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6/1436

  “这玩意这么少?连皇帝都得不到几件,这么说我弟弟这次是真的有心了,居然一次给你凑够了八件。”李小艺可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一整套,只要少见,这说明自己的兄弟这次所谋者大,所以她有点头疼。
  韩孔雀看了一眼李小艺道:“这些东西我很喜欢,就算提出的条件难一些,也不是问题。”
  “算了吧!他就不能惯着,如果他提出的问题太过分,就把这八只小杯子还给他好了,如果你真的喜欢,我在让人给你买一些。”李小艺一挥手,十分果断的下了结论。
  韩孔雀则看的十分无语,这珐琅彩可不是谁都能够找到的,要不然他原来给人介绍交易了一个珐琅彩小碗,也不会赚了一大笔中介费。
  “这八只酒杯价格可不便宜,李小文是怎么凑出来的?”柳絮问道。
  李小艺有点头疼的道:“我也不知道,看来我对他的关心还是少了点。”
  “注意一下就行了,这么珍贵的一条珐琅彩酒杯人家都送来了,肯定不会有恶意,要不然可亏大了。”韩孔雀他们能够想到,那送礼的人肯定也能够想到,这么一套珍贵的东西,托李小文之手送过来,自然是有目的,但应该没有恶意。
  “看来这些人是真的把我住了你的想法,知道你想要这些东西了。”李小艺却没有放松,那些人这么了解韩孔雀,可不是什么好事。
  “没事,这东西是真的少见,只要条件合适,交换过来还是很划算的。”韩孔雀道。
  “真的那么喜欢啊?”李小艺这次是真奇怪了。
  “那是当然,我不是说了吗?这东西真的十分少见。”韩孔雀稍微介绍了一下珐琅彩的情况。
  这珐琅彩是真的少,就算在当年,雍正皇帝都没有多少,这一点从雍正皇帝的贵戚重臣年羹尧的奏折中,也可了解此时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情况。
  如“雍正二年二月初九日,由驿斋到御赐新制珐琅管双眼翎二支,单眼翎十支……”。
  对这些翎管,年羹尧在二月十二日的谢折里称:“……臣伏覩珐琅翎管,制作精致,颜色娇丽,不胜爱羡,谨缮摺恭谢天恩,更恳圣慈,如有新制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满臣之贪念。臣无任悚惶之至。雍正二年二月十二日具。”
  在年羹尧的折子上,雍正皇帝在“以满臣之贪念”这句话的“贪”字旁朱笔画圈,在折尾空白处,雍正帝的朱批曰:“珐琅之物尚无暇精致,将来必造可观。今将现有数件赐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得此数物,皆此一字之力也。”
  其中“珐琅之物尚无暇精致,将来必造可观”这句话,说明雍正帝对珐琅彩瓷器的发展充满信心。
  年羹尧在得到这次赏赐之后,于这年的二月三十日、三月初三日、四月十一日、四月二十二日,又接二连三地被赏赐以珐琅彩瓷器。
  如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年氏在上疏的奏折中说:“(雍正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由驿斋到御赐臣仿珐琅茶杯两匣,臣叩头祗领讫。伏覩此种窑器,颜色清丽,制作精雅,实不让前代之五彩佳品也!岳钟琪于四月十五日领兵进剿番贼,俟其事后回宁,臣当宣旨赏给四个另行谢恩外,所有感激微忱,谨缮摺恭谢以闻。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具。”
  虽然此时雍正皇帝频频用珐琅彩瓷器赏赐重臣,但直到雍正四年,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生产情况并不满意。
  如清代档案记载,“雍正四年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奉旨:此时烧的珐琅活计粗糙,花纹亦俗,嗣后尔等务必精细成造。钦此。”
