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4/1436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韩孔雀的玄元控水旗当中,在玄元控水旗当中,有着没有一点污染的活性水海域,还有着安全的生长环境,但在自然界当中,这些条件都是没有的。
  所以这样的大家伙,能够存活下来,绝对属于一个小奇迹,所以这样的单头鲍的价格才会那么贵。
  在国内市场上,这样的野生单头鲍,价格绝对超过百万,就算论美元,也要十万美元以上。
  “这个应该不是印尼鲍,看着也像是澳洲青鲍,不过就算是澳洲青鲍,也是价格不菲。”这个时候,韩孔雀认出来了这种鲍鱼。
  相比起来,普通的澳洲青鲍的价格要便宜一点,鲍鱼出水是需要保鲜的,不管是带壳冰鲜,还是不带壳冰鲜以及活鲜三种,售价每斤一两百元。
  但那些都是普通品,像五头鲍以上的野生鲍鱼,不管是哪个种类,价格都不会便宜了。
  所以,就算这只单头鲍不如日本网鲍那么贵,但也足够让人疯狂,这样的一只鲍鱼,就能够卖十万美元,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国内,这么一只鲍鱼,就能够在二三线城市换到一座小户型的房子了。
  其实达到单头鲍这种程度,已经无所谓品种了,除了一些很特殊的,那种生长比较快速的单头鲍,不管是印尼鲍,还是澳洲鲍,甚至是日本鲍,只要是单头鲍,其实价格都差不多,就算味道有点差别,差别也不大,所以到了这种程度的单头鲍,价格绝对逆天。
  鲍鱼的价格,完取决于质量,而质量则取决于它们的生长环境。
  比如说,国内普通的小鲍鱼每斤售价仅几十元,澳洲鲍鱼每斤则要几百,这完全是因为澳洲鲍鱼是野生的,生长在无污染海域。
  澳洲的黑边鲍鱼为上品,青边鲍鱼次之,黑边鲍鱼一般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纬40°左右东部的太平洋沿岸,而青边鲍鱼则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纬40°左右西部的印度洋沿岸。
  所以看到这里的青鲍,韩孔雀才认为属于澳洲青鲍的范围,普通的澳洲青鲍一斤的价格超过百元,在这里的收购价格怎么也要五六十元,也就是说一斤要十美元。
  这里的生长环境生态很好,海水纯净,水流也快,就是捕捉起来有点麻烦。
  由于鲍鱼是牢牢地粘在海里岩石上,潜水员要潜到20米以下的海里去逐个撬起来,所以这样的东西,价格怎么都便宜不了多少。
  野生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潮流畅涌、藻类繁茂的潮间带约10米以下的险峻岩礁间,以啃食海底藻类为生。
  这种青鲍生长十分缓慢,大约需要经过八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长到一公斤大小,而韩孔雀手里这只鲍鱼,绝对超过了一公斤。
  野生鲍鱼,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所居岩礁区域的海水要冷,盐分要高,水质要清,水流要快,又要背风背流,具有足够的海藻,所以能够长到一公斤的八年生鲍鱼,更是难得,要不然价格也不会那么贵。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偷袭
  这样的鲍鱼,自然是要小心静养,鲍鱼捞上来可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在捞上来之后,就需要在人工海水中静养,让鲍鱼适应低水压,并把体内杂质排干净。
  “怪不得小日本要在这里建立收购点,这种鲍鱼的品质肯定不低于澳洲青鲍,而且还没有捕捞限额,这样利润就有了保障。”韩孔雀自言自语的道。
  澳大利亚政府,对海洋捕捞业实施了严格的配额法律限制和监督机制,严禁竭泽而渔。
  以塔州为例,当地政府允许的年捕捞量是1800吨,澳大利亚各地允许捕捞的鲍鱼尺寸不同,北部允许捕捞的鲍鱼尺寸比南部大。
  当地政府对于超过规定数量捕捞、不按尺寸大小捕捞以及没有执照捕捞的违法者,一律根据情节轻重,没收所得、扣押渔船、吊销执照,甚至罚款,追究法律责任。
