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戟之冒牌小当家(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438

  刘昴星仅仅猜测到了“慰灵”厨心需要肉,所以为了禁止解云龙使用“肉”,才说出“素肉”的追加限制,但是却不知道这限制,对解云龙的影响比他想象中更大……
  当初在拜师罗根的时候,解云龙曾经听罗根说起过许多白罗世家的往事。
  从三国时期,罗家的创世人以“慰灵”厨心,帮助诸葛孔明在不伤害刚刚归附的蛮族情感的情况下,顺利渡河回兵之后,罗家就一直在绝大部分时代,与世俗王朝保持着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祭祀一族。
  而素肉也与罗家很“有缘”,不过是孽缘!
  通常认为“素肉”的起源,是在“馒头”出现后三百年的南北朝时期……
  梁朝的开创者梁武帝萧衍,因为笃信佛教,而且对教义有一些特别的理解,比如中华菜系文明圈的和尚开始不吃肉,就是从梁武帝颁布诏书开始的,在此之前和尚们并没有这种约束……
  而且梁武帝不但不让和尚们吃肉,自己也不吃,甚至还呼吁治下的人都不要吃,最重要的是他连祭祀的三牲都不想用真肉了!
  而当时也有罗家的传人,在辅佐梁武帝,于是这个倒霉催的任务,就落在了罗家人手上。
  梁武帝当时为了这“别开生面”素食祭天,还专门在蜀山兴建了一座佛塔。
  不过当时以罗家为首梁国的御用料理人们,虽然集思广益的研究出了“素肉”,也就是用豆制品等材料,模拟出“肉”的味道与口感的食物。
  但是最终在罗家的料理人亲自操刀、于蜀山佛塔进行祭天料理之后,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蜀山一带风驰电掣,雷霆数日不息……
  结果不但“素肉祭天”成了笑话,而且本来就排斥以素肉祭天、也反对梁武帝的食谱改革的料理人们,趁机齐聚蜀山,以“天命”为由、斥责“素肉祭天”等同于“妖肉祭天”,与梁国的御用料理人们在佛塔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料理对决。
  据说那时候,蜀山盟的料理人,找到了一柄能够开启“黑暗料理对决”的古剑,虽然不如传说中的厨具那么高档,但是却也可以作为“黑暗料理对决”的开启道具……
  最终蜀山盟以一场场黑暗料理对决,将梁国的势力,逐出了蜀山,并且开创了蜀山食派,将祭天佛塔也夺了下来,重命名为“锁妖塔”,开启“黑暗料理对决”的道具古剑,则被命名为“镇妖剑”……
  而罗家的那位先祖,作为梁武帝御下的首席厨师,也在蜀山之巅的对决中作为梁国料理人的首领出战,不过因为梁武帝的命令,只能用“素肉”做食材、而不能使用真肉,结果被蜀山盟的盟主、名厨太清击败,自此罗家名声大损。
  五百多年后,到了北宋神宗时期,此时罗家的声望已经恢复,而且为了“从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一代代“厉兵秣马”,准备了无数种素肉的菜谱,再次挑唆当时的大将军之子温策出兵蜀山……
  此时蜀山食派也在二十三代总料理长、名厨徐长卿的领导下,发展到了空前强盛的地步,结果虽然在对决的一开始,罗家大胜蜀山食派的料理人几场,但是后来却被路过的名厨重楼击败,而且是对方一个人,对决罗家所有的随军料理人!
  而且在之后,罗家才知道,当时蜀山食派的掌门,也并非无法击败罗家,而是想要平复历史遗留的恩怨,在罗家败于名厨重楼之手后,徐长卿自损厨心,令重楼没有继续发动“黑暗料理对决”的效果,自此罗家与蜀山食派和解……
  同时罗家也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素肉”这东西,虽然有其优势,但是和自家的“慰灵”厨心相佐,就是天生犯冲,用素肉来承载“慰灵”厨心的行为,只能用“坑爹”来形容!
