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崛起(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339

  拍完《冷心3》,《子不语3》的后期制作也已完成,何沐对这部子不语系列的最后一部抱以厚望,多次跑到数字王国和他们的技术人员讨论,同时也常和那些玩特效的高手求教如何拍摄现实中不存在的大型怪兽以及3D拍摄技术,这些技术涉及到他的下一部导演作品,不过现在是有一个剧本的雏形而已。
  接下来何沐又在美国逗留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魔方影业和数字领域的一些事务还需要他参与一下,尤其涉及两家合作的问题需要他在现场,然后这才回到国内。
  何沐刚回国,第二天就有新闻传出,说是何沐带着老婆女儿去电影院看动画片《无敌破坏王》,只可惜何家千金的正面照没有拍到,只拍到一张何沐把何八一抱在怀里的照片,看到的只有小美女的后脑勺,颇为遗憾。
  不过即便拍到了,估计何沐也会利用自己在传媒界的影响力,阻止这些照片刊发出来,何沐对女儿的保护还是很严格的,虽然孩子小的时候他和梓霖两口子乐此不疲的在微博炫闺女,不过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慢慢有了点小美女的模样,何沐身为父亲的私心作祟,就再也不肯把女儿的照片发在微博上了,这也是一种对女儿的保护。
  不仅他自己如此,连梓霖也被他下了禁令,以后再在家里拍到女儿的萌照,就他们夫妻俩内部交流就好,梓霖憋得难受,只得经常拍摄发布YOYO和土豆的糗照找乐子,并配上一些很逗乐的文字,如今也有了上千万的微博粉丝。
  “刚刚看的动画片喜欢吗?”当晚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何沐就这么问何依澈,虽然何沐已经看过了,但回国后还是第一时间抱着女儿,牵着老婆再来看,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过家庭集体活动了。
  何小姑娘毕竟才两岁多,哪里懂那么多,连《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智商的动画片都看不懂,更别说更加成人化的《无敌破坏王》了,不过一些搞笑的动作还是能吸引到她的注意力的,看了之后也会笑,这说明咱家八一不傻。
  “喜欢。”八一甜甜的会道,不过没有别的话形容怎么喜欢,说明电影她估计没有看太懂,也就是看个热闹。
  从女儿的态度,还有场内的上座率来看,何沐大概能看出这部在北美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精品动画片最后的下场,既不是从著名童话改编而来,也不是热卖续集,又没有舍得花钱请内地的影视大腕配音,没有群众基础注定了这部电影不会走的太远。
  这个别人家的教训马上被何沐吸取到《舒克和贝塔》中,配音的都是找的顶级大牌,包括他自己,他还美滋滋的和女儿讲两只老鼠的故事,等电影完整的做出来,估计小丫头也能看得懂了,而且他相信,两只老鼠绝对比《无敌破坏王》省脑子,并且对成年人的吸引力也不低。
  《无敌破坏王》在内地上映的略晚了一些,现在不过是第二周,首周票房只有3000万,而早些上映的华语电影《太极2英雄崛起》和《赖宝日记》先后过亿,前者的表现被评价为普通中庸,而后者成本远低于前者,卡司阵容也逊色不少,所以普遍被认为是10月的档期的一个惊喜,大高个美女导演王鸣飞高起点走红,成为既金依萌、徐静蕾、胡玫之后第四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虽然随着内地银幕数越来越多,票房过亿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票房过亿的女导演还是很稀少的。
  因为王鸣飞的成功,水木森林捧新导演的行为这才显得不那么脑缺了,几位新导演的上位说明水木确实有捧新导演的实力,捧一个红一个的现象更加奠定了水木行业领头羊的地位,也成为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导演心向往之的合作对象。
