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2/1436

  随着年关的一天天临近,村子里的氛围逐渐活跃热烈起来,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基本上已经回家了。
  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多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不论以往心里有什么疙瘩,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见了面也总会点头示意一下的。
  韩孔雀感受着这种淳朴却温馨的气氛,心里也被这份喜庆所感染。
  他现在是真真正正喜欢上了农村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充实的生活,没有压力没有精神负担,空气也格外清新宜人。
  不像城里面人们在生活在钢铁巨楼里,四面八方都是压力,社会节奏快捷,随时都得紧绷着神经,紧跟着社会的步伐,就连走路都是匆匆忙忙,错过了路边多少美丽的风景也不曾知道。
  各种污染噪音侵蚀这人们的身体。让人的精神既紧张又虚弱。
  呼吸着扑面而来的冷风,韩孔雀心情格外舒爽。还是农村里好呀!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院子里面围着一圈的半大小孩子。
  有的是在看房顶上闭目的金鹰。有的在看黑狮子一家,有的是在等着韩笑笑和韩凤回来后看电视。
  这些天,这些个和韩笑笑年纪相仿的小孩子,总会五点按时来到家里看动画片,虽然自己家里也有电视,但是没有韩孔雀家的电视大,也没有他家的电视清晰。
  韩孔雀给家里安装了有线频道,而且这里孩子们多也热闹,所以一到下午,韩孔雀家里就会聚集上一大群的小屁孩子。
  韩孔雀看着热闹有人气,也乐得去出些好吃的零食,让韩笑笑和韩凤分出去。
  那些个从学校回到村子里面的半大小子们,对电视不太感兴趣,对床头专门制作的雕花空格子的电脑桌上的电脑,却是兴趣十足。
  这些小子在外面上学,个个对这东西都有所接触,没事了也都会涌进韩孔雀的家里,只要家里也没有用电脑的情况下,就会教唆着韩凤打开电脑,然后一群人趴在电脑前玩得不亦乐乎。
  只要不胡乱翻动东西,韩孔雀也就懒得管了。
  一代更比一代强,最起码在这点上就比父辈们强多了。
  接下来两天里,韩孔雀一有空就将自己关在后屋书房里,进到空间中,将树上的果子全都酿成了酒。
  这些酒,韩孔雀并没有取出来放进地窖,而是在空间中挖了个大坑,将这些酒放了进去然后再掩埋好,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世上少有的陈年老酿。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年,二十三二十四也是祭灶日,这天早晨就有人家开始准备后半天祭灶的一应事务。
  小年小年,在一年的最后几天里,也有着非凡的意义,人们总会当成一个少有的喜庆节日来对待,做上一桌丰盛的晚餐,一家子坐在一起团圆团圆。
  一大早起来,出门就看到了黄山。
  “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韩孔雀问道。
  “家里没事就过来看看。”黄山笑着道。
  韩孔雀沉默了一会儿道:“没事就好,走,到外面去看看你的功夫怎么样了。”
  来到屋子前的空地上,黄山摆开架势,打了几套杀伤力极强的拳法,又平复下心摆开来架势,练起了刀法。
  每天韩孔雀早起道后,就在自家后院里面练武,练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韩孔雀没有想过自己的拳脚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只是最少得保持现在的状况。
  韩孔雀打了几遍,就停下身来,站在一边看着黄山练拳脚和刀法。
  虽然对刀法不是很精通,可是一法通万法通,韩孔雀还是能看出来,黄山看似随意挥刀之间的精密计算和对力道的把握。
  看到黄山以身扛树,大树被震得哗哗作响震颤不已,韩孔雀眼里也露出讶然来,黄山的力量增加了很多,出了韩孔雀自己,他还真没见过这么的力量。
  等到黄山收起刀,练起拳法,韩孔雀看的就更加认真了。
  当韩孔雀看到黄山打的虎拳,眼睛一亮,等黄山走了几招后,韩孔雀收拾了一下衣服,也跳入场子,摆开同样的架势,准备和黄山过两招。
  两人都是虎拳,同宗同源,只是在力量上黄山不如韩孔雀,而且在对虎拳精髓的理解上,也跟韩孔雀相差甚远。
  这样一来,黄山也只能依靠老道的拳法,快速的应变,来应付韩孔雀的攻击。
  过了几招之后,韩孔雀跳开来,脸上露出笑容说道:“不错,能将虎拳练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黄山这段时间可是真的苦练不断,他对虎拳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境界,虽不如韩孔雀,但也算难得。
  两人又进了屋子,坐在炕上品着香茶,韩孔雀问道:“如果没事,以后每天早晨都过来。”
  今天早上,韩孔雀跟黄山对练,韩孔雀就看到了韩笑笑闪亮的目光,而韩凤听到动静,也在窗子上看了好一会儿,既然家里的达人不想练,那么孩子跟着他学也是可以的。
  韩孔雀心中算计着,想着怎么能够吸引韩凤和韩笑笑跟着他练武,而其他人这个时候也全都起来了。
  吃过了早饭,家里这会儿也正在忙活,正在准备着一干吃食,主要有灶爷饼和各种麻球。
  灶爷饼也就是烙一个个巴掌的圆饼,过去都是在上面烙上花纹,最多就是在里面放些白糖,红糖都是奢侈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条件允许了,会放上各种作料。
  韩孔雀家里现在就准备了好几种馅,有白糖、红糖、豆沙、冰糖橘皮丝,芝麻酱。
  将各种馅子仿造面饼中,做上不同的记号后,十几个一同放在大锅里烙,出来后上面会留下不同的记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取自己喜欢的饼子。