  直到雍正六年以后,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预下,随着造办处自炼珐琅料的成功,和愈来愈多的宫廷书画家参与珐琅彩瓷器的绘画和写字,珐琅彩瓷器的生产遂取得较快发展。
  从当时造办处档案记载来看,雍正六年,造办处新炼的珐琅料有月白、白、黄、浅绿、亮青、蓝、松绿、亮绿、黑等九种颜色。
  新增珐琅料有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酱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等,共九样。
  造办处自炼珐琅料的成功,不仅摆脱了珐琅彩瓷器生产因依靠进口料而可能产生的捉襟见肘的窘态,而且新增加的彩色品种亦可使画珐琅人在表现物像时更加得心应手。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魔鬼椒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
  珐琅彩跟其他工艺均有不同,这种东西民间根本没法烧制,所以在宫廷停止烧制之后,工艺也就等于荒废了。
  到现在,珐琅彩烧制工艺失传两百年,最近才有人回复其工艺,所以珐琅彩瓷传世的很少。
  送走了李小艺,柳絮她们各忙各的,闲下来的韩孔雀,在仔细欣赏了一下那八只酒杯之后,走进了后院。
  这么八只宝贝放在简单的礼品盒之中,简直是明珠暗投。
  在后院,发现了一根红椿木,韩孔雀看下来了一截,取出刻刀,直接挖空制作出一个木盒,盒子内部按照酒杯的大小,正好流出一个空隙,仿制那八只杯子。
  放好了酒杯,见上好的红椿木还有剩余,舍不得浪费的韩孔雀灵机一动,重新取出刻刀。
  他的大手如蝴蝶般上下纷飞,手里的刻刀宛如有了生命,在空中划过一道道残影,木屑纷纷飘落。
  片刻,原本一截柱状木块就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姑娘,小姑娘一身公主装,手指放在嘴边,脸上好奇的表情仿佛活了过来。
  雕刻完毕,看着笑笑的雕像,韩孔雀十分得意,先前给乾明远的孙女雕刻了一件,韩孔雀早就想要给韩笑笑雕刻一件了,不过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这次想到了,正好完成这个心愿。
  随着韩孔雀实力的增长,不止是韩孔雀的灵识增长了不少。就连他的力气也有所增长,心随意走,雕刻的如此出神入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前的韩孔雀雕刻功夫虽不错,但还没有到这种境地。现在他随时都能够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境界,仿佛身体和刻刀融为了一体,如臂使指,心随意走,每次都能将心中所想畅汗淋漓地表现出来。
  至于为什么突然技艺跳跃形式的提高,韩孔雀只能归功于自己身体素质的提升,使反应灵敏程度和对力量的把握控制更进一步,而且心态和人生阅历也完全不同之故。
  天快黑了。晚饭就快好了,笑笑一个人坐在卧室的炕上看电视。
  韩孔雀将木雕送给她,她惊喜的尖叫,脸上的笑容璀璨夺目,爬到韩孔雀的腿上,唧吧一声在韩孔雀脸上亲了一下作为奖励。
  拿到了小木人笑笑十分兴奋,拿着木雕出去了,但很快笑笑就带着韩凤跑了回来。
  “爸爸,我也想要一个小木人,你能不能给我也做一个?”韩凤看着韩孔雀道。
  韩孔雀点点头说道:“好。给你也做一个。”
  来到后院里,握着刀,稍加思索便开始下刀。不一会儿。一个留着短发,穿着牛仔裤,双手插在裤兜里的小帅哥,就出现在眼前。
  这个跟刚才笑笑那个一样传神,韩孔雀不管看谁,都能够一眼记住,深入骨髓。
  跟韩笑笑和韩凤笑闹了一会,柳絮就将菜端上来了。
  今天韩荣耀和韩荣光再次进山了,打的猎物不少。各个菜都是以兔肉或者鸡肉为主。