  别的公司顶多就是捧红演员,但水木不仅能捧红演员,还能捧红导演,身在娱乐圈都知道,导演虽然名气收入不如演员,但创造的价值以及优秀导演诞生的难度都不是演员可以比的。
  《赖宝日记》还在上映,有了王鸣飞的优秀成绩,人们更加期待从东影节载誉归来的李文化导演的《一件小事》了,现在网上就已经在造势了,关于“彭宇案”以及扶摔倒老人的讨论甚嚣尘上,重新引起了一番关于社会道德的大讨论。
  不过何沐并不看好《一件小事》的票房,这就是一部纯文艺片,除了几位主演张力十足的演技和富大龙的一个影帝头衔外几乎没有任何商业卖点,看起来也显得有点枯燥无趣,如果这部电影是张逸谋导演的,何沐敢说肯定一亿票房起,但李文化的影响力完全不能和张逸谋比,他只不过写了两本还算畅销的书,远达不到韩寒郭敬明的高知名度。
  李文化真正的影响力是出版业,在喜欢看书的群体中,李文化这个名字很出名,火眼金睛的他发掘了很多好书,为国内出版市场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人生经历颇为曲折离奇,属于那种经常出现在《读者》和《青年文摘》中的人物。
  但是,喜欢看书的读者和喜欢电影的观众之间能有多少重叠,这还真不好说,想要把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电影圈,李导还要多拍一些好电影多拿一些奖才行。
  《一件小事》的情况有点像刚刚上映的那部《万箭穿心》,口碑好得要命,被文青们誉为“2012年最好国产片”,女主角的颜丙燕的演技更是被捧上神坛,就何沐的看法,燕姐在片中的表现也堪称今年最好的女主角,不过票房就不怎么给力了,首周票房只有区区200万,连票房周榜前十都排不进,何沐对《一件小事》的期望类比《万箭穿心》,能有首周两百万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件小事》上映在即,不过还不是最近最热门的电影,如今讨论最多的是两个萫港新导演拍摄的《寒战》,首周票房即高达9100万,次周逆跌幅再收9200万,两周累积票房近两亿,在港片式微的今天,《寒战》的表现完全可以称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第683章
第三导演
  《寒战》上映之后获得极佳口碑,并赢得了《无间道》之后“最好港片”的称号,为近年来不景气的港片注入了一丝新的活力。
  港片的日薄西山是现实,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想要重回港片黄金时代很不现实,但港片也并非全无搞头,像陈可辛、陈嘉上、王晶等人北上,抛弃习惯的港片风格,适应并迎合内地市场是一种活法,像杜琪峰、曾志伟那样坚守着港式枪战片和港式喜剧,完善自身功力也是一种活法。
  毕竟内地观众,尤其是像何沐这种年龄段的,几乎都是看着港片盗版光碟长大的,他们是如今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而且对港片有极深感情,质量上乘且阵容够强的港味电影也是可以赢得高票房的,就像这部《寒战》。
  而且内地对警匪题材的电影监管是很严格的,内地电影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太强的此类影片,这时候港片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警匪片本就是萫港电影的强项,内地不敢拍的情节他们敢拍,内地不敢炸的建筑他们敢炸,再加上大牌明星和精彩的互飚演技,这样一部电影上映,自然比内地同类题材更具吸引力,能够取得高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寒战》的成功具备可复制性,但不具备普遍性,它的成功是建立在选材大胆,是过往港产警匪片从未涉及过的警署高层斗争以及影片质量足够优秀且档期非常合适的前提下,要想让萫港电影持续发展,焕发新的活力,和内地合作是不二之先,因为这里有全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市场就是票房,就是金钱,只有钱到位了,才能无后顾之忧的拍好电影。
