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1436

  看到了韩孔雀询问的眼神,罗云苦笑道:“我在一家保安器材公司上班,主要是推销和维修保安器材,像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工资按业绩支付,卖的多提成高,卖的少,就只能拿基本工资,如果三个月不能完成最低任务,那就自动走人。”
  一说韩孔雀就明白了,做销售的,完全看人际关系和脸皮,人际关系广,面子大,自然就能卖出的东西多,如果没有广泛的社会关系,那就要看脸皮和嘴皮来完成任务了,虽然销售做好了提成会很高,但太辛苦,也太累。
  “我看行,你们两口子都有了工作,每个月最少也有六千块钱的工资,我们节省着点就够花了。”罗云的妈妈道,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太辛苦。
  罗云脸色不停的变换,最后一咬牙道:“对不起了韩总,我不想过来,坐办公室,不用风吹日晒跑断腿,这样很舒服,可是,拿固定工资什么时候才能给家人买上一套房子?我还是趁着年轻拼一下。”
  韩孔雀笑道:“我们公司你也应该了解了一点,如果来我们公司,也许只要出一次任务,你们就有了买房子的钱,这样也不考虑一下吗?”
  “我替他答应了,我们不需要他太辛苦,再说,今天不是八十万到手了吗?这样买房子首付完全足够了,所以我们以后不用太辛苦。”秦歌对罗云道。
  韩孔雀这次是真笑了,他笑的很开心:“好了,你们都不用担心了,外面的是谁?白晓亦,你让财务给秦歌两百万,走我的个人账户,算是我买下她的木马。”
  “好的,秦歌,你过来办理一下手续。”白晓亦一点也没有偷听被发现的尴尬,她直接开开门,叫这秦歌就走。
  韩孔雀的办公室门打开了,外面所有公司职员全都暴露出来:“你们不用工作啊?”
  “工作了,工作了,要不然扣你们的工资。”白晓亦一挥手,把所有人打发走。
  “两百万啊!秦歌是真的发财了。”
  “要是我能够这么幸运就好了。”
  “一套房子到手。什么时候我才能在魔都买上一套房子啊。”
  “不知道老板是不是脑袋有问题,明明八十万就能买下,他居然出两百万。”
  “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听说我们老板在古玩行里很出名,是一位资深鉴定师,他能出两百万买下那匹木马,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好想再听听。”
  “那我们再回去听听?”
  “回去。”
  韩孔雀直接关上门,把所有声音关在了外面,看着房间里震惊的众人。韩孔雀道:“既然以后都是一家人。所以我也不瞒你们。这匹木马我怀疑是明朝时期,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作品,但是,就算证明了是他的作品。也不过是多了个好听的噱头。其价值也不会更高。当然,价值超过八十万是肯定的。现在我之所以出两百万,是因为我有本事可以让这匹小木马增值。你们也应该知道,如果这匹木马分解了,做成佛珠或者是笔筒,价值会增加点。但只要手艺足够好,做出价值三十万的笔筒,价值五万的一串念珠,还是不算难的,如果这么算,这只小木马的价值就高了。当然,如果你有本事,用这匹小木马做出一些现代人喜欢的大型雕件,没准一件就能卖出上百万,这个完全取决于雕刻师本人,我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我们明白,以后这匹小马能够卖出多少钱,已经跟我们没关系了,那是老板你的本事,现在我们确实需要钱,既然老板二百万买下不吃亏,我们就两百万成交。”
  罗云稍微计算了一下,如果真按韩孔雀说的这样,这只小木马最少也能解出十个笔筒,笔筒掏空出来的材料,制作二三十串念珠一点问题也没有,这么算,韩孔雀肯定会大赚。
  现在韩孔雀把所有事情都摆在了桌面上,说的很清楚了,以后就算韩孔雀把这只小木马变出一亿,也跟罗云一家没有关系了,这样就算他们知道韩孔雀能够赚到很大一笔钱,心里也不会有疙瘩。
  在市场上普通的小叶紫檀笔筒价格在1000左右,这是较为普遍的价格。
  更高一个档次的小叶紫檀笔筒的价格,在3000到10000不等,因为此类笔筒兼具实用性和收藏价值,所以买家十分乐意购买。
  更上一个层次的小叶紫檀笔筒价格在几十万之间波动,如果韩孔雀真用这匹小木马做笔筒,只是这种满金星的材料,就不是几十万能够拿得下来的。
  所以韩孔雀才会甘愿充当冤大头,愿意花钱买个忠心,这样既能收获一个人才,还能得到极大的利润。
  既然韩孔雀自愿多花钱,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罗云有了一份好工作,而且得到了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想来他们家的条件就可以改善一下了。
  得到了这匹小木马,韩孔雀也很高兴,等罗云一家走出了他的办公室,他才仔仔细细的又鉴定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韩孔雀才满意的坐下来,但他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这匹小木马。
  韩孔雀正想着怎么处理这匹小木马,是做成笔筒还是做成其他木雕。
  虽然韩孔雀还没有拿定主意,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匹小木马的材料是一定的,争取不浪费一点,获得最大的利益。
  正当韩孔雀在心中不断的计划,怎么切割这匹小木马,做些什么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时,一个脆脆的声音道:“这跟木头马怎么能值二百万?”