  第一个就是一盆子野鸡炖蘑菇,选的是两只比较嫩的小鸡。蘑菇有自己村里培育的,也有山上的野菇和香菇。
  两只小鸡炖上一大盆香气四溢。这个时间,大家也都早已经饥肠辘辘了,有人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几声。
  韩爷爷一声开动,都是一家人也没有谁客气,甩开筷子一个比一个块,片刻一大盆就进了众人的肚子。
  韩孔雀拿出来了两斤陈酿,这会儿才有功夫给每人倒上些,在农村喝酒,一般都不用小酒杯,而是用茶碗,能够装二两半的茶碗,先给满上一碗,多少随意,但是这么一碗是最起码的,喝的快了可以再多喝点。
  在村子里喝酒没有人会偷奸耍滑,不像城里人不够爽快总是推三阻四的。
  越是大碗越是爽快够意思,大冬天的,围着火炕坐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是村里人的最爱了。
  一盆完了撤下盆子,端上来另外一盆。
  这次不是鸡肉也不是兔肉,而是老韩特地做的大肉,和萝卜炖了一盆。
  素有冬天的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和大肉炖在一起,多熬一段时间直到发软,既是滋补又是可口,在冬天算是家里吃食最有营养有油水的了。
  这次是地道的农家菜,众人没有着急,大家边喝酒边吃,两瓶子陈酿很快就下去半数。
  家里的男人,没有一个不会喝酒,都是大酒坛子。
  连续着有端上来一小盆都叫干炒兔肉,里面放的辣子不少,颜色鲜红,不吃看着都是想的。
  韩凤这个小家伙,看见放在桌子上的兔肉炒豆角,立即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就连老韩看着想要阻止,也没阻止住。
  果然韩凤刚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就有吐了出来,张开嘴使劲儿用手扇着,韩孔雀立即递上了一个茶碗,韩凤看也没看就灌了下去。
  这下可不得了,辣劲用白酒冲洗,无异于火上浇油更是又辣又烧,从嘴唇到喉咙里在降到肚子里,直如一个火球滚过,火辣火辣的。
  眼泪鼻涕立即就不受自己控制地流了下来,好像哭的有多伤心似的。
  韩凤这下受不住了,站起来冲进厨房里。
  “你这个小子,哪有这么祸害自己儿子的?”这个时候,先前被惊呆了的众人,才反应过来,韩母直接给了韩孔雀一巴掌。
  韩孔雀笑着道:“这小子刚才不是吵着喝酒的吗?有了这次教训,以后就不吵不闹了。”
  周美人白了一眼韩孔雀,不过最终她也没说什么。
  这个时候韩凤重新走了出来,指着自己张开的嘴,大声喘着气说不出话来。
  韩母立即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儿,赶紧舀了一瓢水递给他。
  大灌几口水,才稍解痛苦。
  又喝了几口水在嘴里含了一口,火辣的感觉这才不太明显了。
  洗了把脸从厨房中出来,嘴里还含着一口水。
  众人见到韩凤吃了一口这菜的反应这么可怕,几双已经伸出去的筷子有收了回来,都看着韩母,这是怎么回事儿呀?
  老韩看着众人的反应哈哈大笑,自顾自地夹了一筷子颜色鲜红的兔肉说道:“看到这个红色了没有?这可不是什么颜料,而是辣椒的颜色,这可是真正的辣椒呀!别看短短那么一丁点,这颜色鲜红,辣味也十足,就是咱们这里所说的‘辣死人不偿命’,吃不了辣子的人就不要动筷子了,呵呵,不然就韩凤一个样子了。”
  听到这话,有的人放下心来,夹一筷子小心地放在嘴里品尝,有的人自觉得放下筷子来。
  韩孔雀加了一筷子放进嘴里,感觉跟原来吃的辣椒绝对不在一个层次,这种辣椒很明显更辣,但是韩孔雀本就喜欢吃辣,自然是越辣越好了。
  吃辣的人一个个吃得鼻子冒汗,再加上白酒下肚,肚子中像一团火在燃烧,在这大冬天实在是无上的享受了。
  不吃辣椒的人,只能看着吃辣的人在大快朵颐,有心想要试上一筷子,但是韩凤的前车之鉴实在是让人害怕,自己只能看着其他人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