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崛起(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39

  “也就是说我没机会参与这部片子了?”何沐心有不甘的问。如果仅仅是三月开机他还是有机会的,《少年杨家将》预计三月中旬杀青,他的戏份三月初差不多就能拍完,但是他却没时间参加萧放所谓的一个月的军事化训练。
  “你很希望参与这部戏吗?”萧放笑着问。
  何沐点点头:“我觉得这就是讲的我哥他们那些人的故事,看着很亲切,我希望能演绎他们的故事。”
  萧放拿出《士兵突击》的剧本,“这部戏的导演我们请到了凭《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炮而红的康宏雷导演,许三多由王宝强扮演,男二号成才康导推荐跟他合作过《民工》的陈思诚,我本想为你争取这个角色,但是因为另外两家公司不同意为你一个人延期拍摄,所以这个角色最后没有落到你的头上。”
  “就没别的办法了吗?”何沐又问。
  “有啊,要不你演许三多他二哥吧,这个不用参加军事训练。”
  “你开玩笑的吧。”
  “这都看出来了,很聪明嘛,”萧放坏笑道,“你看看这个角色怎么样,吴哲,在第二十一集才正式出场,就是戏份少了点,如果排名的话差不多男八号的样子。”
  “哦。”何沐接过萧放手上的剧本,翻到第二十一集吴哲出场的部分。
  “少校”“高学历”“完美的男人”,这是快速翻完后十集剧本后何沐对“吴哲”这个人物的看法,“这个人物如果塑造成功可能会成为这部戏里面最讨好的角色!”
  萧放得意笑道:“要不然我会给你留着,王忠军还想让他公司的李辰来演,被我一口回绝了。”
  “放哥你真讲究!”何沐赞道,“剧本让我看几天吧,我得研究一下这个角色。”
  说完何沐一溜烟跑没影了……
第35章
归乡
  何沐在公寓里窝了两天,把剧本读了个通透,这是他第一次完整的阅读《士兵突击》的剧本,之前对它的喜爱只是处于一种模糊感觉,看完之后他确信自己是真的喜欢这部剧,强烈的希望参与其中。
  这里面每个人物都是男的,何沐没看到一个女性角色,而且每一个都是那么鲜活,看完之后他们的形象会立即浮现脑海中,通读剧本后何沐最喜欢的角色是袁朗和吴哲。袁朗以他的年纪、阅历、演技恐怕还无法驾驭,这是一个“神”一般的男子,何沐很好奇会是谁来演绎这个角色。至于吴哲,难度要小上很多,何沐还是比较有信心完成这次表演任务的。
  吴哲很年轻,24岁,但他不简单,他是军事、外语双学士,光电学硕士,海军陆战队少校,他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平常心,平常心。
  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何沐基本总结的八九不离十,乐观、自信、谦和、幽默,喜欢种花,是一个书生一个精英,何沐可以演出他的性格,但那种气质何沐怕自己把握不好。
  通俗一点讲就是何沐可以演一个兵,但演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兵有点难。高学历高智商是什么样的,何沐拿不准,他身边的李文化算是智商很高,学历也还可以,但没有吴哲身上那种精英气质,李胖的表姐陈雪河身上倒是隐隐有“白骨精”的感觉,但那是一种商场上的精英味道,和吴哲的感觉又有不同,而且她是女的,不好作参考。
  为了寻找这种感觉,何沐决定去大学走走看看,他相信大学校园里的那些天之骄子应该会带给他启发。不过刚走出门他就折了回来,因为他突然想到这个时候大学基本已经放假了,看一眼日历,腊月二十,年关已近。
  只能等开学后再去瞻仰大学生的音容笑貌了,现在应该准备回家了,不过在回家之前何沐给杨幂打了个电话,想请她吃饭,算是感谢她为自己和胡歌之间的调解。
  “吃不上你的饭了,”杨幂略显疲惫道,“我在外面拍戏呢。”
  “不是吧,你要不要这么拼啊,放了假拍戏,不放假上学,你还这么年轻,怎么一点都不知道享受人生呢。”何沐一副过来人的语气说教着,他也确实有点看不过去了,一个要兼顾学业的学生一年拍的戏比自己还要多的多,她就不怕过劳死!