  所以就连一向坚守萫港本土的杜琪峰在试水了两部爱情文艺片之后也开始和内地公司合作,合伙拍摄内地警匪题材电影,银河映画选择的合作对象是以出品警匪剧闻名的海润影视,导演由杜琪峰亲自担任,演员找来了内地萫港两地的孙红雷和古天乐。何沐向来欣赏杜琪峰导演,再加上这是他第一次跳出萫港的狭小区域,尝试内地警匪题材,何沐很希望他能为内地警匪电影带来一些新的想法和大胆尝试。
  虽然银河映画和海润影视两家足以承担起这部讲述缉毒警和毒贩的电影,不过银河在内地没有发行能力,海润发行电视剧还行,但和院线基本没什么交情,虽然从这次合作可以看出海润进军电影圈的野心,不过没有发行能力是海润的软肋,所以他们必须再找一家发行能力强的合作伙伴。博纳、光线等内地几大电影公司都是他们的候选对象,因为何沐对这部电影表现出的极大的兴趣,所以水木也参与到了这部电影发行权的争夺中,而且最终拿下了发行权,虽然电影还没拍完,不过已经被水木列入了明年的发行计划。
  水木联合了银河、海润,而周星弛则带着他的《西游·降魔篇》投入了华宜兄弟的怀抱,近日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接开了一丝神秘面纱,并且定档大年初一,摆明了跟何沐的《子不语3》打擂台,两部电影都不肯改档期,所以这是一场硬碰硬的对决,很有可能会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至于谁死谁活就不得而知了。
  周星弛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04年一部《功夫》力压老谋子的《十面埋伏》和冯晓刚的《天下无贼》摘得年度票房冠军,自08年一部《长江七号》之后再无作品,喜欢他的万千粉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和“周星弛”三字有关的任何影像,即便没有他本人出演,也肯定要去影院支持,而且周星弛直到现在也没有正面承认自己不会出现在那部电影中,所以他的影迷们还是存在那么一丝侥幸的。
  而何沐也不弱,虽然他出道时间短,导演作品也不过《子不语》三部曲,但是他的两部《子不语》内地票房已经累计高达16.29亿,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只计算内地票房,华人导演中累计票房比何沐高的只有两个,一个张逸谋,一个冯晓刚。
  从《红高粱》400万票房起,截止至《金陵十三钗》5.68亿,张逸谋16部华语片内地总票房18.4亿,最重要的是这十六部电影中不乏在国外得了大奖的,奖项和票房全都丰收,再加上导演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荣誉,张逸谋不愧“国师”的称号。
  不过身为商业片之王、贺岁鼻祖的冯晓刚在票房上还要更胜一筹,从97年《甲方乙方》的3300万到《非诚勿扰2》的4.45亿,冯晓刚11部作品的内地总票房高达21.3亿,平均单片票房近两亿,是当之无愧的票房之王,去年冯晓刚没有新片上映,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新片《1942》上,而该片马上也要上映了,如果按照华宜喊出的十亿票房的口号,那么冯晓刚个人票房将达到30亿,即便众星云集的《1942》能达到《子不语2》的票房水准,30亿大导演依然是他。
  在内地票房总榜上输给冯晓刚和张逸谋,何沐并不觉得丢人,怎么说他现在也排在第三,而且他还年轻,只有两部电影计算在内,等到《子不语3》上映之后,赶超老谋子并不算难事,他加入乐视之后还没有开始拍戏的打算。最让何沐觉得骄傲的是,他的《子不语》现在还是全球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而《子不语2》是内地观影人次最高的电影,而且在日本上映之后全球票房已经非常逼近第一部的全球票房了,极有可能刷新华语片全球票房记录。
  其实进入11月份,大家就都已经闻到了一丝贺岁档硝烟弥漫的味道,有人说今年的贺岁档应该从意外的港片黑马《寒战》开始,照这个说法,李文化的《一件小事》也算是贺岁电影了。
