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6/1436

  这还是韩孔雀第一次想要带上一串珠子,而能够让他有这种想法,足可以证明韩孔雀手中这块矿石的颜色,是多么让人惊艳。
  把这一块酒红色的菱锰矿玉收在了口袋里,韩孔雀决定,只要上船,就把它磨成珠子带上。
  “这些海底珍宝也不知道在这里埋藏了多少年,看来需要举办一场展览,让它们在世人面前露露脸,顺便也收点门票钱。”
  就连见多识广的韩孔雀,在看到海底各色矿石之时,也被震惊的不要不要的,就不要说普通人了,所以开展览会肯定能够引起轰动。
  而轰动了,就能够引来大量客人,客人多了,钞票自然也多。
  最近韩孔雀在美国花钱如流水,但宝石的开采加工销售,却又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所以韩孔雀已经在想着开源。
  卖资源从来不是韩孔雀想要做的事情,而白手捞钱,才是他的最爱,像收收门票这样的事情,什么东西也不会少,就可以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怎么想,怎么心里舒爽。
  “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博览会上,好像不止是展览矿石。”
  国内曾经举办过一场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博览会,韩孔雀记得,当时展出的东西很多,有澳大利亚国宝欧泊化蛇颈龙化石。
  还有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俄罗斯猛犸象化石,全球最优质的宝石出产地缅甸抹谷的重达1700克拉的红宝石“抹谷之王”。
  除了这些,还有逾1000斤重的惊世孔雀石蓝铜矿,全球知名铜矿产地比斯比矿物精品,德干高原印度矿物,瑶岗仙钨矿,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好的碧玺晶体——“亚洲玫瑰”等精美展品,这些展品震撼全场,所以韩孔雀记得十分清楚。
  当时惊艳亮相的还有著名的晶体菱锰矿“中国皇后”,而除了“中国皇后”,还有一块湖南的“中国皇帝”。
  “中国皇帝”和“中国皇后”于2009年在广西同时被发现,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菱锰矿中体积最大、单晶最大、质量最好的两块,曾经震惊了2011年美国图森矿展。
  “中国皇帝”最大晶体为22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晶体菱锰矿。
  而“皇后”的体积略小,造型如一朵红玫瑰,美丽动人。
  传说在2009年之时,挖掘方历时3个月才打开矿洞,两块晶体出土时,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色方解石。
  为还其原貌,两块晶体都被送往r’sedge矿物公司进行清洗修复,并被命名为“中国皇后”与“中国皇帝”。
  其后,“中国皇帝”被运送回国,现存于湖南地质博物馆,“中国皇后”则归r’sedge矿物公司所有,那次参加矿博会,是“皇后”第一次回国。
  r’sedge矿物公司的实力很强,那次矿博会他们准备了100多件展品,除了价值360万美元的“中国皇后”外,还有宽60厘米、高48厘米的西瓜碧玺和高30厘米、宽15厘米的紫锂辉石等珍品。
  “亚洲最大的矿博会,欧泊化的蛇颈龙化石,猛犸化石,这些我好像都有,虽然没有欧泊化的蛇颈龙化石,但有玉化的猛犸化石,恐龙化石更是数量众多,至于碧玺好像也不缺,玉石也有,可惜没有红蓝宝石,不过,有着这么多的菱锰矿石,也足以弥补其他的一些差距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金属球
  韩孔雀计算着自己手中的东西,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的收藏,足以支撑起一场世界级的矿博会。
  韩孔雀从来没有见过别的海底热液区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也没法说明这里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菱锰矿,不过这里带出矿石的黑烟囱喷发,不是那么猛烈倒是真的。
  虽然这里地形复杂,热液横流,但韩孔雀有着混沌空间带来的护罩保护,却一点也不受影响。
  “潜水艇也不敢随意进入这里吧?”
  这几年在浅海海底,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用潜艇在海底取样捞砂,观察海底情况,并用无人推土机在海底集砂,以提高采砂船生产能力和回采率。
  但是在这种深海区域,就算潜艇敢进来,这么这么复杂的海地情况,潜艇也没有任何办法工作。
  这里有几处热液喷发猛烈的地方,就连韩孔雀也没法靠近,因为海水的推动力实在是太大了,就算他不怕高温海水,也没法顶住疯狂喷涌而来的海底热液。
  “中心区的洋流这么强大,不管是什么也不可能冷却形成矿石沉淀下来吧?”
