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1436

  “韩先生来了,韩先生来了。”
  “都让一让。让韩先生进去。”
  韩孔雀一边走一边看着来的这些村民,虽然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但还是有很多人拿着一些东西,其中锅碗瓢盆韩孔雀几乎都看到了。
  香炉铜碗已经不稀奇,茶具餐具都来了,除了这些。还有几个人居然抬着几根木头放在了院子门口。
  韩孔雀走到他原来的位置时,上面已经有人在座了,而且做得很稳当。
  只是看样子,人家要比韩孔雀更加专业,魔都博物馆副馆长、魔都收藏协会理事,魔都珠宝协会副会长舒为民。
  这个叫舒为民的老头,就是除了高大山之外,对韩孔雀最看不上,也是敌意最明显的一个,就是他认为。韩孔雀和钱种树,合伙掏空了那座古墓。
  虽然现在韩孔雀的嫌疑好像要洗清,不过他也没有对韩孔雀摆出好脸色。
  这老头在看到韩孔雀走到他身边之后,只是哼了一声,就继续观看他手中的一本书。
  看到他那个样子。韩孔雀蛋疼了:“对不起这是我的位置。”
  既然人家不给自己面子,韩孔雀自然也不会给他留脸。
  “你的位置?上面刻着你名字了?”舒为民连眼皮都没翻,直接把韩孔雀堵了回去。
  韩孔雀看着这老头拿着一本呼家将,在那里煞有介事的翻看,他笑了:“你别说,我还真是在这里刻名字了,就在您老的臀部下面。”
  看到韩孔雀指着自己的臀部,舒为民不舒服了,他低头看了一下,他做的地方垫了几张白纸。
  他当然不会认为韩孔雀真的在凳子上刻了名字,所以只是看了一眼,也就不再理会韩孔雀。
  他就是不让地方,难道韩孔雀还能把他老人家扔出去?
  “老人家,把别人的名字坐在臀部之下,是很不礼貌的事情。”这次韩孔雀的脸色变了。
  本来在一边看热闹的高大山和江林,看韩孔雀要翻脸,赶忙看了过来,江林道:“小韩,你不会真把名字刻在了凳子上吧?”
  “我有那么二吗?那几张白纸是我的,上面有我今天中午收购的东西的一些记录,当然,上面也有我的名字。”韩孔雀脸色难看的道。
  江林和高大山瞪着韩孔雀,说不出话来。
  而韩孔雀看着舒为民还在那里稳坐如山,他更生气了:“老人家,我尊敬你,你可以不蹬着鼻子上脸,你问过别人没有,就可以随便把别人的东西做在下面?”
  “这位专家,我们可没有请你们来,您这位大神我们也请不起,您还是赶紧挪挪地方吧!”这时钱种树走了过来,直接开始赶舒为民了。
  看到舒为民呆呆愣愣的,好像痴傻了,钱种树更看不上眼了:“这位专家,你手里拿的就是一本小说,平时我孙子没事读着玩的,这是我小时候买的,如果你要喜欢,我就送给你了,你就不要研究了,再研究,他也不过四十年历史。”
  听到了钱种树的话,舒为民的脸腾的一下红了,而周围的村民看到他那个样子,全都笑了,顿时院子里的笑声震天。
  呼家将这本章回体的小说,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十分畅销的,那个时候正好在动乱时期,可以说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有限,像这样的小说,在农村都是被一些老人看了用来讲古的。所以当时这样的小说虽然被毁了不少,但也有一部分在农村保存了下来。
  舒为民丢了个大人,这还主要是他根本不是书画古籍方面的专家,从他的名头看。他主攻的是珠宝。
  你说一个珠宝方面的专家,抱着一本小说鉴定来鉴定去的,那不丢人才怪了。
  看到舒为民败退了,韩孔雀笑嘻嘻的坐在了位子上,那几张纸,被他拿起来随手撕的粉碎。扔到了桌子下面的垃圾桶里。
  这张纸上是他上午收藏的一些记录,还有他对一些东西的一些评语,中午吃饭时放在这里没有拿,没想到被舒为民当做了垫子垫在了凳子上用了。
  “韩先生你看看我这些袁大头,看看值不值钱,到底值多少钱?”韩孔雀刚坐下,就有一个年轻人窜到了他的跟前,送到他面前一把银元。
