给他点时间,积累起一些专业知识对他来说并不难。
  韩孔雀梳理了一下院子里的小菜地,把被风雨挂到的几颗茄子辣椒拔掉,只剩下生长的最粗壮的一颗茄子和辣椒,其他空出来的地方,等天好了再种点其他蔬菜,反正不是卖钱,只要够自己吃,每样种几棵就行。
  韩孔雀回到房间,四处查看了一下,房间里的防水材料还算合格,地下室并没有渗水,不过潮湿还算免不了的。
  韩孔雀的目光落在书桌上那本医略上,这种古书在这种环境之中可是不易保存。
  想到这里,韩孔雀心念一动,顿时房间里形成一股微风,向着韩孔雀的脖子刮去。
  只是瞬间,房间里的所有水分,完全被玄元控水旗吸收了去。
第四十一章
古代医案
  虽然十年没用,但韩孔雀感觉自己控制玄元控水旗变得更加流畅了,也许是经过十年的温养,玄元控水旗被自己完全控制了吧?
  有了这种明悟,韩孔雀也就不再管,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这东西可是地道的战斗法宝,但这东西在现在却几乎用不到,而且是见光死,就算它再厉害,韩孔雀也是不敢暴露的。
  也许他自己不怕被人惦记,但他的家人朋友却不行,看来以后还是要低调,这东西能够不用还是不用的好。
  韩孔雀想到以后还有可能跟周美人在一起,这几天打算完全放弃周美人的那种心痛的感觉少了不少,想开了,顿时让他有点神清气爽起来。
  虽然天已经很晚,已经凌晨四点多,但韩孔雀却是更加精神,既然没有睡意,韩孔雀直接拿起那本医略看了起来。
  这本医略是东汉末期的手抄本,那时医术也算是一种秘技,而且还是高等级技能,所以才会被记载在纸上面好好保存。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连纸都是很宝贵的东西,这种东西肯定是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
  而被贵族珍而重之保存下来的东西,肯定是有其价值的,不说这本手抄本是谁写的,单只那蔡伦纸,就是不可多得之物。
  这本书是使用蔡伦纸是肯定的,但这本书居然保存的那么好,纸张明亮带有光泽,好像上千年的时光,更不没有在它身上流失一样。
  这让韩孔雀感觉很神奇,如果不是这里面的记载,还有这纸张的质地,都表面了这是东汉时期的古本,如果不是认真考究过了,韩孔雀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一本真正的古籍。
  这样的珍本,每张卖个一万元是一点难度都没有,而这本医略可是厚厚的一大本。
  韩孔雀戴上手套,小心了翻了一下,稍加计算,就算出来,这本书足有三百多张六百多页。
  虽然张数不少,但里面记载的东西却不算很多,书是用正楷卷抄的,字迹只有花生粒那么大,一本三十二开大小的书页,也写不了多少字迹。
  整本书虽然字数不算很多,但写下这么厚一本,想来也下了工夫了。
  这可是用毛笔一个一个写下来的,而且每一个字都写的相当工整,就算是现代的印刷体,也不过如此。
  只是从这里也能知道,作者是用心了,要不然整本书三四万字,也不可能每一个字都那么工整。
  研究了一遍字迹,书法是很好的,也很有功底,但原来韩孔雀对书法也没有多深的研究,所以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而正楷只要中规中矩,在外行看来都是一个样,所以他只知道字写得好,但具体怎么好,有什么特点,他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所以,这到底是不是东汉草圣张芝的真迹,他是无从鉴别的。
  这个要想鉴定,只有寻找到张芝的其他真迹,来做比较,才有可能推断出,到底是不是张芝的正楷真迹。
  不过韩孔雀手里可没有张芝的字,就算他从网上搜索到的一些,也不过是他的草书,跟这正楷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韩孔雀也没法推断。
  既然没法确定是不是张芝的,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好确定,既然不能确定,那就没法把这本书卖出最高价,这样,这本书最近就没法出手。
  如果把这当做张芝的真迹卖,买家肯定不肯,不能确定的东西,人家自然不会当冤大头。
  如果当做普通的古籍来卖,韩孔雀自己又不愿意,万一以后要有证据证明这是张芝的正楷真迹,那他就亏大发了。
  韩孔雀翻开第一页,上面记录的好像是治疗感冒的一个案例,字迹是正楷,虽然是古代的繁体字,但韩孔雀连猜带蒙的,还是能够顺利的读下来。
  这第一个案例就是伤寒的治疗过程,在唐代以前,感冒就叫伤寒,这个病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最流行的。
  韩孔雀翻了十几张,上面连续记载了三个伤寒案例,上面用的治疗方法,却是东汉神医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方法。
  韩孔雀曾经读过张仲景的伤寒论,知道张仲景对这种病的见解和理论,也知道他使用的什么药物来治疗。
  所以一看案例,他就推断出,开方子抓药的这位古代医生,肯定是伤寒派的支持者。