  “懒人才会一味的享受人生,像我这么朝气蓬勃的美女肯定要趁着年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杨幂很硬气地说。
  “听你这话我真的感觉很惭愧,因为我现在正在休假,躺在家里的席梦思上,那叫一个舒服。”何沐故意发出很爽的声音。
  “别气我了,行不!”杨幂在电话那头虎着脸道。
  “哈哈,对了,你拍什么呢,怎么这么多人找你拍戏啊。”
  “本姑娘演技好,长得漂亮,想找我拍戏的人能从王府井排到西单,嘿嘿,你知道我现在拍的是什么吗……王昭君,我演昭君!”说到这,杨幂开始有点得意,毕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能出演这四个人物无疑是对一个女性外貌的最佳肯定。
  之后何沐表达了自己的惊讶以及对杨幂的无限敬仰,杨幂则表示勉为其难的接受这种恭维,聊了一会又轮到杨幂的戏了,两人相约首都再聚。
  是时候该回家了,第二天,何沐坐火车离开北京,POLO留给李文化用,他在北京干事业,比较需要用车。
  算算时间,从04年高考之后,何沐出来已经一年半了,只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回家住了几天,那时候他正踌躇满志的准备自己的第二次艺考。
  想想自己现在的境况,和一年半前比较,简直是梦境和现实的差距。就算当初考上了北影,那也要等差不多四年才有出头的机会,哪比得上现在,正拍着一部戏,另外还准备拍一部戏,和那些表演科班出身的学生相比,他似乎还要幸运得多。
  火车要五个多小时到家,何沐幸运的在春运期间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座位。旅途无聊,何沐从背包里拿出一本《鹿鼎记》翻看,昨天大唐萧放双双告知他张纪中接下来要拍的是《鹿鼎记》,叫他做好准备,这让超爱赵敏的何沐略感失望。
  其实《鹿鼎记》这部书何沐早在小学期间就看过,至今看过不下三遍,相关影视剧也都有涉猎,对于《鹿鼎记》的故事他耳熟能详,不过以前看的时候都是站在韦小宝的立场来看,于是整部书从头爽到尾,不过韦小宝肯定是轮不上他演的,何沐只好把注意点放在其他配角身上,细细体味他们的心理和性格。
  这次何沐并不是回恒水市里,而是直接回爷爷家,位于恒水北部的一个农村。
  爷爷年纪大了,虽然不愿离开故乡,不过每年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会被老爸接到城里住,但是过年一定要回老家过,基本上进了腊月之后爷爷他老人家就会回到老家准备过年,而父母还有何沐也会在年前回老家陪爷爷一起吃年夜饭,这些年几乎都是这样过的,唯一的变数就是老哥能不能回来。
  所以就算何沐回了父母家过不了几天还是要回爷爷家,他索性一步到位。
  眼看火车就要到县城了,何沐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
  “喂,谁啊?”
  “是我,萧宪伦。”
  “哦。”何沐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心道:这家伙打电话来干嘛?何沐和他的这位高中班长并不是很聊得来。
  “喂,大明星,现在拍什么戏呢?”萧宪伦故意将“大明星”三字说得很重,语气中的嘲笑和调侃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当初何沐执意去考北影,连最后一学期的复习也不顾了,在他们这些同学眼里简直不可理喻,甚至有人以“白日做梦”来嘲讽他。在何沐回学校参加高考的那些天里,以萧宪伦为首的部分人直呼何沐为“大明星”,配上那挤眉弄眼的表情,傻子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为这,好哥们儿李文化差点在考试当天和萧宪伦干起来。
  “我拍什么戏你不知道啊,有时间看看新闻好不好。”何沐反击道,他估计萧宪伦还不知道他的近况,不然他也不会说出这么讥讽的话,毕竟何沐只是小范围的出了点小名,在电视剧播出之前不会有太大知名度,他的高中同学里了解他现状的也只有李胖而已。
  萧宪伦哼哼两声,“不瞒你说,我现在还真的在看娱乐新闻,从早上看到晚上,可就是看不到你,哈……”
  坐在沙发上抠脚丫的萧宪伦得意的把电视调到东方卫视的《娱乐现场》,声音放得很大,此刻主持人正在播报一条新闻:近日有关《少年杨家将》剧组胡歌、何沐不和的传闻不绝于耳,唐人影业发言人表示六郎七郎亲如兄弟,还经常一起打球,下面请看本台记者偷拍两大帅哥打篮球的视频片段……
第36章
和睦的一家人
  萧宪伦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亲眼看到何沐和大明星胡歌在一起打篮球,何沐还嚣张地盖了胡歌的帽!现在胡歌到底有多红,没人说得清,但是一部《仙剑奇侠传》让逍遥哥哥胡歌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是毋庸置疑的,而胡歌也成了既赵薇之后又一个一夜成名天下知的典范,就算那些只看肥皂剧的阿姨大婶们都知道这个名字。
  “吧嗒”一声,萧宪伦手上的遥控器掉落在地,还好掉的不是手机,何沐“喂喂”几声把他的魂儿叫了回来。
  火车上的何沐隐约能听到电视里的声音,没想到这么巧,竟然真让萧宪伦看到了有关他的新闻,不过何沐还是要说一句,这根本不是记者偷拍的好不好,这其实就是唐人的工作人员拍的,那次他和胡歌打球,惊动了唐人负责宣传的高层,鉴于传闻越传越玄,已经有部分声音在指责胡歌欺负新人了,所以高层下令派了一个摄制小组把打球的两人“偷拍”下来,然后披露给媒体,以证明两人确实亲如兄弟,绝无不和。
  “耽误了我这么长时间你还没说到底有什么事呢。”何沐提醒萧宪伦快入正题。
  “哦哦哦,”萧宪伦似乎还没从刚才的新闻里缓过劲儿来,有些程序化的说,“下周一我们决定举办一次同学聚会,去年你就没来,这次你还来吗?”