  韩孔雀一看这些银元就知道是假货,而且是粗制滥造的一眼假,这样的东西在八九十年代十分流行。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了银元,特别是袁大头值钱。
  所以就有很多不法之徒,大量制造了走进农村骗人,那时候袁大头的知名度十分高,就算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一枚袁大头值三百多块,如果是稀少品种价值能够上千。
  那个时代,农村当中的万元户都不多,一枚袁大头就有可能上千块,所以这样的东西,还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就是借着这种心理,那些骗子每个人腰里都会缠上一圈袁大头,走乡串户的骗人,他们会告诉你,缺少路费什么的。不得以贱卖一些银元,本来值三百的,他们可以一百卖,当然,如果你讲价。五十他们也会卖得。
  这个年轻人拿过来的银元,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制造的,因为看起来不像是新的。
  韩孔雀心里有数了,才道:“你这些银元是从哪里来的?”
  青年还没说话,坐在韩孔雀身边的钱种树说话了:“这小子鬼迷心窍了,花了三万多块,从一个外乡人手里买的,我们都说是骗人的,可他就是不信,韩先生,这些银元有问题吧?”
  这时那个青年道:“村长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实话告诉你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买这些银元?不是我傻,因为是我亲眼看到那人从山里挖出来的。那天我在山上放羊,远远的就看到一个人在河坝边上那座山丘上忙活,等我赶着羊过去,那人正好从地下挖出来了一个陶罐,陶罐里装满了银元。”
  “你就这样把那些银元全买下来了?”韩孔雀吃惊的道。
  青年道:“挖宝这种事情被我看到了,自然是见面分一半,那人在我们村的地头上挖出来了宝贝,我当然不可能便宜了他。所以最后东西全都留给我,我补偿给了他一万块,对外面说,我就说我花了三万买的,其实是从北面小山头上挖出来的。”
  韩孔雀无语,这样的骗术屡见不鲜,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有人会受骗。
  “从山里挖的?你小子嘴可够严实的,居然藏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外漏。”周围有村民羡慕的看着青年道。
  韩孔雀对青年道:“你就没有想到有可能是受骗?那人是不是说,他为了寻宝已经把路费花光了?是不是让你给他一部分现金,让他做路费?你认为有便宜可占,所以就把银元全部留下了,只给了他一少部分钱,做路费?”
  “就是这样,你怎么知道?”青年看着韩孔雀。
  韩孔雀苦笑:“这么简单的骗术难道你就没有怀疑过?”
  “真是骗局?”钱种树惊讶的道。
  韩孔雀道:“这些银元都有问题,所以应该是受骗了。”
  “不可能,那是我亲自看着挖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假的?”青年不信。
  韩孔雀道:“其实鉴定真假很容易,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成色低的银圆或假银圆,色泽暗淡,你看你拿来的这些银元,全都带着灰黑色。含红铜的银圆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圆带微黄色,含白铜的银圆带微青色,含锌的银圆带青灰色,含铅的银圆带灰黑色,很明显,你这些银元都含铅。”
  韩孔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看到青年还是不死心,钱种树道:“刚才韩先生说的这些如果你不信,难道你自己还不能鉴定一下?不要说你不知道银元怎么鉴定,电视上不上天天演?谁收到了银元,不都是先使劲吹一下,再快速放在耳边听音?”