  这本书如果是东汉张芝的真迹,那他记录一些张仲景的医方,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所以这两个人生活的年代相近,张仲景的医书被张芝记录下来也可以说的过去。
  在汉朝的时候,张仲景的医术是很厉害的,那个时候,张仲景因为家里很多人患外感病死去了,因此他发誓要搞清楚这种病,就收集了当时很多的医书,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了《伤寒论》这本书。
  这本书里,张仲景把人体的防卫系统分成了六个层次,他论述的是当寒邪来袭击的时候,这六个防卫系统会出现的问题,并谈了应该如何解决。
  张仲景分出的这六个防卫层次是非常恰当的,现在我们说,这是一种系统论的划分方法,而且,张仲景开出的方子也非常的精辟,应该说,这些方子只要用得对证了,其效果经常让开出方子的医生自己都瞠目结舌的,这是实话,搞中医的人都有感受。
  因为来袭击的是寒邪,因此张仲景在治病的开始,选择了用辛温发散的药物(麻黄、桂枝等)来治疗,也就是说,让大家出出汗,张仲景的意思是,就把寒邪从体表给发散出去了。
  这个其实到现在,我们还用这种方法,特别是在农村,感冒了发汗是最常用的方法,韩孔雀小时候他妈妈就曾经用过这种方法给他治疗感冒。
  喝了姜汤什么的,用几床被子捂着,等出一身大汗,也就好的差不多了,这样的方法治疗感冒,在国内是很普遍的。
  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用这种方法治病了,而且还更深入,如果在体表这第一道防线没有发散出去,那么后面还有五道防线呢。
  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了清代的时候,其实清代之前就开始了,人们才发现辛温发散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人一用麻黄等药病情就重了,于是就出现了温病学派,他们认为袭击人体的不光是寒邪,还有温邪。
  这个温邪有自己的特点,应该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来治疗,不要用麻黄,要用连翘、金银花,等凉药来治疗,结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个我们现在也还在用,很多中成药像连翘片等等,都是用这个原理来治疗感冒的。
  而现代的医生,往往治疗一个感冒都不行,其绝大部分是照方抓药,他们不管是温邪还是寒邪,只要是感冒的就给他们拿感冒药就好。
  而像连翘片这种治疗温邪的,用来治疗寒邪入侵,也就是伤寒的,却并不能见效,这么浅显的中医理论,现在有很多西医大夫却并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个笑话。
  韩孔雀读过大量文献,所以他知道温寒两种学说其实都是对的,但从清朝开始,中医历史上的寒温之争开始了,伤寒学派的说温病的是胡说八道,温病学派的说死套伤寒的方法那是害人,总之打得十分的严重,规模蔚为壮观,只要翻开以前的医书,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的论战遗迹。
  但不管他们怎么争论,现在的感冒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的重要疾病之一是个事实,到现在还没法有效治疗也是个事实。
  因为陈蕊每到冬天都会感冒,所以韩孔雀才会读了不少医学典籍,就是想要给她减轻一下痛快,却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现在他发现了这本医略上有治疗感冒的方法,自然是认真研读。
  现在打针吃药挂吊瓶已经变成常态,用的药不少,却根本不治病,说那些医生草菅人命也不算过分,现代人对医生的极度不信任,已经越来越广泛。
  虽然现代人都不缺那么点钱,但打了针吃了药,却不治病,只要感冒了,不管是体质好的,还是体质弱的,都要难受十天半个月,这让韩孔雀对现代的西医也有了不信任感,所以他才研究原来古代的人是怎么治疗感冒的。
  因为他的记性好,所以这本医略上的一些方子,韩孔雀还是能够看懂的,不过古代的医生开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四十二章
石版御方
  韩孔雀看到的三个同样的案例,都是伤寒,病因几乎相同,但就是因为病人所生活的环境,还有体制等问题,医略里开出的方子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几样主药都相同,但用法用量却一点也不同。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医的博大精深,这是真正的对症下药,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是绝对不敢随意开方看病的。
  这也是中医很难推广开来的原因,而中医没落,也跟这个有关,因为中医学起来太需要经验,所以每个医生的培养时间就会很长,这绝对不是现代培养出来的速成西医能够相比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