  “我就不去了,档期排的挺满的,华仔有部戏找我,我都不敢答应,下次,下次吧。”何沐一副我很牛叉的样子,再次狠狠打击了萧宪伦的嚣张气焰。
  “哦,哦,是是是,那就下次吧。”萧宪伦诚惶诚恐的挂了电话,直到晚上吃饭他才恢复过来,并以自己是名牌大学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点重拾自信,心中对何沐的不屑和鄙视又找回来了,不过是个戏子而已,而且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戏子,牛什么牛,看我在聚会的时候怎么编排你,哼!
  “喂,喂,靠!怎么挂了,你再劝劝没准我就去了。”何沐无奈的收起了手机,别说他还真想见见那些老同学,虽然班里有萧宪伦这种以讽刺挖苦别人为乐的傻×,但大多数人和何沐的关系还不错,尽管他们得知何沐决定考北影的时候并不支持,但那也是为了他好,毕竟以他的成绩考个一本几乎没问题,到时候再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一辈子就能顺风顺水的过完。
  但那不是何沐想要的生活,他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追求刺激和辉煌,他不甘和别人过相同轨迹的生活,他认为只有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活着”。只能说他和别人的人生观是有差异的,能理解他的也只有李文化等少数几个人,不能理解他的也完全可以是朋友,他希望能在现在小有成就的时候和他的这类朋友聊聊,不求他们接受自己的观念,但求互相理解。
  现在看来是不成了,萧宪伦这厮只要多说两句他肯定就答应去了,唉!
  ……
  不知不觉间,火车已经到了县火车站,总算到了。
  行走在县城的街道上,何沐不由感慨,每年都回来,每年都是老样子,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在这里却仿佛看不到,贫困县的称号果然不是盖的。
  叫了一辆黑车,司机直接把何沐送到了村口,再走几步路就到家了。
  因为之前下过雪,地上有些泥泞,何沐倒也毫不在乎溅在裤子靴子上的泥点,大跨步走着。
  虽然何沐只是小时候住在这里,初中之后就不怎么回来了,但见到他的人都主动和他打招呼。
  “二叔回来了。”一个中年人热情的对何沐挥挥手。
  “二爷,你又帅了!”这是村子里的年轻人,比何沐还大点,但是小何沐两辈。
  “二舅爷,回来过年啦!”这是一个某个抱着孩子的小媳妇,她奶奶和何沐同辈。
  “……”
  总之乡亲们都热情的招呼何沐,而且几乎都是何沐的晚辈,仅有一些老叟才能仗着年纪大喊何沐一声“二兄弟!”
  可是为什么都是“二”呢?
  因为他是他爷爷的第二个孙子,他们家打他爷爷那起就辈大,再加上何沐老爸是爷爷最小的孩子,两人差着四十多岁,这也就造成了何沐的辈分大的没谱,同龄人中鲜有敌手。
  这里就要介绍一下何沐他爷爷,何老爷子。
  何老爷子大名何奎寿,今年八十有八,仍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没灾没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老人家生于动荡的民国时期,儿时曾拜有“仓州小霸王”之称的武术家刘云樵为师,学习八极拳,而刘云樵的师傅是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武术大家,八极拳宗师“神枪李书文”,所以爷爷也算师出名门,在恒水仓州一代颇有名气。
  后来日本鬼子入侵,爷爷的师傅刘老先生投身军戎,十几岁的何老爷子也受到感召入了伍,不过他们一个是国军,一个是共军,打鬼子的时候还好,打跑了鬼子,这两家又掐了起来。
  那时候刘老先生在国军官至团长,后又进入情报部门担任重要工作,爷爷因为和刘老先生的师徒关系被上级猜忌,老爷子脾气也倔,你信不过我,那我就不干了!于是在解放战争眼看就要胜利之际,已经身为副团长的爷爷脱掉军装,回了老家,打了十几年仗,身上大小创伤无数,最后落得一场空。
  由于爷爷当过军队领导,辈分也大,再加上战斗值爆表,所以回到家乡后在村子里一直是说一不二的强势人物,也是村民的主心骨,到了现在俨然已经是老祖宗级别的人物。另外爷爷常以武林人士自居,所以壮年时在十里八乡收了不少徒弟,爷爷的师傅刘老先生除了八极拳,另外还曾研习过迷踪、螳螂、杨氏太极、八卦等数个拳种,爷爷多少也学过一些,所以爷爷的徒子徒孙学什么的都有,不过爷爷最拿手的还是八极拳,这也是何灶何沐哥俩从小苦学的,只不过老大何灶一直在坚持,老二何沐却只是学了个基础。
  爷爷共育有四女一男,何沐的大姑都快七十了,身体还不如爷爷利索,最小的姑姑也五十岁了,其中大姑、二姑、四姑都嫁到了外村,只有三姑是嫁给了本村的外姓人,所以爷爷在老家的时候一般都是三姑照顾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