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3/1436

  “熊掌出名在古代,那个时候谁会炒作?到了近代倒是有这么点意思,为了利益那些奸商什么不敢做?什么做不出来?有的黑心小饭馆,到现在都敢用猪蹄加工成假冒熊掌出售。”韩孔雀道。
  “说的也是,不过还是说不好吃的多,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吃的。”说着说着,黄山笑了起来。
  他可是知道红楼食府的厉害,而红楼食府的创始人,做出来的熊掌难道会不好吃?
  韩孔雀可不知道黄山笑什么,他直接道:“这东西要是做不好,就有一股臭脚丫子味儿,还真没法吃,本身它的鲜味不大,异味倒很重,首先是要除掉异味,然后配以鲜美的肉料一起做,老鸡,猪肉等,如果只单用它做而不放其它肉料,味道肯定不好。”
  “所以,如果没做好,有重重的骚味?”金妖问道。
  韩孔雀哈哈一笑道:“不惜违法犯罪,残忍地把熊掌剁下来享用,弄好了发现不好吃,很多人都会问,熊掌究竟有啥好吃的?”
  “的确,细细想来,熊掌也没啥好吃的,有人说,说好吃的一定是没吃过。”韩孔雀笑的有点诡异。
  不要说普通人,就算饮食行业协会的高级人士,或者国家级烹饪大师都会说不好吃,其实不是他们想要这么说,而是必须这么说。
  韩孔雀就曾经听说过,一位大师级的大厨,说熊掌吃起来只是很糯,跟牛掌差不多,如果没做好,还有重重的骚味。
  这里面就有个重点了,他说的是没做好,而不是做好了也不好吃。
  作为满汉全席八珍之一的熊掌,古时大多是皇家菜品。
  由于熊掌有厚厚的脂肪,骚味非常重,即使在国家禁止熊掌买卖之前,也不是所有的厨师都能做得好熊掌,如果达不到一定水平,骚味掩不了,是很难吃的。
  那些觉得熊掌好吃,那也是因为烧熊掌的人技术好,用的原料好。
  韩孔雀会处理熊掌,完全是因为他得到过一个人的笔记,那是一位烹饪大师,活跃在上个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他的日记中还有处理熊掌的记录。
  这位大师有着40多年烹饪经验,上世纪70年代还在做红烧熊掌,可以说是经验丰富。
  那时他们所用的熊掌主要从东北运来,1989年3月1日,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实施,熊掌不能再作为食材进行烹饪了。
  “那为何不时会有一些酒店或高档餐饮场所,打着熊掌的招牌销售菜品呢?是不是刚才说的用猪蹄冒充的?”木灵问道。
  韩孔雀笑着道:“那些大酒店的技术还要高明一些,那些熊掌自然都不是真熊掌,只是外形像熊掌,一般都是做好熊掌模子,然后把鸡肉、牛肉剁碎,再用淀粉、鸡蛋拌好,放进模子里,后来,也有人用骆驼掌,甚至豆腐做成熊掌的模样。”
  “如果真的不是那么美味,其实不吃熊掌也没什么。”木灵还是感觉吃熊掌有点残忍的,所以她也赞同很多人的观点,那就是熊掌再好吃,也不能说好吃。
  “不吃熊掌还真没什么,除了那独特的味道,其实在营养价值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熊掌的成分主要是脂肪和胶原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其实这一点与鸡、鸭、猪、牛、羊相比,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熊掌的优势在于脂肪丰富,含有较多的平滑肌和胶原蛋白,但是,羊筋、牛筋、鸭掌、鸡腔、猪脚等食物中,也含有同样的成分,只不过它们的外形比熊掌小。打了个比方,若30只鸭掌与一只熊掌重量相当,那么吃完30只鸭掌后,摄取到的营养不会亚于一只熊掌,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那么奇怪,就是有人喜欢吃熊掌,而不会去吃鸭掌。”
  “那么说熊掌是一点稀奇也没有了?”金妖有点失望的道。
  “怎么可能?如果没有一点特别之处,熊掌怎么会成为古传八珍之一?”黄山道。