  灶爷饼烙好后又弄了七八个菜,怎么说今晚也是小年夜,火势总好比往常好些。做完这些后,就开始祭灶了。
  古人祭灶历来由男人主祭,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
  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端至老灶爷牌位前,然后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称“祭灶糖”,因“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故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
  有的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同时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写对联
  祭灶时,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然后,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祷词,其内容多种多样,均为求助祈福之语。
  祷告毕,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置于纸马上焚烧,同时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现在人们没有这么多讲究了,由于女人主持着厨房,这一切事物都落在了女人身上,在农村里现在已经很少有男人去祭灶了。
  至少韩孔雀家里现在就是这样,老爷子和老韩两人坐在屋子里边喝茶边看电视,韩母带着柳絮三女,和韩荣耀媳妇等一大群女人,在厨房里面忙活着。
  先是将柳絮将灶爷和灶婆的画像,贴在锅灶上方墙壁上一处专门凹进去的地方,画像的灶爷白白胖胖的,常年在人间的厨房中享用着人间美味,长得胖点也情有可原。
  画像上面还配有一副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四个字,灶爷专管人间的厨房掌管伙食,在吃食不能满足的年代里他就被奉为了一家之主,寄宿了广大人民对事物的渴望,以及能不用为吃食担心的美好愿望。
  两边是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今晚叫作祭灶,其实也叫做送灶。
  灶爷从去年除夕开始,就一直坐镇在厨房里,二十四这一晚上,将他送到天上去面见玉帝,汇报这一年在家里的情况,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再接回来。
  所以人们希望灶爷上天,在玉帝面前能说好话,三十下凡来能带来吉祥!
  将画像贴好,再在前面的木板上点上一对小蜡烛。点上几柱香,然后将准备好的吃食,献到画像前面的木板上。敬请灶爷灶婆享用。
  那木板上面都是一些素食,而且大多都是甜食。希望灶爷吃了甜食,就像是嘴上抹了蜜一样,到了天上能够多说吉祥话。
  稍等片刻,等灶爷和灶婆享受完了,韩母就取出来一个纸扎的小马和粮草,跪在地上连同陈旧的画像一同一起烧了,嘴里默默念叨,手里还比划着:恭送灶爷灶婆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而后嘴里就是一阵默默无声的念念,一般都是祈求保佑家里的人,像是来年有个好收成,或者保佑全家在下一年里全年顺遂等等。
  这个时候,其他几人也有样学样,跪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这个时候,可就是各自说各自的,一般都是说自己的愿望。
  等烧完了纸,韩孔雀还在外面配合着燃放一串鞭炮。这就算是为灶爷备好了马将灶爷送上了天。
  做完这一切后,赶紧将刚才贡献过灶爷灶婆的麻糖、灶爷饼之类的东西,取下来分给家人。讲究是沾沾神气,为一家子能祈福避灾。
  祭灶后,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晚餐不是那么丰盛,但却十分讲究。
  当然,每年的今晚所吃的东西都是有讲究的,所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称“填仓”。
  然而现在人们确实没有这么多讲究了,除了给灶爷灶婆贡献的东西不沾荤。自家吃的东西确实荤素不忌了。
  韩天山坐在主位上,桌子上面摆好了凉热不齐的八个菜。还有两篮子的灶爷饼。
  看着众人只是等着,却怎么也不动筷子,韩孔雀看向坐在首座上的老爷子,老爷子却一点表示都没有。
  韩孔雀在看看老韩,老韩却只是抚须微笑,也没有什么表示。
  这个时候韩母开口道:“这是在等着酒呢!”
  韩孔雀一愣,接着哈哈一笑,他站起身,下地窖里面取出来一坛子酒。
  老爷子这个时候,才看着桌子边上坐着满满的人,高兴的咧了嘴,他大手一挥说道:“开饭吧。”
  随着老爷子的声落,韩笑笑首先开动筷子,夹了一块排骨,却不是放在自己碗里而是放在了老爷子碗里,说道:“祖爷爷,这是妈妈做的排骨,可好吃了。”
  老爷子看了看碗里面的一块排骨,神情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那洪亮的声音宣泄着内心的高兴,他摸着韩笑笑的小脑袋说道:“好好,还是笑笑对祖爷爷最好,一晃,我这也做祖爷爷了,哈哈哈!”
  其他人还不感觉什么,柳絮心头却是一震,老爷子这么大年龄了,能有这么好的精神和健朗的身体,都实属不易了。
  柳絮可是知道,韩孔雀并没有特别为老爷子做什么,没想到老爷子却是真正的精气神十足,完全没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衰老的迹象,看来就算这样,再活个二十年是没有问题的。
  韩孔雀也看着爷爷,爷爷能够有这么好的身体,肯定跟他忙个不停有关,人但凡有事情做了,锻炼了身体不说,还有了寄托,只要有了寄托,生命力就强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2/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