  自此罗家不再研究素肉菜谱,罗家的传人也几乎不碰这种食材……
  (以上内容为仙剑系列故事的历史设定中“蜀山盟大胜修建佛塔梁武帝军队、蜀山剑派就此兴起”,还有仙三外传中“温策赶赴蜀山、以锁妖塔威胁交出温慧,结果被重楼血虐”……两事件的魔改版,参见原始仙剑设定,电视剧党也许看不懂,仅供娱乐就可以,不必深究。)
  当然,罗家作为料理界的名门,还不至于故步自封、自缚手足,历代只是告诫传人,别对素肉太执着,但是并没有禁止后人使用素肉。
  而解云龙作为生命横跨整个“世界菜系大融合时代”的料理人,在这一百多年料理生涯中,对素肉其实也有些研究……
  甚至连千年前,白罗家还在和蜀山食派牟劲儿的那些素肉菜谱,也都从罗根那里继承了。
  而且解云龙作为料理人的一百多年中,他有太多的时间,即便是这些被千年来的历代白罗家主忽视“素肉菜谱”,解云龙也有所研究。
  但是即便如此,解云龙依旧没有突破“慰灵”厨心与“素肉”的天生不和。
  更重要的是,解云龙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有用“素肉”来做题目,与其他人进行只在秘史记载中见过、之前一直当做是传说的“黑暗料理对决”。
  所以解云龙也并没有在“素肉”上,投入太多的心思……
  看着刘昴星已经在熟练的将鸡蛋打在了小麦粉中,解云龙不由得嘀咕道:“虽然题目很不利……但是,如果认为这样的优势,就足以击败我,那你恐怕要失望了!”
  只见解云龙直接将已经鼓鼓囊囊的花衬衫撕去,露出了比总帅还要更健壮数倍的肌肉……
  一边洗手、一边左右扫视着料理室中的食材,这大概也是解云龙有意让了刘昴星一步的地方……这里的“地利”属于刘昴星!
  因为之前说了,对决中可以任意使用料理室中的食材,而刘昴星当然知道,自己的料理室中都有什么,但是解云龙却需要现场查看!
  洗手之后,解云龙似乎已经有主意了,直奔制冷机,取出了大块的冰块,之后放在盆里,直接用手锤成了碎冰……
  又在碎冰中加水、搅拌,直到冰不再溶解,才滤去其中的碎冰,之后就用这零度的水,直接去和面!
  对于这种用临近冰点的水去和面的行为,刘昴星也吓了一跳,不过手中动作却并没有停……
  刘昴星和面使用的除了蛋液之外,还有少量的油和高度的白葡萄酒,并且之后充分的揉面,直到令酒精成分完全挥发,才开始饧面。
  有些人会认为,“饧面”、也就是将和好的面静置一段时间的步骤,就意味着二次发酵,实际却并非如此。
  “饧面”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发酵过的面,此时的确是为了二次发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非发酵面,通常也会“饧面”!
  而后者是为了令面粉这种大颗粒,与水分子充分的结合,否则从微观上,和面后仍会有许多细微之处,保持着水分与大颗粒的面粉“泾渭分明”的情况,这时“饧面”一段时间,有利于令面的口感更佳劲道。
  尤其刘昴星现在,又是直接使用蛋液和面,蛋液中水分占到大概三分之一,其他的则是大分子的蛋白质,更需要一个结合的时间。
  之后刘昴星又取用了料理室中的豆皮、豆渣还有豆干,准备制作素肉……
  而解云龙则是先取用了一些笋类、豆类还有菌类,以及石花菜……
  两人在开始料理之后,显然相互都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
  估计原本还能够暂时抵抗“诅咒”的解云龙,也在开始料理之后,就越来越上头,此时也已经完全进入状态!
  时间过了大半、两人的“素肉”方面似乎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只见一条黄色的巨龙、与一座白玉的伞盖,分别出现了在了刘昴星身周与解云龙头顶……
  虽然一个是用了鸡蛋和面、一个是用了冰水和面,但此时居然都使用“手动”的方式,便“轻松”将面拉伸、或是摊开了!