  这硝烟中最显眼的就两家,华宜兄弟和水木森林,除了大年初一《西游·降魔篇》和《子不语3》的正面厮杀,华宜兄弟还有冯晓刚的《1942》和成龙的《十二生肖》两大杀伤性武器,在贺岁档前半段,水木森林略弱一些,只有《一件小事》、《泰囧》、《熊猫烧香》这三部中小成本电影,何沐把翻盘的机会都放在了《子不语》大结局上。
第684章
贺岁档来了
  回国后何沐打算休息一段时间,除了手头的一些工作他不打算再接别的活了,中影那边已经放话了,再有两三个月新一窝狼崽子就要出生了,《狼图腾》预计3月份就能在内蒙开机,中间这四个月时间如果再拍戏那就太累了,虽然何沐如今在国内属于奇货可居,难得他没戏拍,很多大导演都想合作一把,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了。
  现在能见到何沐的大导演貌似只有一个陈凯歌,这还是因为两人在商量《尘埃落定》的一些事宜,如今陈凯歌和芦苇已经把电影的剧本最终定稿了,用短短两个多小时演绎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王全安把《白鹿原》搞砸了之后,陈凯歌更加小心翼翼,《搜索》让他恢复了一些元气和人气,但还远远不够,他需要一部重量级电影让自己重回巅峰,以前人们常说内地三大导演张陈冯,现在就属他混的差,而且还有姜文、何沐这些导演迎头追赶,再不拼就没得拼了。
  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陈凯歌年后将远赴藏区考察并准备搭景,顺便在藏区找找灵感,这些工作差不多半年时间完成,不过半年后何沐应该正在内蒙拍《狼图腾》呢,所以影片开机工作还得推迟,很可能要14年才能开机,陈凯歌表示他可以等,他原来还看中了徐浩峰的一部民国武侠小说,现在看来要推迟拍摄了。
  这段时间何沐也不会闲着,除了拍戏,他还有别的事要忙,首先他自己的新剧本正在创作中,等完成初稿后会和公司剧创部的人一起完善。
  另外他将为《舒克与贝塔》中的舒克配音,另一位主角贝塔则请来了配音专业出身的金马影帝黄渤,虽然现在还不需要集中配音,但何沐一直在私底下向黄渤求教如何做好配音演员。两位重量级男演员的加盟让该片的市场号召力不容小觑,何沐不希望院线方把这部电影当做普通的华语动画片来对待,他希望他们能拿出对《功夫熊猫》系列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两只老鼠,反过来,荷叶也将以《功夫熊猫》的技术标准来要求《舒克和贝塔》,即便略有不如,也肯定会和以往的国产CG动画电影大不相同。
  这些都不是紧要的事,无论是新片开拍还是《舒克和贝塔》的完工,估计13年肯定是见不到的,当下比较紧要的是《子不语3》的宣传。
  虽然离公映期还有三个多月,但何沐不敢马虎,虽说已经有了前面两部的口碑积累,宣传工作非常容易做,只要在电影院挂出这部电影的海报就能让放映厅爆满,但那是在没有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可现在,同一天上映的还有《西游·降魔篇》,虽然对方是3D电影,自己是2D,虽然何沐看过正片觉得质量一把,但周星弛的号召力他从不敢小瞧,这是一场硬仗,前面《泰囧》、《熊猫烧香》可以输,但《子不语3》决不能输。
  至于李文化的《一件小事》,何沐根本没指望这部电影的票房,就是不知道它会不会刷新水木森林发行的最低票房,现在保持这项纪录的是《钢的琴》1140万。
  《一件小事》避开了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3D重映的《2012·3D》,前者有李安这位华人导演大拿,即便题材不讨喜,但票房也不会太低,而后者纯粹是想复制《泰坦尼克号》3D版的票房奇迹,可能他们觉得中国人傻钱多吧。
  正是因为这些考虑,《一件小事》在11月中旬上映,同期只有一部好莱坞动画《守护者联盟》算是大片,其余的新片生化女米拉·乔沃维奇的《幻影追凶》、房祖名安以轩的《给野兽献花》还有伊朗神片《一次别离》。