  韩孔雀再次努力了一下,感觉没法继续靠近黑烟囱,所以他也不做无用功了。
  现在韩孔雀脚下全都是海底软泥,不时的还能看到一些固体金属矿物,他就这么慢慢的摸索着,围绕着海底黑烟囱层层推进,寻找着一切他看得上的东西。
  韩孔雀手中有一张图纸,上面按照圆形标记出各种方位,而每隔一段时间,韩孔雀都会采集一些标本。
  不管是海水、海底软泥,还是固态矿石,这些东西韩孔雀不懂,但带出水面之后,可以找专家鉴定,看看这里到底蕴含着多少种矿物质,到底有没有开采价值。
  一些漂亮的矿石韩孔雀单独收集起来了,而一些灰不溜秋的,他则分门别类的单独标记,以便以后采矿。
  由于这一片海底十分庞大,所以韩孔雀除了发出信号告诉他的保镖们,他很安全,就什么都不管了。
  就这样韩孔雀一直在海底待了半个月,只要累了,他就去混沌空间休息,顺便跟柳絮等女私会,这样,他既不寂寞,也不耽误工作。
  而他弄出来的各种海底矿石,已经吸引了柳絮、周美人和秦明月的关注,毕竟女人都对漂亮东西没有吸引力,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就算韩孔雀,也有点乐不思蜀。
  经过了半个月,差不多所有能够采集的东西,都被韩孔雀采集了不少,这个时候,韩孔雀才想着是不是回到船上。
  “既然来了,怎么能够不寻找一些珊瑚?”韩孔雀看着黑暗的海底,这一片海底热液区中,肯定不适合珊瑚生长。
  韩孔雀开始摸索着像浅海运动,这一片海底热液区在水下一千五百米到三千米的范围之内,这么深的海底,一般潜艇都到大不了。
  也是因为这里沟沟壑壑的比较多,环境十分复杂,所以这里才会形成各种矿石,要不然,只会冲击形成矿脉,或者是一片金属软泥。
  “咦?这条海沟里面是什么?”当韩孔雀上走了很长一段距离之后,他发现了一条还沟里沉积了不少矿石。
  不过,这些矿石灰扑扑的,看着就跟粪球一样。
  韩孔雀靠近捡起来一个,还很沉,看来是金属矿物。
  韩孔雀捡到手里的这枚像是金属球一样的矿石,十分压手,而且在灯光的照射之下,表面泛起一丝丝金光。
  “难道是金矿?”韩孔雀有点高兴,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也有可能是铜矿。
  “这是锰结核?”韩孔雀仔细想了一下,海底这种圆球一样的矿石,也只有锰结核了,而也只有这种矿石,才会大量存在。
  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
  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
  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周围有海底热液爆发冲击,所以海水到来的各种矿物质就在这条海沟里面沉积下来,形成了这么多锰结核?这些得有多少?”
  韩孔雀很快就推断出这里的锰结核是怎么形成的了,而有了这种想法,韩孔雀只是稍微计算了一下这条海沟的长度和宽度、深度,就被这里的矿石惊呆了。
  整条海沟里面全是锰结核啊!怪不得世界各国现在都看着海洋流口水,这里果然是资源丰富。
  从1873年英国首先在大西洋发现锰结核开始,世界主要几大强国,就从来没有放弃过研究采集锰结核。
  20世纪6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调查深海海底矿产资源,并研究开采技术。
  已知的深海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是锰结核,有些海域发现含金、银、铜、铅、锌等的多金属软泥。
  这些年已建立起八个跨国财团,约有一百多家公司在从事勘探与试采工作。
  中国近几年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在太平洋采集到锰结核。
  锰结核是含有锰、铁、铜、镍、钴和其他20多种稀有元素的球形结核,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2000~6000m深的洋底表层。
  太平洋中部的结核品位最高,储量最大,有些海域的锰结核中镍、钴、铜的品位高于陆地开采的矿床。
  已发现世界各大洋底锰结核的总储量约三万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亿吨左右,它的储量在不断增长,在太平洋底,每年约可增长一千万吨左右。
  虽然世界各国都对锰结核垂涎三尺,但真正能够采集到的锰结核并不多。
  在70年代末在连续索斗采砂船上,由带有很多拖斗的无极绳连续转动,将锰结核自海底捞出。
  采砂船横向慢速移动,能使若干拖斗同时在一定宽度上连续作业。
  70年代曾用压气升液采砂船试采深5000m洋底的锰结核,压气在不大于1000m深处进入吸砂管,也曾用水力采砂船在1800m洋底进行了试采,深海采砂船都配有水深控测、海底摄影和电视等设备和勘测仪器,但都未投入工业生产。
  1963年英国“发现者”号调查船在红海发现多金属软泥,70年代末在东太平洋发现含铜、锌、银等元素的多金属硫化物,都未进行工业开采。
  中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洋锰结核调查,1978年,“向阳红05号”海洋调查船在太平洋4000米水深海底——首次捞获锰结核。
  此后,从事大洋锰结核勘探的中国海洋调查船还有“向阳红16号”、“向阳红09号”、“海洋04号”、“大洋一号”等。
  经多年调查勘探,在夏威夷西南,北纬7度至13度,西经138度至157度的太平洋中部海区,探明一块可采储量为20亿吨的富矿区。
  “这里难道是夏威夷西南的锰结核富矿区?”想到这些资料,韩孔雀笑了,他还真是好运,无意之中也能够走到这里。
  如果真是夏威夷锰结核富矿区,那么韩孔雀看到的这些锰结核,肯定是冰山一角。
  “这些锰结核应该属于美国的吧?”夏威夷属于美国的,想来这里也应该被美国佬占了,既然这样,韩孔雀采集起来就没有任何压力了。
  韩孔雀直接打开空间门,对准海沟之中的锰结核矿石,在强大的水压之下,海底的海水,连同海底矿石,全都被冲入混沌空间之内。
  而韩孔雀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空间门的角度,就能够轻易让海水带动着更多的锰结核,冲入混沌空间。
  借助混沌空间和海底压强之间的差距,韩孔雀十分顺利的就把整条海沟之中的锰结核,全都冲击进入了混沌空间。
  “如果要我自己搬运,还不知道需要何年何月才能完成,但是利用海水的压强,却是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搬运工作。”
  韩孔雀笑嘻嘻的看着变宽、变深了不少的海沟,笑的一脸褶子。
  如果不是菱锰矿太小,也太娇弱,韩孔雀早就想用这种办法收集了,当时他只是想想,却不舍得那么狂放的采集宝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