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0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6/1436

  其实韩孔雀是一个很会随遇而安的人,现在他也看出来了。波香卡带他出来,就是想让他避开一些烦人的事情。
  既然能够让他避开,说明他避开的是麻烦,而这些麻烦肯定是韩星他们能够轻易解决的,有了这种认知,韩孔雀也就不介意在这里浪费时间。
  想开了。那就把这次出海,当做一次放松的旅行好了,所以韩孔雀也不介意顺着波香卡的意思,在这里好好玩一玩。
  听到船长说着下面有惊喜,他自然要放出感知。仔细查看一下下面到底是种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波香卡正好转头看向韩孔雀,而她看到韩孔雀正一脸若有所思的看着水面。
  这让波香卡不由自主的问道:“你发现了什么?”
  韩孔雀回过神来,道:“只是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越是靠南,暗礁越是密布,这边原来我们居然没有发现?”
  看着这处地方,韩孔雀就奇怪了。这个地方很适合制造人工岛屿,他手下的工程队居然没有到达这里,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这边属于其他人的势力范围。”波香卡倒是毫不奇怪。
  “其他人的势力范围?”韩孔雀的脸色变了变。这个其他人恐怕不是说其他国家,而是跟他合作的那十一家中的一家,想到这里,韩孔雀苦笑了起来,难道他们真的要内杠了?
  “不要多想,既然来了。我们就下水看看。”说完,波香卡拉着韩孔雀。直接跳下了水。
  “啊!海水有点凉。”两个人并没有直接沉入水底,波香卡接触了一下海水。感觉海水居然十分冰冷。
  “很凉?”站在船舷边上的船长,在听到了这个之后,居然十分欣喜。
  韩孔雀不知道他是什么想法,也不管他有什么想法,此时他到是看到了危险:“我们的船要离开这片暗礁,要不然等会海水退潮,渔船就有可能搁浅。”
  “没事,我们在这边下锚,这边的海水怎么也有二十米深,应该没什么问题。”大副开口道。
  此时船长摸着自己的下巴,脸露欣喜的道:“如果这里有礁石能够露出水面,没准这里还能产生蚝。”
  “生蚝?”韩孔雀一愣,这水下的环境他已经感知了很多遍,自然知道水下有什么,在他的感知之中,水下出了一些鱿鱼、鲳鱼、小黄鱼等常见水产品之外,就是一些生活在珊瑚海藻之间的杂鱼。
  他还真没有特别注意贝类,特别是生蚝。
  生蚝他当然知道,牡蛎别名又叫生蚝,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动物,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要补锌可以常吃牡蛎或蛋白锌。
  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
  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如果这里产生蚝,自然是石蚝,石蚝附石而生。
  韩孔雀刚才没有注意水下的礁石,现在稍微注意一下,还真发下了不少石蚝,只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淡水,如果有淡水交汇,那么这里的石蚝就十分肥美了。
  “看着个头有点小啊!”韩孔雀带着波香卡游到一处最小的礁石处,很容易就采到一枚牡蛎。
  “这里已经属于南半球,就算个头小,也应该很好吃。”船长此时已经换好了潜水服,也游了过来。
  看到韩孔雀和波香卡都是一脸不解,船长笑着道:“南半球的生蚝因为与我们不同在同一半球,它们生长在清澈冰凉的海水中,所以肉质细腻丰满。虽然个头小小,但是丝毫不妨碍它们的肥美爽滑口感留在口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这几个海岸线尤为绵长的国家,出产的生蚝正是蚝中极品,我们这里跟澳大利亚那边处在同一个维度,这里的生蚝应该不错。”
  “居然还有这种说法?”韩孔雀好奇的问道。
  波香卡道:“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水土不同,自然孕育的物种也不同。”
  就在这个时候,船长已经直接撬开那枚牡蛎,直接塞进了嘴里。
  “嗯,味道确实不错,结合这里的环境,没准还真是极品。”船长一边吃,一边满意的道。
  “生吃?”虽然韩孔雀对饮食也很有研究,也知道海鲜最好还是生吃,但他还真没有这么吃过。
  除了生鱼片,他好像还没有吃过生的海鲜,不过他也知道,海参、龙虾、牡蛎,甚至是海蟹和章鱼,都是可以生吃的。
  看到韩孔雀和波香卡一脸呆滞,船长笑着道:“这样吃却是有点危险,如果把这些牡蛎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吃就安全了。”
  海鲜生吃先冷冻、浇点淡盐水是比较安全的,牡蛎及一些水生贝类常存在一种“致伤弧菌”细菌,对肠道免疫功能差的人来说,生吃海鲜具有潜在的致命危害。
  后来有研究人员发现,将牡蛎等先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能有效杀死这种细菌,这样生吃起来就更安全。
  波香卡实在是不想看船长那满嘴汁水的样子,所以她改变话题道:“这里水质清澈,应该四季都能有品质稳定的生蚝出产,这样又是一处稳定的财源呢!”
  “这里还真是什么生猛海鲜都有啊,恐怕就是因为这样的宝地多了,所以才会有那么人起了别样的心思。”船长嘟囔道。
  韩孔雀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波香卡,没有说话。
  这几天在海上飘着,却什么危险都没有遇到,韩孔雀就知道,这次恐怕面对的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的,现在船长说有人起了别样的心思,恐怕说的是他们,如果不是他们其了别样的心思,怎么会侵占自己同盟的地盘?