  韩孔雀看了一眼黄山,他总算是聪明了一会。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熊掌的胶原蛋白含量相对高一些,从功效上说,熊掌肉属温性,有健脾胃、养气血和去风湿的作用,但单独吃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要配上红枣、党参、当归等,所以说做不好,熊掌就浪费了。”韩孔雀道。
  熊掌的这些功效,实际上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因为猪蹄、牛蹄也有。
  野生动物当食材,做不好,会很不好吃,就拿野猪肉与家猪比,有调查说70%到80%的人接受不了野猪肉的味道,这是因为野生动物体内氨基酸物质的含量高,其自身的腥异味更大,人们就更难以接受。
  当然,也许是因为熊的力量强大,所以吃熊掌,就好像是战胜了这个强悍的家伙,所以从古到今都被人追捧。
  没人不知道熊掌,但很少有人吃过,于是一提起熊掌,大家便觉得很神秘,当然,里面也有一些宣传的原因。
  关于熊掌的典故,最著名的要数《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选择了熊掌而舍弃了鱼,当然,这不是因为孟子贪吃,觉得熊掌比鱼好吃,而是因为相比之下,熊掌更珍贵,更不易得。
  所以他紧接着又说了一句——“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熊掌来比喻义的重要性。
  本来,孟子是在说生命与大义之间的事,一些美食者却断章取义,扭曲孟子的原意,硬把熊掌推到餐桌上。
  自此,熊掌被誉为美味佳肴中的上上品,不少人都以能吃到熊掌而倍感荣耀。
  后来熊掌做成了掌上明珠,成为了古传八珍之一,更是成为了宫延流传已久的珍品佳肴。
  掌上明珠这里的“掌”就是指东北特产黑熊之掌,之所以吃这只掌,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熊有冬眠的习惯,冬眠时以舔掌为生,掌中津液胶脂渗润于掌心,是熊掌营养丰富的原因之一,而其前右掌因为经常舔,故特别肥腴,有“左亚右玉”之称。
  当然,熊掌虽为上美佳品,但如加工方法不当,会令人难以下咽,若想食其美味,颇需在制作上下一番功夫。
  熊掌中含胶质多,所以很难在短时间烹制成熟,为此,在历史上曾断送过不少庖厨的性命。
  《缠子》记载:纣王天下,“熊蹯不孰而杀庖人”,这是一例。
  《左传》记载:晋灵公曾因“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这又是一例。
  《史记》中载:晋贵族赵盾“食熊蹯不孰杀宰人”这是三例。
  所以说,现代人很多人认为熊掌不好吃,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一个好厨师,上面的三个例子就说明的很清楚了,连古代的皇帝想要吃一顿美味的熊掌,都那么艰难,就不要说现代人了。
  熊掌不要说做,处理起来也十分麻烦,要不是韩孔雀早有准备,等到今天黄山先杀先处理,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吃上熊掌呢!
  清康熙年间的王士祯著《食宪鸿秘》一书中,便收有“食熊掌法”。
  他记录的十分清楚,“带毛者,挖地作坑,入石灰及半,放掌于内,上加石灰,凉水浇之。候发过,停冷,取起,则毛易去,根即出。洗浸,米泔浸一、二日。用猪油包煮,复去油。斯条,猪肉同顿。”
  由此可知,这个菜在制作时经过石灰去毛,米泔浸泡,加上蒸煮,必然是酥烂可口了。
  当然,吃熊掌的禁忌还有不少,比如刚才说的“左亚右玉”,这个听听就算了,如果当真,那很可能要吃翔。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蛤士馍
  吃熊掌不注意就成了吃翔,这个可不是瞎说,虽然说“左亚右玉”是常态,但这个也不是一定的,熊冬眠的时候,并不一定就只舔那只右掌,万一他今年正好的是左掌呢?