  东影节影帝得主如果不是人气大明星的话,对于票房其实意义不大,就像当年的《钢的琴》,不过经过水木的网络营销,还有何沐和李文化大量的微博大V帮忙宣传,《一件小事》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在五部新片中排第三,并以720万的周票房位列周榜第七,这个成绩已经出乎何沐的预料了,照这个速度,总票房突破千万是很轻松的,超过《钢的琴》也不是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之后,何沐去看过3D版本,美轮美奂的场景,内涵成谜的故事,充满了张力和让人看下去的欲望,虽然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只有一个人,一只老虎,但就是那么让人欲罢不能,在影片刚刚上映之后,电影的口碑迅速在网上网下扩散开来,首周4天票房是1.06亿元,眼看就要追上李安个人的内地最高单片票房了(《色戒》1.3亿),而且照这个口碑下去,很可能第二周还会逆跌呢。
  这一周过后,《一件小事》票房达到1120万,下画前肯定能超过了《钢的琴》,李文化总算不必担心会垫底了。
  这几天何沐大多是和李文化在一起的,刚刚他们还一起见了韩三坪,李文化怎么说也算是为国争了光的新人导演,何沐想把他引荐到电影导演协会,恰好遇见了韩三坪。
  韩三坪虽然也是导演,但并不在导演协会任职,他这次来主要是为新的华语电影大奖的筹备而来的。
  之前何沐曾在制片人协会上提议,创建一个比金鸡、百花、华表更权威,比金马、金像更包容,面向全体华语电影和华语电影工作者的电影奖项,将内地打造为华语电影世界的中心,从而扩大华语电影的影响力。
  提议之后何沐就忙着拍戏了,这事他也没再提,没想到韩三坪他们还真的想着弄这样一个奖出来,如果是以前,韩三坪考虑到和金鸡、百花等电影奖项打擂台,可能会担心得罪人,毕竟新奖的崛起必将伴随老奖的衰败,不过现在他不担心了,反正他已经快要卸任了,不怕得罪人,做了这么久的华语电影掌门人,他希望能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给后来人,同时也使他的名字能和华语电影永流传……
第685章
大片折戟
  新的华语电影大奖暂时还没有确定名字,不过应该还是“金”字辈的,萫港有金像,台湾有金马,内地也有金鸡,好像约定俗成,不仅中国,欧洲不是也有金熊、金狮、金棕榈吗,一般电影奖项以“金”开头似乎是全世界电影人的共识。
  聊到这,何沐还有点担忧,“今年是龙年的,挺好的年份,不过今年这个奖肯定是定不下的,如果明年颁发,那就是金蛇奖,太不大气了,如果后年那就是金马,肯定也不行,和台湾重名了,再往后金羊?金猴?”
  韩三坪摆摆手,“没必要哪年颁奖就叫什么名,这个奖筹备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要到14年才能举办,评选13年的优秀电影,在今年也就是12年立项,金龙、金蛇、金马如果三选一的话,肯定要选金龙啊。”
  “可是国内漫画界的最大奖不也叫金龙奖吗?”李文化插了一句。
  何沐介绍了一句,“这位是我的好哥们儿李文化,《一件小事》的导演。”
  “李先生久仰大名啊,幸会幸会。”韩三坪笑容可掬道,身为国内电影圈的大佬,韩三爷面对李文化竟没有居高临下的秀优越感,这点很难得,何沐估计韩三爷应该是知道何沐是谁家姑爷吧。
  何沐又对李文化说,“漫画在国内的文化娱乐产业中所占的分量太小了,知名度基本只局限在漫画业和那些特别喜欢国漫的读者中,就算电影节的金龙奖和他们的金龙奖重名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韩三坪要办他的事,何沐也要带李文化办理一些入会手续,双方分道扬镳,同时何沐承诺,等韩三坪的这个“金龙奖”(暂定名)举办的那天,自己一定带着萧何堂旗下艺人捧场,别管有没有提名,韩三坪听了很高兴,到时候他再说服华宜兄弟,有了华宜和萧何堂旗下的艺人,差不多就已经囊括了内地娱乐圈的小半壁江山,他一定要把第一届举办的轰轰烈烈,让他的名字和这个奖永垂影史。
  从导演协会出来之后,李文化提议去看电影,现在在京城能看到《1942》和《王的盛宴》的提前场,何沐明白他的意思,虽然《一件小事》票房也就这样了,再多也不会超过两千万,后面的《1942》和《王的盛宴》对它的影响非常小,但对于水木后面的《泰囧》却很重要,如果两片的竞争力有限,《泰囧》才能更好地发挥。