  “明玉?对不起,我把你忘了。”韩孔雀一抬头,就看到明玉那闪闪发光的眼睛。
  明玉毫不在意的道:“那么一堆破木头能值两百万,我这幅画肯定更贵,你看看,可漂亮了。”
  韩孔雀道:“你那是一幅九九消寒图,我想一定有人告诉过你吧?这种九九消寒图,原来北方的一些大户人家每年都会画一幅。”
  “这个我当然知道,不过我的这副跟其他人的不同。你看看就知道了。”明玉自信的道。
  韩孔雀看着明玉的这幅画,神情逐渐的变得严肃。
  这幅画确实是一副九九消寒图,左侧有四具诗,跟明玉背诵的一样,这应该是元朝杨允孚的《滦京杂咏》卷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只是四句诗,却给了韩孔雀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书写这首诗的时候,一气呵成,用笔精到细腻,体势向右倾斜,姿态生动异常。
  这么一副字。韩孔雀一眼就认出这是出自名家手笔。虽然他一时之间想不起这是谁的书法,但绝对不会是无名之辈。
  只是二十八个字,却给了韩孔雀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超逸的书卷之气。如高雅之士闲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间。耐人寻味。
  加上这幅画布局合理。只是一看就能看出作者的功底,这让本来还不以为意的韩孔雀,立即振奋起来。
  本来以为这只是一副九九消寒图。可当他看到这幅画的布局和字迹之后,他便开始认真起来。
  这幅画很简洁,除了左侧的字迹,整幅画最显眼的就是图中的九支梅花,但如果你仔细瞧,就会看出这幅画的不凡。
  虽然只是一副表现九支梅花的九九消寒图,但这幅画的构思绝对不简单,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这幅画中,有山,有树,有梅花,可以说是一副标准的中国水墨山水画。
  虽然这副画看着简单,但该有的都有,山石叠翠,山树相隐,树隐山间,山隐花中,让整幅花的重点集中在了九支梅花当中。
  虽然这幅画搭眼一看,就会被画中梅花吸引,但上面的山峦却不止是点缀,画中山重岭复,好似以小斧劈裂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这副山水画布局严谨,笔法劲健,画法工整、线条流畅,除了山和树之外,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九支梅花。
  由于九九消寒图的特点就是记录入九之后八十一天的天气状况,所以每支梅花上的九朵梅花每一朵都不同,画这幅画的作者,根据每天的天气不同,浓淡分明,把一朵朵梅花画的活灵活现。
  这样的衣服消寒图,已经完全脱离了普通消寒图的范畴,九九消寒图最常见的是一种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一般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种文字版本的消寒图太过简单,并不能记录整个冬天的天气状况,所以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
  一般是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
  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有些特别讲究的人家,会采用图画的形式画出九九消寒图,也称作“画九”。
  这副梅花图就是根据画九习俗得来的,所以上面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每一朵都各自不同。
  作者根据天气的不同,按照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个规律,每一朵梅花的浓淡都有所区别。
  这么一副用心之作,当然是形象准确、神韵独具。
  这么好的一幅画,却是一副消寒图,这不得不算是一个遗憾。
  不过,如果真是名家画作的话,一这副画的构思,就算是消寒图也没关系,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
  但现在这幅画上却没有款识,也没有印记,没有了这两样表明这幅画的作者身份,让这幅画的价值大打折扣。
  “怎么样?我这幅画是不是很值钱?”明玉看到韩孔雀那么认真的观察这幅画,自然是越来越有信心。
  韩孔雀也不隐瞒什么,他直接道:“这幅画画的很好,不管是梅花,还是上面的山和树,都画的极其完美,就连那副字,也写的极其洒脱,可这幅画没有留款,这样一来就没法确认其作者,如果是名家画作,也没法证明,所以卖不上价。”
  “我相信你不会骗我。”明玉虽然说得好听,但她的失望完全表现在了脸上。
  “我说卖不上价,并没有说这幅画不值钱,十万,这幅画最少值十万,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卖?”韩孔雀说完,正好看到明玉那惊喜的神情。
  韩孔雀心中叹息,如果能够弄清楚作者是谁,这副画的价格还能涨,不过韩孔雀就这些本事了,所以最多出十万。
  一幅画的鉴定,要比瓷器什么的复杂的多,所以,就算是韩孔雀,他一时半会也没法鉴定出这么一副画到底是谁的作品。
  这也是韩孔雀在古玩街上,很少碰字画的一个重要原因,隔行如隔山,如果外行冲内行,只能是落得个打眼的下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寅真迹
  “十万?这是真的吗?我问了很多人,他们最多出三百,真是奸商,连小孩子都骗。”刚开始的惊喜,接下来的愤恨,明玉的心情大起大落,让韩孔雀看的叹为观止。
  韩孔雀道:“你这幅画差不多有三平尺多点,每平尺按照三万元的价格,应该对得起这幅画的作者了,现在我最多也就出到这跟价格了,如果你想卖,就要让你的家长来,你自己卖画我是不会收的。”
  “知道,知道,刚才那一家人不是全都来了吗?我这就给我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快点来。”明玉兴奋的道。
  不理会明玉,韩孔雀又开始仔细观察这副画,韩孔雀也不是烂好人,他之所以会花十万元买这幅画,他也是有计较的。
  十万看着不少,但如果这真是一副名画,那他绝对赚了。
  韩孔雀虽然不知道这副画是谁画的,但他能够轻易认出这幅画应该是一副古画。
  不管是字迹还是画风,韩孔雀都不信现代人能够画到这种程度。
  更何况,这副画所用的纸,应该是手工宣纸,真正的好的手工宣,纸寿命千年,几百年也不发黄破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