  澳洲鲍鱼捕上来之后,先要放入按照比例配置好的人工海水中静养,这样是为了令鲍鱼适应较低的水压,才能避免伤害,顺利多活几天。
  三天之后,鲍鱼适合了新环境,同时也将体内的杂质排泄干净,渔民再开始分配这些鲍鱼将来的去向。
  身强体壮的可做鲜鲍空运出国,体质稍逊的马上处理做成冰鲜鲍鱼,最普通的就加工成罐头鲍鱼。
  而要把新鲜的鲍鱼运出去,首先要将活鲍鱼放入泡沫箱,撒上冰末以及木屑,鲍鱼呆在这样的“冰箱”里,所需的氧气很少,加之木屑有很好的透气性,这样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行程。鲍鱼活度仍很好。
  可以说鲍鱼的产地,都会有这么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来消化捕捞上来的鲍鱼。
  所以。鲍鱼的价格虽然不低,但要想把活鲍鱼运出去。换成钱,还是比较麻烦的,韩孔雀现在是做不到的,所以就算他捕捞了鲍鱼,也要卖给日本商人。
  当然,现在日本人也做不到像在澳洲和新西兰那样的一条龙产业链,但人家有好的运输系统,完全可以把这里的小量出产。运输到印尼或者是新加坡那边的加工厂里。
  这一点也是韩孔雀要学习的,但却不是韩孔雀现在就能够办到的,所以韩孔雀也只能是把利润转交给别人。
  找到了这么一只大鲍鱼,就说明这片海域能够支撑这么大的鲍鱼生长,也说明这里有条件让鲍鱼长的那么大,这样就说明韩孔雀的选择不错。
  这只鲍鱼的个头不小,韩孔雀的网兜已经装不下,所以他小心的慢慢上浮,害怕水压的急剧变化,让鲍鱼的内脏破裂死亡。
  等韩孔雀把这只大鲍鱼放进了单独的一个水槽之中时。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
  韩孔雀在渔船上休息了一下,主要是看了看周围有没有其他渔船,等没有任何发现之后。韩孔雀才拿出保温桶,吃起了午餐。
  午餐虽然很简单,但韩孔雀干了一上午的活,还真是饿了,所以吃的很香甜。
  吃过了午餐,喝了一杯水,稍微休息了一下,发现这片海域一条船都没有,韩孔雀才再次放心的跳入海中。如果能够多找到几只单头鲍,他的计划就可以实施。
  而这可不是韩孔雀妄想。既然刚才的那片海底能够孕育出一只单头鲍,就说明这边的环境足够好。也足够安全,这样也就给了其他鲍鱼机会成长。
  所以找到了一只,就有可能找到第二只,第三只,如果找到的多,这次韩孔雀出海的目的就达成了,想到这个,韩孔雀就干劲十足。
  再次跳入海中,韩孔雀专门寻找礁石多的地方,鲍鱼不喜欢沙滩,一般有大石头,很多海带的地方都有鲍鱼。
  大鲍鱼一般在1米以下的岩石下面,当然越深的地方鲍鱼越大越多,在澳洲和新西兰那边,法律规定不可以戴氧气瓶深潜装备抓鲍鱼,所以在那里潜水抓鲍鱼更难。
  而在这里就不同了,因为没人管,所以小日本才会在这里建立渔业公司,他们不止是收购鲍鱼,还自己亲自派人下水捕捉。
  韩孔雀不需要潜水设备,他直接潜入深水区,游到一块岩石下面,立即发现一窝鲍鱼,这窝鲍鱼的个头都不算大,但也不小,看样子也有十头鲍的样子。
  这一窝鲍鱼,达到十头鲍程度的更少,所以韩孔雀只能选择大点的开始捕捉。
  韩孔雀选择了一个个头最大的,直接把手中的钢钎,从鲍鱼和岩石的结合处插进去,一撬就把鲍鱼和岩石分离。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动作不停,他快速的一下一下的撬动其他看准了的鲍鱼,接连几下,韩孔雀就撬下来了四五只鲍鱼,这些鲍鱼是这窝鲍鱼当中个头最大的。
  这个时候,虽然这窝鲍鱼当中还有两三只大点的,但韩孔雀也不准备出手了,因为他已经惊动了这窝鲍鱼,现在这些鲍鱼都有了警惕性。
  既然这些鲍鱼警觉了,韩孔雀自然不会再次出手,不要说这种没有遭受攻击的了,就算刚才他第一次没有撬下来的,韩孔雀也没有再撬第二次了,因为它已经紧紧的贴到了岩石上面,有功夫跟它较劲,还不如敢快放弃它,去抓它那些没有警觉的小伙伴。
  韩孔雀猜的不错,这片海域的环境保持的很好,所以水下海藻等海洋植物就十分密闭,海藻等职务多了,生活在这片海域的鲍鱼就多。
  刚刚收获了四五只十头鲍,韩孔雀在不远处就再次发现了一窝,七十米海深以下鲍鱼一般个头都不小了,而这一窝个头大的不少,但单头鲍却没有。