  两人偷偷摸摸进了电影院,由李文化买票,毕竟何沐是名人,他们先看了一场《王的盛宴》,张震是何沐的好朋友,和刘烨关系也不错,但是何沐不得不承认这片子有点闷,有点故弄玄虚,看起来没有同题材冯绍峰、刘亦菲的那部《鸿门宴》看起来爽利。
  当然,如果深入探究电影的内涵,或许《王的盛宴》更有嚼头,沉下心来,何沐能看到影片中的不少闪光点,但是很显然,普通观众对这部神经兮兮的《王的盛宴》显然并不买账,电影上座率非常高,但那是因为这是提前场,急不可耐来看电影的基本都是导演或主演们的铁杆粉丝,从观影过程中人们的议论声以及不少提前离场的观众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不得人心。
  相较而言,冯晓刚集合了张国利、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范伟、张默、徐帆、冯远征、亚德里安·布劳迪等豪华阵容的《1942》观影过程要更加流畅一些。
  冯晓刚本就是拍通俗电影起家的,他的电影没什么大的内涵,也没什么高深莫测的艺术手法,这是全国人民喜欢他的电影的主要原因,也是他能成为内地最卖座导演的关键所在,虽然这部《1942》讲的是灾难、人性和历史,是一部不低俗、不闹腾、不做作的文艺片,但也没有太过复杂的叙事手法,估计冯晓刚也玩不出那些东西。
  除了一些支线剧情比较多余,有点为了“炫明星”的意思,其余都很好,网上一些人批评该片时扯上什么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就有点没事找事了,一码归一码,该片叙事流畅,感情真挚深刻,曾在《艺校女生》里演出的那个小姑娘王子文演的地主千金很不错,作为一个电影人,何沐可以给出“优秀”的评价,在冯晓刚的电影作品中,何沐觉得仅次于《集结号》。
  鉴于《王的盛宴》太过自嗨,《泰囧》又是小成本,《1942》在一段时间内或许可以称霸档期,何沐看好该片票房超越《唐山大地震》,但要说票房超十亿,何沐觉得还是不现实,这毕竟是一部讲述苦难的电影,肯进电影院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肯定没有只求在电影院一乐的观众多,而且从提前场就可以看出,《1942》的火爆程度差着暑期档《子不语2》太多了,甚至连《画皮2》都略有不如。
  不得不说,何沐还是有些高估《1942》了,11月29日该片上映,占据了全国35%的排片,后面也一直在35%以上,而且抢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所有IMAX场次,何沐认为第一周票房怎么也该过两亿了吧,可是没有,首周票房仅为1.33亿。
  比《1942》还惨的是同日上映的《王的盛宴》,首周票房仅为3900万,票房惨败还不算,在网上更是遭到了一致的贬斥,冯晓刚和李安之间有多少个陆川的差距更是沦为笑谈,被人家笑做度量单位还不算,《王的盛宴》还陷入了在豆瓣等电影网站雇佣水军刷分的丑闻,而且陆川还亲口承认,这更不得了了,不仅网友谩骂,就连导演协会也发表声明批评,曾经年少得志的陆川导演似乎陷入了某种不堪的境地。
  在《王的盛宴》大受批判,《1942》褒贬不一的时候,更加凸显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票房上就是,《少年派》蝉联了周票房冠军,在《1942》刚上映的时候,《少年派》排片只有《1942》的一半,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少年派》还是拿下了1.69亿的好成绩,逆势上扬又压了《1942》一头,票房已经超越了《色·戒》,信心满满的华宜算是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在这种情况下,《泰囧》最后阶段的宣传也拉开了帷幕,三大囧神带着《泰囧》先是飞往长沙录《快乐大本营》,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各地跑宣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