  即便是之前“意大利皇家料理队”的领队卡洛,也没有刘昴星这样“轻而易举”。
  没错,刘昴星的面团显然更接近于“意大利面”,在拉伸成“面条”的时候,在身周将金色的面团甩得好似龙形。
  无论是颜色还是光泽,都表现得比卡洛在预选赛的团队赛中,使用的意大利面更耀眼。
  而解云龙的冰水面,因为在低温下,面粉中的蛋白质没有热反应,所以形成了更多的面筋,同时淀粉在低温中糊化也较少,因此“白玉面团”在“坚韧”程度上,不逊色于“黄金面团”!
  冷水面的特点,就是色泽较白亮,如果说刘昴星和出的面是“黄金”的话,那么在解云龙手中和出的面,就应该用“白玉”来形容……
  不久后亮金色的面团,在刘昴星手中,变成了仿佛加了荧光剂的闪亮的金色面条,而白玉色的面团,则在解云龙手中,成了一块块好似白玉碟的面皮。
  显然刘昴星是准备做某种类似于意大利面的面条,而解云龙依旧是准备做出某种有面皮、有馅料的面点!
  转眼三个小时过去,“All·Blue”的会场中,绘里奈、堂岛银击败了对手,博巳濑人惜败……
  不过绘里奈的对手,并不是对方的领队,“黑暗料理对决”也还并没有开启,“Seed队”对阵“婆罗门品鉴协会代表队”的比赛胜负,以及“最终对决”的结果,将在下午的“团队赛”中决出……
  与此同时,在刘昴星的料理室中,再次响起了不知道从哪传来的钟声。
  而刘昴星和解云龙,此时也已经在料理室中间的桌子两面站好,将各自的料理,推到了对方面前……
第三百八十九章
生与死轮回不止
  “请品尝吧!”刘昴星与解云龙相互说道。
  此时解云龙的黑眼圈,已经黑里透红了……
  刘昴星推到解云龙面前的,是一盘带有红色番茄汁的意面,番茄基底的酱料中,还有一块块“肉块”。
  而被解云龙推到刘昴星面前的,则是一只只晶莹如玉的白色馒头……或者说是包子!
  解云龙拿起了西餐叉,卷起了一缕意大利面,而叉尖的一面还戳起了一块肉,而刘昴星也用筷子,夹起了白玉馒头送入口中……
  就在刘昴星咬下的瞬间,一股热流激射到了刘昴星口中,顿时令刘昴星产生了自己口腔被汤汁充满了的错觉!
  紧接着无论是劲道的“白玉面皮”还是内中清香的馅料,都刘昴星流连……
  没错,正是“清香”!
  刘昴星顿时便感觉出来,这白玉灌汤包是纯素馅,一股股芦笋、鲍菇的清香,还有豆子与豆制品的醇香,向刘昴星的味觉发起了冲锋。
  灌汤包?
  刘昴星不由得愣了一下,之前因为对手是解大师,刘昴星半分也不敢放松,所以也没怎么关注解大师的料理过程,而是一直在忙活自己的“多重奏素肉意面”……
  的确如果用死面来做包子的话,也就只有“灌汤包”比较合适一些。
  通常包子皮用的都是发酵过的“发面”,包子皮在蒸熟后通常也很松软。
  不过“灌汤包”显然是例外,如果使用发面的皮,结果就是凝固的汤汁在加热融化后会被包子皮吸收,不但“汤”没有,包子皮也变得潮湿、而且毫无口感可言……
  所以“灌汤包”通常使用死面,或者死面与烫面、发面混合做皮。
  相比于纯粹的死面,将死面与发面、烫面混合两掺面更常见一些。
  不过像是开封灌汤包,就是使用纯死面,因为死面的劲道,可以令皮更薄,而且不用担心包子皮会因为汤汁而破掉。
  最令刘昴星疑惑的,是解云龙的灌汤包的“汤”!
  一般的灌汤包,是将汤汁放置凝固成的“冻”状,或者将专门制作的皮冻,切成小块后在每个包子中放上一小块,之后汤冻在高温下融化,灌汤包里面就会充满液态的汤汁。
  但是解大师的“白玉灌汤包”,刘昴星尝过之后,马上便知道,里面的汤汁绝对不会是肉冻或者汤汁凝固的产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