  “这里的海鲜确实生猛,鲜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韩孔雀淡淡的道。
  “自然是很好吃了,生猛说的是螃蟹和龙虾,鲜就要看生蚝了,这蚝壳内藏着带有清新海洋风的蚝肉,和一小口冰凉清澈的海水,肉质丰满,细腻美味,你们要不要尝尝?”船长对韩孔雀和波香卡道。
  “算了,还是你自己享受一下吧!”波香卡直接摇头。
  “我们还是下去吧!你的经验丰富,就不要带氧气罩了,我们一块下去。”说着,韩孔雀控制海水形成了一层水罩,连同船长一块罩住,沉入了海底。
  “啊?咦?”船长一惊,接着就惊讶的叫了起来:“这是三文鱼?居然这么多?”
  韩孔雀顺着船长的目光看过去,他们的眼前有一群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这就是三文鱼?
  “三文鱼?就是鲑鱼吧?”波香卡开口道。
  “就是鲑鱼,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可是世界上的名贵鱼类之一。”船长哈哈大笑着道,这个地方还真是宝地。
  三文鱼鳞小刺少,肉色橙红,肉质细嫩鲜美,口感爽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制菜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鱼类。
  同时由它制成的鱼肝油更是营养佳品,这种鱼在西方国家特别畅销。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生蚝
  三文鱼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是西餐中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西方人不喜欢带鱼刺的鱼类,而三文鱼身上几乎没有鱼刺,就算有些那也应该叫鱼骨,也可以叫刺,很少,也很稀松。
  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
  在国内只有大马哈鱼,大马哈鱼一般指鲑形目鲑科太平洋鲑属的鱼类,有很多种,我国东北产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等。
  “看这些鱼具有橙色条文,应该在产卵期,看来我们有福了。”船长一边看着那些鱼,一边比划着道。
  三文鱼为溯河洄游性鱼类,溪中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产卵期为8月至翌年1月。
  “就算这里有再多的三文鱼,我们好像也留不下吧?”韩孔雀道。
  三文鱼是洄游鱼类,是在淡水河流和海洋之间流动的,而他们这里却没有淡水。
  “这可不一定,也许我们孔雀岛海域除了蓝鳍金枪鱼之外,还能形成一条三文鱼产业链。”船长看着波香卡在笑。
  波香卡开口道:“我们的改造工程可不小,现在孔雀岛主岛附近,已经开发出来了好几条淡水水系,这些淡水本来只是供岛上的人使用。现在也许需要专门改造出几条淡水河,适合三文鱼洄游的淡水河,加上我们那里的水质,也许能够把这些三文鱼吸引到孔雀岛北部海域。”
  “北部海域能够到哪里?”韩孔雀笑着道。
  波香卡道:“怎么也能够达到加拿大的经纬度。”
  韩孔雀叹息了一声。没有在说话,加拿大的经纬度,已经达到了尼桑本岛的位置,最主要的是那片海域绝对超过了当初分给陈嘉义他们的那片海域。
  现在波香卡表露出来的野心,应该不是她自己有。而应该是代表了孔雀岛上绝大部分高层的意见,甚至是他整个韩氏家族的意见,这样一来,他还能说什么?
  “三文鱼溯河产卵洄游期间,它们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坝,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而且还不摄食,这种环境可不容易改造。”船长开口道。
  波香卡知道韩孔雀的心情肯定不会很好,所以改变话题的道:“只要肯花费代价,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这样一来。是不是我们连加拿大也得罪了?”韩孔雀苦笑道。
  “得罪他们到不怕,只要能够通过重重困难,留下这些三文鱼就好。”波香卡到。
  船长也皱着眉道:“如果要复制三文鱼的洄游路线不难,如果要复制洄游路线上的食物链,可就难了。”
  每年大概是7月~10月间,会有成千上万条三文鱼,到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亚当斯河段繁衍后代。
  它们都是从太平洋逆流而上而来的,行进的过程是逆流而上。而且每行进一个阶段就有一个层梯式的“增高”。
  到一个“层梯”,就好比我们上台阶一样,需要迈步向上。
  而鱼只能靠身体不停地跳跃。才可能达到下一层梯,这就如同鲤鱼跃龙门一样。
  因为特殊的环境及三文鱼特别的产卵习惯,必须要到达这个长距离高海拔层梯的上游,才可以产卵。
  所以它们所跃的不仅仅只是一两层的“台阶”,而是很漫长的回流之路。
  在这些台阶上面,会有许许多多即将冬眠。需要补充食物的熊,这些熊会叼住因跳起而露出水面的鱼儿。所以也会有许许多多的鱼死于熊逐渐肥大起来的肚子里。
  只有经历过层层难关后,三文鱼才可以抵达最上游的一个平静的湖面产卵。产卵后,三文鱼死亡,结束它的一生。
  还有一些鸟类会食用三文鱼们辛苦产下的卵,供给自己生存。而三文鱼死去后,
  它们的尸体会供许多动物食用,也有一些类似狼的陆地动物会叼着三文鱼,在森林内觅食。
  而食用后,陆地动物则会将剩下的残骸留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残骸慢慢腐烂在地里,成为大树的养分,帮助森林成长得更加茂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