  要知道,黑熊冬眠的时候,是用一只掌挡住口,一只掌放在嘴前面,饿了就吮几下,今年用左掌,明年一定用右掌,绝不会弄错。
  反过来呢?如果今年用右掌,那么明年一定用左掌,所以,哪一只手掌能用,还真的仔细分辨。
  烹调熊掌的时候一定要分开两个掌来烹调,那只天天舔吃的掌,一定是肥腴厚润的。
  “没想到吃只熊掌这么麻烦。”看着韩孔雀一道道的工序上来,就连木灵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当然不容易,这些工序少一道,弄出来的熊掌都不好吃,所以,不是有原材料,就能够吃到美味的。”韩孔雀道。
  “看到这只熊掌了没有?当年新割的熊掌,不能吃,要等到第二年彻底干透,才能炖吃。”韩孔雀指了指黄山取下来的熊掌道。
  韩孔雀继续道:“收藏熊掌也很讲究,首先,新割的熊掌不可以见水,要用草纸把血水擦干,然预备大口瓷昙,先用石灰垫底,然在铺上一层厚厚的炒米,放下熊掌后四周再用炒米塞严,上面再放石灰封口,放一两年,才可以拿出来洗净烹调。我现在吃的这只熊掌才藏了几个月,如果不是有混沌空间,我们还吃不上,现在吃的这种熊掌,到了现在还不算完,熊掌收拾干净以,要先抹上厚厚的一层蜂蜜,在文火上煮一个小时,然后再把蜂蜜洗去,放好作料。一开始就用文火来炖,最好用炭火,炖上三个小时,一定扑鼻香,开锅烂,如果不先用蜜糖来炖,炖上三天三夜,都是没有办法下筷子的。”
  “还有,配料搭配一定要合理,放置的时间也要要求,熊掌因为珍贵,通常都放很多配料进去一同炖,所以经常是让配料把味道抢走了,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一道道工序,一步步做完后,等到吃到嘴里,那种满足感简直无与伦比。
  “怎么样?是不是像吃猪蹄?有没有这种感觉。”韩孔雀笑着道。
  “不像猪蹄,一点也没有吃猪蹄的感觉。”木灵道。
  而金妖和黄山直接摇头,并没有说话,他们此时正在狼吞虎咽,哪有空谁这个?
  说话耽误吃熊掌,他们又不傻,自然是吃完了再说。
  等吃完了手里的,又把剩下的熊掌全部瓜分完毕,黄山才有空说话:“真的不像猪蹄。”
  “也不像牛筋,具体像吃什么的感觉,我还真说不出来。”金妖道。
  木灵没有狼吞虎咽,从开始就小口品尝,此时她也有了心得:“这东西吃起来倒像是鱼唇给人的感觉。”
  “鱼唇?那玩意能吃吗?”黄山道。
  木灵道:“你把那个吗去掉好吗?鱼唇是海味八珍之一,以鲟鱼、鳇鱼、大黄鱼、以及一些鲨鱼的上唇部的皮或连带鼻、眼、腮部的皮干制而成,你说好吃吗?”
  “哈哈,木灵说的对,处理好了的熊掌腴润,所以此时的熊掌既不像是猪蹄牛筋,也不像是猪蹄,而更像是特厚的极品鱼唇,而且里面的小条肌肉,特别柔软肥嫩可口。”韩孔雀哈哈笑着道。
  “鱼唇这么好?要不然我们也吃一次吧?”黄山一听就要流口水了,熊掌是难得的美味,那么鱼唇呢?
  他们占据了那么大一片海域,吃鱼唇应该不难。
  “刚刚祸害完了黑熊,你现在又想着去祸害那些珍惜鱼类了?先不说鲟鱼和鳇鱼,就算是大黄鱼也不多见了。”木灵道。
  韩孔雀哈哈一笑道:“大黄鱼算不上什么,就算鲨鱼我们也有不少,等到回去了,就请你们吃红烧鱼唇。”
  鱼唇用鲨鱼或其它大型鱼的唇和皮加工最好,所以才会成为海味八珍之一,采用鲨鱼及犁头鳐的唇部和皮加工而成的算是极品。
  鱼头部的皮也可用作加工鱼唇的原料,采取上唇部的皮或连带鼻、眼、腮部的皮干制而成,营养丰富,食用以红烧、黄焖为主。
  做这个其实材料更重要,只做起来比熊掌简单多了。
  熊掌一吃完,韩孔雀马上弄了一个热毛巾擦嘴,热水、毛巾才能擦掉吃熊掌在嘴上留下的油脂。
  因为熊掌的胶质太多,如果不擦嘴,会始终感觉嘴巴黏糊糊的,就算用纸巾都擦不掉,而且一擦,还站上纸屑。
  “听所这东西原来能够出售的时候,根本就不贵。”吃完了黄山才开口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3/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