  韩孔雀笑道:“真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圆,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如果你没有真品银元对比,也许感觉不会那么明显,但有了对比,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你那些应该是不对的,这是上午我收的十枚真品袁大头,你可以吹一下听听,比较一下,跟你的那些银元肯定不同。”
  韩孔雀递给了那个青年一枚袁大头,让他试一试。
  古玩鉴定说简单很简单,但只是纸上谈兵是绝对不行的,就像鉴定银元,很多人都知道听音辨真假,可没有听过见过真品,没有了对比,就算你拿到了假货,也不能轻松辨别出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
珠冠
  俗活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真品跟赝品一比,就算不用听音,只是看表象,也能有所发现,真品的光泽和制造工艺,跟粗制滥造的赝品是没法比的。
  看着那失魂落魄走出院子的青年,韩孔雀也只能摇头。
  “你还真是个好人,这种一眼假的东西,你也给他解释的通透。”江林见过太多的专家教授,也找过很多专业鉴定师外出寻宝。
  那些人的眼睛往往都是长在头顶上的,他们的鉴定完成之后,绝对不会多说什么。
  他们信奉少说不错,一般都是那么几个评语,像真的,看不好,就是这么几个字,他们是绝对不会给你解释,这东西怎么真,又怎么是假的。
  “你们在干什么?那么多人拿着东西呢?怎么不鉴定?”韩孔雀看着江林他们,他们身边虽然也有以些人,但那些人都是没带东西过来看热闹的。
  而围拢在他身边的,却都拿着东西,这一时之间,韩孔雀有点摸不着头脑。
  听到了韩孔雀的问话,江林无语,而他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则道:“刚才七叔又拿来了一只铜碗,那个老爷子鉴定了一下,说值十块。所以就没有人找他们鉴定了。”
  “铜碗?十块?”韩孔雀还是一头雾水。
  这时,上午卖给他第一件藏品的那个老头,又挤到了他身边:“一百块,我卖给你。”
  韩孔雀也是无语。这样的铜碗他实在是不想要啊!
  这时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老头肯定是不太信任韩孔雀,所以明明有两只铜碗,上午也不过是卖给了他一只。
  下午他看人多了,才又拿来了另外一只,肯定是想要卖个高价。
  不过。给这老头做鉴定的鉴定师,也肯定是不想要这东西的,但他也不能明说不要,要不然后面的鉴定就要受影响,所以他就随口出了一个低价,想要让老头知难而退,自己滚蛋。
  不过他这么一来,可就坏了,这么做肯定会让村里人心存怀疑,毕竟那是铜碗。就算卖废铜,也能卖个一二十元,你现在出十元,这肯定是要做奸商的节奏啊!
  这些村民虽然不懂古玩的价格,但他们可是知道废铜的价格,一件就算卖废铜都能卖二十元的铜碗。你只给十元就想收到手,那不是奸商是什么?
  所以,受到那位鉴定师的连累,高大山一行人的跟前,现在一个找他们鉴定的也没有了,当然,偶尔过去一个,也足以把他们气死。
  因为过去找他们鉴定的人,就算鉴定完了他们出个高价想要收购,人家也不卖给他。全都拿着东西,又跑到韩孔雀这办排队来了。
  之所以找他们鉴定,是闲着没事,先找找自信,反正他们所有人的鉴定都是免费的。
  当韩孔雀鉴定几个手镯时。那个舒为民那里又接到了一件东西,那是一件珠冠,珠冠就是一顶用珠子装饰的帽子。
  说珠冠也许你还没有什么印象,但说起凤冠你就知道了,放在舒为民桌子上的就是一顶凤冠,只不过这顶凤冠不是金玉制品,上面也没有镶嵌宝石,而是一顶用珍珠串起来的凤冠,所以也可直接叫成珠冠。
  本来这顶珠冠是送到了高大山手里的,因为他对珠宝不算在行,所以就转给了舒为民,不过此时舒为民被人调戏了几次,正在气头上,所以他看到这顶珠冠,根本就没用正眼看。
  现在谁还用珠冠?
  最后一批用珠冠结婚的,也要追朔道六七十年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