  韩孔雀再次悄悄的进村,在不惊动这窝鲍鱼的前提下,再次发动了偷袭,等其他鲍鱼警觉了,韩孔雀才慢条斯理的捡起落在海底的鲍鱼,它们就是韩孔雀的战利品。
  韩孔雀不会竭泽而渔,所以他只是捡了几个大的鲍鱼撬下来,稍微清理了一下,韩孔雀把这些收获放进自己的网兜里。
  这里的水深达到八十米以上,所以能见度非常低,这也就是韩孔雀的感知十分灵敏,才能准确做到提前发现鲍鱼,还能偷偷摸摸的靠近,靠近了还能快速发动几次偷袭。
  这样的本事,普通潜水员可不能做到,所以他们下了采集鲍鱼,要花费更大的功夫,消耗更多的体力。
  除了这些,限制普通潜水员进入深海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气,在深海区域,只能接着微弱的阳光看清楚周围的情况,所以采集鲍鱼,一般都是选择天气要好,太阳大,暖和的时候,最好风小的时候去,这样浪小,能见度高。
  韩孔雀有灵识帮助,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阳光,他就能够发现鲍鱼,而他的身体是直接融合在水中的,由于控水神通的帮助,让韩孔雀在水下移动起来更加流畅。
  这样一来,韩孔雀操纵海底洋流,就可以避免引起太大的动静,这样就不用惊动海底的各种生物,而这样对采集鲍鱼,可实在是太有利了。
  鲍鱼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顾名思义,它的“腹”部就是“足”部,也就是我们食用的部分——那个大块肌肉,学名“腹足”。
  鲍鱼平时就是靠腹足在海底的礁石上缓慢爬行的,如同田螺,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
  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鲍鱼掀起,所以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海水深点儿的地方抓鲍鱼,鲍鱼一旦被他们发现,都是一窝一窝的,数量差不多都是超过10只的一群。
  鲍鱼的贝壳颜色很好看,绿色里面透着五彩的光芒,所以用贝壳制成的烟灰缸和一些装饰品是当地特产店的主要商品。
  在水下,韩孔雀被自己制造的水流推动着,慢慢的游向一些地形更加复杂的地方。
  鲍鱼大多生活在深水石头上,那石头多是悬崖峭壁类型,且海流湍急的地方。
  海流带来的食物流过悬崖峭壁上的鲍鱼身边时,鲍鱼捕捉食物必须保证自己不让海流卷走,它必须以较大吸附力吸附在礁石上,也就是需要较大吸盘面积附在礁石上,而吸盘就是鲍鱼的软足,人若想揭开它,须付出较大力气。
  韩孔雀把腿伸到空中,腿的重力就把他继续推向更深的海底,当然,一般韩孔雀是拉着海带的根继续深入海底的,这样更有效,很快就可以到达海底了。
  现在韩孔雀所在的海域,所有的地方都是深水区,一般的深度都在七十米左右,这样的地方来的人不多,所以鲍鱼都是一窝一窝的。
  而浅海区域,特别是十米到二十米左右的深度,能够潜下去的人就比较多了,而且水底下的能见度很高,所以就很少会有大的鲍鱼了。
  七十米以上的地方比较难,潜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下来的人也不多。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满足
  韩孔雀顺着海底悬崖继续深入,这里能够下来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收获也更大。
  这样的地方,找到了就是一窝,而韩孔雀只挑选个头大的,但就算这样,韩孔雀只是一会儿,就找到了十几窝鲍鱼。
  这十几窝鲍鱼就让他装满了一网兜,里面全都是十头鲍以上的极品鲍鱼,不过单头鲍或者是双头鲍,韩孔雀却是再也没有发现一只。
  “这片海域不可能没有单头鲍了啊!怎么就是找不到了?”韩孔雀带着满满的一网兜鲍鱼,满满的浮出水面。
  他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这片海域的鲍鱼也确实不少,但怎么就找不到大个头的鲍鱼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